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擎天一柱 » 第一百四十三章议救灾

第一百四十三章议救灾

    建设泄洪区的大方案定下来了,接下来那就是灾民的安置问题了。毕意你把人家的家变成了“八百里水泊梁山”,那总得给人家另外再找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吧!

    移民安置这事在封建王朝,历来都是个很棘手的问题,毕竟这个时代汉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就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小农经济,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和老百姓的主要家庭资产,就是土地。因此这年代人们的乡土观念很强,想让他们背井离乡,这是会激起民变的。

    于是面对这一问题,大明君臣又为难了,一人一个主意商量来商量去,都拿不出一个大家都认为行的方案。因此听了有些烦的嘉靖帝,他略过那些大臣,看向王道秋说道:“王卿啊!你那个脑子吧,总有些标新立异的法子,每每都会让朕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说说吧,这百万灾民,你打算怎么安置他们。”

    又被嘉靖帝给点名了,王道秋只好又站出来回禀道:“陛下,其实臣想的是最好把那些灾民,安排去辽东。那辽东比臣的家乡浙江还要大,还有沃野几千万亩的辽河平原,可那里人口却不及臣家乡浙江的一个府。辽东可以说是真真正正的地广人稀,安置个百来万灾民,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山东去辽东也很方便,可以坐船经京杭大运河,或从黄河入海口,或从天津卫,进入渤海。然后再经过辽河在渤海的入海口,深入辽东腹地。”

    “辽东那地方土地肥沃,全是一把能捏出油的黑土,其辽河平原更有几千万亩的平地,非常适合开垦成农田。只是那儿冬季漫长且异常寒冷,一年之中有近七个月,不适合农作物生长。而且辽东冬天那土里的水份,会被严寒冻成冰,混着泥土形成冻土,可深达五尺厚。说白了辽东的土地,一年之中有四个多月,那就是一块厚达五尺的冰,靠人力和畜力根本就耕作不开,这也是辽东现在异常荒凉的原因。”

    “但辽东在气候上虽有劣势,但它一年之中有五个月是适合耕种的,它的土地在我大明,也是最肥沃的,还很少有水旱灾害,这些也是真的。至少在臣看来,辽东的耕种条件,在我朝淮河、秦岭以北地区,应该算是最好的。不瞒陛下,朝堂诸公,我王道秋的梦想之一,就是有朝一日可以岀任辽东巡抚,我要在那里修运河,联接辽河和松花江,让我大明的船只从辽河在渤海的入海口,进入辽东后,就可以通过辽河进入松花江,再由松花江到黑龙江、嫩江、额尔古纳河,乌苏里江。”

    “陛下,朝堂诸公,我王道秋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可以恢复成祖时期的奴儿干都司,为我大明拓疆万里。可以将那辽东千万顷沃土,开垦成我大明子民的良田,将那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说真的,若陛下和朝廷诸公信任,我王道秋愿意去干那一辈子的辽东巡抚,为我大明开拓北彊。”

    王道秋现任正二品侍中、吏部左侍郎,说白了就是手握国家人事大权的近侍大臣。这位置可说是人人羡慕,前途无量,不出意外的话,十年内入阁拜相是最起码的,位列首辅也是希望很大的。

    可王道秋现在,却放着这么个前途无量的美差不要,想去当什么辽东巡抚,这把嘉靖帝和一众朝臣雷的不轻。

    要知道现在的辽东,它虽在大明行政区划上是一个省,但它全省就辖二十五个军队的卫所,两个独立州,连个府一级的行政单位都没有。

    更悲的是它全省总共才几十万的人口中,还一大半是负责守边的军户,且辽东它除一个小口山海关连接内地外,其它四面,南面是海,其他三面被女真人、蒙古人包围着,战争不断,边患严重。

    放着个位高权贵的侍中、吏部左侍郎不做,却想跑去做那管几十万莽夫军汉,蛮荒之地的头,随时都有可能被那群类如禽兽的女真人、蒙古人给砍了脑袋。这让嘉靖帝和一众朝臣,都不理解了,他们瞪着吃惊的眼神看着王道秋,想看清楚他们的王侍中,这到底是怎么了。难道刚才遭了天谴,脑袋瓦特了。

    看了好一会儿,看不明白,大臣们弄不明白就不知道该怎么说。次辅夏言倒是想出班,让嘉靖帝成全了王道秋,以此来把王道秋赶去那个蛮荒之地,省得让他看着碍眼。但理智告诉他不能这么做,毕竟他夏言与王道秋的仇,大家都知道。

    夏言不敢说,其它大臣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这现场气氛就僵那儿了。见朝议因为王道秋自请去巡抚辽东,而冷了场,嘉靖帝只好出来说道:“朕对王卿甚为倚重,常要问策,所以王卿去巡抚辽东不合适。但王卿开拓北疆,打通辽河与松花江,重建奴儿干都司的建议,朕还是很欣赏的。这样,内阁会同吏部,尽快择一干吏巡抚辽东,去具体实施王卿开拓北疆的国策。”

    我们汉民族对外一直宣称,我们是爱好和平,与邻为善的民族。但事实却是种花历朝历代,不论君臣和平头小老百姓,都以开疆为最高功绩。而与我们相邻的那些国家,我们的史书说是大家睦邻友好,我们种花帮助了他们。可他们每每提到种花,却都是指天骂娘,对种花仇深似海,说种花给他们的都是血泪仇。

    所以这也造成了,种华说自己温和,是小白兔。可世界人民却认为种华与毛熊国一样,都是对扩张领土异常狂热,侵略成性的邪恶种族,谁挨着他谁倒霉。

    正因为种华历朝历代,都以开疆为最高功勋,所以刚才一听王道秋开疆万里的计划,嘉靖帝胸中那想当大帝的热血,此时也是滚滚汹涌。

    不过嘉靖帝他想留王道秋在自己身边,给自已当白羽扇,舍不得王道秋长时间,不在他身边。于是嘉靖帝他就想了个折中的方案,派一个干吏去辽东具体实施开拓北疆的计划,而他嘉靖帝在王道秋的辅佐下,居中调度指挥。

    就这样王道秋想当东北扛把子的计划,一提出来就被嘉靖帝给毙了。不能去当东北老铁们的带头大哥,不能去东北推广普通话,王道秋就又向嘉靖帝提议道:“陛下,按着往常的天气,辽东再过两个月,第一场雪就该下来了。而百万灾民要在两个月内,全部运到辽东,并在辽东为这百万人盖好过冬的房舍,备好过冬的物资。恕臣直言,臣觉得这么艰巨的工作,以现在辽东官员的能力和操守,恐怕他们做不到。所以今冬这些灾民,还是应该留在内地安置,明年开春再分批将他们送往辽东永久安置,这比较稳妥。”

    王道秋向嘉靖帝和大明一众朝廷重臣,提出了对辽东官员能力和品行操守的质疑,不认为辽东那些官员们,可以安置好那百万灾民。听了王道秋的话,嘉靖帝想了想,也觉得是这样。

    于是嘉靖帝他有些无奈的对王道秋说道:“爱卿所言极是,以现在辽东官员的能力,让他们妥善安置好百万灾民,这确实为难他们了。吏部和内阁还是要尽快选出新的辽东巡抚,让他去把辽东的事理顺了,明年才好妥善接收灾民。对了爱卿,辽东的事不急,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可以供我们慢慢做。只是这眼下百万灾民,咱们该怎么办啊?毕竟让那些灾民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土地在水里泡,而朝廷不去救,他们肯定是要生乱的。”

    “陛下,此事易儿!人终日没有希望的闲在那儿,才会胡思乱想。而如果给他们找点活计,让他们干活,让他们可以赚到工钱,那他们的情绪,就会安稳很多。说白了陛下,臣的救灾方略,四个字概括就是以工代赈。”

    嘉靖帝说的是社会现实,王道秋也认可,于是针对这个现实情况,王道秋就向嘉靖帝提出了“以工代赈”这个办法。种华历朝历代救灾,都是施粥让灾民勉强活着,撑到下一季粮食收获,灾民可以吃自己了,这灾也就过去了。现在王道秋说要以工代赈,这以前也没先例啊!所以嘉靖帝现在也不知道这以工代赈,到底是个啥意思。于是他一脸问号的看着王道秋,开口问道:“以工代赈,爱卿,此话何意吗?”

    “陛下,以工代赈,顾名思义,就是改原来单纯的施粥救济,为朝廷只救济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而让那些有劳动能力的,去自己挣工钱养活自己。比如去给大运河、淮河,黄河清淤筑坝,比如去修路开矿。还有陛下,通州工业区那边十天后,就要开始厂房招租了,到时那里会需要数万的工人,还有宣府那边的铁矿,宛平的煤矿,这都需要干活的人,可以消化部分的灾民。”

    “对,对,对,爱卿说的太对了,那些灾民之中年老体弱的,他们遭了灾朝廷是该救济。可那些年轻力壮的,朝廷凭什么让他们白吃白喝?况且河工,道路也确实需要劳工去干。以工代赈,以工代赈,这主意于国于民,皆有大意,这主意太好了!朕以为可行,诸卿以为呢?”

    “臣等附议”

    以工代赈这种救灾方法,相比于以前的单纯施粥,这更有经济效益,也更能保持社会的稳定,这些明眼人都看的出来。于是嘉靖帝问话一出,现在站这万寿宫的大明朝廷诸卿,马上都出班附议,支持实行以工代赈。

    见朝廷诸卿都支持以工代赈这个办法,嘉靖帝很高兴,笑着对户部尚书说道:“王爱卿,这次你们户部可省心了,救灾银和河工,这往年两笔的银子,现在你们出一笔就可以了。所以今年你可不能再跟朕哭穷,说什么亏空了。”

    “陛下,恕臣死罪,王侍中所献以工代赈的法子,虽能省些银子下来,但实际省不了多少。毕竟像以前那样的救济,咱只要一天给灾民一人一碗稀粥,就可以了。而以工代赈,就必须要发给他们工具,发给他们工钱。所以这银钱省不下多少,这今年户部的账,可能还要亏空。因此臣恳请陛下,着内库拨些银两出来,贴补以工代赈款。”

    一听嘉靖帝暗示户部今年可不能再报亏空了,户部尚书王杲忙出班哭穷,让嘉靖帝拨内库银去救灾。而面对这个又一次惦记自己私房钱的户部尚书,嘉靖帝也不生气。

    因为在那次王道秋代天传旨中,就有九月王杲通贿下狱这一项。那次王道秋代天传旨中,前面的几项现在都兑现了,包括这次七月河决曹县。所以老迷信嘉靖帝,现在对王道秋那次的代天传旨,是深信不疑。因此他也深信王杲这个户部尚书,最多还能当两个月。

    对于一个再当两个月户部尚书,就要去吃牢饭的户部尚书,嘉靖帝也懒得与他计较。不过嘉靖帝他可以为开疆拓土这样,能让他在史书中名垂千古的伟业,岀些私房钱,但可不愿意去当那救灾的冤大头。

    于是户部尚书王杲话一说完,嘉靖帝低头想了一会儿后,他不理王杲,而是看向王道秋问道:“王卿,如果朝廷不出一两银子,让你去安置好那百万灾民,你能否做到?”

    救灾不想花银子,卧槽!这嘉靖帝想白嫖啊!不过做为一个深知后世商业模式的王道秋,这点事还真难不倒他。

    于是他装着想了一会儿后,就对嘉靖帝坚定的说道:“可以陛下,但臣有条件。”

    哇,原只是当真的随口一说,没想到这还真能成啊!于是一听王道秋真能让他白嫖,嘉靖帝马上就兴奋的说道:“爱卿真能不花朝廷一两银子,就安置好那百万灾民?”

    “是,陛下,只要陛下将运河、长江上的槽关码头经营权,以及山东运河两岸百里内的采矿权,宫里所需物品的供货商指定权交给臣,臣就可以不用花朝廷一两银子,安置好那百万山东灾民。”

    “这,这,爱卿啊,你的话,朕有些不明白,你能跟朕解释解释吗?”

    “是,陛下!臣刚所言的运河、长江上的槽关码头经营权,说白了就是户部在槽关上收他的税,而那些客货船在槽关里停泊期间的吃住、物资补充,船舶修理,下船人员物资的转运。这些赚钱买卖的经营权,臣会租给那些商人,就像出租通州商贸城的那些商辅一样……。”

    “不行,不行,陛下,这可不行噢!陛下,此次山东灾民安置,我户部愿意拨银五百万两,但那些槽关码头的经营权,户部绝不让。”

    一听王道秋讲出了后世高速服务区的“钱途”,户部尚书王杲不等王道秋说完,忙就出来为户部守护这条财路。这槽关经营权,以前不知道,但现在可是金娃娃,这可不能在他王杲手上给弄丢了!否则他王杲还不作为大明户部的头号傻逼,被一代代户部工作人员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