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维鸣维铭 » 初卷《起于代郡》 第三章 小子无状

初卷《起于代郡》 第三章 小子无状

    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尚书《五子之歌》

    “制诏虎贲中郎将程敬之,探查戎胡,谨备盗贼,察往来过客,切勿有失”,在偏院内的一间书房中,程敬之再一次翻开了临走时朝廷下发给他的诏书。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自己理解的是对的,几个月来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在做事情,但是从最近都城来信简中,他似乎发现了诏书中还有另外的意思,是不是自己当初理解的有所偏差,或者是忽略了什么东西,程敬之不经开始怀疑起自己。

    将诏书小心地放回了原处,程敬之先是轻轻的摇了摇头,然后又重重的挥了一下手臂,心中自嘲起来‘果真是越老越小心,如今都城能流露出其他的风声,怕是最近有了些许变故,不管怎样这里一切如是,其他的,就等都城来的使者吧!’。

    这边程敬之刚收拢起心思,准备拿起《博望西域奏事记》来看看,那边程知终便气冲冲的从外面走了进来,腾腾腾的脚步声让程敬之紧皱眉头,摇头不已。

    少年一进屋,看见父亲皱着眉头,神情不悦,便知道自己这莽撞的样子,又惹父亲不悦了,正准备找个借口退了出去,可刚要抬脚,心中晃过一个念头‘国事之下无私情’,少年顿时找到了留下来的理由——‘某这是为了国事!’

    “阿爷,邑亭侯如今越发不知好歹了,不仅不诚心悔过且还愈发的恣意妄为!儿请阿爷斥责于他。”程知终郑重其事的向父亲禀报(告状):

    程敬之瞥了他一眼,不做答复,目光又回到了竹简之中。意思是我已经知晓,你下去吧。

    程知终看父亲置若罔闻,毫不在意的样子,心中刚缩下去的火气噌的一下又冒了起来。自己此前就已经把彭庆愈发不知好歹的事禀报给了父亲,父亲起初还有所重视,可待几日观察之后,彭庆所求之事,父亲竟是选择性的应允了。这让程知终不知所然,向父亲暗示了几次这样做不妥之后,父亲竟然将他呵斥一顿,让他要么一一照做,要么乖乖的待在家里看书。从那以后,彭庆是愈发的自在了,程知终却是愈发的不满了。

    其实,也由不得少年心中不满,当初他父子二儿率队名为护送,实为看押。在前往代郡的路上,这个被废弃的邑亭侯,起初一言不发,神情颓废,忽的一日,开始冷冷发笑,再后来,便是时而发笑,时而哭泣,眼看着就要进入代郡了,他却整日嚷嚷着要喝酒,要吃肉,随侍的甲士都被折腾的叫苦连天。

    程敬之的几个心腹,曾私底下建言,找机会直接绞死彭庆算了,都城至代郡千里之遥,出个意外很容易的事,就说是从马上摔下来,摔死了,亦或者吃饭噎死了,或者直接就说他畏罪自杀,反正一个死了的邑亭侯,对朝廷和大家都有好处。程敬之却不这么看,在他看来,如果要杀了彭庆,没必要这么麻烦,也无需他们来动手,留他一条命,必定是天子和群臣不想新朝初立,便背上个好杀的名声。程敬之把那几个心腹斥责了一番,让他们好好做事,不要动歪心思。

    但英雄少年程知终却还没有这个觉悟,不知从哪耳闻之后,更是跑去劝谏自己的父亲看清大势、看懂局势,早日替陛下分忧、替天下安宁出力。结果可想而知,程敬之正愁没办法镇压这起由某些歪心思引起的躁动时,就看到自己鲁莽的儿子直挺挺的撞了上来,杀鸡儆猴,惩子禁言,程敬之好一顿收拾,才将这股子歪风给纠正了过来,大伙这才放下心思,老老实实上路。

    到了郡城,安顿好一切,被废的罪臣和看押的将军,大家各自心照不宣,罪臣每日闭门不出,却不是在反省自己,而是喝酒、睡觉,将军见此也落的了个安心。随着朝中局势渐渐稳定,远在代郡的罪臣彭庆却开始闹腾了起来,不是觉得院子不好看,就是觉得身边服侍的丫鬟不够体贴,整日要这要那的,简直欲壑难填。程敬之听到卫士们的禀报之后,会心一笑,就选择性的应允了,自己从此便不再去那边例行‘探望了’,顺手就把例行探望这事交代给幼子去办了。

    后面的事便是如同之前所讲,年少冲动的程知终与死皮赖脸的邑亭侯开始狐狸和猎人的游戏,起初程敬之还有点担心小儿子应付不了,后来发现儿子逐渐能沉得住气,偶尔还能的回击一下,便乐得其所,乐见其成了。眼见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下去,可问题这又出现在儿子这边了。

    ‘终究是见识短浅、沉不住气的’,程敬之叹了口气,放下了手中的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