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来不及遗忘 » 第五章 不省心的儿子

第五章 不省心的儿子

    安歌和安旭这两个孩子,虽说是一母同胞,性情却天差地别。

    女儿安歌乖巧懂事,从小到大学习生活都没让父母操过心,凭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现在又有了份称心的工作。虽说夏家闺女已经有了对象,但林华对女儿的终身大事却一点也不着急。她太了解自己的女儿了,这孩子从小稳重内敛,做任何事情都特别专注认真,外表温和安静,内心却坚强有主见。

    女大十八变,这几年安歌这孩子越长越漂亮,完全继承了父母亲的优点,对事业又有追求,家有梧桐树,还怕引不来金凤凰吗!高中时就有男生传纸条写情书,工作后追求者也没断过。林华看着好几个男娃都很不错,女儿却不为所动,她相信女儿的眼光和选择,将来一定会给他们带回来一个称心的女婿的。

    儿子安旭却性情活泼,在大院里是一群熊孩子里的孩子王,这些精力充沛的孩子们,经常在外面惹出些让父母闹心的事情来。

    大院里有些同事,生怕自己家孩子跟着安旭学坏了,不许他们和安家这孩子来往。安旭也确实不让大人省心,属于学校里比较调皮捣蛋的学生之一,全家整天提心吊胆,就怕他出事。

    有一次,家里突然接到派出所通知,说安旭在学校偷东西,被所里的民警直接带走了。林华吓得差点晕死过去,安柯虽然还算镇定,但是安歌知道爸爸心脏不好,这种事只能由她来处理。幸好出事时她正好放假在家。安抚好父母后,安歌急匆匆赶到派出所,只见弟弟两只手被手铐铐在一棵大树上,他一边大声哭喊:“放了我,不是我干的,不要冤枉我!”一边拼命挣扎,那手铐是越挣扎铐得越紧,安旭的手腕已经勒出了血,嗓子也喊得沙哑了。

    安歌看到亲爱的弟弟这副惨状,心都要碎了。她哭着搂着弟弟,让他先冷静下来,不要再挣扎,只要他是清白的,总有说理的地方。后来虽然通过调查,排除了安旭的嫌疑,派出所也郑重地向他本人道了歉,可有谁知道,这件事情给全家造成的阴影和心灵伤害,是多少年都难以消除的。

    另外一次出事,安歌不在家,是后来听妈妈说的。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放学时间过去很久了,还不见儿子回家,安家父母急得到处寻找,后来还是细心的邻居发现了他。

    安家父母赶到时,只见昏暗的路灯下,安旭的头歪在一边,口中似乎是被人灌了什么东西,嘴角淌着白沫,身上的棉衣不见了,只穿一件单衣,人事不省地躺在火车轨道上。当时光线太暗了,不仔细看,谁也不会注意到那里竟然躺着一个人。

    林华疯了般扑上前去,抱着儿子就撕心裂肺地放声大哭起来。邻居赶紧提醒他们抱着孩子离开,因为那里太危险了,是一条短途列车轨道,一天有好几躺列车来回,幸好那个时间段恰好没有列车行驶。大家急忙七手八脚地帮着把孩子送到医院,经检查,他是被人灌了工业酒精,医生紧急做了洗胃处理,安旭才慢慢醒过来,算是捡回一条命。

    至于是什么人干的、目地是什么,安旭完全想不起来了,他只记得下午和几个朋友放学后在郊外玩了一会就各自散了,后来发生的事情,安旭就像失了忆一般,怎么也想不起来。

    安歌主张报警,林华却死活不同意,安旭在单位大院已经被人戴着有色眼镜另眼相看了,这件事再宣扬开来,他在这里就更无法立足了。最后全家统一意见,暂不报警,安旭也写下保证书,与那帮狐朋狗友断绝往来,每天放学后按时回家,再也不惹事生非了。

    几起事件发生后,林华私下里哭过一回又一回,就怕一不小心儿子又出啥事。安柯也心急如焚,他担心的不仅是儿子的安全。更担心长此以往,儿子会走上歪路,那么大的孩子了,也不能整天盯着,可怎么办才好呢。

    安柯后来忽然一拍脑袋才想起,以安旭的条件,高中毕业后完全可以报名去参军哪!他虽然学习不怎么样,身体可是一级棒。老俩口如梦初醒,俩人大半辈子都在建设兵团工作,虽说不是军人,但对部队的情况很清楚。后来在地方待得时间长了,倒把这档事给忘记了。他们知道部队管理严格,而且按当时的政策,将来儿子从部队复员或者转业回来,政府还能给安排工作呢,对安旭来说,正是一条非常理想的就业之路。于是高中一毕业安家父母就让儿子报名参了军,直到亲眼看着安旭踏上运送新兵的绿皮火车,全家人吊在半空的心才算落了地。

    安家父母年纪大了,习惯了早睡早起。

    家里虽然不大,但是家里家外都被老两口打理得窗明几净、井井有条。林华贤惠能干,爸爸安柯也是闲不住的人,每天帮着老伴做家务,收拾房间,闲了就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杂志。

    夫妻俩几十年相濡以沫,在风风雨雨中互相扶持着把一双儿女抚养成人。

    林华是老中专生,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单位黑板报上的粉笔插画都出自她的手笔,人们说她画的雷锋尤其传神,几乎和报纸上的照片差不多,主要是神似,聊聊几笔,就把人物画活了。

    不仅如此,林华还是远近闻名的“巧手”。她有很多拿手“绝活”,缝制衣服被单、养花、养猫养狗样样在行。家里的窗帘、大大小小的床上用品,以及安歌和弟弟从小到大的衣服,样样“出品”都像模像样,剪裁缝制齐整细密、款式大方耐看,看上去倒比市面上卖的成品高了好几个档次,使得邻居们赞不绝口。有些邻居自己买了布料,上门求林华帮忙做个窗帘衣服什么的,她也会欣然接受。对于她来说,从设计、剪裁到缝制成功,整个过程虽然累,但却是一种精神享受,她对这种享受乐此不彼。

    她另外一样拿手“绝活”是种花,因为单位大院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喜欢种花,但技术从来没有人能超越她。不管什么品种的花花草草,经她的灵巧的双手一饲弄,盆盆长得枝繁叶茂,花朵饱满鲜艳。阳台上一年四季五彩缤纷,月季、玫瑰、茉䔧、鸟萝、菊花、美人蕉开得格外娇美灿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安妈妈在小院里搭了一架葡萄架,果实成熟的季节里,院子里邻居们家家都能收到一大嘟噜又大又甜的葡萄,大家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天,那情景,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安家以前还养过好多只猫和狗,全家最喜欢也最难忘的是一只叫妞妞的小狗,安家父母很精心地喂养这只小狗,安柯每天一大早出去买菜的时候,就去卖肉的老头那里买些肉,再要一些人家不要的猪下水,林华加上调味料烹制一下,把那只狗养得又肥又壮,毛色光滑,一条大尾巴竖起来威风凛凛,十分招人喜爱。可惜后来洗完澡拴在门口晒太阳的时候丢了,全家人为此整整找了两年多,也伤心了两年多。有了这次教训,安家父母自此再不愿意养狗。

    从前住在小平房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一间小柴房,后来虽说搬到了楼梯房,可是每家的柴房单位并没有收走,用来堆放煤球、干柴等杂物。

    有一天,林华发现一只流浪猫在他们家柴房生了一窝可爱的小奶猫。

    安歌出生在北方,那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猫,记得小时候,听着猫的呼噜声入睡,做梦都特别香甜。但是回南方后家里没有再养过猫。

    看着眼前这几只喵喵叫着的可爱的小家伙们,安歌心里不禁痒痒的,自己也想养一只试试。安妈妈拗不过女儿,把它们照顾到断奶后,就让安歌抱了一只最漂亮可爱的小白花猫带回宿舍养。当然,在带猫回宿舍之前,她事先征得了室友的同意。

    那时安歌还在一个小储蓄所实习,行里临时安排她和同事颜宁同住,那是一个离柴房大约一公里远的地方。

    安歌虽然从小喜欢小动物,但是遗憾的是,她并没有学到妈妈饲养动物的那一手“绝活“,她用心做的食物,那只可怜的小奶猫连闻都不肯闻一下,只是没日没夜的哀叫着,叫得安歌心里发慌,不知如何是好。不出一个星期,不但小奶猫猫饿得骨瘦如柴,颜宁也忍不住婉转地提出了抗议。

    安歌束手无策,正打算把小猫抱回柴房还给它妈妈,不料有天夜里,猫妈妈居然找上门来,在安歌她们宿舍窗外凄厉地惨叫,一声声呼唤它的孩子,看来找了很长时间才发现了孩子的行踪。安歌于心不忍,赶忙把窗户打开,任由母猫带着它的孩子一径去了。两个女孩才长长了出了一口气,相视一笑,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