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开元状元郎,谋划盛唐 » 第五十三章 父慈子孝

第五十三章 父慈子孝

    “其实臣认为,可以先挑选一两处富庶之地,作为试点,将这些策略推行开来!”

    毕竟触动太多人的利益,张尘也不敢直接推广,先拿一两个地方试验,将效果体现出来,而后在利用各地的商贾豪强催动一波商品经济,让他们也尝尝甜头,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广赋税改革。

    “那,依卿的意思,先选哪两处呢?”

    看着张尘的谨慎,李隆基颇为满意,循循渐进的问道。

    “臣以为,河南道的徐州,江南道的扬州可以作为试点。”

    首先先避开京城重地,毕竟这地方权贵太多,张尘也不傻,等自己大权在握了,在动这些铁王八!

    “这两地倒是不错,张卿啊,朕现在觉得拔擢你为中书舍人屈才了,感觉中书令都不为过!”

    一番调笑,李隆基越来越看重张尘,若他说的真能做到,到那时,大唐必可兴盛强大。

    “陛下说笑了,微臣作为中书舍人都已尚且不足,中书令怎能胜任?”

    一阵憨笑,张尘内心吐槽李隆基真腹黑,让我爹下来?然后我上去?

    “陛下,剩下的那些条陈,臣就以后慢慢解释了,毕竟这两件事,没有三五载都难以成行!”

    “好,这些事不急,那你打算何时开始?”

    细水长流,李隆基当然知道一口不能吃成胖子。

    “臣以为,应该这样……”

    小声说出心中构想,张尘此刻有了个缜密的计划,以此博得众多大臣的同意。

    “你小子,还真是!好,朕就如你所愿,陪你唱这出戏。”

    没想到这小子如此谨慎,李隆基不知该笑还是该骂,只能由他。

    “那臣且告退,等待陛下传唤!”

    终是告一段落,张尘需要回去休息休息,这脑细胞嘎嘎死,太累了。

    “好,你退下吧!”

    “对了,若是这两件大事,你十年内能推广全国,朕让你做朕的霍去病!”

    想起张尘此前缜密的军事分析,李隆基不由得感叹,这小子莫非真是老天丢给自己实现经天纬地夙愿的贤臣?

    “臣多谢陛下抬爱!定当尽全力为之!”

    回首再次叩谢,张尘听到霍去病这个名字,心中一阵激荡,作为华夏传人,谁人不羡慕骠骑将军霍去病呢?

    ……

    “众臣上殿!”

    两日已过,这是张尘第一次以朝臣的身份参加早朝,毕竟此前品轶太低,除了以翰林学士的身份随侍,还不配上早朝。

    “众卿,今日朕有一事要论,便是恶币处理之法!”

    “尔等可以各抒己见!”

    皇帝冠冕加身的李隆基坐于龙椅之上,俯视殿内朝臣,不经意的看了眼身处后排的张尘,眨了眨眼。

    “臣认为,江淮等地所需铜钱数量巨大,与其堵不如疏,应该由官府监督,允许少数有能力的个人铸造铜钱,这样也能减少朝廷每次收缴重铸的耗损!”

    中书令张九龄直抒己见,虽然张尘剿灭了一些私铸贩子,但其实从心底,他认为无法完全杜绝民间私铸的现象。

    “臣认为不妥!铸币乃是朝廷和陛下最核心的权力,若是放于私人,那岂不是会导致少部分地方豪强独霸一方,俨然可以称为国中国!”

    礼部尚书李林甫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毕竟此乃天子权柄,不得妥协!

    “臣也认为中书令所言有暇,铸币私放个人,那若是有人居心叵测,铸造品相不一的铜钱,岂不是更加危害百姓!”

    一石激起千层浪,身为太府少卿的萧炅亦是附和李林甫,毕竟本就复杂的局面,若是有人兴风作浪,放开私铸如何收场?

    “臣亦认为不妥,铸币与商贾税赋有关,若是商贾缴纳的铜钱各不相同,那岂不是朝廷税赋也会受到影响!”

    哪怕是刚刚回朝的裴耀卿,此次也站在了张九龄的对立面,毕竟之前他和张尘共同经历了私铸一案,张尘的那些建议,自己亦是认同。

    “尔等顾虑,我亦知晓,但如何解决钱荒,尔等有办法嘛?”

    虽然知晓自己的建议会遭到反对,但张九龄扫向众人,想看看他们如此解决钱荒!

    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毕竟几人虽觉得私铸不妥,但如何解决私铸,确实是个难题。

    “臣也认为,中书令所言不妥……”

    一道年轻的声音,让众人略感陌生,几位众臣纷纷回首,看到说话的人时,都楞了一下,竟然是这位???

    “哦?那张舍人认为该如此解决?”

    故作惊讶,其实李隆基心中都笑开了花,这小子真能在众臣云集的早朝站出来,否认自己的老爹,还真是大孝子啊!

    “臣这里,有一枚铸模,请陛下御览!”

    将墨丘垣赶工做出带有防伪的铜钱递上,张尘真是佩服,这么薄的铜钱上,都可以铭刻防伪的花纹,只要自己找到合适的铜合金,加强硬度,此事还真能成功!

    “哦,确实精致,这是防伪所用?”

    “回陛下,是的!”

    该配合张尘演戏的李隆基,非常专业,仿佛真的第一次见。

    “大胆,张舍人,私铸铜钱铸模,有何企图!”

    见到张尘递上的竟是铜钱铸模,李林甫怎能无动于衷,这等罪名,即便其父身为中书令,也无法为其开脱。

    一时间,朝廷之上众多官员窃窃私语,有人附和李林甫,要治罪张尘,也有人为张尘开脱,毕竟他此前刚刚从江淮处理私铸一案,有些发现也属正常。

    “回李相的话,此物乃是臣调查私铸一案,遇到的一位能工巧匠,再下觉得此人可为陛下解忧,便将其带回朝廷。”

    丝毫不慌,张尘神色淡然,一字一句的为自己开脱。

    “即便如此,这等大事,你怎么私自做主?”

    有理但没有依据,李林甫咬住张尘,不愿让其轻易脱去罪责。

    “嗯,这个工匠朕见过了,确实堪称天下仅有!”

    不着痕迹的为张尘开脱,李隆基第一次觉得李林甫过于嫉贤妒能,虽然其人确实能力不俗,但又解决不了私铸问题,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啊,既然如此,臣知道了!”

    皇帝都已见过,李林甫瞬间心中如明镜,今日朝会似乎早就有所定数,不由得心中危机感强烈,张尘这小子,不简单啊!

    而后,张尘便将前些日在洛城殿内,与皇帝陈述的新钱试点提议,逐字逐句的一一道出,让众臣了解。

    “卿等,张舍人的建议,有何异议?”

    扫视群臣,李隆基发现众人皆是小声议论,但却无人反对。

    “臣等认为可以一试!”

    无论何人,此时都提不出异议,毕竟试行在一州一县,也影响不了朝廷税赋。

    哑然无语的李林甫,无意的扫了眼张尘,暗暗的在心中做了个决定。

    “好,既然众卿皆认为可行,那便等新钱成功出炉,便先行一试!”

    “臣领旨!”

    第一步成功,张尘领旨谢恩,怎知上方的皇帝似乎意犹未尽。

    “张舍人,暂且别急,还有一事!”

    “宣旨吧!”

    瞥了眼身侧的内侍,李隆基点了点头。

    内侍忙从一盘的锦盒中取出诏书,而后立于殿中,宣读圣旨。

    “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