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情深陌路 » 第八章 成了

第八章 成了

    周末,成原爷爷80大寿,当说出自己在哪个话剧团后,大家倒是都看过几场。成原趁机向人艺的几位长辈们抱怨话剧行业的不景气。晚宴散去,一个叔叔让他们话剧团准备个适合在央视舞台上表现的作品,形式不限,总归是可以争取到参与名额的嘛,并嘱咐注意节目的正向性。

    成原当晚就将消息告诉施展,穆小莉将历届春晚节目单打印出来,几人聚一块儿琢磨。施展和穆小莉推荐参考历届最有讨论度的小品,小品是通过近距离镜头呈现给观众,他们需要在大众跟前刷脸。而且小品最接近他们日常的话剧表演。成原却想着是不是得严肃点,更符合领导们的口味,这样才有可能不被节目组刷下来。针砭时弊,讽刺抖包袱,看看这几年名家小品接连被毙就知道,大方向变了。以前台里三令五申的官方节目要扬正气,他可太懂了。可晚会类节目有哪一项是严肃的呢?唱赞歌?他做不来呀,那也只有小品,他要呈现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小品。

    施展、穆小莉、陈晓宇、汪泞为一组,成原,李根,新来的俩女生为一组,开始了为期俩个月的创作。加上剧目增多,每个人都跟平日的施展一样,开始懒得说话了,整个剧组开始了当初穆小莉第二天推门进小剧场的日子:看起来一本正经。

    面对投资人,施展极力想展现自己爱社交的一面,场面上的话说着说着他就开始不经意调侃,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领会到这是一种说话艺术。有那么一部分人,不分社会阅历深浅,他们似乎生来缺少“幽默感”,当你开玩笑时他会一本正经的反问,就像魔术师通过小技巧表演出不可思议的一幕时,他非得到处大声嚷嚷“你作弊你作弊你慢一点儿你肯定藏了东西了”。正常思维不该是,即使知道魔术是有技巧的,还是要感叹魔术师手法灵活表现巧妙么?他们不这样,他们甚至能写出大作文来论证你哪里“造假”啦!这种人说他情商低吧,人家却是不差钱的投资人,你随意开的玩笑在人看来是“不尊重”,那就闭嘴吧。施展习惯性少说话,多琢磨,看着一本正经的严肃。由一旁的穆小莉不断引出施展想知道的点,遇到想通过话剧装文青的主,穆小莉还能拍几句马屁让人如沐春风。他俩经常是,施展在背后憋笑,等送走客人,穆小莉和施展一对视,互相看着对方吃苍蝇一样的表情,俩人扶着桌子哈哈大笑,太二了。

    汪琪离开的这一年多,有机会在几部主旋律题材电视剧上露脸,然而这类剧本一旦演多了,刻板映像也就出来了。可她演的总是八路不像八路的朴实正直,特务不像特务的精明狡猾,良民又不像良民的憨厚老实。好在任务剧不在乎观众观感,导演只需要按时间完成指标,制片只需要降低演员片酬,演员完成这类角色,既轻松又能在各大卫视刷脸,这是一大批演员的梦想,而这种梦,不是做了就能有的。她也接到几部时装剧的配角,可导演经常说她“摇头晃脑,眼珠子上下左右转悠”。她反思,不加这些小动作怎么表现人物不同情感呢?难道就木头一样站着?面无表情,情绪在哪呢?实在郁闷,翻遍通讯录,有时候只有施展能聊俩句了。一开始施展回的慢,字数少,应付着。渐渐看她苦闷,只能鼓励她,不要放弃。联系频繁了就开始损人了。

    他俩似乎不再争吵了,汪琪也还会经常提一句,让施展对事业上点心,早点去大荧幕证明一下潜力股的实力,施展依旧懒散。对施展这种胸无大志的态度,手机另一端的汪琪似乎不着急了,大概是不再对他抱有希望,或者有了别的希望可选择,分散了注意力吧。她现在需要的只是对着施展宣泄一下见到的蠢导演、蠢编剧、蠢男一女一号。。。。。。

    穆小莉可要忙疯了。施展成了甩手掌柜,只盯着剧本死磕,时不时还要跟团里人犟嘴。陈晓宇却是一步不让,俩杠头没一天不斗嘴,陈晓宇反应没施展快,经常败阵,穆小莉在边上笑着:“诶,展哥,我发现啊,你跟人死犟的时候脑袋贼灵光啊,那词汇量,那小嘴儿蹦跶的,一套一套不带重样的,损人可狠了,可有意思了,我可爱看了哈哈哈”,一旁陈晓宇得空了,慢悠悠的转过来:“是啊,要是写本儿的时候能不那么磨叽就好了,我们团那得多省儿啊”。他俩还有一个毛病,经常对着汪泞死杠,毫无征兆。穆小莉每次都盯着他俩,千防万防可别欺负人。她能理解人和人之间开玩笑要有个度,照顾对方情绪是日常相处中非常必要的。汪泞很明显是团里性格最敏感的人,他的敏感点跟施展不同,施展只是感时伤怀,很少因为一个人挂脸色。汪泞则是“动不动就生气”,一个玩笑,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他会感到不适应。并且团里活动他经常不参加,一开始穆小莉还会多叫两次,现在已经不强人所难了,他就是不爱社交不喜欢这些场合。而施展和陈晓宇理解成:这个人各色。这些小小的人情世故,以及投资人之间的见面,甚至他们几个的伙食搭配,不知从哪天起,都是穆小莉在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