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擎天一柱 » 第八十章庆功宴

第八十章庆功宴

    从孙承恩家里出来,王道秋就去了副主考李默的家。

    李默这人也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位名臣,据明史记载,李默,字时言,福建建宁府瓯宁县人,正德十六年的进士,历任翰林编修,户部主事,兵部员外郎,吏部郎中,宁国府同知,广东按察使司属下检事,云南提学副使、浙江左布政司,以及礼部侍郎,吏部侍郎,一直到吏部尚书。是徐阶以前的,大明清流的带头大哥。

    明史对李默这人的评价是:为人博雅有才辨,以气自豪,不阿附权贵。然性偏浅,以恩威自归。

    明史对这人的评价说白了就是,这人个人品行操守很好,但为人很叼,喜欢摆臭架子,不能团结同志,容不得别人的不同意见,很自以为是。

    后世这种叼的人,以为自己了不起,看不起别人的人,满大街都是。作为社会底层的屌丝,王道秋没少受那帮叼人的欺负,对这类人也就深恶痛绝。不管他品行好不好,反正成天一副叼样的人,王道秋都烦。

    因为烦,所以王道秋自然没有要拜这种人为师的想法。玛德,一旦师生名份确定,这种鸟人他仗着是你老师的身份,时不时的在你面前,摆着一副叼样的说教,你说你要忍住不揍他,那得忍得有多辛苦!

    所以拜李默这种人为师,这是不可能的,一辈子都不可能拜李默为师的。但这大明现行的规矩,又是人家副主考会试点了你,那你就是他的门生,去谢师时一定要递上门生剌。一旦谁坏了规矩,做了那出头鸟,那恐怕他马上就会成为这整个官场的靶子。

    不想拜李默那种人为师,可又不能不向人家递门生剌,这可怎么办呢?

    坐着马车去李默家的路上,王道秋就想着这个问题的解决之法。想来想去,也只有让李默自已放弃了。李默他这人不是叼吗?但凡自恃甚高,自以为了不起的人,他们的自尊心都特别强,说白了就是玻璃心。那么只要在李默面前抬高孙师,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在自尊心上狠狠打击一下他,暗示他李默远不如孙承恩,那么……。

    王道秋的想法是对的,当王道秋到李默府,向李默递了门生剌后,就一个劲的在那儿夸孙承恩高风亮节,堪为万世师表,而一句都没提他李默后。

    李默那颗玻璃心立马就碎了,他觉得王道秋此举就是在指桑骂槐,借夸赞孙承恩,暗讽他李默不如孙承恩多矣。

    所以最后那自尊心实在受不了打击的李默,就借口自已公务繁忙,实在没时间教导门生,就把门生剌又还给了王道秋。

    李默上钩,王道秋一番假意一定要递门生剌,又一次次被李默推脱后。最后王道秋脸上一脸遗憾,实则心里笑开了花,以一种得逞的小狐狸角色,离开了李默府。

    而王道秋不知道的是,李默强压着心中的怒气,等到王道秋出府后。他就开始一个个把桌上的那些茶壶茶杯,扔到地上摔的粉碎,还冲着自家府门口,大骂:“小贼,你给老夫等着。老夫整不死你,我就是你养的。”

    不久后李默由礼部侍郎,调任吏部侍郎,他还真打算借自己手中的人事任免调动权,收拾一下王道秋。一纸公文调王道秋去黄土高坡扶贫,顺便深刻感受一下,我大汉与蒙古同胞的传统友谊。

    李默的想法很好,可奈何王道秋当时是以翰林的身份,司值西苑。工作性质就是嘉靖帝的秘书,皇帝的秘书,你没经皇帝本人同意,你就敢调走,你脑子是不是有毛病哎?

    所以李默的行为,最后不但没把王道秋,调去黄土高坡扶贫。他自己反而被一顿训斥,连他这个吏部侍郎在西苑的办公室,也就是值庐,都被取消了。嘉靖帝的口喻就是,朕自己身边人的工作,朕自己会安排,不劳李侍郎操心,李侍郎你还是回吏部坐堂,干些你该干的事吧!

    就这样李默后来报复王道秋,剿匪不成反被匪剿,被赶出了权力中杻西苑,回吏部坐堂处理吏部的日常杂事,远离了皇帝,也远离了那些大学士,尚书大人们。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王道秋拜完了最后一尊菩萨李默,走完了他谢师的程序后,他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一回到家,殷正茂、高仪、张居正、袁洪愈、胖子,他们五个都坐正屋大堂里,边聊天边等着他王道秋。

    王道秋一推门进院,胖子就大叫道:“良桢,不用进来了,不用进来了,我们今天晚上去外面吃。”

    胖子说着话,就向王道秋这边跑过来,而高仪,殷正茂他们顾及形象,没有跑,只是快步向这儿走来。

    一跑到王道秋面前,胖子就囔囔道:“良桢,你们几个都考中进士了,你还是会元,就我可怜。所以几位兄长说了,今晚的庆功宴你们几人摊,尤其是你这个会元,得出大头。”

    “什么,我出大头?胖子,我觉得这次该你出大头才对。”

    “什么,良桢?这一院子人里,就我一人落榜了,庆功宴你还让我出大头,你还是不是人啊?”

    “是极是极,良桢贤弟此举,类如禽兽,哈哈哈哈!”

    “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堂堂会元,居然会如此渺无人性。嗨,苍天啊!如此奸侫小人,你为何对他如此之厚?老天爷,你不公啊?”“嗨,良桢贤弟,夫欲为兄何以言汝?汝此举,还有天地良心乎?嗨!”

    …………

    一听王道秋说,自己落榜了,这庆功宴还得出大头,胖子立马就不干了,梗着脖子,一张肥脸佯装气呼呼的,直接就怒怼王道秋。

    而就在胖子的话刚说完,此时己走到王道秋和胖子身边的殷正茂他们,在听了王道秋和胖子的对话后。他们也立马帮着胖子,开始声讨起王道秋来。

    真是人怕出名胖怕壮啊!这都是中会元惹出来的羡慕嫉妒恨啊!体谅众兄弟的心,王道秋刚才心里盘算好的那些,准备用来忽悠胖子付钱的歪理,在现在这种大环境下,他也不敢说了。

    他耷拉个脑袋,一副“我错了”,求原谅的表情,痛心疾首的说道:“各位哥哥,小弟错了,小弟认罚,今晚的庆功宴,小弟一力承担,就不劳各位哥哥了。”

    “哎,良桢贤弟,你这才对吗!”

    “是极是极,良桢贤弟,人性的光辉,总算是又回到了你的身上。”

    “走,走,走,今日咱们只点贵的,非让良桢贤弟,管我等借银子不可。”

    “某附议,某附议。”

    …………

    为讨各位兄弟开心,王道秋就被迫开始装孙子,这自然又引着殷正茂他们,调侃王道秋的热情高涨。就这样他们一人一句,边调侃边簇拥着王道秋向酒楼走去。

    今晚京城的酒楼生意异常火爆,近万名举子,考中的那三百零一名进士,开庆功宴,宴请同乡好友。落榜的聚一块儿吃散伙饭,相约三年后,劳纸还是这京城里的一条好汉。

    生意太火爆,王道秋他们找了好几家酒楼,都没有空位子。而且店家还跟他们明言,就今天这吃饭的由头,不吃到夜禁,众举子们是不可能散的,想等翻桌,这门都没有。

    连续找了几家酒楼,家家碰壁,众人不禁都开始埋怨起王道秋,怪他非拣这放榜日去谢师,结果弄的这么晚,连吃饭的地儿都没了。

    朋友们抱怨,王道秋也没办法,他总不能说,嘉靖帝给他下了指示,就只能今天抓紧去谢师,明天就得回南涧河工地吧?

    不能说自己的苦衷,于是王道秋就双手一摊,对众兄弟说道:“就今天这行市,估计想找家正紧酒楼吃一桌,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那兄弟们现在,咱们就两种选择,想吃好的上档次的,就只能上勾栏娼馆去摆一桌。要顾忌名声的,那就只能街边小摊,随便对付一口了。”

    “胡言乱语,良桢贤弟,你我都是读圣贤书的新晋贡士,怎么能去勾栏娼馆那种地方?”

    “是极是极,良桢贤弟你太荒唐了,怎么能勾引我等去娼馆?算了算了,诸位哥哥,我看今日就便宜王良桢一回,咱们就在街边小摊,对付一口吧!”

    “某附议,某附议。”

    …………

    王道秋上勾栏摆一桌的提议,立马被他的众位哥哥给否决了,然后他们就去街边找了个小摊,大家馄饨,馒头管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