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擎天一柱 » 第一百四十六章这就一品大员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这就一品大员了

    “哈哈哈哈”

    王杲堂堂大明户部尚书,又一把年纪了,此时却像个孩子抢棒棒糖似的,出来为户部抢那些漕关副业的经营权。老头那一脸的倔强和不屈,不禁就让嘉靖帝和一众大明朝臣,想到了“老小孩”这个词。于是他们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嘉靖帝还用手指头点着王杲,说道:“王卿啊,每次不管是朕还是内阁,只要一跟你们户部要拨款,你王卿就哭穷。现在你知道了吧,王卿你其实一直都是抱着只会下金蛋的金鸡,在跟朝廷,在跟朕哭穷。王卿哪!遇事要多想想办法,别总打朕内库的主意。”

    “老臣知罪”

    嘉靖帝借这由头,暗里指责户部遇事,自己不发挥主观能动性,却总想着等、靠、要的惰政。而王杲在事实面前,他也不敢跟嘉靖帝争辩,老老实实的认了怂。

    而在训完了王杲后,嘉靖帝又对王道秋说道:“王卿啊,户部连年亏空,更需要银子,漕关码头的经营权不能给你。这样王卿,你帮着户部把漕关码头的经营权租出去后,首批以五年租期算吧,你拿三成去赈灾,留七成给户部补亏空。”

    “臣遵旨”

    “臣遵旨”

    王道秋有其他来钱的道,所以对嘉靖帝的旨意,他也懒得去讨价还价。而王杲见这样一来,他户部这次赈灾不但不用岀银子,还能拿到那些漕关经营权岀让金的七成。而且五年后那些漕关经营权,还是他们户部的,他自然也满意嘉靖帝的这个方案。于是嘉靖帝方案一出,王道秋和王杲都出来,表示遵旨。

    见王道秋和王杲都同意了自已的方案,接下来嘉靖帝又说道:“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那王卿你就再解释一下,你另外的两个条件吧!”

    “是,陛下。臣的另外两个条件之一,山东运河两岸百里以内的采矿权,这不需要多解释了。陛下您知道,臣有找矿的本事,臣相信山东运河两岸一定有矿。所以臣打算去把那些矿找出来,然后再把那些矿的开采权出售,以此来筹措以工代赈的银子。还有宫内用品供应商的指定权,臣打算会同司礼监,择日在通州商贸城,开展宫内用品的采购招标大会,从中选岀最优的供应商,授于他们的产品,几年内可以使用宫内贡品的标志,享受贡品特供商的保护政策。”

    “而这贡品的名头和那保护政策,他们总不能白用吧,所以得交钱。还有他们万一在那几年贡品标志使用期内,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败坏贡品的名声怎么办?所以他们得交保证金。而这样一来,臣就可以拿这些银子去赈灾了。”

    卧槽,还能这么坑银子?大明君臣听完王道秋的话,全都惊呆了。他们此时心里共同的想法,那就是这个王道秋,还真不是个好人啊!可他们哪里知道,王道秋要不是知道现在是封建礼教盛行,大明君臣在明面上都还很要脸,不是后世那种凡事都以商业方式谈买卖,他就让那些供货商,不但货款一分没有,还得倒贴代言费了。

    王道秋是后世来的,他那后世商业的狠,现在已经是迁就封建礼教,入乡随俗了。可这些顾忌了道德的方案,还是让大明君臣觉得王道秋,真的是太黑了。有这想法,别人还好,毕竟王道秋没黑他们的银子。可王道秋那死敌夏言,他在听完了王道秋的话后,似乎是找到了王道秋话里的漏洞。

    于是夏言岀来,拉着张脸,以一种讥讽的口气,对王道秋说道:“王侍中,你刚才说要拿着那些商人的保证金去赈灾。可王侍中你想过没有,那些银子可是商人们的,而不是朝廷的。你这样做与偷窃何异?还有,你把那些银子拿去赈灾了,若他日那些商人向朝廷索还,那还不是要户部或皇上的内库出银吗?”

    “哈哈哈哈,民间都言夏次辅聪明绝顶,可下官与夏次辅几次交道打下来,对于夏次辅的那智商,下官只有一个评价,那就是盛名之下,其实难负。”

    “你,你,你,王道秋,天子御前,老夫以内阁次辅身份,向你问询,请你回答本官的问话。”

    “是,次辅大人,下官这就回答次辅大人你的问话。明说了吧,次辅大人你刚才担心的,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因为一个供应商退出了,另一个供应商就会顶上,而后来的那个供应商,他同样也是要交保证金的。那到时把第二个供应商交的保证金,还给第一个供应商就是了。说白了,只要保证金这项制度存在,那就只有保证金是谁交的区别,而没有朝廷动用银子还保证金这事。次辅大人,下官的解释,以您的智商能听懂吗?”

    “你,你,你……。”

    王道秋说这些话的时候,一口一个“次辅”气夏言不算,最后还问夏言,以他的智商能不能听懂,以此来暗讽夏言的弱智,这可把夏言给气坏了。但这事是他自已没想明白王道秋的套路,因此被王道秋羞辱,也属于他自己棋差一着。所以现在夏言虽很气,但也只能认赌服输,乖乖的退回了朝班。

    而等夏言退回去后,嘉靖帝一脸沮丧的看着王道秋,悠悠的说道:“王卿啊!至朕登基以来已有二十六年,在朕认识爱卿以前,朕可以说无一日不为银子发愁的。可自打认识爱卿后,朕思之过去,朕觉得自己过去那真是太冤了,朕凭什么要受穷啊?过去一万两银子,就能让朕愁的睡不着觉,可爱卿一个点子那就是百万两,千万两的银子。嗨,朕过去二十多年,那真是捧着金饭碗,在那儿要饭啊!太可笑了。”

    “行了,旁的话,朕也不多说了。前阵子漕运那边爆出了贪腐的窝案,漕运总督陈爱卿,虽无实证证实他也参与了,但一个失察之罪是逃不掉的。现在御史言官都在弹劾他,陈爱卿他自己也是心力憔悴,前天上了折子请求致仕。算了,陈爱卿二十多年的老臣了,给他留个体面吧!内阁尽快票拟同意陈爱卿,因病致仕。”

    “至于这漕运总督的继任人选吗?我看就王爱卿能者多劳吧!另外加王爱卿少师,协办大学士衔,钦差总督山东、河南两省军政,主持此次的赈灾事宜。王爱卿,朕对你寄于厚望,希望你莫让朕失望。”

    卧槽!少师、协办大学士,这两个官职虽都只是个荣誉称呼,没啥实际意义,但这两个官职,可是从一品啊!一品大员,这说出去那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