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擎天一柱 » 第一百四十九章七旬老将周尚文

第一百四十九章七旬老将周尚文

    原先王道秋的想法是温和的进行社会改革,一点一点的解决问题,避免社会的巨剧动荡。但刚才他听了老丈人的话后,他明白了,任何趴在人民大众身上吸血,过着神仙般生活的旧势力,他们都是不会甘心放过老百姓这个血袋的。

    而且他们势力之强,足以把你那些所谓的温和社会改革,变成一个个的笑话。所以对于那股邪恶的旧势力,正确的方法是消灭,而不是妥协。

    明白了这些,王道秋也就将自己的人生大目标,由扶明而改成了灭明。用武力消灭种华大地上的封建势力,消灭帝制,将种华建设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民主法制的国家。

    认清了现实,知道视在的种华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而是跟某大国三四线小县城一样,是被一个个地方权贵把持的利益地盘。在这个地盘里赚钱的生意,永远都只能是那些地头蛇的代理人经营,而轮不到什么外地商人。

    既然所谓的招标不可能公平,有资格经营各地漕关码头的,只能是各个地方势力在前台的代言人。王道秋对那招标也就没了兴趣,打算明天把这事交给司礼监吕方,让吕方以皇帝的面子,让那些地方势力多吐出些来。

    放弃了漕关那一幻想,接着王道秋他让老丈人沈一石,去联络沈一石那些长三角巨富朋友,议价那些皇宫特供商品的冠名权。

    第二日王道秋入西苑,以自己的头脑简单向嘉靖帝请罪,而嘉靖帝在听完王道秋的话后,他虽也有些失望,但聪明如他,也接受这个现实。

    于是王道秋话一说完,嘉靖帝也没做什么思考,就说道:“王卿啊!既然如此,那漕关经营权的事,你就不要管了,朕让吕方去找那些人谈。还有你刚才所说鲁王之事,王卿啊!鲁王虽有些顽皮,但念其年幼,又是朕的骨肉至亲。朕希望你此次去山东,不要与他有什么冲突。王卿,朕的话你听得懂吗?”

    “是,陛下,臣遵旨。但陛下,就目前情况看,此次山东赈灾所将遇到的阻力,肯定会很多,臣手里若没有一支可靠的武力,是弹压不住地方的。所以臣请陛下下旨让锦衣卫调一队校尉,跟随臣去山东,司礼监在山东的镇守太监,也要在赈灾期间听命于臣。另外臣还想去宣大招募千名边军,跟随臣去山东,以防有歹人在非常时期,妖言惑众犯上作乱。”

    司礼监和锦衣卫都是嘉靖帝的心腹,让这些人去,嘉靖帝倒是放心。同时每次大灾最怕的就是民变,调一千边军去镇场子,那也是应该。

    王道秋的要求非常合理,于是嘉靖帝一听完,仍是没什么考虑的就答应了,他还让王道秋执圣旨,自己去宣大选兵。

    得到嘉靖帝的圣旨,当天王道秋就在宛平县上船,沿永定河去了宣府。第二日一早,王道秋在宣府总督衙门,见到了此时的宣大总督翁万达。

    翁万达,字仁夫,号东涯,广东潮州人,明朝中期名臣、诗人。他出身寒门,为嘉靖五年进士,青年时期为户部属吏,中年时在广西任职,以在任征南副史时打服安南而闻名,晚年他就在北方,对战蒙古人。其历任广西梧州知府,征南副史、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宣大总督,三边总督、兵部尚书等职。

    翁万达兼备文武才略,被嘉靖帝称为“岭南第一名臣”,张居正曾评价道:世宗朝边臣,仅仅翁万达屈一指焉。《明史》中对他的记载为:嘉靖中,边臣行事适机宜,建言中肯寂者,万达称首。

    翁万达威名之盛,即使是在异邦也是大大有名,如在泰国,他就被誉为“英勇大帝”,立庙祭祀多达百余处。其家乡潮汕人将翁大达与陈北科、林大钦并称为“湖汕三杰”。

    大明嘉靖二十六年,这年翁万达四十九岁,正是男人的黄金时期,身体刚开始走下坡路,智商却正处于巅峰。

    王道秋见到翁万达的时候,翁万达给王道秋的感觉不是太好,这人精瘦精瘦的,肤色暗红,尖嘴猴腮看着有些像只猴子。尤其是那一身官袍穿他身上,完全撑不起来,就像一件长袍挂在衣架上似的。翁总督的形象是差了点,但他那赫赫威名,王道秋还是尊重的。于是一见到翁万达,王道秋就口称前辈,礼数绝对的恭敬。

    而翁万达心中虽对王道秋年仅十八岁就官居从一品,有些不爽,但在面上他还是给了王道秋以充分的尊重。在王道秋向他宣读了圣旨后,他也是积极配合,并称其手下的兵,以大同那边的兵最悍勇,建议王道秋去大同选兵。

    在王道秋同意去大同选兵后,翁万达又让亲兵,将正在此要粮饷的大同总兵周尚文给叫了过来。

    经过翁万达的介绍,王道秋和周尚文认识,并在第二日一早,跟随周尚文一起从宣府押送着粮饷去大同。

    骑马并肩走在路上,听周尚文介绍着沿途的风景和那些传说,王道秋突然就想起了,曾经在西苑里看到过的,一篇有关于御史弹劾周尚文的奏章。于是他向身边的周尚文说道:“周总兵,不瞒你说,本官虽与你初识,但本官对你印象极好。可是本官司值侍中,与司礼监一同帮陛下批红。前不久本官就在送给陛下批红的奏折里,看到了御史弹劾你的奏章,说你每次出战都不出全力,至少会留一半的兵力在城内,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什么?王大人,末将被御史参了?是不是那个姓杨的?王大人,末将冤啊!不敢瞒大人,末将每次出战,确实都会留一半的嫡系亲信在城里,但末将这也是没办法啊!鞑子都是骑兵,动作迅速,出城野战一不小心,就会被鞑子骑兵截断后路包围起来。而如果末将不留自己的亲信力量在城内,那一旦末将在城外被鞑子包围了,谁会来救末将啊?所以大人,末将每次岀城作战,都只带一半兵力出城,留一半兵力在城内接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否则恐怕末将,早就为国捐躯了。”

    周尚文成化十一年生人,一生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五个时代,自幼读书,粗晓大义,十六岁时他袭父职任指挥同知。明武宗时他守卫黄河渡口,抵御安化王朱窴鐇叛乱,后任凉州副总兵,为人多谋略,擅长骑射,有飞将军之称。

    再后来他又升任宁夏总兵官,山西总兵,自从军五十多年以来,他一直战斗在西北,山西的边防前线,屡立战功,今年都七十三了,可还要……!可怜啊!

    明白了周尚文每次出战,都要留一半兵力在城内的原由,王道秋有些歉意的对周尚文说道:“周总兵的苦衷本官知道了,本官也会将此事如实禀报给皇上。另外周总兵以后若有什么苦楚,也可通过大同镇守太监或大同锦衣卫百户所,传给本官。记住了,内侍大臣与边将相勾联是死罪,所以你我以后的交往,一定要放在明面上,以公事的形式。这一点,万望周总兵牢记。”

    “是,末将明白了。哎呀王大人,末将一个粗鄙武夫,又是与王大人初识,王大人就待末将如此之厚,末将真是不知道该如何感激了。这样吧王大人,这次末将押送的饷银有二十二万两,末将拿十万两出来,以助大人去山东赈灾吧!”

    说着这些话,周尚文就向王道秋露出了,那个大家都懂的表情。一看周尚文这个表情,王道秋也懂了周尚文所说的,十万两以助大人去山东赈灾,这话是什么意思。

    于是王道秋此时对这个周尚文有些不喜了,但考虑到这些边将朝中无人的凄惨,王道秋还是压住自己的情绪,平静的对周尚文说道:“周总兵,本官愿意结交于你,愿意帮你,那是看你都年过七旬了,你完全可以致仕,或者让朝廷给你安排个闲职去享轻福。但你却仍愿意战斗在这边防一线,为国守关。”

    “老将军忠心可嘉,王某佩服,王某不想我大明边将一片忠心,到头来却流血又流泪,因此愿进一份绵薄之力。如果是为了那些金银,本官不会搭理你,毕竟比你有钱的人多的很。好了,知道你们这些边将,上面没人的苦,这次我不怪你。但若有下次,那周总兵以后咱们桥归桥,路归路,就此陌路。”

    王道秋说话的时候语气不重,非常平静。但十六岁就袭职指挥同知,今年己年过七旬,在官场中混了五十多年,人老成精的周尚文知道,王道秋不是在做戏清廉,而是真白帮忙,不喝兵血。

    明白了这些,七十三岁满头白发的周尚文坐在马上,满脸悲苦的向王道秋抱拳,哽咽着说道:“我大明能有王大人如此良臣,那是何其之幸啊!老夫代我大明边军,向王大人致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