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爱江山也爱猫 » 第38章 桐城遇阻

第38章 桐城遇阻

    乾王府里,已经乱作一团。何致远的手下,不少已经逃跑,剩余的二三十人,还抱着侥幸想法,巴望何大人凯旋。

    突然,乾王府的大门被敲得山响。守卫开门一看,是何大人被秦歌、刘纯架回来了。何致远此时已经清醒,浑身酸痛以及疲软无力,让他猜到自己可能被点穴了。见自己手下拿着兵器围上来,他无力挥挥手,示意他们赶快放下刀剑,那二三十个手下也知趣地扔掉兵器,等候发落。秦歌、刘纯没有难为他们,让何致远拿出存在乾王府的银两,把他们一一打发走了。

    二皇子刘恒,见到秦歌、刘纯及两耳残缺、瘫软无力的何致远,心里明白今夜发生了什么。他快步走上前去,握住刘纯双手:“三弟,多谢你救了乾王府上下几百口。”

    刘纯没有记恨二哥以前的过失,一把拉过秦歌:“二哥,这就是秦姑娘,也是我的救命恩人。”刘恒连忙施礼致谢:“多亏有你相助,我三弟才死里逃生。”秦歌也拱手回礼。

    刘恒派人看好何致远,安顿好府内的事情,便带着刘纯、秦歌来到自己的密室,商谈今后该何去何从。

    “何致远如何处置?”想起“何大人”,刘恒还是心有余悸。

    “先关押在你的府里,万万不得让他逃脱。现在他武功尽废,不会对你有任何威胁。”

    三弟,接下来你打算回京城去救父皇吗”

    “确是这样打算。不管京城现状如何,我都要马上回去,与父皇、大哥当面商谈,才可平息宫中之事。”

    “我也想跟你一起回去。”

    “暂时不可。不然,大哥可能会奏你一本,说你没有接到朝廷命令,私自离开自己封地,正好可以给你按个罪名,借此杀鸡儆猴。”

    刘恒点头,理解了三弟的分析。“那你们在府上多带住几日,也让我向你们表示谢意与愧歉。”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也是被逼无奈。事情紧急,还不知宫内现在乱成什么样,我们明早回京。”

    秦歌只在一旁聆听,不插一句话。她原本不想参加刘氏兄弟的密谈,但两位皇子都没有把她当外人,不便推辞,便与他们坐在一起,但不想过多参与刘家的事情。或者说,她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把刘纯交给他二哥后,自己就可以置身事外,但此刻他却对刘纯放心不下。朝廷大权现由太子独揽,皇帝被软禁在敬贤阁,几乎没有发号施令的可能,那宫中哪里还有人敢不听太子的想法,刘纯此番回京凶多吉少。

    第二天一大早,秦歌、刘纯,带着阿狸、小乖,坐上那辆马车,准备启程。

    二皇子刘恒早已差人备足路上所用的银两,还为刘纯、秦歌临时挑了几件合身的衣服,备好不少吃食,包括阿狸、小乖的吃喝,也都安排得非常细致。

    刘纯特意跟二哥要了二十个锅盔,弄得乾王府里忙活大半夜,平时,他们未曾在府内做过这种吃食,因而特意请来乾县当地的师傅,现场指导、制作。刘恒也非常不解,不明白三弟现在怎么这么喜欢吃锅盔,刘恒也是到了乾县之后才吃到锅盔,邦邦硬,吃一口满嘴干面味,有啥吃头?既然三弟提了这个小小要求,他总要满足的。

    看着三弟、秦歌渐行渐远的背影,刘恒流下两行热泪,不知是因为自己终于摆脱何致远的控制,还是变化巨大的三弟,让他万分激动,让他对遥远的皇宫朝廷生出一丝希望?

    马车出了乾县,向东北方向急速驶去。乾县距离京城不过百里,按照目前走法,刘纯估计用不了五日就可以回到自己长大的地方。

    秦歌、刘纯并排坐在马车上。刘纯从秦歌手中抢过缰绳,开心地抖动缰绳,并学着秦歌的口气,向马匹发出一个又一个指令。马匹似乎已经熟悉秦歌发出的指令,对于刘纯模糊不清的发音,一概不理。刘纯也不在意,信口说出一大堆谁也听不懂的话,逗得秦歌前仰后合。

    “三皇子,别再乱喊乱叫,弄得马儿不知奔哪儿去。”

    刘纯咧嘴一笑:“我想起在宫中学到的一些经典,刚才乱背了几句。不是给马听的。”

    “我也听不懂。”

    “也不是给你听的。不,不,是给你听的。你听,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秦歌故意逗他:“听不懂。说,到底给谁听的?”

    刘纯脑袋一歪,岔开话题:“‘秦家大哥’,我们今后还以兄弟相称吗?”

    “你是想以姐弟相称吗?”秦歌很想听到刘纯勇敢的表达,故意逗他。

    刘纯沉默了一会儿,等着秦歌继续发问,秦歌却故意不语。

    刘纯最终还是没好意思开口。秦歌叹了一口气,这位三皇子还有点害羞,便说:“我们还是继续扮作秦家兄弟吧,出行、交往都比较方便。如果我恢复女儿身,许多场合就不能去了。”

    刘纯点头同意。他转向在车上玩耍的阿狸、小乖。“阿狸这次可帮了不少忙。”

    “是啊,我把它放在乾王府的墙上时,它好像知道我就是让它翻墙去寻你。”

    “王府很大,不知它怎么找到牢房的。”

    “可能猫的嗅觉比我们灵敏,要不就是听觉厉害,总之,它就是厉害,进去,还能不被别人发现。”

    听着秦歌大声的赞美,刘纯爱怜地抱起阿狸,看着这个陪伴自己流浪多日的小友,似乎也长大不少,小铃铛在它脖下微微晃动,更凸显阿狸的可爱与伶俐。

    “等回到宫里,我一定要好好犒劳它们。”

    秦歌也看向小乖,它在快速行走的马车上,还能无所顾忌地翻着跟头。

    “我的阿狸戴上铃铛,真可爱,你的小乖要不要给它戴个什么东西?”

    秦歌瞪了他一眼:“等到宫中你给它找一件,现在别想什么歪主意。”秦歌还以为刘纯说的是那块玉璧。

    刘纯只是随口一说,见秦歌瞪眼,他吐了吐舌头。

    这一日,马车进入桐城地界,桐城是通往京城最后一道关口,历朝历代,都会在此派出名将,重兵把守。可来到城下,他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城门紧闭,城上盔甲鲜明,将士刀剑在手,严阵以待。

    赶着进城的百姓,在护城河边上,越积越多,有胆子大的,向城上士兵喊话:“放下吊桥,让我们过河,我们要进城。”士兵回应:“紧急备战,吊桥不放,大门不开。”

    刘纯下车,来到人群当中,向其中一人问道:“备什么战?”

    那人看了他一眼:“你还不知道,太子带领十五万大军,要来桐城。”

    刘纯满脸困惑:“太子不在京城吗?来这儿干啥?再说,他哪来的这么多兵马?”

    “他把京城东面杨城、西面柳城、北面榆城的军队都调来,就够十五万人马。”

    “来桐城干啥?”

    “桐城守将铁潇寒不愿拥立太子做皇帝,惹恼了太子,现在带人马过来,肯定是逼着铁将军听令,铁将军头颅难保呐。”

    刘纯听到这里,不免心惊肉跳:大哥,也太大胆了,竟然因为这事,随意调动京城周边守城的兵马,这要是被与我国交恶的戎国知道,还不趁机侵扰?

    他气呼呼地回到马车上,把他刚才听到的消息讲给秦歌听。秦歌听罢,也非常紧张,太子这种荒唐做法,只会让百姓遭殃,国家受害。

    “我们现在进桐城,去见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