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从养生开始逍遥修仙 » 第3章 溪口村

第3章 溪口村

    翌日清晨,平安县县衙。

    后院里跪着两道身影,战战兢兢地朝着首座之人磕头,后者正是平安县的县太爷,周天雄。

    “大人明鉴,小人所说句句属实啊。”张冉愁容满面,头都快埋进地里了。

    他将昨夜的所见所闻都如实上报给周天雄,可惜后者似乎不相信鬼魂一事,认为是张冉、陈易二人将事情搞砸,所搬来的借口。

    如今宋轩生死未卜,不知所踪……埋藏隐患不是他周天雄的风格,斩草除根才能防止风吹又生。

    “陈易,你当时在干嘛?”周天雄轻敲茶几,语气冷漠。

    “小……小人该死!当时被厉鬼给吓破了胆,便匆忙跑回来报信了。”陈易满头大汗,面对眼前这位在平安县一手遮天的县令大人,不敢有丝毫谎言。

    周天雄陷入思考,他并非不信鬼神之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更何况他夫人的亲妹妹就曾被仙人看中,一朝拜入修仙门派下。

    他只是不愿相信二人在撞见厉鬼后,居然还能全身而退。

    “我派人去查过了,宋轩的住所已经被烧成一堆灰烬,至于尸首也未曾有找到丁点痕迹。”

    二人哑口无言。

    “你们二人退下吧。”周天雄也懒得跟这两个下人计较太多。

    至于宋轩,是死是活都无所谓,在他眼中都不过是一条毫无用处的野狗罢了。

    隐患就隐患吧,小人物还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多谢大人饶命,多谢大人饶命……”张冉跟陈易如释重负,认为周天雄放过了他们。

    忽然,周天雄嘴角上扬,不紧不慢道:“等等,我想起来件重要事,州府大人下令,玉笙州八十九县,每县需派出百人队伍前去玉笙山脉服徭役,年关将至,正巧我平安县还差两人选,就派你们顶上吧。”

    闻言,张冉、陈易二人如坠冰窟。

    玉笙州盛产各种奇石美玉,每年都会向大庆王室贵族朝贡,而这开采挖掘的重任便交由州府统一决策。自大庆四百三十一年,新任州府大人上任时,便立下规矩,每年每县从牢狱内挑选百人前去玉笙山脉服徭役。

    张冉和陈易很清楚,这一去,估计就永远回不来了。据传,玉笙山脉的徭役需没日没夜的超负荷工作,死亡率极高,这也是为何每年都需要补充大量人力物力的原因。

    “大人饶命啊!小人还需每隔三十日向宋轩上香,供阴钱十万两……”张冉连忙开口,试图借此逃避徭役。

    “我会派其他人去办的。”周天雄目不斜视,面无表情。

    陈易完全不敢反抗,面容苦涩,道:“小人愿往。”

    张冉瘫倒在地,他明白,如今胆敢反抗分毫,自己的下场也许就是横尸当场……无奈只能应下。

    “小人领命。”

    待到二人退下后,刘伍才从屏风后走出,来到周天雄跟前斟茶。

    “姐夫,请用茶。”面对周天雄炙热的目光,刘伍眼神不断躲闪。

    周天雄抿了口茶,安抚道:“小伍,别紧张,你认真回答我,那天宋轩到底什么情况,死没死?”

    刘伍举起右手发誓:“姐夫,我说的都是句句属实,那天宋轩确实已经死了,我们抬他回去的时候,身体都是僵硬的。”

    周天雄揉了揉额头,道:“行吧,你也退下吧,宋轩的事情你也不必多虑,我已经对外宣称将你押入大牢,你最近消停点,呆在府上别露面。”

    “那……铸碑供阴钱之事?”刘伍忐忑道,他十分害怕“厉鬼宋轩”找他算账。

    “这件事正好交给你去办,就依他们所言,铸碑供阴钱。时机成熟后,我会派人散播消息,让百姓们知道你为那宋轩所做的后事,借此堵住他们的嘴。”

    “明白了,姐夫。”刘伍乖巧道,自觉退下。

    县衙后院又恢复了平静,周天雄朝着虚空打了个响指,四名黑衣人瞬息出现在他的身前,鞠躬道:“大人,有何吩咐?”

    “去盯紧张冉、陈易二人,然后再抽空搜寻下附近的村庄,找找看那宋轩的下落。”

    “还有那些管不住嘴,乱嚼舌根的刁民,都顺便处理一下吧。”周天雄语气毫无波澜,命令道。

    “属下领命!”四人异口同声回答。

    ……

    傍晚时分,溪口村外。

    经过整整八个时辰的长途跋涉,宋轩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叮!首次完成徒步锻炼,养生点+10、健康值+5】

    【宿主尚未辟谷,长时间未进食,饥饿状态下,每隔一时辰健康值-1,健康值归零后将扣除养生点】

    【力量】:60

    【健康值】:64/100

    【养生点】:30/300

    “呼~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连续徒步这么远。”宋轩感叹道,自己确实太缺乏锻炼了。

    宋轩漫步在村庄的黄泥路上,发现前方围满了村民,便想着走近些瞧瞧发生了什么事情。

    “咦,这是谁家儿郎?怎么如此面熟。”一道沙哑的声音传来。

    朝着声音的主人望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年迈老人,正佝偻着身子上下打量着宋轩。

    “你是……宋樵夫家的儿子?”老人捋了捋胡子,终于想起。

    宋轩连忙拱手:“姜伯,是我,多年不见,身体安康。”

    姜伯眼前一亮,呲着牙笑道:“宋小子,听说你到平安县求学去了,怎么样?学到真本事没?”

    宋轩微微摇头:“我等贫民子弟难以出头,空有一身抱负学问,无处施展。”

    姜伯叹了口气,安慰道:“如今这个世道就这样,你也别气馁,先安心成家再立业,找一份安稳的活路,都还来得及。”

    宋轩点头应下,随即问道:“姜伯,街坊们都在此地做甚?”

    “哎,秦夫子逝世……”姜伯忽然变得沉闷起来。

    宋轩瞳孔骤然收缩,旋即吐出二字:“节哀。”

    在宋轩的记忆中,秦夫子与姜伯乃多年好友,二老一同生活在溪口村将近三十年。同时,秦夫子也曾担任过溪口村孩童们的启蒙老师,其中就包括宋轩。

    众村民也陆续发现了“游学归来”的宋轩,都上前寒暄几句。

    “轩哥儿,真的是你。”

    一个粗壮的汉子挤到宋轩身前,激动地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拱手道。

    “二牛?”来人正是宋轩的儿时玩伴,李二牛。

    “多年未见,轩哥风采更甚呀!”李二牛打趣道。

    “哈哈哈,二牛你也比原来更加凶猛粗壮了。”

    两人有说有笑,宋轩定睛一看,原来李二牛的腿边还站着一名虎头虎脑的孩童,拉扯着衣角。

    “这是……”宋轩指着孩童问道。

    “这是俺家那小子,快叫人,叫宋叔。”李二牛将自己儿子一把抱起。

    “宋叔……”

    小家伙有些害羞,一头扎进李二牛的怀中,睁着大眼睛偷偷打量着面前这位落魄书生。

    “你叫什么名字?”宋轩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

    “李问棠。”

    宋轩有些惊讶,这个名字可不像是李二牛取的,后者也是尴尬一笑,解释道:“这名字是秦夫子生前给小娃子取的。”

    “轩哥儿,今后有何打算?要常呆在溪口村吗?”

    宋轩思考片刻后,道:“或许会吧。”

    见状,李二牛也不再多言,邀请宋轩暂住自己家中。

    “你老家那座茅草屋早就没法住人了,先来我家凑合几天吧,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议。”

    在李二牛的盛情邀请下,宋轩也是答应了下来。

    “秦夫子于今夜亥时下棺安葬,我等后生晚辈还得去送他最后一程。”李二牛说道。

    宋轩点头,道:“那是自然,秦夫子对我有启蒙之恩,必须尽晚辈义务,陪他走完这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