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汉唐 » (背景介绍) 安史之乱后、建中削藩及幽州镇发展概况

(背景介绍) 安史之乱后、建中削藩及幽州镇发展概况

    (可跳过不看,相关背景会在正文慢慢提及,只是大概了解即可)

    公元763年,接近八年的安史之乱,以安禄山、史思明相继暴毙,部将张忠志、田承嗣、李怀仙的相继投降而结束。

    安史之乱使得唐朝人口锐减,国力大为衰退,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期间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除开元年间设立的十节度使外,唐王朝在内地相继设立节度使,且使之与行政督察权相结合,兼任本道的观察使及安抚、支度、营田、招讨、经略等使,总掌管内诸州的军事、行政与财政支配权,其辖区事实上成了中央与州之间的一级行政实体,称为藩镇。

    节度使也就成了地方高级军政长官。

    唐代宗李豫采取“以藩制藩”的政策,不断姑息藩镇做大,此举非但不能解决藩镇问题,反而愈演愈烈,德宗李适以后,藩镇更是多达五十余个。

    在此后长达一百余年的时间中,渐渐形成藩镇割据态势,直至北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走上另一个极端,以文制武,持续打压武将,才最终得以解决藩镇问题。

    唐王朝设立的藩镇大抵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称之为河朔割据型、中原防遏型、边疆御边型、东南财源型。

    所谓河朔割据型就是如同河朔三镇一般,军事财政人事独立于唐王朝之外,不听管制。

    所谓中原防遏型就是在中原腹地为防范河朔藩镇而设置的小藩镇,独立性较弱,基本受唐王朝统治。

    所谓边疆御边型是指幽州镇外的西北、西南边境的所有方镇,这些藩镇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抵御外族入侵,需要朝廷财政支持,不独立。

    所谓东南财源型是指长江流域及以南的藩镇,大都不设节度使,设置较少的军队,主要是为唐王朝提供财政赋税,受唐王朝的控制。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王朝为了笼络张忠志、田承嗣、李怀仙,先后任命张忠志为成德军节度使,赐姓名李宝臣;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

    这些原隶属于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将,虽然在名义上归顺朝廷,但实际上并不服从中央统治,自己选任将领、官员,自行收取赋税,各自手握强兵数万,税赋不上供。

    叛将统治区域俨然成为基本独立的地域,在政治、军事、财政、行政上与长安中央政府实际上没有太大的隶属关系,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

    同时朝廷无力过问,只能采取姑息政策。

    由于这三镇都在唐朝的河北道,所以被称为河北三镇,又称河朔三镇。

    安史之乱后二十年内,藩镇之间连年争斗,相互征伐,越发狂妄,屡次挑衅唐王朝统治权威。

    大历三年(768年),李怀仙的部下,兵马使朱希彩、经略军副使朱泚、朱泚之弟朱滔共同杀害李怀仙及其全家,朱希彩自任幽州卢龙节度使。

    大历七年(772年),朱希彩因肆虐残暴而被部下杀死。当时,朱泚驻扎在城北,其弟朱滔统帅牙兵,三军共同推举朱泚为幽州卢龙节度使,并遣使呈报朝廷。

    此前,河朔三镇虽然归顺朝廷,各节度使却从不入朝觐见,朱泚率先上表,要求入朝。

    唐代宗李豫大喜,命人修建住宅,在长安等待朱泚。

    朱泚入朝后,其弟朱滔统摄幽州军务,却着手削除朱泚在幽州的影响力。

    自知被兄弟出卖,已经失掉兵权,朱泚害怕返还幽州被杀,于是自请留在京师。

    田悦原先是魏博中军兵马使,骁勇善战,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之侄,田承嗣死后继任魏博节度使。

    唐德宗李适建中二年(781年)正月,河北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病死。

    按照以往藩镇节度使死后将职位和土地传给子孙的规矩,李宝臣的儿子李惟岳上表请求继承父位。

    德宗李适早想革除藩镇父子相传、不听朝命的弊端,坚决拒绝了这一要求。

    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与李惟岳密谋,准备以武力抗拒朝廷。

    李适征调京西防秋兵马总计万余人戍守关东,并亲自在长安设宴犒劳征讨兵马,打响了武力削藩的战役,并在最初阶段取得了巨大成果。

    淄青李正己病死,其子李纳被朝廷击败后,仍由李纳接任平卢淄青节度使。

    成德李惟岳被其部将王武俊杀死,成德镇的大将张忠和投降,王武俊被任命为新的成德节度使。

    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被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所击败,被部将所杀。

    只有魏博镇田悦负隅顽抗。

    唐朝取得了第一阶段战役的基本胜利。

    但是,德宗李适在削藩过程中,利用藩镇打藩镇的策略,获取初期胜利后,分配不均,导致参与朝廷削藩战役的幽州卢龙节度使朱滔等人的不满。

    结果,形势发生逆转。

    建中三年(782年)底,卢龙节度使朱滔自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四镇”以朱滔为盟主,联合对抗朝廷。

    同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不久又称楚帝),与四镇勾结反叛。

    战火一下从河北蔓延到河南,而且东都洛阳告急。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德宗李适准备调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镇兵马途经长安时,因为没有得到赏赐,加上供应的饭菜又都是糙米和素菜,士兵发生了哗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泾原之变”。

    德宗仓皇出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

    泾原兵马拥立之前曾担任泾原军统帅的朱泚为帅,称大秦(后改为汉)帝,年号应天。

    朱泚进而围攻奉天,削藩前线李晟、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等军从河北撤军勤王,削藩之战被迫终止。

    兴元元年(784年)正月,李适痛下“罪己诏”,声明“朕实不君”,公开承担了导致天下大乱的责任,表示这都是自己“失其道”引起的。

    李适在诏书中宣布,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等人叛乱是因为自己的失误,所谓“朕抚御乖方,致其疑惧”,故而赦免了这些叛乱的藩镇,表示今后“一切待之如初”。

    除了朱泚之外,甚至连朱滔也予以宽大,许其投诚效顺。

    从此,德宗李适开始调整对藩镇用兵的政策。

    王武俊、李纳、田悦见到大赦令,取消了王号,纷纷上表谢罪。

    二月,由于朔方节度使李怀光联络朱泚反叛,李适又不得不再次逃往梁州(今陕西汉中)避乱。

    一直到七月,德宗李适才因为李晟在五月打败朱泚、收复京师,得以重返长安,结束了颠沛流亡的生活。

    德宗李适对待藩镇态度的转变,使其登基以来解决藩镇问题的大好形势和良好机遇转瞬即逝。

    自此,藩镇割据专横,遂成积重难返。

    当然削藩之战,朝廷也有一定的收获,为宪宗元和年间平定藩镇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时河北道分割为六节度所属,卢龙、成德、魏博三镇割据,义武、横海、昭义三镇归属于朝廷。

    卢龙节度使朱滔,统幽州、营州、平州、蓟州、妫州、檀州、莫州、涿州、瀛州。

    义武军节度使张孝忠,统易州、定州。

    成德节度使王武俊,统恒州、赵州、深州、冀州、德州、棣州。

    横海节度使程日华,统沧州、景州两州。

    魏博节度使田悦,统魏州、博州、相州、卫州、贝州、澶州。

    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统泽州、潞州、邢州、洺州、磁州。

    贞元元年(785年)。

    六月,朱滔去世,三军共同推举幽州留后刘怦暂时主持事务。

    七月,朝廷授任刘怦为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兼任御史大夫、幽州卢龙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营田观察、押奚、契丹、经略、卢龙军使。

    九月,刘怦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刘怦长子刘济继任幽州卢龙节度使。

    贞元八年(792年)。

    三月,刘济命长子刘琨为卢龙节度副使、都知兵马使、幽州卢龙留后。

    十一月,瀛州刺史刘澭(刘济异母弟)对于刘济改变之前承诺的兄终弟及为父死子继感到强烈不满,遂举兵反叛,刘济与刘澭战于瀛州,刘澭兵败,携军逃往长安。

    贞元十六年(800年)。

    七月,涿州刺史刘源(刘济三弟)不听从刘济的命令,刘济率兵战于涿州,刘源兵败被擒,押送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