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山河将戈 » 第三十三章 武安

第三十三章 武安

    从大青山延伸而出的几支溪流不知道经过多少次的蜿蜒曲折,于山麓脚下汇聚形成了一条宽十几丈的大河,正是横贯整个大宁凉州的渭河。

    渭河所经之处多泥沙,常年累月冲积下来,才有了凉州这塞外江南的河西平原。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凉州百姓口中的母亲河往往指的就是渭河,而不是和世间大多数百姓一样,认为那条横贯东西大陆的大河为母亲河,虽然渭河算下来其实也只是大河的一条支流。

    大宁边境最西的那座渭源城,便是因为处于渭河的尽头而得名,此处不仅是渭河的源头,还是大青山南北两部分的分割点,更是大宁与西荒两国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正因为如此,渭源城才显得异常繁华热闹!

    可是如今如果有谁身在这宁国大城之内,却完全感受不到任何的繁华富有,而是只有萧条冷清。因为随着那面已经在墙头上飘扬了两百年之久的大宁龙旗轰然倒下,预示着这座将近三十万居民的城池彻底的被西荒占领!

    城池被攻破是避免不了的事情,纵观历史,没有哪一座城池会永远留存不会被攻破,不管当初修建之时多么用心费力,最终仍旧挣脱不了历史的洪流。

    但是像渭源城这种规模的巨大城池,在一天之内便改易旗帜却也是极为少见,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从最初得到消息青原城被西荒骑兵攻击,派兵来渭源报警求援,到青原城城主,也是帝国四大将军之一征西将军寇光燕被砍头示众,中间只间隔了不到十二个时辰,事情发生之快,让城中大部分宁国百姓都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一般!

    西荒骑兵能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战术,那就是快!快到在哈鲁达还没有围剿李德正率领的青原大营之时,由青王爷率领的近二十万骑兵便已经踏上了进攻渭源城的道路。

    快到渭源城刚刚得到西荒对大宁开始大规模进攻的消息,站在渭源城头上的士兵便已经看到了远处那数十万大军扬起的烟尘!

    快到那位有着几十年领兵经验的老将军刚刚披甲上马,便被在他身边潜伏了将近一辈子的西荒奸细给一击落马,重伤到无法成行!

    快到那些还沉浸在募兵日这个举城欢庆度佳节氛围里的新老士兵还没有得到命令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听到了城门被攻破和城中重要的建筑纷纷起火的消息!

    快到了那些欢庆的老百姓还被挤在路上没有回到自己的家里,便看到城门上已经更换上了西荒青部的旗帜,而士兵也都换上了一身骚膻味道的西荒人!

    自此,建成之后便一直守望在宁国边境的渭源城,彻底沦为西荒骑兵战马蹄下可以任由其踩踏的玩物!

    作为帝国西部三大边城之一的武安城,单从外观上来看,确实是有点配不上这么大的名号,不仅城墙高度,城池大小没法与渭源城相比,甚至就连城中百姓数量也只有渭源城五分之一的样子。

    之所以会被这样称呼,是因为渭河从渭源城出发,一路顺流而下,到了武安城这边汇聚成一片巨大湖泊,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让武安成为了离开宁境进入荒原最大的码头。

    武安这边不仅水路方便,陆路也算快捷,坐落在十万大山与大青山的西南交界处,与大青山北部的另外一座丰城紧紧的扼住了被称作商谷关的咽喉之地。

    来来往往的客商一般都会选择将自己多余的货物暂存在武安这边,轻车简从的带上一些样品赶往更靠近边境的渭源城去谈生意,谈拢之后再回到武安将货物交付,这样不仅节省了极大一笔车马费,而且还可以保证货物足够安全,因为武安不仅有着在这片被称作永泽湖上的帝国水军做为保障,在城西南还有近万名宁军骑兵驻扎。

    在那些商人眼中,把控着帝国运输命脉的水军是他们最信得过的士兵,因为运费便宜的缘故,大部分商人都会选择走水路运送货物,而只要有了官府水兵的保护,不管哪路水匪都不敢过来横插一道找麻烦,但是,只有大宁帝国的步兵和骑兵才向来都是战无不胜的代表!

    只要在附近有他们的身影,宁国人走遍天下都不会害怕!

    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武安这么重要的一座战略交通要地,其主管竟然只是一位从五品的知州,仅比正六品的李德正高上半级!

    虽然知州从职位上来说算是文职,兼管军事,而大宁历来便是文官比武官高上半级,但是不管谁提起这件事情来,都会觉得要么是朝廷对武安城不算重视,要么就是现在任职的这位知州得罪了朝廷里面的当权者。

    而大部分人都认为后一种猜测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

    知州名为陈羡之,年约四十左右,已经在武安这座边关重镇做了将近六个年头,按照大宁朝廷五年一考核的原则,他最少还要在这里呆上四年才能离开。

    眼看着那些留在京城六部那些跟他一起上榜的同年纷纷高升,而他却依然还留在这边关当牛做马,说心里不羡慕肯定是骗人的,只是陈羡之却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管心里如何想,眼前的事情却必须做到尽善尽美!

    说好听的,他这种性格叫做遵守原则,恪尽职守,说不好听的话则就叫顽固不化,不知变通了。

    不管别人怎么想,耕读出身的陈羡之在这六年里确实是任劳任怨,虽然在前一年的大考中只是得了一个中平的成绩,但是仅看有传言他要离开这里时,那些百姓自发送给他的十几把万民伞就知道,这几年时间他并不是碌碌无为。

    虽然陈羡之官职不高,但好在下辖百姓民风淳朴,上司领导宽容待人,不仅不会对他日常事务指手画脚,反而经常写信宽慰于他,再加上武安城里商品货物虽多,但却大部分都是作为中转之用,外来商人极少停留,倒也落得清静无为。

    唯有驻扎在城外的那近万名骑兵,倒是经常给陈知州惹出点麻烦,那些每月领着军饷,却什么事情都不做的将官们,满身精力无处发泄,自然没事儿就与百姓闹出点矛盾来。

    什么当街调戏民女啊,半夜喝醉闹事啊之类的事情,在他任职期间时有发生,这还是他屡次向那些骑兵的直属领导征西大将军寇光燕写信诉苦之后的结果,在这之前,无缘无故强抢民女,没缴商人货物之类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谁都知道,这里驻扎的骑军首领寇国秋是大将军的唯一的侄子,也就是陈羡之这种读书读傻了的官员,才会因为那些无权无势百姓的事情,去得罪这位因寇光燕的缘故获得封地的年轻男爵!

    只是因为陈羡之每次告状都有理有据,再加上从不主动招惹事端,处理事情又公平公正,所以那位与他同级的帝国男爵才没有将他给排挤离开,而这中间有多少是自愿,又有多少是因为寇光燕大将军的训斥,则不得而知了。

    曾经就有传言说之所以颇受民众爱戴的陈羡之,在大考中只是得了中平的考语,从而导致外出一任必定升官这种官场习惯被打破,其中就有征西大将军的功劳。

    只是陈羡之对于这些传言则根本不往心里去,甚至听到了之后还会严厉训斥,嘱咐再不许多说。

    经历了将近一天的忙碌,总算是将这个三年一度的募兵日熬过去,陈羡之不由得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下僵硬的身体,这个节日不管是对于百姓还是那些边军来说,都是玩乐享受的日子,而对于需要维持治安的父母官来说,却是劳心劳力时刻不得空闲的受难日。

    “州府大人这是要去鸿茗阁?相请不如偶遇,时机正好,老朽正好也想念那里的清汤锅子了,要不同去?”

    走出隔间的陈羡之顺着话声扭头望去,看到是跟随自己已经十几年的管勾机宜文字潘家甫潘先生,笑着回道:“想来潘先生不止是想念那清汤锅子,而是另有其人吧?”

    陈羡之虽然在公事上一板一眼,极为讲究原则,但是私底下却是极为和善的一人,特别是对于像潘先生这种有着自身才华的人,更是从来不会摆出上官的派头。

    潘先生摸了一下自己没剩几根的胡子,胖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羞恼,笑呵呵的说道:“圣人也曾言“食色性也”,人之常情嘛!陈大人就不要再站着了,今天募兵日,鸿茗阁估计人数不会少,要不咱边走边聊?去的晚就怕没位置了!”。

    与潘先生结伴刚走出二门,就看到参军洪元带着一名驿兵急匆匆的朝着自己奔来,看到他之后,来不及行礼,便大声说道:“州府,急报,西荒骑兵于今日早间进攻渭源城!”

    陈羡之只觉得自己脑袋突然懵了一下,饶是惯常冷静的他,此时双手也开始忍不住颤抖起来,上前一步抓住那名驿兵,不自觉的提高声调说道:“到底什么情况?详细说来!”

    几乎不到半个时辰,西荒骑兵攻入宁国境内,并且正在攻打渭源城的消息便传遍了武安,一时间整座武安城仿佛沸腾了一般,到处都是人心惶惶的情景。

    而此时的陈羡之却已经来到了城外骑兵大营处,刚好在辕门外遇见全身戎装的寇国秋正带领一小队骑兵准备奔出大营,赶紧上前一步拦在寇国秋马前,开口说道:“寇将军忘记了您的职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