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擎天一柱 » 第六十七章会试开始

第六十七章会试开始

    近三个月的忙碌,王道秋一边帮道门中医药升级换代,让现在的道家医学水平,基本接近了人类二十世纪初的水平。一边他还时常应司礼监之邀,去那南澜河在建的钢铁厂工地指导工作,帮着大明王朝建立近代钢铁工业,出谋划策。

    就这样在忙忙碌碌中,王道秋迎来了大明嘉靖二十六年的会试。

    这一天鸡刚叫过头遍,最激动的殷正茂,就第一个起来,挨着院内各房间,一个个过来拍门了。几人中,王道秋年龄最小,住在身份最低的右厢房第二间,因此他也是最后一个被殷正茂拍门的。

    其实在殷正茂拍胖子、张居正,袁洪愈他们三个房门的时候,王道秋就已经被吵醒,起来穿衣服了。

    这会儿殷正茂来拍门,王道秋马上就过去开门。门一开,殷正茂见王道秋己经穿戴整齐,他倒是惊讶,说道:“今日良桢贤弟倒是起得早,为兄还以为贤弟仍在酣睡呢!”

    “石汀兄,你这么大声的一个个拍其他三位兄长的门,小弟早被你吵醒了。”

    “呵呵呵”!王道秋这话把殷正茂给逗乐了,殷正茂想想也是,自己刚才都那么拍其他三个人的门了,王道秋他岂有不醒之理?

    想明白这些,殷正茂有些尴尬,但仍嘴硬的说道:“贤弟你快把今日要带入场的东西,让为兄我再帮你检查检查,看看有什么犯忌讳的没有。”

    殷正茂和张居正这两只老鸟,从昨天就开始折腾这节目了。现在又要检查一遍,这殷正茂还真是被考试紧张过了头,都失分寸了。

    心里理解着殷正茂这个落榜生,王道秋指着自己桌上的那一堆东西,说道:“石汀兄,我跟治建兄,抑之兄今日要带进考场的东西,不都是昨日你和叔大兄两人,共同张罗的吗?反正你俩昨天决定的东西,我一样没动,全在桌子上呢!你愿意检查的话,那就再去检查一遍吧!哈哈哈哈!”

    说着说着,王道秋忍不住,自己就在那儿笑了起来。而面对王道秋那笑的一脸意味深长,殷正茂也看出来了,王道秋那是在笑他。

    于是他先送了王道秋一个大白眼,然后愤愤的说道:“你小子先别得意,为兄当年乡试时只是第三十五名,我落不落榜,大明的士林不会在意。而你小子可是浙江的解元,声名在外。如果你这个堂堂的浙江解元,这次会试若落榜,我大明士林必会一片哗然。你们浙江省的士子们,也必会找你讨一个说法。你小子这三个月来,一直不好好在家温书,成天去那白云观修道。小子哎,虽然你天资过人,但八股文不下苦功,那是不行的,我看你这次会试悬啊!”

    “哈哈哈哈,兄长勿要担心小弟。不瞒兄长,其实在白云观里,小弟也是时常温书的。对此次会试,小弟成竹在胸,会元不敢妄言,但一个会试前十,肯定是跑不到的。”

    一个天天不头悬梁,锥刺骨,刻苦用功的人,居然敢保证会试前十!这里面难道有……。

    想到这里,殷正茂脑子里就想到了好友高仪,曾对他的暗示。于是殷正茂把头凑进了王道秋,小声的说道:“上次子象贤弟,骑你的那匹马去上差。他回来曾悄悄告诉我,那日他骑着你的马,一到翰林院,你那匹马就被值守翰林院的锦衣卫,给查出来了,说那是匹宫里的御马。”

    “而且更奇怪的是,子象贤弟他为此,被押去锦衣卫衙门候审时。锦衣卫里根本就没安排他过堂,一句话没问就又把马还他了。而且那个当日押他去锦衣卫衙门的那个翰林院值守小旗,这以后见着他,更是像耗子见着猫似的,对他十分的畏惧。”

    “子象贤弟说,那匹马明明就是匹御马,脖子上有宫里的印记,马蹄铁也是宫里内宫监督造的。可这事儿,锦衣卫不但不管,还明显的在回避,这是什么道理?于是子象贤弟他就猜,良桢贤弟你在宫里和锦衣卫里,都有大关系。否则你不可能有御马,更不可能这事都被锦衣卫给查到了,锦衣卫居然还刻意回避,不敢管这事儿。良桢你说,此次会试,你是不是动用了关系,打算科场舞弊。”

    卧槽,连自己的好朋友都质疑劳纸的人品,这特么真是不能忍啊!火气上头,王道秋就想发飚,跟殷正茂好好说道说道。可再一想,人家似乎也没质疑错啊!毕竟这次自己的确是要做弊的,只不过不是靠什么关系,而是靠老天爷给的穿越金手指。

    想明白这些,王道秋也熄了火,一脸诚恳的向殷正茂问道:“石汀兄,你认为小弟蠢吗?你认为小弟凭自己的本事,能考过会试吗?”

    “贤弟何出此言?贤弟天资聪颖,世所罕见,若贤弟蠢,那这世间还有聪明人吗?至于会试吗,以贤弟的聪慧,好好温书,即便不是一甲,一个二甲总是跑不掉的。”

    “石汀兄,你还知道这些啊?小弟凭自己的本事就可过会试,那我又为什么要托关系做弊?要知道科场舞弊这事一旦被捅出去,身败名裂那是肯定的,甚至掉脑袋都是有可能的。而且就算这事能瞒下来,那帮小弟做这事的人,他们以后还不拿这把柄,拿捏小弟一辈子啊!石汀兄,你说小弟想托关系科场舞弊,这也亏你想得岀!”

    是啊!科场舞弊这事儿,后果太严重,不是实在没办法,哪个读书人会愿意去走那一步啊?更何况王道秋他一个能在考霸大省浙江,考到解元的人,会试对他来说就是名次的问题,压根就不存在考不考得中这问题,那他又怎么会走科场舞弊这一步呢?

    想明白这里面的道理,殷正茂不好意思了,连连拱手向王道秋道歉。

    大家朋友一场,计较太多,关系没法处。既然殷正茂道歉了,王道秋也不好再说什么。于是他就让殷正茂赶紧回去收拾东西,不要误了考试的时辰。大明王朝的会试时间是在每届乡试的第二年,即丑、辰、未、戌年的春二月,所以又叫“春闱”。

    参加会试者均为乡试录取的举人,但这些举人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像王道秋、胖子、袁洪愈这样的新科举人,他们“官给禀传送礼部会试”,也就是由官府提供食宿费用,送他们去礼部会试。

    另一种就是像殷正茂、张居正这样的,以前各届会试落榜的举人。这些举人不但赶考的费用自理,而且在考试的资格上也有一定的限制。不过殷正茂和张居正,他们的情况都不在限制之内,也就可以参加此次的会试。

    会试的地点在礼部,这地方殷正茂和张居正熟,考前他们也都带着王道秋和胖子两菜鸟,来过这里几次。

    王道秋他们五人,背着自己打包考试用品的专用行囊,怀揣着礼部前几天发下来的考牌,来到了这个决定他们未来人生的战场,大明王朝贡院。

    此时这贡院门口,已是人山人海,足有上万人。但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再说也怕被上面认定行为不检,取消了考试资格。所以这儿现在人虽多,但秩序井然,每个举子都按着自己所属的省,在那儿排成了一列列的长队。

    到了这儿,王道秋和胖子,就要跟殷正茂,张居正,袁洪愈他们仨分手了,毕竟大家所属的省不一样,要去排的队也不一样。

    五个年轻人互相鼓励,互道珍重,然后就分开,去各自的省牌底下排队了。

    王道秋领着胖子,来到浙江举子们的队列中,老老实实的站那儿排队,一步步按顺序前进。大约是半个多小时后吧,就轮到王道秋了。

    递上考牌,外门官验证了王道秋的身份后,就招呼王道秋先站一边,等凑齐了十个人,再进里面去搜检。

    背着自己的行囊,王道秋站到了一边。很快随着胖子等人的加入,王道秋这一队就凑够了十个人。然后他们由一个皂吏领着,就进了贡院辕门。

    进到贡院里面后,那皂吏将王道秋他们十个人,领进了一个四周围,燃着好几个炭盆,十分温暖的房间里。

    一进到屋里面,十个人排成一个横队。这时一个中年官员就站前面说道:“诸位才俊,本官杨讷,为本届会试的监考。职责之一便是监督搜检怀挟。本官跟你们一样,也是十几年寒窗,童子试、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辛苦考过来的。你们的苦,本官都受过,所以本官也不想因为你们一时的疏忽,就毁了你们的前程,愿意再给你们一次改正的机会。”

    “现在本官和屋内的一众搜检差役,就背过身去,给你们三十个数。如果你们中有谁带了不该带的入场,我希望你自己在本官给你的三十个数里,把那些东西扔火盆里去。”

    说完这话,这个叫杨讷的监考官就一挥手,然后他和屋里的一众搜检差役,全部都背对着王道秋他们十个考生,面墙而站。

    差役们全背过身去后,接着这个叫杨讷的监考官,就开始大声的报数。随着那一个个数字的响亮报出,王道秋见包括胖子在内的另外九个考生,此时全都跟自己一样,站得笔直,没一个动的。

    监考官杨讷数完三十个数,他转过身来,见王道秋他们全站的笔直,没一点异动,他欣慰的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道:“就目前看,诸位都是君子,很好很好!那时间宝贵,门外还有举子等着搜检,本官就不多费话了,我们开始吧。”

    说完这话,杨监考一挥手,差役们就三人一组,开始对王道秋他们十个考生,进行搜检。

    身上穿着的衣裤鞋袜,考试用的毛笔、砚台全部仔细搜过,看里面有没有夹带。带的吃食也全部切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

    搜检东西这都还能忍,可搜检完东西,他们就开始搜人了。嘴巴张开,耳朵掏过,头发散开,后面那儿也……。反正人身体上,可能塞进小纸条的洞,他们全都会掏一遍。人身体每寸皮肤,有没有刺字墨印,他们也都会仔细看过。

    感受着这被糙汉们那啥!王道秋心里就咒骂着那编《女驸马》的小编,你特么那有多胡扯啊!就这搜检程序,一个女人她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