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乱世求活军 » 第七十章 甲光向日银鳞开

第七十章 甲光向日银鳞开

    公元四百一十一年,九月二十三日。清晨,天已大亮,天青而无云,西南长风掀起浩荡长江层层波涛。

    吴国征北大将军孙宁身着金甲,站在四层巨型楼船之上,左手扶剑,又手扶着船头护墙,遥望长江上游,昨夜他一宿未眠。

    孙宁,子宇平。四十六岁,十六岁起便跟随军队打仗,南征北战三十载,八千里路风与尘。论辈分,他是当今皇帝的四叔,半生战绩辉煌,不喜政治长年在外驻扎,却是孙家势力除皇权外最大的依靠。

    前朝皇帝对孙宁的评价是“宇平,乃我吴之柱石!”

    身边左侧,一身水军黑色皮甲装束的将军太史辉是他的副将,字晴明。与孙宁,是下属,也是臂膀和兄弟。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年龄相差三岁,性格相同,心意相通,都是性烈如火,一往无前之人。

    “晴明,今日是个好天气,跟你的字倒是般配”,孙宁侧头看着太史辉笑着说。

    “那就该送陆家去见先祖,让他们白日升仙”,太史辉也不回头,眼睛看着远处消失在天际的水线。

    “此战,你做后备,接应我,不能总把我当神像供着!别一天到晚说什么,君子当惜身,三军不可无帅!”,孙宁拍护墙说道。

    “我不当后备!”,太史辉也不示弱,“我不管你怎么冲,但末将必须在都督前面”。

    “末将!”,孙宁翻了一个白眼,“有你这么说话的末将?”

    “请都督责罚,吾愿为前锋一小卒,为都督开路!”,太史辉转身,立正,躬身一礼。

    孙宁也不说话,他看着已经四十三岁的太史辉,发髻中已有白色浮现,不禁有些感慨。他们两个都知道,今日是决战!若今日可胜,那么吴国能保住长江命脉,水军回援建业,或有一线生机。若今日败了,长江之上将再无吴国战船的立足之地。

    身后的缓缓列阵的八十九条巨舰和身前已经在江面列阵完毕的一百一十条快船,已经是吴国水师全部的骨血。

    他转身看了看巨型投石机边的黑色的暴雷弹,那是他们敢于决战的信心来源。前段时间的水战,缴获了一批敌军的武器,建业的匠作经过三个多月的实验也成功模仿和制造了一批,实验以后发现,除威力小了些,但效果还是不错的。谁能想到这东西居然是火药做的。

    “滚回你的船上去,升令旗,大军开拔”,孙宁喝到。

    “诺!”,太史辉起身,走下旋梯。

    出征的鼓声在群舰中回荡,前方小一些的战舰全部升起全帆,开始慢慢加速,朝着长江上游而去。

    孙宁走过两步,看着轻轻跳上舢舨的太史辉,也不知此生还有相见之日否?

    他突然大声喊到,“晴明,不可亲入敌阵,回来我与你温酒!”

    太史辉单膝下跪,以手抚胸,“诺!孙哥儿,保重!”,舢舨扬帆,逐渐远去。

    吴国水军群帆遮天,像一朵乌云,缓缓向着上游的陆家水营压去。

    这真是好一个晴天,孙宁却不知江陵水军和救活军也已经全体出动,群帆如云,缓缓从上游向着下游而来。

    天际之上,一只雄鹰划过裂空,此战定长江之归属!

    两军都同时发现了对方,低沉悠远的长号声同时在双方的水师阵中响起,悠远而低沉远远的传开,如同天地的呻吟。

    孙宁命传令军士挥动斗舰旗,让前方快舰全速冲锋,杀入敌阵。

    就在此时,只见对方阵营左侧,闪出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战舰,全部是白色船身,白色船帆,就像一朵朵白云猛的长开来,如破空之羽,斜刺而来!船速之快,见所未见,清河动了!

    然后,白色舰队左转如同细细的白线在三里外横行与江面之上,这下不但孙家水军,连陆家陆正都有些不明白了。

    紧接着,一场从未在华夏大地上出现过的战斗方式,从天而来,势若奔雷!

    从吴国水师看来,几十多白色的白色的烟火,在远处船只的船身处跳跃而起,一秒后“砰砰砰”的落水声和砸入木头船体的撞击声响成一片,这时对面的群炮轰鸣之声才到,声音在这一刻安静了,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可就在两秒钟后,一个个水柱,从江底冲出,一声声爆炸声在吴国舰队的船仓里传来,炸弹的破片合着木屑在空中横飞,水柱带起的水花,也如雨点般落下。吴国水师前锋一片惊慌,这么远他们是怎么打的?

    陆家水军也是目瞪口呆,这么远救活军是怎么打的?是水兵传说中的“炮”?这个传闻是从衡阳郡那边传来的,说有一种神器,一声怒吼能让几里远爆炸。

    吴国前锋营,稍微混乱一下,在太史辉旗舰的密集的冲锋战鼓声中安定下来,抛下受伤的战舰,继续猛冲。拉进距离,只要进入六百米,他们将同样可以用投石机用炸药反击,因为火药弹比巨石轻所以进入六百米就可以发射。

    白色舰队也是狡猾,不断在江面上以“之”字前进。

    太史辉带着一百多条快船,义无反顾的冲向救活军水军,沿途一条又一条快船斗舰被炮火击中慢慢脱离冲锋阵列,到最后终于有七十多条战舰进入了六百米。

    “擂鼓!抛弹!”,太史辉怒喝,一声令下。

    阳光下,江河之上,崩簧之声响彻四野,拖着火尾的群雷如同飞蝗,铺天盖地的爬上云端,再掉头砸下向清河军疯狂扑去。

    袁正看到这一幕,猛地站起,他还是小看了这个时代的人物和智慧,小看了天下英雄!两百年战火,两百年动乱的时代,怎么可能会对敌人的战争科技无动于衷?怎么可能一直被动挨打?

    “满帆,回撤,拉开两里的距离!”,战川也已经从那些拖着火尾的落弹中发现了问题。

    话音未落,“咚,咚,咚”一连三发落雷砸在身型细长的祝融峰甲板之上。

    “卧倒!卧倒!”袁正从船仓里冲出来,拼命的朝甲板喊去,可众人纷乱,未能听清楚。

    在六百米的极限距离,一百多发投石,最终有十三颗落在七条清河军的战船之上,其余都砸进了长江之中。两秒过后,连续的爆炸声和闷沉的水中爆炸声不断响起。

    铁片如同风暴刮过清河七条战舰的甲板,惨叫声响起,清河伤亡惨重!

    其中一条寒山级的小溪号,因为被炮弹砸入了侧面的吃水线,炸弹在水下爆炸,直接将船的侧面炸出巨大的缺口,立马慢了下来。

    清河舰队的旗语和通知小号声响起,所有舰船立刻开始快速转向,脱离敌舰射程。

    “全速前进,飞雷再放!”,太史辉看到了远处的战果,兴奋不已,对着旗手大喊道。

    第二阵崩簧之声群响,又是一阵弹雨。

    “还击,给我狠狠地打!”,袁正也怒吼道,炮声也是群响不绝于耳。

    这是一场血战,直到救活军脱离射程,吴国快船队一共发射了三轮,共命中十二条清河战舰,两条寒山级重伤,但依靠三艇身和的抗沉式隔仓设计,受伤最重的小溪号,共承受了八枚飞雷的攻击,依靠着最后七个还能动的战士,艰难的驶离了战场。

    而救活军也用大炮轰沉了吴军三条战船,重伤了十条。

    就在救活军驶离江面战场的时候,陆家七十几条快船舰队压了上来。双方的舰船数量差不多,双方的巨型投石机也都是六百步距离的射程,一时间漫天都是带火的飞雷,甚至有些在空中相撞。

    清河救活军的舰船撤到两里外的江面,稍作修整,六条受伤严重的寒山舰船脱离的舰队,返回最近的陆家水寨维修。

    “寒山级舰长郭立德请求出战,让我们跟着他”,传令水兵将瞭望手的信息带进指挥船仓。

    “好!让我们看看郭立德有什么本事!”,袁正扶着祝融峰号的窗沿说道。

    寒山号从队列里出来,绕行到战舰线列的前端,一段旗语再次传来,“一字纵队,跟着他。”

    白色的舰船群在浩荡的长江江面上排列成一字纵队,缓缓的划过一个巨大半圆,找准了风向,再次加速,如离弦之箭,从己方战场的右侧,敌军的左侧,隔着一千米的距离再次返身杀入战场。

    也在这个时候,右侧的后方,三条海象级也慢慢的爬了过来,年轻的于水如同雕像般屹立在船头,内心焦急,但神情轻松的道,“全体跟随旗舰,一字阵型,跟在大部队后面,我们准备捡漏!通知郭连长,陆战队可以架炮了”

    三条海象级,慢慢的挪动身位,组成一条直线,跟在救活军大部队后面,也笨笨的朝着敌军的左侧杀去。

    长江浩荡,两岸如画,可要想画出一副山河一统图,那就要用无数人的鲜血来画。这是乱世,要活,就要争。用命去争,大争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