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永世守望 » 第六章 善后举措

第六章 善后举措

    公子与巫族间交集甚深,经历讳莫如深,巫族族长视之为嫡传侄辈,可想而知,公子的巫族神通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在人巫二族结束气运之争的关键决战中,居然能够参与化解千年来人巫二族的旧怨。

    不论人、巫、道、佛,不论哪门哪派,不论真心愿意与否,都公认其是本界的天选之子。

    要知道,封神之后,经历了千年的沉寂和积淀,他可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天选之子。

    这可是经受了各大山、医、命、相、卜高人推算验证的能代表天道的唯一一个人。

    这样身份的一个人物虽然他不在此界了,但他在本界的一切,包括他的后代子孙又怎么可能不时时让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掂记上呢?

    所以,公子离开后,我们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做好这些善后的事情,迁移出他的嫡系子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这么说,你应该明白了吧?”。

    听到这,书生被彻底惊骇住了。

    原来,自己一向以为已经比较熟悉的这位王家先祖,也就是这位所谓的公子,其身份竟然高贵到如此地步。

    难怪,从当年念木山中离开直到今日,一切都那么隐秘,那么不可思议,虽然家中无甚钱财,但需要之时,又从来不缺钱。

    譬如,来此山谷,自己后来就发现,看似简单的居所,用料用工极其讲究,是按百年老宅的设想建造的,极其坚固耐用。

    可想而知,这么一大片的住宅需要多大的财力和人力才能建造出来?其费用几可用天文数字来形容,也不过份。

    另外,从那些成年后,外出的王家人的出路上看,王家背后的根基之深也匪夷所思。

    经商的,不知不觉的,就已成为一些大商行的高层;

    从仕的,不引人注目的,就身居要职,既不大出风头,又似乎根基很深,进退得宜,甚至朝代更选,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想到这,书生突然反应过来,王家搬来此地,这本身就是一个大手笔啊。

    这等人间仙境,既远离尘世,不受打扰,又似乎时时和尘世有接触。

    定期地,会有人前来提供外界的信息、资源和生活物质,送走要离开的家族后辈。

    而且,这里似乎还有人暗中保护着,今晚的事情就说明,这位黑衣老者就象是暗中保护这里的人。

    王家的背后,到底是些什么人物,他们又是怎么做到这些常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的?

    这一切表面现象的背后,自然有强大的势力在做后盾,只是此前,自己不知其存在而已。

    至于,除了自己所了解的这个王家之外,整个王家家族是个什么样子,就不得而知了。

    黑衣老者说的什么“隐世?九大世家?巫、佛、道高人?”,自己前所未闻,根本就没听说过。

    既然是“隐”,老者不说,书生自然不敢轻易开口去问。

    此刻,他突然发现,黑衣老者说到这里,他自己的面部表情都不由自主地充满了肃穆景仰。

    可见,虽然此老本事已经在书生眼中匪夷所思了,但对那位飞升走了的王家公子,那是相当的佩服和尊敬。

    这位王家公子,如果真如老者所说这么厉害,那到确实值得别人如此景仰,如此缅怀。

    这样的人物,别说是亲历其事的当事之人,就是后世如同书生这样的人,耳闻一二,也一样会压抑不住崇敬的心情。

    书生嚅嚅地问道:“那现在,这位公子是上天了?”。

    老者一笑:“准确地说,是去上界了,或者说,是去仙界了”。

    “他还能回来吗?”。

    “不知道,这种事岂是我等可以揣测得了的”。

    刚刚经历一场惊险,书生急于知道王家人和自己的安全,于是朝着老者又问道:“这么说,您老就是专门来保护这里王家后人的前辈了?”。

    老者一笑:“那是自然,是我主动请求过来的”。

    “如何称呼前辈您呢?”。

    “公子当年一直叫我庚长老,你也可以这么称呼我”。

    “听前辈一席话,晚辈方觉此前虽然写了许多公子的事迹,但实际上,根本不足以表露公子威武的十之一二。

    别说是距前辈的要求相差甚远了,就是距离我对自己的要求,也相甚差甚远。

    如今,有前辈帮助,那是学生求之不得的好事,在下一定不负重望,竭尽所能也要把公子当年的真实过往告诉给后人”。

    说完,一把将满桌书稿推开,撒了满地都是,然后,重新铺好纸张,拿起毛笔,沾满墨汁,等候着窗外老者的讲述。

    老者继续说道:“此书起什么名字好呢?”。

    书生道:“在下想了许多,都感觉不甚满意,此书既然重新编写,不如请前辈赐名应该贴切些”。

    老者道:“好,名字就叫永世守望吧,公子只是我王家世代守望人族的一个代表。

    细细算来,公子修真不过百年多点,百年时间,不过是沧海一粟。

    但是,公子他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做下了许许多多的大事,这些事迹影响至远,无数的后人将从此受益。

    既然是要描写公子的这一生,没有比这个名字更贴切的了”。

    “好,就以此名立书”,说完,李姓书生规规整整地以挥笔在纸上写下漂亮的四个大字:永世守望。

    老者继续说道:“凡人一生,活到了极限,也不过是百年而已,而修行中人动辄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公子离开不过二三百年,有些当事人仍然在世,这部书不宜现在公开。

    要想平安无事,至少还要经历过二代人,才能物是人非,确保公子后人太平。

    最为关键的是,这还涉及我要说的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公子的出生地。

    此地涉及一个本界天大的隐秘,简单地说,那是一个潜龙之地,贵不可言,妙不可言,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但一二千年之后,此地龙脉已然成形,潜龙之气已然成熟,一应造化均已显现,就已经无惧人们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