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请再借我两年光阴 » 第七章

第七章

    希望,哪怕有一丝丝,机会哪怕只有一点点,就一定要主动争取,不管结果如何,后果怎样,一定要去做。钟义一家人整理好行囊买了票就奔赴了上海,到了上海已经是晚上了,他们在住处的周围简单的吃了口饭就在酒店住下了。第二天很早就起了床,张秀琴去外面买了水煎包等早餐拿回去吃,吃过了早饭就走路去了华建医院,见到了大夫给介绍的熟人,加了塞挂了号做了各项检查,可检查结果一出来,和仲景医院的结果一模一样,大夫也给出了同样的建议。全国前三的医院有两个都是这样诊断,那么第三个也没必要再去了。孝全抑郁已成事实,就这一个月以来,孝全的变化也很大,刚从BJ回沈阳的时候只是不说话,其余还都是正常的,而这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孝全的病情在恶化,爱发脾气,砸东西,而且眼睛发直,走路直勾勾的,很明显已经伤到了大脑,感觉智力在下降,现在能听懂的恐怕只有吃了。

    他们从医院走了出来,李丽不顾形象的瘫坐在地上,钟义怎能拉也不起来,此时她的眼应该是黑的,即便现在是白天,因为属于她自己的那片天空塌陷了,毫不留情的砸进了她的心里,砸出来一个碗大的疤。李丽撕心裂肺的哭声惊动了周围的人群,吸引了诸多不屑的目光,有的人看了一眼就走了,有的人在旁边围观,说什么的都有,好话难听话夹在在一起,可钟义一家人什么都没有听见,即便听见了也没必要理会。李丽跪在了儿子孝全的面前哭喊着说,“儿子,妈妈对不起你,我已经尽我的所能去弥补我犯下的错,请再给妈妈最后一次机会,妈妈一定会倍加珍惜,你说说话,答应妈妈吧,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儿子无动于衷似乎什么都没听懂,听没听的到孝全最清楚,可是没有做出任何表情。周围的人群有很多拍照的,听完李丽说完这段话,有很多人拍照发朋友圈,各式各样的凄惨的故事经过加工之后都被传到了网上,发酵再发酵再到了无声息,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被人们所淡忘,这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你曾以为的热度,无论多热,也可能会在一周之内消失不见,你不提我不提,这事消失不稀奇。你忘了,我没忘,我不说你也不知道,独木不成林,孤独的消息永远传不出去,当森林里的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使命的时候,其实本质就是一个个孤独的树组成,休想在森林里达成什么共识。

    李丽跪了很久很久,跪累了,钟义把李丽扶了起来,看见自己的妻子这样的表达情绪,钟义把泪使劲的往心里咽,他使了全身的骗术让自己坚强,他做到了,哪怕让外人感觉这个父亲是一个白眼狼,没有人情味,他也不会解释,自己的鞋穿着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路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自己心里才能明白,外人怎么说也都不会影响自己。而此时的张秀琴也哭成了泪人,一直在跟儿子儿媳妇说对不起,这事不怪张秀琴,也不怪父母,也许父母在身边,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事。小孩的微妙情绪的变化,大人往往捕捉不到。当下,更多的人刷着手机,甚至连走路都举着手机看电视、综艺,你让他们静下心来去思考一件事,不太容易。

    上海很美,这是钟义第五次来,孝全和张秀琴是头一次来,高楼大厦林立,街道很干净,空气很湿润,他们没有像游客那样去南京路走一走,看一看江边的美景,吹一吹海风,他们没有那个心情,买了票,下午就坐上了高铁返回了BJ,李丽一路上的花脸也没有擦干净,张秀琴不时的搂着孝全,而钟义打开手机刷着,他在网页上查找关于儿子病情的治疗方法,说什么的都有,各种广告层出不穷,让人觉得像是电视购物,眼花缭乱,没有什么是真的。

    回到了BJ的住处,钟义接到了一通电话,电话那头是这样说的,

    “喂,您好,请问您是钟义吗?”

    “是的,我是,请问您是?”

    “是这样的,我们家专门做抑郁症的恢复的,效果很好”。

    “你怎么知道我的电话的?”

    “是别人介绍的,是这样的先生,我们家自开业起到现在已成功的治疗了一百多个孩子,老板经验丰富,您可以来体验一下,体验不收钱。”

    钟义此时想挂断了电话,这要是平时的我们接到类似的骚扰电话的时候肯定说第一句话的时候被挂断,可是钟义的儿子真的有病了,为什么不能试一试呢?联想起那些被诈骗的人群,别人一听就是假的消息,可为什么总有人上当呢,这就跟钟义想了解了解是一个道理,总有一款适合自己,只是那个适合自己的还没有到来罢了。钟义详细的听对方介绍了一下,又加了微信,准备明天上午带着孝全去看看。

    第二天上午钟义开着车将近俩小时来到了预约的地点,这里是村里,从外面看什么都看不出来,进院子里就不一样了,牌匾写着“杨半仙妙手回春,院子里摆了很多罗盘,一进主屋,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木质摆台,上面摆了三个高脚铜质盘子,分别装了苹果,香蕉和馒头,桌子后面是一个佛像,具体是谁看不出来,钟义没这方面研究,也不认识。桌子上放了一个烛灯和一碗清水。屋里面挂着各式各样的旌旗和条幅,清晰的可以看见“杨半仙赐我第二春”、“高人杨半仙”、“再世华佗”等等,让钟义觉得这个杨半仙应该有点水平。出来迎接的是昨天打电话联系的王某,王某身穿道服,看起来像林正英的电影,不过长相很普通,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打完了招呼,王某让钟义等一会,自己去请杨半仙。钟义此时写了如下诗句。

    “人间正道不识君,奈何有需走偏门。不求扶摇上秦岭,只望江湖有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