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高武大夏:开局狐妖娘子 » 第177章 留在这里

第177章 留在这里

    这也跟他的出身有关,商人家庭出身的阮嘉平,更能了解到商人的重要性。

    只有商人活跃了,才能让社会上的农业商品流通起来,才会有更高的价格,这样农民的日子才能过好。

    农民的日子过好了,王朝才能稳定。

    国子监的大才子俞资也开始下笔了,文章可是他的强项,一手字十分俊美。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

    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俞资开始奋笔直书,如有神助

    “这才是老子的实力,终于不用再去想那些碗筷子了。”

    俞资大帝活出了第二世。

    当的一声,考场上传来了铜锣的声音。

    第三科的考试结束了,西北大学第一届招生考试也结束了。

    考生们纷纷交上了自己的试卷。

    俞资长舒了口气,这次的答卷他很满意,整篇文章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各位考生,本次西北大学的招生考试就此结束,我代表西北军镇的各级官员预祝大家金榜题名。

    也真诚的希望各位学子加入我们西北军镇,现在北疆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

    在这里可以实现你们的抱负,在这里有公平正义,有道德礼仪。正如平北侯大人所说的我们会为了人族的幸福生活而奋斗,为了人人如龙的大同社会而奋斗。”

    监考官员们排成一排,郑重的作了一揖。

    考生学子们,都站了起来,神情激动,也郑重的回了一礼。

    原本那些为了当官发财来到平安城的学子们,此时此刻也有了别样的想法。

    西北军镇的一切真的不一样,和腐朽衰败的大夏完全不同。

    这里的官员都很年轻,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在这黑暗笼罩的世界,在这里他们看到了光明。

    这种光明深深的吸引着这些年轻人,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夙愿想要留在这里,为中兴人族而奋斗,为那理想的大同社会而奋斗。

    学子们走出了考场,他们和刚来的时候,似乎有一些不一样了,仿佛得到了一种蜕变。

    “真想留在这里啊。”

    “是啊,我也想留在这里,我已经想好了,就算今年考不上明年我还来。”

    “哈哈,走吧,喝酒去,这段时间光忙着复习和考试去了,还没来的急到处转转呢。”

    “对,先喝酒,好好玩玩放松一下,这几天可累死我了。”

    学子们三五成群结伴而行,在平安城游玩着。

    他们发现这里的人都很忙碌,早起晚归的,闲人很少。

    平安城的人大部分都是新军的家属,分的房子和田地。

    在种地之余,有能力的还会去工厂做工。平安城的钢铁厂、纺织厂、造酒厂、卷烟厂、造纸厂、砖厂林立,可以吸收两三万工人。

    百姓们赚到了钱,也会去消费,促进了平安城服务产业的发展。

    平安城中到处都是酒楼、茶馆、戏园,还有路边的小摊也坐满了人。

    平常的百姓都穿着得体,在酒楼茶馆中高声阔论着,充满了自信。

    尤其是到了晚上,很多小商贩都在路边摆摊,更是热闹非凡。

    学子们在平安城游玩着,享受着这里的美食,享受着这里的一切。

    “这里是人间天堂啊。”

    “人们都言东南二州富裕,我看这平安城比东南二州都富裕。”

    “东南二州又不是没去过,哪里有平安城富饶。尤其是平常的百姓,各个都能吃饱穿暖。”

    “你们听说了吗,这里的孩子只要满六岁就可以免费进入私塾学习。”

    “真假的,还有这等好事?”

    学子们震惊不已,这里不愧是平北侯大人所写的大同社会的雏形。

    “你们是什么人?”

    旁边走过来几个身穿军服的精壮汉子,盘问道。

    “我们是燕州的学子,刚参加完西北大学的招生考试。”

    “看看伱们的路引。”

    学子们将之前办好的路引拿了出来,进平安城行政局的时候,行政局单独给他们办了路引。

    几个精壮汉子检查完后,行了一个军礼。

    “失礼了,我们是行政局的执法队,负责维护平安城的治安。”

    学子们点了点头,看到执法队的人,又去别处检查去了。

    “难怪平安城的治安这么好,有了这执法队的巡查,那些地痞流氓和鸡鸣狗盗之辈,完全没有生存空间了。”

    “是啊,难怪晚上还有姑娘在街边的小摊吃饭买东西,这在别的城镇是难以想象的。”

    大夏别的城镇治安都非常差,很多小偷地痞还有人贩子,小孩和姑娘们白天都不敢单独出门,更别说晚上了。

    “这执法队真好啊,让人安全感大增,不愧是平北侯大人,能想出这样的组织。”

    学子们在平安城游玩了七天后,考试的成绩出来了。

    录取的榜单张贴在了西北大学的门口。

    “出成绩了,赶紧去看看有没有高中。”

    “希望我高中,我要留在这西北军镇。”

    “榜上一定要有我的名字啊。”

    学子们涌到了大学门口,焦急的查找着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