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维鸣维铭 » 初卷《起于代郡》 第三十三章 功亏一篑

初卷《起于代郡》 第三十三章 功亏一篑

    年轻的皇帝陷入了困境之中。在当下铁定的事实面前,自己如果一味的袒护,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可若是没有了杜霭,自己以后还有谁可以用呢?还有谁敢让自己用呢?

    彭无忧转向景旭,想让景旭给自己出个主意,“太傅以为该当如何?”

    景旭闻言,重新站了出来,拱手向皇帝稽首而说:

    “杜霭为陛下办事不力,以至于让有心之人钻了空子,其后有疏于关键属吏,致使内府发生贪墨之事,臣以为杜霭当罚金去职!”

    彭无忧闻言心惊,不敢相信景旭竟然这般决绝,眼神之中甚是落寞。

    “既如此,那便将杜霭罢职,罚金多少,就由廷尉定夺!”

    皇帝言语之中透露着凄凉,景旭父子纵有同情,但眼下也帮不上什么忙,跪在殿中的杜霭闻言更是泪流满面,免冠去印之后,垂头丧气地跟着甲士往外走去。

    褚祯等人见此,十分高兴,杜霭今日一倒,皇帝再无可用之人,其后他们就可顺势而为了。

    尽管褚祯等人的目的达到了,但徐泰的目的现在只达到了一半,如今不乘胜追击,怕是日后再难有此机会。

    “陛下!如今春耕在际,三辅黎民追逐于谣言而不务农事,人人争于刀剑,而疏于耕种。都城之外更有人言,能寻见陛下侍刀者,赏金三千,由此可见,谣言日盛,臣请陛下铲除谣言!”

    徐泰的这段话说的却是事实,自从谣言四起之后,关中的老百姓都为了所谓的酬金,到处搜寻宝刀,很多地方的农事确实因此耽搁下了。

    褚祯觉得徐泰过于操之过急了,此事他日可奏,唯独今日不妥,但深思一下,便知道今日虽有不妥,但可能会获得大的战果。

    见身边不少的大臣跟着点头,景晟也明白了这个事情的严重性,心中苦涩,转头看见父亲,见父亲也是摇头不语。

    “陛下,若是真如太常丞所言,杜霭处罚之事可由廷尉公布各处,以正视听!”

    景晟再一次站了出来,替天子争取喘息之机。徐泰的目的,景晟应该是猜到了,他觉得把杜霭的处罚公布出去,不但可以有效的阻止谣言传播,还能澄清一些事实。

    “陛下,景少府所言甚至,臣以为宫中可再下旨意,言明所遗之宝刀已然找到,关中谣言自可顿解!”徐泰先是赞扬了景晟的建议,又偷偷的把自己目的塞了进来。

    本来就头疼的彭无忧,此时听到徐泰的建言,顿时感觉就跟吃了苍蝇一样,吐又吐不出来,咽进去又恶心的不行。

    “如太常中丞所言,朕之侍刀自此便不再找了吗?”彭无忧索性挖苦起徐泰来。

    景旭见皇帝的脾气上来了,赶紧出言劝慰说:

    “陛下,可先令廷尉公布处置此事处置结果,侍刀之事,臣以为待相国病愈之后再做定夺!”

    朝中一众人等,见景旭把相国搬了出来,顿时都闭了口,彭无忧却是被景旭这句话,刺激的火气。

    “相国若是一日不愈,朕的侍刀便一日不得寻回吗?”

    彭无忧不加考虑的一句话说出来,吓得底下的人心惊肉跳,陛下这是盼着相国早死吗?

    “陛下甚言!”景晟赶紧站出来,提醒皇帝。

    彭无忧反应了过来,歉意的说:“朕一时失言了!”

    “尚书令就按太常中丞所言草拟谕书吧,谕书拟好之后,太傅审阅之后就下发吧!”

    皇帝心灰意冷地站了起来,朝着殿中众臣烦躁地挥了挥袖,示意朝会结束,不等群臣稽首,彭无忧气腾腾的走出了宣德殿。

    朝会结束之后,徐泰怡然自得的走出了殿门,眉目中隐然有些忧色的褚祯在殿门口等了一会苏循,苏循又叫住大鸿泸张瀚,三人合到一处,交谈着出了宫门。

    景旭在殿门外向景晟不知道交代着什么,景晟点头匆匆离去,景旭转头又重新走进了宣德殿内,朝着殿中的内侍说了几句。那名内侍听后,便急匆匆走进了内殿,不过一会,内侍又急匆匆的赶了回来,对景旭说陛下此时身体不虞,不方便召见太傅。

    景旭闻言一滞,抬眼期期地看向内殿,好一会之后,无奈的叹了口气,身影岣嵝地走出了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