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维鸣维铭 » 初卷《起于代郡》 第三十二章 陷入困局

初卷《起于代郡》 第三十二章 陷入困局

    ‘终是来了!’,杜霭谈了口气,身形垮了下来。

    坐在御座上的彭无忧此时终于明白,杜霭今日为何贸然出手,这是要垂死一争么?

    “徐中丞,赵卿何事不法?”,彭无忧心知对方有意栽赃陷害,而且还握有确凿的证据,不然也不会逼着杜霭仓促出手。

    “陛下,臣听闻内府赵蔼假借查寻故刃之事中饱私囊!”徐泰言辞激愤,不知是对杜霭的不法生怒还是对杜霭刚才的那些话生怒。

    彭无忧听后心中一喜,竟然是为此事,那边有回旋之地了。

    “闻风奏事,可不是太常丞之职。”皇帝准备先敲打一下徐泰,再找机会保下杜霭。

    “陛下,此事并非空穴来风,廷尉已将内府的一名员吏捉拿!”

    徐泰拜倒,昨天廷尉府已经拿了不少人,这事放到什么时候,都是死局。

    廷尉已经介入了,彭无忧心中没有半点准备,疑惑的看向陆珂。

    陆轲见状,起身走了出来,躬身奏道:

    “陛下,昨日有人于廷尉府举告内府员吏徐立贪墨酬金,臣拘审徐立之后得知,关中的几名民户将自己搜寻的宝刀交给了徐立,徐立却将民户所交宝刀高价卖给了城中几家富商,民户寻酬金不得,故而举告徐立!”

    彭无忧听到陆珂的奏报之后,瞬间火气,蹭的站了起来,目光狠狠的盯着杜霭。

    陆珂见皇帝发怒,知道他对杜霭十分失望,不忍忠心为君的杜霭就此身败名裂,接着出言说到:

    “陛下,杜长史昨日知道此事后,对内府所有员吏进行训责,并令所有涉事员吏投案自首,廷尉连夜查问,已经案情梳理成册,请陛下阅”

    说完将袖中稠布取了出来,交给内侍送了上去。

    杜霭没想到陆珂这般公正,只希望自己昨日的补救,能对大事有所修补,顿首痛哭着说:

    “臣愧对陛下!”

    杜霭这般算是承认罪过了,彭无忧借过绸布邹着眉头看完,然后又让韦琢递给景旭。

    “杜霭,此事可是真的?”景旭匆匆看完,觉得此事尚有缓和之地,便出口问向杜霭。

    “陛下,臣死罪,未能管束住部下!”杜霭顿首再言。

    景旭见他这般坦荡,十分欣慰,从廷尉的案宗上来看,只多算是御下不严的过错。景旭准备拉一把杜霭。

    “陛下,廷尉已然查明贪墨者乃是内府的几名员吏,臣以为此等不法之人,当诛之。”

    彭庆听出景旭的言外之意,只诛首犯,不牵连其他。

    “杜霭身负内府之职,御下不严,罚俸三年”,杜霭这等罪责本该革职,但彭无忧还是要力保他留着这个位置。

    褚祯等人听了却是不服,自己准备了这么久,岂能被皇帝这般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陛下,臣听闻陛下令杜长史寻找一把随身宝刃,此事可为真?”,太常令褚祯站了出来,向皇帝问道。

    “确有此事!”,这件事彭无忧交代下去半月有余了,大小官员都有耳闻,也不需要遮掩什么的。

    “陛下可曾许诺酬赏?”褚祯又追着问道

    “不曾有!”,皇帝让底下的官员办事,怎么可能许诺赏金。

    “既然陛下未曾许诺酬赏,那为何,都城皆言:‘能寻得陛下宝刀者,赏金三百!’,臣以为此事当查!”

    褚祯想要说的是……这事没那么简单。

    “褚卿,此事并非内府为之,廷尉已经查明此事。”彭无忧让内侍将案宗传给褚祯。

    褚祯看完后又交给了徐泰等人传看。

    “杜长史,陛下的侍刀可有眉目?”,在旁边看了许久的热闹的大鸿泸张瀚,站出来问杜霭。

    “未曾....”杜霭刚说半句,就觉得这人太过无耻,故刀情深,朝堂之上谁人不知,他竟在这里装糊涂,杜霭梗着脖子瞪着张瀚接着说:

    “大鸿泸是要揣着明白装糊涂?”

    “陛下,杜霭身负陛下所托,然不勤于寻刀,而纵容下属不法,臣以为当斩!”徐泰方才仔仔细细地看完卷宗,觉得从卷宗中不好找出杜霭致命的把柄,索性揪住杜霭办事不力的结果不放。

    景晟见太常寺和大鸿泸今日不达目的不罢休,父亲又碍于国法不好出面求情,便站出来提议到:

    “陛下,杜长史对治下员吏确实疏于管教,然今日陛下侍刀尚未寻见,臣以为降职留用即可!”

    “陛下,景少府此言有偏袒之嫌,臣以为不妥”徐泰不满于景家的袒护,站出来说:

    “谣言之事,暂时虽查不到其源头,但杜霭令属吏四处宣扬陛下寻刀之事,已然弄的人尽皆知,前日谣言一出,跟风而起,如今三辅之民,人人搜刮刀剑,民心不安,臣请陛下严惩杜霭!”

    徐泰这番话,再难让杜霭翻身,谣言虽不是他弄的,但他亦有助长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