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擎天一柱 » 第六十六章青霉素加药丸

第六十六章青霉素加药丸

    跟王道秋说完话,陶仲文就去做他的道门一哥了。而等陶仲文一走,王道秋就去跟那三个“宝藏”,一起探讨科学了。

    大明现在这一穷二白的小农经济,要说建立什么化工体系,这还为时尚早。于是王道秋就把探讨的切入点,选在了道门安身立命的医学上。

    道家没有佛门那么遭人烦,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道家有养活自己的本事,那就是给人看病,十个道士九个医,这绝不是开玩笑。

    也正因为僧众他没有供养自己的本事,所以各个佛寺的显眼位置,都会放着功德箱,时时刻刻提醒你掏钱。而道士们大多是医生,他们能凭自己的医术养活自己,所以道观里很少会放功德箱的。

    这也是后世虽然武当山的门票,比少林寺的门票还要贵。可人们基本上都吐槽少林寺,很少有人去吐槽武当山的原因。毕竟相对于武当山,少林寺那手伸的,实在是不要脸了。

    医学是道门安身立命的本钱,就像傻柱那祖传谭家菜调味料配方一样,是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的。所以王道秋刚开始找林钢、洪俊杰、张良慰这三个道门顶级炼丹师,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时,这三人嘴巴都是很严的,都刻意的回避他道门,在制药方面的那些不传之秘。

    三人嘴严,王道秋也有办法对付他们,专业人士遇到专业难题,不搞明白,那就像葱葱遇见心仪的网红一样,不深交一下,怎么可能睡得着觉?

    于是接下来面对三个在炼丹制药方面的专业人士,王道秋就是一套近代西医理论,结合现在还在湖北老家当小医生的李时珍的未来中医,来了一个中西医结合。

    一套组合拳下去,把三个专业人士唬得一愣一愣的。他们那嘴里也不自觉的,把他们自己在炼丹制药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不解,拿出来与王道秋一起讨论。

    说实话他们报的那些配方以及药理,王道秋基本上都是在那儿装着很懂,实际上啥也不明白。不过听他们报出的那些药材,王道秋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后世的看中医,被认为是跟买彩票一样,都是在那儿交智商税。

    听听那些他们嘴里蹦出来的药材吧:牛黄、麝香、龙涎香、人参,犀牛角、虎骨、穿山甲……。玛德,在后世这些药材,除了人参和牛黄,哪一样不是早就被禁了?

    而且在后世,那人参和众多的中草药一样,都是种在地里由化肥催大的,那里面全是化学成份,有个屁药用成份啊!还有那牛黄,在后世中药里使用的那些牛黄,可以说全部都是由人工合成,满满的高科技。正儿八经说,后世的那些牛黄,根本就不能算是中药,而应该算是一种化学合成药剂。

    为什么在后世看中医,就是在交智商税?你想想那些中医药材吧,动物类的药材,大部分在保护野生动物的这个名义下,被禁止使用了。而那些中草药,大部分都是像种白菜萝卜一样,是化肥的结晶。

    所以在后世,除了偏远小乡村里的那些赤脚医生,他们自己上山采药,自己一辈辈传下来的那些小偏方,可能还能治某些特定的病。其它的那什么大城市里的中医院,老中医,你吃他们的药,那就是在交智商税。毕竟就算他们的药方开的对,可他们有货真的中草药给你吗?

    总之一句话,后世的中医它不是药方对不对的问题,而是它根本就没有了药材。

    当然动物类药材大部分被禁,草药大部分是化肥结晶,这说的是后世。而在这十六世纪的大明,现在的那些中药材,都是扛扛的纯天然,集天地灵气、日月精华,跟化肥没半毛钱关系的真正药材。

    听着林钢、洪俊杰、张良慰这三个,每个都有三十年以上炼丹制药经验的专业人士,亳无保留的说着那些中药配方的优缺点,王道秋了然。其实中药的最大弱点就是杀菌效果太差。于是它在临床上,也就表现出会对一些人有,又会对一些人没用,表现的极不稳定,也让这时代的医生们百思不得其解。

    十六世纪的郎中们,对中药为什么会表现的那么不稳定,他们不理解,但王道秋却知道。说白了这里面的原因就是,中药杀菌效果太差,如果病人自身体质好,或他本身的那病不是病毒性的,那中药就有用。反之,则病人吃多少副中药都没用。

    中药在杀菌方面能力弱,这让它在临床表现上,十分的不稳定。而只要补齐了杀菌这方面的短板,那中药不是绝对吊打全世界,现有的各个医药派系吗?

    想到杀菌效果,王道秋一下子就想到了青霉素。青霉素作为一种抗生药,它的杀菌效果那可是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的。而且青霉素的提炼工艺,也是这个十六世纪科技水平可以完成的。自从接触到这些道士,并有了想把这些道士们的专业,引到促进科学发展、人类幸福的正途上的时候。王道秋就考虑到了医药方面,并为此他专门还去查了世界近代在医学上的进步,其中重点就是这个青霉素。

    根据图书馆里的相关资料记载,青霉素存在于,馒头面条这类面食发霉的青色霉菌里。收集青霉素,我们可以先把这些青霉从发霉的馒头面条上刮下来。

    然后再把这些青霉放进,由米磨成的汁和由芋煮成的汁,混合而成的培养液里,进行培养七天。等那些青霉培养的足够多后,将培养液用滤棉过滤。过滤后的液体,再加入菜籽油来溶解脂溶性物质,这样加入菜籽油后的过滤液就会分成三层,最上面一层是菜籽油,中间一层是较暗的液体,最下一层是水。

    因为青霉素是溶于水的,因此过滤液的最下一层,就是包含青霉素的水。这样将这层水取出,再用煮过消毒的木炭粉搅拌吸收这些水,最后再依次注入由醋制造的酸性水,和由海草煮汁而成的碱性水,这样就可以稀释出青霉素了。

    当然这样稀释出来的青霉素,浓度大概就二万个单位左右,而且不适合大规模生产。但那又怎么样呢?加一些青霉素去道士的丹丸里,这不就达到了囗服抗生素的效果吗?以这年代人的抗药性,二万个单位的抗生素效果,那也是扛扛的!

    想到中医补上杀菌这一块短板,从此深入人心,称霸全球,王道秋也是乐了。于是他对着林钢、张良慰、洪俊杰三人说道:“三位道兄,其实你们的药,之所以会那么不稳定,同样的药对同样的病,对有些人有用,对有些人却没用,那是因为你们的药里,都缺了一味至关重要的药引子。”

    “什么?我们的药里缺了一味药引子?道友,你能告诉我们,我们药里缺了哪一味药引子吗?”

    听王道秋说他们药里缺了一味药引子,三人中年纪最大的张良慰,忙一脸不解的向王道秋问道。

    青霉素的药理,王道秋不方面跟他们解释,于是他就说道:“三位道兄,包子馒头发霉后,表面会有一种青色的霉斑,那种霉斑,三位道兄应该都是见过的吧?”

    “见过啊!怎么啦?”

    “小道友,你不会是说那种霉斑,就是我们缺的药引子吧?”

    “什么可能,吃了发霉的东西,人是会害病的,那东西怎么可能是药引子。”

    …………

    王道秋话一说完,林钢、洪俊杰、张良慰就开始讨论了起来。不过他们都认为,那种霉斑不可能是药引子。

    对于他们的认知,驳斥他们王道秋只举了个蛇毒的例子,就让他们闭嘴了。然后他们就很有探索欲的表示,接下来他们会去培养一些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