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孔明附体,浪到飞起 » 033.解决供货商潜在危机

033.解决供货商潜在危机

    国庆节的促销活动我基本没有插手。

    有大福元的前车之鉴,我给于伟强的权限相当大,只要降价幅度不超过10%,他和赵姐、张帆三人中只要有两人同意,就可以自主执行。

    我现在关心的是超市和购物网站的整体发展情况。

    张帆做了一份图表,经过两个月的发展,各市利民超市的日营业额基本稳定在3万元,单店网络订单额在17万-20万元之间,平均税后月净利润在45万左右。

    77家门店,上月税后净利润达到3400万,补回挪用货款4500万以后,两个多月剩余的净利润达到1400万元。

    因为增加44家门店,销量也有所上涨,积压货款从9000万上升到3.2亿。

    利民超市从1月开始扩张,到现在短短9个月时间,已经发展成为吉市新晋明星企业,爸妈通过小道消息得知,税务部门有意在明年给利民超市颁发“A级纳税人”荣誉称号。

    根据张帆的图表显示,利民超市的纳税额基本占到营业额的6%,其中增值税为进销项差额的17%,按照超市20%的平均利润,大约相当于营业额的3.4%,企业所得税是利润总额的25%,超市利润总额不到营业额9%,企业所得税折算下来相当于营业额的2.25%,其他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税等合计大约0.35%。

    超市毛利润20%,缴税6%,员工工资、水电费等约占7%,剩余净利润7%。

    现在77家利民超市,年营业额预计能达到60亿,即便不再扩张,明年纳税额也能达到3.6亿,在吉市也是头部民营企业之一了。

    虽然和那些财大气粗的国企比不了,但也是在工商、税务挂了号的企业,各种隐形政策不言而喻。

    就拿最难应付的消防检查来说,以前消防检查都是我爸妈找朋友帮忙,才高抬手轻放下。

    现在根本不用,只要自己不作死,别把货物堆积在门口,消防检查来了都是直接盖章通过。

    诸葛亮和我说了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

    “小企业可以靠人际关系,大企业要用缴税扫开一切障碍。政府不能保障纳税大户的合法经营,就没办法留住企业。”

    或许这也是那些网络公司不受待见的原因吧。

    这两年还好一点,前两年那些网络公司都是亏损经营,又享受优惠政策,每年纳税额寥寥无几,可能都没有政府给的财政补贴多,再加上网络公司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人数也不多,对政府来说,除非要打造核心高新技术产业,否则真是不待见这帮人。

    利民集团的优势就在于既有高新技术的购物网站,又有纳税大户利民超市,虽然明年开始也能享受到高新技术补贴,但也只是纳税的零头而已。

    吉市虽然是起步之地,但也仅仅是利民集团的起步之地而已。

    未来的利民集团总部,只会在京城、魔都二选一,其他地方,都入不了诸葛亮的法眼。

    国庆节以后,于伟强就开始筹划进军春城市。

    作为吉省省会,春城市有全省近30%的人口,经济发展也是全省最高。

    尤其是汽车厂厂区,普通工人月收入已经直奔5000,远超全省人均收入。

    各大超市也都早早进入春城市,沃尔玛、家乐福、乐购,还有国内的欧亚超市,立足春城本地的恒客隆超市,对手众多,实力强大。

    经过近一个月的调研,于伟强终于作出决定,带着策划书来到我的办公室。

    “孔总,春城市的扩张方案我做好了。”于伟强把手里的策划书递了过来。

    我接过策划书,并没有翻开看,而是问道:“看你的样子就知道这个方案有独特之处,说说吧。”

    “孔总,春城市和其他城市不同,市区面积七千五百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300多万,平均人口密度不大,但是人口主要集中在几个区域。”

    “我计划在人口密集区域购买10个面积1000平米左右的门店,在人口相对较少的区域购买15个面积500平米左右的门店。”

    “一千平米?为什么要买这么大的门店呢?”

    “因为人口密集区域里居民收入普遍高于平均收入,购买力更强。而且我们需要充足的存货应对竞争对手可能施展的阴招。”于伟强认真的说道。

    “什么阴招?”我不解的问道。

    “强迫代理商在一定时间内停止供货的阴招,我以前在大福元工作的时候遇到过。整整三天没有给我们供货。”于伟强恨恨的说道。

    “还有这种事?代理商连口碑都不要了么?他不怕我们找其他代理商么?”我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代理商。

    “外资超市在国内的门店多,供货量大,代理商得罪不起,如果不答应,就会失去大客户,可能还不止一个大客户,这些外资超市虽然也打来打去,但是遇到国内超市的竞争,就会抱团狙击,几个外资超市一起施加压力,代理商只能屈服。”于伟强把来龙去脉讲解的很清楚。

    “还有这种事?我以前还真不知道。进入春城市的策划案先放一放,我先把展树青叫来,解决供货商的事情再说。”

    我给展树青办公室打个电话,没两分钟,展树青就敲门进来了。

    我们三人主要讨论的就是供货商的事情,利民超市的货物周转率很高,促销期间,一些畅销品的供货商甚至每天要补货两次才行。

    万一供货商断货三天,利民超市和购物网站必然口碑崩塌,万劫不复。

    “展经理,我的要求只有一个,不管什么时候,必须保证我们的货物供应充足。既然供货商不可信,那就把每种商品都找一个后备的供货商,分出20%份额给他们,但需要他们保证,一旦主供货商出了问题,他们必须要顶上来!”

    “孔总,这样一来,恐怕会影响我们的积压货款。”展树青说道。

    “会有多大影响?”

    “现在我们积压货款在3亿左右,如果把20%分给后备供货商,估计积压货款会降到2亿,而且可能大部分后备供货商是市级代理,会影响现在的统一供货,增加采购成本。”

    “成本增加多少?只要不超过2%,都可以接受。我不想在和其他超市打仗的时候,在后勤上被卡脖子。”我算了下,增加2%成本,超市净利润还能达到5%,是我能接受的底线。

    “不会增加那么多,顶多1%。”展树青见我态度坚决,也没再多说。

    “那就从现在开始找后备供货商,什么时候找齐了,再进军春城市。现在于经理先和张帆总监购买门店,招聘员工,开业时间等展经理那边搞定后备供货商再确定日期。”

    我做出决策以后,于伟强和展树青无论有什么想法,都会坚决执行,这也是我们这个小团队最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