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乱世求活军 » 第五十六章 焦灼的春

第五十六章 焦灼的春

    公元四百一十一年的春天,长江以南的华夏,到处是战火,到处是杀戮。

    原本皇帝和两大世家的家主,都以为可以由政治阴谋和谈判为最终解决方案,不必将整个帝国卷入战乱。他们认为如果不能一次性做了陆家,那么可以两家联手一次一次让陆家妥协,一点一点放陆家的血,慢慢磨死陆家,慢慢将陆家的势力和地盘拿过来。

    可陆家家主的死和陆家人的倔强的性格,突然就让这件事不可控了,但实力还是在建业这边。

    特别是大江中部三郡的水师全军覆没,建业水军损失十条战舰,江夏一夜投敌,长江水道被一分为二,这一切都不在建业的算计之中。

    人心也有些乱了,帝国上下到处充满了政治仇杀,大世家要选阵营,小家族也要选阵营,甚至富裕的地主和农民都因为依附的郡城的立场而不得不被迫选择自己的阵营。

    每天城外都有被处死的政治犯。杀人处,连春日的暴雨都洗不净那血的味道!

    孙周两大世家的杨州军和交州军,从东南两个方向向荆州进逼。

    东路以征北大将军孙家孙宁为帅,领麾下十一万扬州军沿长江南岸,水陆并进,从建业西来。现屯兵柴桑。

    南路交州大军,由周家周庭为帅,统岭南十万大军,翻群峰,入湘南,屯兵桂阳郡外。

    古代的帝国对外的战争可以和谈,但一旦发生内战,那么就一定会不死不休。

    因为对外战争,打不赢,无非是没有开疆拓土;即便失去一些土地也不威胁皇族的统治和世家的权势的核心。

    但内战如果输了,那么必然改朝换代,皇族必然毁灭,世家大族也必然全面洗牌,族死身灭是家常便饭。

    所以对内,其实比对外更残酷,也更血腥!

    只有孙家和周家的核心成员才知道,如此血腥和自毁国力的战争。完全是由皇帝的睚眦必报的性格引起的。

    这位陛下,为了自己弟弟当年一句“废太子”的话语,不惜赌上国运,也一定要杀了敬国公全家和他背后最大的支持者陆家。

    ———————————————

    这些肮脏的政治和黑暗的人性是救活军不知道的,现在还弱小的他们却开始张开怀抱,吸收他们可以吸收的一切资源,开始拼命成长!

    他们现在,一边在不断扩充工业产能和倒卖军火,一边通过商贸的舰队吸收战争造成的流民。

    现在,如果你乘船从桃花寨到湘江河口的河口渡镇,这一路的河道旁边遍布筒车工坊。尤其是清河村到寒山村的一段水路,每五百米你就能看到一部巨大的水车和终日轰鸣的锻造之声。

    同时,水泥的发现,让沿河修建了很多的小型码头,无数往来的船舶将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入这些筒车后面的工坊群落,再变成产品送往河口渡镇。在河口渡的码头上,无数来工作的挑夫和水力机械将装有这些商品的集装箱,对你没有听错,就是一种由钢铁为骨架,木板为皮的集装箱,外面包裹油布,一箱一箱吊上由吴国战舰改装的大货船,每日一班发往陆家的统治各郡。

    同时在长沙郡和衡阳郡的另外两处产业园区也开始慢慢出产物资和商品,到四月春耕之时,救活军旗下掌管的工业和商业人口,已经超过两千人,初步构建起以清河为主,长沙郡和衡阳郡工业区为辅的湘江工业带,工业能力第一次在华夏大地展现出威力。

    这种威力直接体现两个方面:

    第一,四千台农具加入到荆州大地的春耕之中,弥补了因为战争造成的劳动力缺口。荆州今年的春耕不但没有减少土地耕种面积,反而按照统计还比往年多了百分之十五。

    第二,大量的投石机和弹药从工业区中送出,加入到荆州水军的战舰之上。这些火器让长江中游以鄱阳湖为战场的战争天平慢慢的向荆州水军倾斜,建业水军的消耗越来越难以弥补。

    救活军为了在这乱世里能够活下去,半军事化的部队已经开始向全军事化转型。人数现在慢慢的扩充至六百人。

    三月初,枪械研发组拿出了最后定型的枪械,枪体本身长约一米五,装上刺刀全长一米七。子弹最有特色,弹头是铅制椎体弹,椎体底部有软木和火药,全部封装在一个铜壳内,铜制弹壳的右侧开有引火槽,里面有燧石和火药,平时是用纸封住的。战士先把三发子弹压入枪械后部的弹槽,在上膛的时候每拉动一次枪栓就顶掉前面一颗子弹,扣动扳机,侧面的燧石火锤会刺破封纸击打子弹的引火槽。

    在这个枪械的研发中,十二岁的郭秀英做出了超越她年龄和体力的付出,全体成员一致同意将这个步枪定名为“秀英枪”!

    秀英枪从三月初开始生产,正在以每天两支的速度在慢慢装备部队。

    同时梁河和舟渡在炮作的实验中发现,袁正以前要求大炮统一口径设计并不合理。因为之前按照袁正提供的建议,他们研发的108毫米口径的大炮虽然三头牛能拉的动,可是这个时代的路太烂,能去的地方太少。而且因为太重,士兵也很难将他们部属在射程更有利的山上。他们重新为步兵设计了75毫米短山炮,射程虽然从一千米下降到了八百米,可是经过这样的改进两匹战马就可以快速移动,将大炮拆开来,十个战士能把它搬上山。从此大口径的108毫米炮被叫做“水战炮”,小口径的75毫米短炮被叫做“陆战炮”。

    四月底,袁正今日来到河口渡船厂,为第二条衡山级的战舰“紫盖峰号”做最后的定型。

    救活军全体管理层全部到场,在会议的结尾,袁正做了总结成词,“从今日起,救活军将构建起以依托衡山级为核心,寒山级为附属的,水军陆战营编制。每个营拥有衡山级一艘,寒山级十艘。衡山级的全战斗状态将包含八十人的水兵和一百人的陆战队员。寒山级的全战斗状态将包括十七名水兵,十三名陆战队员。全营共四百八十人总的编制。无论是水军还是陆战队整体作战将围绕大炮来进行。”

    四月底,荆州战场西南角的战局突然发生变化,本来地处荆州和陆家眉来眼去的零陵郡,突然转变立场加入建业方面,还从零陵郡出兵直逼衡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