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乾贵婿 » 第二十一章 宴会

第二十一章 宴会

    “...每年到了这时节,总是苏州丝织最忙的一段时间,年节就要朝贡,再加上路途遥远花费的半个月,所以秋后收上来的那些蚕丝,就得在个把月的时间里全部织完。”

    有些轻微颠簸的马车上,李明珠一边转着手腕处的小饰品,一边像往常一样解释着李家的生意,坐在对面的顾怀收回看向车帘外的目光,点点头:

    “一个多月的时间,确实太紧了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年四季,也就冬季才有这么多绣娘可以安心纺织,不管是李家还是其余三家,靠自家那点伙计都是吃不下朝贡这么大生意的。”

    李明珠抿抿嘴唇:“等到开春,百姓就要忙耕作养蚕,入夏治水的徭役就下来了,秋季事情就更多,也就只能等到冬天,把仓库里一年到头收上来的蚕丝织成布匹...”

    这些时日绝大多数的行程,都是在这般闲聊中度过的,就算去拜访别家也多是无聊的事情,虽然偶尔也有例外的小插曲,但李明珠的神色却是这些时日以来最严肃的一次:

    “相公可还记得今日要去哪里?”

    顾怀想了想:“是苏州织造商贾一起宴请京中来的户部郎中?”

    李明珠笑了笑:“若只是京官差遣地方,倒不用这么大的阵仗,更不用做着朝贡生意的四家一同宴请,之所以这般庄重,只是因为户部的郎中每年都会来商定朝贡布匹的价钱。”

    原来是这样...顾怀明白过来,难怪李明珠从昨日起就一直在提及今天这场出行,此刻拨弄饰品的动作也暴露了心中的某种紧张。

    做惯了生意的人,其实很难会这般失态,再大的风浪也只会下意识地权衡利弊,但想到前些日子听到的那些只言片语,以顾怀前世商海沉浮积累下来的经验,很容易就想出了李明珠紧张的理由。

    苏州四家一同吃下朝廷朝贡的生意,各自都有自己的供货渠道和加工手法,朝廷派个官员下来谈价,四家都会很有默契地以当年自家的年景决定市场份额,大体上算是个相安无事一起挣钱的局面。

    但李明珠今年是有动作的,这个在后世可能还在读大学的女孩子,很有魄力地把手伸向了在闹造反的两浙,囤积了大量蚕丝,准备在和朝廷议价的时候重新划分一下市场。

    想来不过也就是压价之类的手段,看起来拙劣却有些大巧不工的味道,凭着提前几年的准备和充足的库存吃掉其余几家的一部分。

    就算结局是两败俱伤,但李家吃掉的市场份额就不会再吐出来了,而其余几家就没了竞争的资本,要么熬过今年之后再拼一拼手段,要么就放弃朝贡这块蛋糕转向下沉市场。

    简单但是直接,这种做生意的风格倒是让顾怀想到了以前的自己。

    他笑了笑:“看来不像前些天那样随便敷衍一下就行了。”

    李明珠也跟着笑起来,被这番话冲散了些紧张,她将小饰品套到手臂上:“相公还是随意敷衍一下就行,终究还是个宴请,不会谈太深的,大部分细节还是要等到之后去拜会时再商谈...呵呵,而且妾身还是很有把握的呢,相公和之前一样稍微等等就好。”

    后半句话透着股俏皮和自信的小女儿姿态,想来也是,筹备了好几年,官面上肯定也是早有准备,虽然不清楚是用交情还是银子打通的,但多半是没什么问题。

    闲谈间马车缓缓停下,宴请的地点在苏州城最大的酒楼,眼下还不到用饭时分,酒楼前就很热闹了,穿着奢侈的商贾进进出出,见到李明珠下了马车,立刻便有人迎了上来。

    一番寒暄,顾怀才知道眼前的人出自苏州王家,算是做朝贡生意的四家里和李家关系亲近的一家,其余钱郑两家的人则是远远的看着这边,神情有些阴晴不定。

    如果光论辈分,王家的家人应该是李明珠父亲那一辈的人,算起来李明珠还得叫一声世伯,但既然是生意场,很多客套自然也就免了,聊起宴请的事情,才知道那位户部侍郎到得比众人还早。

    王家家主生得有些胖,一笑起来眼睛便眯成了缝,先是夸了一番李明珠这两年操持下的李家蒸蒸日上,然后便话风一转:

    “今年来的这位郎中,可不是熟面孔,才第一天到,准备的宅子都还没去,就直接来了醉香楼,看起来倒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

    给李明珠提了个醒,两家的人便一同往酒楼里走,介绍到顾怀的时候,那王家主也就认真打量一番,然后说几句夸奖的场面话,不过等他回头去和李明珠聊生意时,身后的某个年轻子弟有些鼻孔朝天,直截了当地问了出来:

    “这些日子苏州城里好些相熟的士子都在说,世兄拒了所有文人雅会,一副唯恐在人前露面的样子,当初那让世兄名动苏州的词...难道真是买来的?”

    以往跟着李明珠一起出去拜访,硬要纠结顾怀文才的人倒也有,只是都没有这般难听的话说出来,他大概也是信了这说法的,再加上王李两家算是世交,他与李明珠又年纪相仿,之前家里长辈也讨论过婚事,如今被横空出世的顾怀捷足先登...

    这番话已经进了偏厅的李明珠等人是没有听到的,但几个王家的小辈都停住脚步站在一边等着看笑话,顾怀倒也没有生气,随口敷衍了几句,对方却又开始喋喋不休起来。

    有些烦人...顾怀倒是不知道这几日苏州城已经起了他买诗词只为搏出名的传言,但知道了也不会做什么,文人交际一直没去,在旁人看来大概就是心虚--都是些无聊的事。

    于是连敷衍也懒得敷衍了,加快了些脚步,等到越过珠帘,便看到了正厅里已经开始的宴席。

    既然是最大的酒楼,雅间自然是极豪奢的,四周点了火盆,偌大的正厅里众人分席而坐,坐在上首穿着官袍的人年纪不算大,看起来有些严肃,几位家主坐在附近,正小心翼翼地陪他说话。

    作为客人,到得比主家还早,这种场早,却还穿着官袍...顾怀寻了个偏僻席位坐下,对那边的议论不太起兴趣。

    能看出来这位郎中是那种刚刚握住权力,就恨不得向全世界展现的那种人,新官上任,难免是想做些事情的,也不知道李明珠那边...

    一旁有歌舞,酒菜也是上佳,如果不去考虑正厅里的众生百态,倒也不觉得这宴席无聊,顾怀断断续续地想了些事情,一杯酒才喝下去一半,那边便传来了几声严厉的训斥:

    “低上三成?不要以为本官不懂织造行情,户部往年存账,本官也是看过的!”

    这声音吸引了顾怀的注意,只是抬头看去,顾怀的眉头就微微皱了起来。

    几家家主和那位户部郎中一开始的谈话氛围,是很和谐的,但现在分明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李明珠孤零零地站着,钱郑两家的家主袖手阴阳怪气:

    “就是,李夫人,胃口太大...是要崩牙的。”

    “若是一般生意,李夫人这般豪爽,也就罢了,可这是与辽国通商,若是急功近利出了问题...”

    李明珠抿了抿红唇:“吴郎中,这价钱是家中掌柜打了几日几夜的算盘算出来的,李家完全承受得起...而且这对朝廷也是一件好事。”

    大概是想起之前收到的一些打点,吴哲的脸色好了些,出京之前,他是知道今年朝贡份额怕是有些变化的,但怎么也没想到这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李家家主,胃口竟这般大!要以比往年低了三成的价格,吞下以前几乎三家的份额,他若是点了头,虽然确实能从中获利不少,但若是出了问题...

    “朝贡之事,干系甚大,万万不可如此冒险,本官能做主,今年李家分走一半份额,不可再多了!”

    收了钱却不办事,好大的官威...

    孤零零站着的李明珠像是被抽走了许多力气。

    顾怀想了想,站起了身子。

    无论如何,就算是名义上的夫妻,这种时候也是该站在一起的,就像那天诗会的阁楼里,李明珠走到他的身旁一样。

    感觉到顾怀高挑的身子靠近,李明珠视线投在顾怀的侧脸上,心头那抹无力的愤怒还是轻了些。

    本来以为他会像之前一样沉默坐在一边,冷眼旁观这一切,却没想到他会走到自己身后,用这种行动来表明无声的支持。

    心底涌上股暖意,李明珠突然意识到,原来相公...也不是什么都不上心的人。

    这种宴会,同个行业有头有脸的人都会出现,邀请顾怀一起来一趟,相互介绍一下,就算他一句话不说,起码也能让每个人都知道,如今自己是有相公的了。

    生意上的事,之前是准备周全了的,可生意场上总能遇到意外,往年负责此事的户部官员告了老,如今下来的是这么个愣头青--虽然不是年轻人那种顾头不顾尾的做事风格,但收了钱不认账显然更恶心一些。

    但也没办法说什么,能拿一半的份额,比起往年来说已经是进了一大步,虽然几年的准备难免会有些落了空,但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

    所有人都在等她的回答,也有些视线落到了顾怀身上,一向觉得这些事情无聊从未发表过意见的顾怀眉头皱了皱,准备说点什么,李明珠看见了他的动作,大概是担心自己这个只会读书的相公说些得罪人或者不合时宜的话出来,便点头应下了此事。

    对面的人脸上都露出笑容来,顾怀低头看着李明珠轻扯自己衣角的手,有些无奈。

    是不需要帮忙的意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