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孔明附体,浪到飞起 » 019.竞争对手出招,我惊慌失措

019.竞争对手出招,我惊慌失措

    刚到家,我还没来得及和诸葛亮商量,就被我爸妈叫住了。

    “儿子,小赵和你说有超市要和咱们竞争了吧。”只要我爸妈在一起,先开口的一定是我妈,这是地位决定的。

    “嗯,说了,我正打算回房间想办法呢。”

    “我和你爸找人问了,是大福元超市牵的头,听说他们春节以后要改名大闰发。和我们改名的同时做活动一样,他们也要做活动,只是为了打击我们,活动力度会加大一些。”

    东北是人情味很浓的地方,我爸妈作为扎根吉市四十多年的地头蛇,能了解这些情况不足为奇。

    大福元超市进入吉市很早,大概是2002年第一家大福元超市就开业了,现在已经有三家了,营业面积都在3000平米左右。

    说起这个,吉市人还是很有面子,因为奉天第一家大福元开的比吉市要晚,是2002年底才开的。

    吉市祖上也曾辉煌过!先有吉市,后有吉省,吉市还做过9年省会。1954年春城市从直辖市降级后,吉省才把省会城市由吉市改为春城市。

    吉市以前再辉煌,现在也只是个普通的地级市,没有其他外资超市企业,大福元是唯一一个。

    “爸妈,你们是什么意见?他们的降价活动大致时间知道么?”

    “大概从3月初开始吧,他们好像是3月9号左右换成大闰发的门头。”我妈没说怎么应对大福元的降价活动。

    “儿子,我和你妈没什么想法,你自己决定吧。需要我们帮忙,我们就帮把手,不过采购和财务的负责人你也快点找,不能总让我们两个这么忙,再说这也不利于你管理超市。”我爸就是我妈最佳僚机,总能把我妈没说的话给补完整。

    “行,那我想想怎么应对。他们活动估计也就持续一两周时间,是退让还是和他死磕,我要好好想想。”

    其实我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和大福元死磕,只是在想出具体方案前,没必要告诉他们,让他们平白担心。

    退让虽然也可以,但会给员工和顾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东北人,有血性,最看不起的就是怂包。

    不战而退看似能保存实力,但会损失很多顾客,所以哪怕是螳臂挡车、以本伤人,也要和大福元打上一场,悲情英雄也能收获很多顾客的同情。

    如果诸葛亮想不到战而胜之的方法,那我就只能当个悲情英雄了,总好过当怂包蛋子。

    回到房间,刚关上门,还没等我召唤诸葛亮,他就自己冒出来了。

    “思明,刚才你和你父母说的话我听着呢,这个事情要重视起来。”诸葛亮的语气很严肃。

    “先生,我当然会重视。大福元要拿我们利民超市立威,我的意见是和他打到底,你有什么主意么?”我是希望诸葛亮随便摇摇扇子就想出一条妙计,把大福元打到溃不成军。

    “从规模、体量和资金储备上比较,我们都是弱势一方,胜算很小,几近于无。但是我赞成你的说法,必须要打这一仗,这是我们第一次和同行竞争,不战而退是绝对不行的,但是硬碰硬又几乎没有胜算,我要好好思考一下才行。”

    大意了,我光想着诸葛亮运筹帷幄,忘了他打的败仗也不少。

    现在这局势,他擅长的火攻也用不上,真把大福元烧了,我下半辈子就不愁吃住了。

    “那先生你好好思考,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就招呼我。”我也想不出什么办法,还是得指望诸葛亮才行。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思明,这段时间你要调查清楚大福元的进货成本比我们低多少,他的租金、人工费用、水电费用大致是多少,还有他和我们相同的货物占他货物种类的比例是多少。只有知道这些,才能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

    “好的先生,我这几天就调查清楚。”

    因为大福元的事情,我们一家三口除夕夜过的都心不在焉。

    现在看起来我们有七家超市,但是流动资金已经所剩无几,可以说是外强中干。

    如果大福元的优惠活动持续时间过长,我们甚至有资金链断裂的可能。

    还好赵姐留下40多万资金用于员工开支和进货,否则情况会更加糟糕。

    大年初二开始,我和爸妈就分别去大福元的三个分店探听敌情。

    大福元超市的商品种类接近一万,而我们利民超市只有不到五千,重合率大约是40%。

    租金大约是100万一年,相当于0.7元/平米/天,算是很便宜的,员工数量在200左右,每月工资性支出约为30万元,水电支出基本保持每月4万元。

    把这些消息都告诉诸葛亮以后,他又继续闭关想办法。

    因为现在刚刚1月末,距离大福元的优惠活动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也没有着急把这件事告诉陈叔,以免动摇军心。

    只有赵姐和我们一家三口知道这个消息,赵姐那边我也告诉她不要把消息扩散出去,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在二月份增加超市的资金储备。

    我爸已经开始和供货商讨论降低进货价格了。

    现在利民超市加上购物网站的销售额不比那些大商超低多少,只是因为沿用以前的市级供货商,所以进货价格相对高一些。

    我爸这次也是有危机感了,平时他都很懒散,现在每天接触不同的省级供货商,争取在一个月内把销量最高的商品全部更换为省级供货商。

    我妈本打算和我爸一起联系供货商,我建议她问问在银行工作的朋友,能否申请贷款。

    无论是以利民连锁超市的名义还是利民购物网络有限公司的名义,只要能申请下来贷款,都可以试试。

    要不说我这运气一向不咋的呢。我妈和银行的朋友交流以后告诉我,今年的政策对互联网企业不太友好,贷款难度很大,连锁超市倒是可以贷款,但是因为现在门市都有贷款,所以建议成立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把门市所有权转到物业公司,这样超市就没有负债,再进行贷款会方便很多。

    现在这种缺钱的时候,只要是能办下来贷款的建议,我都愿意听。

    让赵姐抓紧时间把利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注册下来,再把门市的产权和贷款转移到物业公司名下,剩下的贷款事宜,就交给我妈去办。

    在我们一家三口通力协作下,事情一步步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现在只等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一锤定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