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戏说李家屯这拨人 » 第一百零八章 当珠宝

第一百零八章 当珠宝

    女状元道:“宋家大事件我确实参与了不少。嗯!”女状元说到这里,向宋家方向作了几揖,道:“宋将军在天之灵!傅状元今天就替你作主了!”

    女状元转而又说到:“我在天亮之前拟出丧事操办事项,后天早上巳时丧事开始!”李上策道:“那就这么定下了。”

    女状元道:“李家屯的人由李军师负责召集,宋氏家族的人由宋复六负责召集,如何?”

    宋复六答到:“我宋氏家族涉及到十八个村庄,大伯伯的讣告要么不发,要么十八个村庄一个不能落…”

    李上策答到:“此等涉及到家族的大事件如何能选择性地发丧呢?更不能秘而不发,若如此,皆为大逆不道也!”

    女状元点头道:“我觉得也是这样,李军师分析得正确。”

    见宋氏后代不答腔,胡雨石忍不住补充道:“天大地大,逝者唯大。至于丧事所需银两,由我来安排,各方只顾向最隆重的方向办即可。”此话一出,女状元心里有数,道:“时间紧迫,还是各行其是吧!”

    话说李上策一行人回到军营,黄忠一脸不悦地说到:“宋家族的丧事银子为何也要我们承担?再说啦,队伍银两够吗?还有很多路程要走,要用银子的地方多得去了。带兵需会理财,这个道理,你三河商人肯定不懂得!”说到这里,黄忠看着胡雨石。胡雨石道:“我胡雨石只谨记一住话,聚人曰财。我的脑子里只有办不成的事,没有筹不到银子之说。李白不是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嘛!”

    黄忠听到胡雨石也会引经据典了,较真起来:“我接娘曾和我说过,李白虽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但李白本人却落得个‘年老无一为送终’呢!”

    胡雨石见黄忠搬出她的接娘,于是诡辨道:“后一句话是你接娘说的,不是李白说的,不算数。”

    黄忠叹了一口气,看着胡雨石,显得苦口婆心般模样:“我真的早就想说你了。你呀,公子哥出身,花银子如李家山流水,奔腾汹涌,毫无节制呢。”

    胡雨石一脸不屑地道:“你还年轻,可能还不知道人世间金银的规律。”

    黄忠冷笑道:“人世间金银有何规律,你从头道来我听听。”

    胡雨石道:“社会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精打细算的人,一生清贫;会修会补手巧灵利的人,平时用的都是二手货;哈事都能干的人,一辈子都在辛苦操劳;而那些大手大脚的人却一辈子都不缺银子花。”

    李家屯居民听后大为惊讶,“胡雨石这是歪理邪说呀,是颠覆了我们老祖宗传统下来的财富观,称得上大逆不道之语!”

    胡雨石转过身看着李家屯居民,道:“你知道三河为什么在大清朝独树一帜,积累起一定的财富了吗?”

    李家屯居民摇头。胡雨石自答:“有一种人注定穷困一生,那就是犟,只要你和他意见不一样,他一定要和你对着来,他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证明他的说法是对的。死不改悔加顽固不化,是大清人穷困的根源。”

    黄忠见争不胜胡雨石,再来说,毕竟李疯是看着她长大的,突然就这么没啦,无论他托了什么梦,黄忠心情肯定还是有一些不痛快的,于是低头说到:“我接娘曾讲过,人不说话是智慧,少说话是聪明。我不和你争辩了。”

    胡雨石还想说话,被李上策话止住,“我不知道各位发现一件事了没有,李宋两家曾有世仇,虽然在女状元的斡旋下,关系有望修好,但讲面子是每个家族都是有的。李疯虽然不是李家族重要的长辈,但为他办丧事,外人都在看着,评论着,就是代表着整个家族人面子。活人为死人办丧事,就是边哭边欣赏。哭斯人离去,赏人间百态。因此,现在我要安排两件事,一件事是找人,一件事是找银子。人越多越好,银子越多越好!”

    李球无奈的说到:“我们距离李家屯这么远,时间又这么紧急,如何找吊丧的人去。”

    风雷豹听到李球的话猛然说到:“淮军村!淮军村里有好多李家屯的人!”

    “淮军村?淮军村在哪里呢?”众人不解。于是风雷豹将那天负气出走的过程详细说了一遍,众人惊愕。李上策一拍大腿,“真是天助我也!”

    “叭!叭!叭!”三声军令响起。

    “胡雨石听令!”

    “在!”

    “你即刻写一张欠银一万两借条,落款一定要是正楷字:胡氏家族单传人胡雨石。”

    “听令”

    “李南、李西听令!”

    “末将在!”

    “你们带上胡雨石的借条,马上动身赶到淮军村,将淮军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悉数请带过来。”

    “听令!”

    李南看着胡雨石的欠条,问到:“那胡雨石的欠条我又给谁?”

    李上策道:“你给淮军李镖疆将军可也!”

    “风雷豹听令!”

    “末将在!”

    “你只身赴到风流峡与李超男会面,不得有误!”

    风雷豹不知道与李超男会面干什么,又要说什么,于是问道:“我要与李超男说什么呢?”

    李上策表情严肃道:“要说什么话由你自已定夺,本将令只要你与李超男会面,其他事不管,由你自作主张!”

    风雷豹想,这道军令也太简单了点,于是答到:“末将听令!”

    “丁水侠兄弟听令!”

    “末将在!”

    “你即刻写一封信给天津黄将军,信里要把李宋两家族现在的状态情况表述清楚。”

    丁水侠问到:“我们要送信到天津吗?”

    李上策道:“信写好后,你马上找到天下第一镖局!”

    “未将听令!”!

    “黄忠、李北听令!”

    “在!”

    “你们俩是李疯将军生前最喜欢的人,从即刻起,在李疯将军身边守孝!”

    “是!”

    “胡雨石听令!”

    “在!”

    “你随风雷虎将军就进古浪城。军令是要求在天亮之前带回五千两银票,不得有误!”

    “听令!”

    李上策看了看风雷虎,道:“余下的人随我守军营,风雷虎将军快去快回。”风雷虎也回看了一眼李上策,不知李上策要他进城做什么,但他还是说到:“各位都要立即领令行动,不可有误!”

    话分几头说,先说风雷虎和胡雨石进城。风雷虎道:“天还没有亮,城里店铺关号,行人在家睡觉,我们进城将如何是好?”

    胡雨石答到:“我们到城北街东,自有办法。”

    此刻正是闲人睡觉的好时光,路上连一条犬都碰不到。风雷豹和胡雨石很快就到了城北街东,见到不远处一扇大门两边各挂着一个大红灯笼,胡雨石道:“此处为京冀典当行,让我来敲门。”

    “呯呯!”几声门响。

    “谁在外敲门?不知道这是夜晚呀!”从门里传出不耐烦的声音。

    胡雨石大声道:“快开门!给掌柜送银子的!”

    说来也是无巧不成书。典当行的老板昨天和店二说过,近几天有客户送银票来,让他关注。

    门“吱”一声开了,店二惺忪着双眼,“你把银子票给我吧。”

    “快叫掌柜下来,我要亲手送银票给他!”胡雨石边说话边向四周看,“店二你把屋内灯都点亮,免得街外人认为有山匪进入!”

    那店二看到风雷虎那外表,本来心里己产生了几份惧意,又听到“山匪”两个字,敢忙将屋内灯笼都点亮。

    “叫马老板下楼来。不能只顾睡觉,连银子也不收呢!”胡雨石喊道。

    那店二急忙上楼去叫店主。

    风雷虎惊问胡雨石:“你与店主认识吗?”

    胡雨石摇头。风雷虎大感意外:“那你是如何知道店主姓马呢?”胡雨石翘翘上嘴唇:“那灯笼上不是明白写着一个马字嘛。”

    “哪位财主这么深更半夜火急火燎地叫我下楼来?难不成明天就没有日子哪?”店主老大不高兴地边下木楼梯边嘟哝着。

    此刻胡雨石和风雷虎已端坐木椅上。

    借着通明的灯光,那店主一看胡雨石不凡的外表和风雷虎那吓人的面相,知道不能怠慢之。

    “人追财,财如兔;财追人,人在后。两位财主这么大老晚的来小店,你看小店顿时蓬荜生辉。”店主说到这里,又对着店二喊:“敢快去烧开水,沏茶端来!”

    胡雨石笑道:“店主家真是客气,一看就是在大场面游走的人。”

    店主也笑道:“哪里,哪里!只是做一些糊口的生意,说大场所就是打我脸庞了。”

    胡雨石又好像随意地问了一句:“最近城中宝行人是否来过贵店?”

    那店主一惊,问到:“财主问的是塘沽口城中宝行?”

    胡雨石道:“我当然问的是塘沽口城中宝行,其他宝行如何能入店主法眼呢?”

    那店主道:“实话不相满,是今天,不,是昨天,从塘沽口城中宝行来的鉴宝师才刚回去。”

    胡雨石道:“能否可到里间谈宝室一叙?”

    此刻店二已沏茶过来。那店主马上一脸严肃地说到:“你去把大门关上,我和客人进里室,期间不可开店屋大门!”那店二应诺。

    进了里屋谈宝室,宾主各自坐下。店主道:“这里没有外人,两位财主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

    胡雨石道:“店主也是爽快之人,不怪发财如此。我也是爽快之人,那我就竹筒倒豆子真说啦。我是宋家宋世雄老爷子的朋友。”

    那店主一听,惊道:“宋将军可是我的老朋友。这不,几天前还到小店来过。”

    胡雨石接着说:“但有一件非常伤心的事,宋将军人已经驾鹤仙去了。”

    那店主惊得说不出话来,半天才支吾地问:“宋将军走啦?这是什么时侯的事?”

    胡雨石道:“现在说应该是前天的事。”

    那店主叹道:“这真是世事无常,人如草芥。好端端的一位将军,怎么说走就走了。唉!”

    “我呢,也是昨天才听说。我是宋将军外地朋友,刚从京城路过此地,本来是想与老将军叙旧,没想到却来参加他的丧事。”那店主又哀声叹了一口气。

    胡雨石接着说:“这件事发生得确实太突然。还有更难受的事,宋家因为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下一代都没有经历过,所以,不知如何办理后事为好。我呢,也经历过一些事,深知像宋老将军这样的雄才大略之人,若将丧事草草办结,那将是对老将军最大的不敬,天地难容!所以,我想替老将军办一个隆重的出葬仪式。但现在我身上银两不多,所以呢。”胡雨石说到这里,不慌不忙地将风雷虎颈子上和腰间的四颗宝珠摘下来,说到:“我们想将四颗宝珠质押在贵店,借一些银两。”

    那店主将其中一颗珠子拿到手上仔细观察,好一会才说到:“若财主借银子,我可以借一点盘缠应眼前之急,但小店刚进了货,真是没有多现银在库。”

    胡雨石道:“我知道店主虽然阅宝无数,但对这四件宝贝却从没有见过,故这档生意你不敢做。”

    那店主有点尴尬的答到:“也不完全是这样。小店真的库银不多…”

    胡雨石道:“店主既然与塘沽口城中宝行熟悉,是否听说过城中宝行前一段时间鉴天下奇宝之事?”

    一句话点醒了店主。城中宝行人确实和他说过,曾鉴过一件天下奇宝。由于是同行人士,城中宝行人也简要说了那天下奇宝的内在和外表的样子。

    “小二!快把我那放大镜拿过来!”不一会,店二拿来了一副镜子。

    店主对着其中一颗珠子,左右上下观看,还真如城中宝行人所说的一样:紫红蓝三色内胆,灰白乳三色浮面。

    店主心在突突地跳动。过了一会,说到:“那两位财主要借多少银子?”

    胡雨石伸出五指,道:“五千两现票,利息以贵店最高利率算。”

    店主笑到:“好说!好说!太阳一出山我就将银票送到财主住地,如何?”

    胡雨石道:“因事项紧急,我现在就要将银票带走。如果店主为难的话,可再提高利率,但银票金额五千两不能少。”

    那店主装模作样地朝窗外看一看,说到:“这么多银子还真不一定能筹备得到。这样吧,两位财主现到外屋坐一会,我上楼与夫人会话后就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