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山河将戈 » 第十二章 怕死

第十二章 怕死

    何健做内官算起来应该是半路出家,当今大宁圣皇少有的恤民爱民,在位当政将近三十年,极少颁布劳民伤财的政令,更不要说招录内监这种违背人伦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圣皇的仁心之举,宫里的内监早就开始青黄不接,再加上这十几年间一直风调雨顺,政务通达,百姓的生活是越过越好,自愿进宫的更是如凤毛麟角一般稀少。

    而不管圣上怎样拒绝训斥,那些负责内务府的官员们依旧雷打不动的隔上两三天便进言要求增加宫人数量,毕竟偌大一个皇宫,又是伺候世间最为尊贵的君主,就算是君主不要求,起码的排场总不能丢掉。

    更何况现在圣主正值春秋鼎盛时期,平时又清心寡欲,最少还有好几十年的光景,如果一直不招新人进宫,再过几年就真的无人可用了。

    真要是那样,不仅那些宫里的规矩无法传承下去,就连他们内务府也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听说前段时间内务府大臣甚至被逼得上书说要将生活在帝国南部的夷人招一批进宫,毕竟非我族类,也不算是有伤人和,却当场被圣上训斥的羞愧难当,不得不抱病辞官,这才稍稍抑制了点内务府的风气。

    而何健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进到宫里,不仅年纪轻轻还识得字,那些内务府的官员们自是喜出望外,短短数年时间便将他从一个最低级的直殿监杂役提拔到了御马监正七品首领太监,升官速度比起那些寒窗苦读二十年的学子,简直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当然,升官这么快也不仅仅单是因为宫里缺人,何健进宫时早已成年,为人处事早已磨练通透,不管他身居何位,接人待物总是自带一股如沐春风般的气息,听说宫里很多侍女内人见到何健甚至都会亲切的称呼他为先生。

    挥下那一刀,何健其实一点都不后悔,只要不考虑会不会把祖先气的从坟墓里面爬出来骂他这种问题,现在他生活的非常滋润,比起进宫之前被追债的天天堵着门口,饥一顿饱一顿的受人白眼要好的太多了。

    毕竟物以稀为贵,现在这种笑贫不笑娼的时代,整个帝国都找不出来几个愿意自断根脉来伺候主子的,也就是自己目光长远,找到了这个可以一步登天的差事。

    不说现在,就说刚进宫做了内官之后,那些追债的地痞哪里还敢对他吆五喝六的,不仅之前欠的赌债一笔勾销,还悄悄的送了自己好几千两银子。

    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人们往往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但可惜的是,何健的其他方面被自己给切了,于是能满足他的也就只有不断抓住机会向上爬这种精神追求了。

    而来到青原城监军,便是何健自己主动要求的,外派监军自然算是苦差事,只是想到做了监军之后,就可以拥有给圣上秘闻奏报的机会,那便足以值得走这一趟!

    更何况现在京城这边也不安稳,朝堂上有丞相和国师两派打的水深火热,内宫里更是热闹,随着几位皇子年纪慢慢长大,为了争那太子之位更是捎带着各位贵妃娘娘都开始无所不用其极,来到边城躲个清静最起码不会引火烧身。

    监军的地方也是何健用心选择的结果,他没有去距离京城更近也更安全的渭源城,反倒是选择了隶属于渭源城直管的青原大营,就是因为打听到李德正是当今宰相的远房侄子这一身份。

    不管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那些年,还是在宫里顺风顺水的这几年,何健早早的就明白一个道理,烧冷灶比上赶着拍马屁给人留下的印象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像他这种身后无大树遮挡,什么事情全靠自己的小人物,肯定是哪种情形对自己更有利,就选择走哪条路,只有这样,将来的收益才有可能最大!

    毕竟不管去哪儿监军,自己可以单独给圣上密文奏事的权利都已经拿到手了,至于李德正这口冷灶什么时候才会旺起来,倒也不需要多么心急!

    只是无论如何,何健都没有想到,那些该死的西荒人竟然偏偏就在自己来到这青原城的时候挑起战争!

    在得知了荒人进攻的消息后,何健更加没想到的是,一向在军中以知人善用,用兵熟稔著称的李德正,竟然想都没想的就要率军前去阻拦,这和寻死又有什么区别?

    李德正出发前自然没有忘记何健这个监军,匆忙中还专门拨了一队士兵用来护送何健前往渭源,只是他忘记了像何健这种赌性极大,又被几年宫廷生活养出了傲然气度的性格,怎么可能受着周围士兵们的嘲笑眼神灰溜溜的躲回渭源城?

    拗不过何健的李德正并没有多费口舌,而是嘱咐士兵们一定护卫何健安全后,便当先领兵朝着西荒人所在的位置奔了过去。

    跟在大军身后的何健最初的想法很简单,觉得李德正应该和自己一样,只是带兵去装装样子,毕竟就算是傻子也明白,只靠他们这不到一千人的骑兵前去攻打荒人大营,那和送死真的没有任何分别!

    只是随着大军深入荒人领地,何健开始越来越不确定起来,不仅是领军的李德正,还有他部下那些骑兵的备战举动,纷纷开始给何健这个军事外行传达一个不好的消息,他李德正难道真的要主动进攻荒人大营?他一人不怕死,部下这近千人也都不怕死?

    疑惑随着青原大营前方探路的轻骑与荒人的探子碰头互杀开始解开,而恐惧也随之而来,在得知自己这点人确定要向荒人那无边无际的大营发起冲锋时,何健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欲哭无泪!

    幸而李德正在冲锋前并没有忘记他这位上差,虽然何健比他官位还低上一级,但是宰相门前还七品官呢,更不要说内务府的红人了。

    安排了一支骑兵队护送何健离开后,李德正并没有过来专门找何健道别,只是远远的朝着他拱了拱手,行了一个帝国文人之间通用的离别手势。

    而何健甚至已经忘记回礼,距离他们还有挺远一段距离,隐隐约约只能看到如乌云般的那些荒人早就将他吓得胆寒了,不住口的催促着护卫赶紧离开,对于那些士兵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眼神再也不往心里去。

    人马一万无边无岸,在青原大营的时候,何健已经觉得从他面前呼啸而过的骑兵气势惊人,可是与现在看到的那些荒人相比,他们这将近一千骑的宁军就像是大海里的一块小石子那样可怜到微不足道!

    直到向后奔回许久,何健依旧还有一种感觉,那些西荒人好像只需要同时吹上一口气,他们这些人就会被吹的飞到天上去!

    特别是听到身后开始隐隐传来喊杀声时,何健只恨不得自己再多长出一双翅膀,瞬间飞回到青原......不......渭源城,算了,还是直接飞回到京城最为安心!

    护送何健是是位名叫刘大壮的一个小队正和他属下的五十余骑,在青原城时,何健也见过他,只是当时的刘大壮身份实在太低,再加上人又憨厚老实不懂得在人前凑趣,两人根本就没有说过话。

    而现在的刘大壮却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一般,原本时刻挂在脸上的憨厚笑容早已消失不见,一眼望去竟有种与这西北荒原极为契合的肃杀之气。

    刘大壮并不像其他士兵一样对何健胆怯表现出来什么让他难堪的表情,甚至当他过来向何健汇报队伍要调整方向时,脸上甚至还如之前一般恭敬,这也让何健可以心平气和的和他说话。

    将近半个时辰后,一马当先的刘大壮突然缓缓停下,不等何健开口询问,向他解释道:“马匹跑了太久,需要缓步休息一下,而且怕那些荒人有埋伏,先派一队前面探路,大人不必担心!”

    “有劳刘队!这一路我何某人的性命可就交到你手里了!”何健此时也已经从恐惧中脱离出来,笑呵呵的朝着刘大壮拱了拱手。

    “不敢大人如此称呼,您叫我大壮就行,何大人放心,大壮是领了军令的,在我这一队人马死完之前,大人不会伤到一根汗毛!”

    虽然话接的圆滑,但是说话的刘大壮却依旧面无表情,特别是在说到全队人马死完的时候,何健明显可以看到他眼神不自然的闪烁了一下。

    明白自己现在并不算招人待见,何健也没有心思和刘大壮继续聊下去,而是闭嘴抬头,看向那已经开始落下的雪花,纵马紧跟在刘大壮身后。

    没一会儿,何健便看到从满天飞雪中回来一队探查人员,刘大壮纵马上前了几步,与那骑兵低声讲了几句之后,来到何健身边,正想开口说话,却不料被何健挥手打断道:

    “刘队不必这样事事禀报,不怕你笑话,领兵探路我是一样不懂,刚才我就已经和你说了,我的性命完全交给你了,你说怎么走咱就怎么走,我紧跟着你就是了!”

    刘大壮没想到何健竟然会这样说,黝黑的脸庞上诧异的表情一闪而过,在马背上朝着何健行了个军礼,拨转马头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当先离去,一行人慢慢消失在风雪里,就连地上的脚印也很快被大雪覆盖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