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九界登神记 » 第十二章 新人报道第一课

第十二章 新人报道第一课

    李鼎等人跟着纪长老一路走到了一处峰脚下,一个木制的牌匾上写着纳新阁三个大字,下面站着个管事模样的人。

    纪长老吩咐了几句径自离去,只留下颇为慌张的诸位少年和那位管事。

    “欢迎各位加入本门,即日起你等便可算作我玉阳宗试炼弟子,期限为三个月,三个月内完成宗门考核都可成为正式外门弟子,你们可以称呼我为周管事,之后的三个月将由我带领大家完成试炼,下面…”

    这周姓管事长篇大论说的无比熟练想必也是新弟子带的多了熟能生巧。

    诸如试炼云云事关重大众人人听得真切,总算挨到讲完规矩,周管事带着大家去往了纳新阁的峰顶,这里有些草庐分给众人作休息之用,又分给了每人一块木制的名牌,今天暂时告一段落。

    果然累瘫的人睡哪都熟,经过两三天的折腾,李鼎早已疲惫不堪,整个人瘫软在木床上,看着横梁不知在想些什么,想着想着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翌日清晨,一阵急促的敲锣声叫醒了众人,打眼一看个个都是睡眼惺忪,稀里糊涂的。

    今天的周管事言语简练不似昨天,指着院后说有一处蓄水池,要求众人日落之前将水池蓄满。

    顺着指引走到后院果有一处水池,池边放着几十副成双成对的扁担水桶。

    李鼎不以为然,以为是什么轻松的活儿,上手一提立马感觉到不对劲,这副扁担重量不对,少说有大几十斤的份量。

    再看其他人的表现,分明这里的家伙事儿都是一个斤两,挑着这么重的水桶去挑水,对于在座的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轻易能办到的。

    不止如此,和李鼎一样,其余不少人都认为这么重的负担,取水处想必不会太远,当周管事言明水源在昨天上山路的半腰时都傻了眼。

    见众人还不动身,周管事带惯了新弟子哪里知道他们的想法,厉声指点道“不曾入门便怕苦怕累,日后修炼的苦比这重百倍千倍,受不了的现在大可离去,省的浪费时间,等你们什么时候一天之内能将这水池蓄满你们就算合格了”

    周管事发话,这些未经世事的少年哪敢违背,再不愿意也只能挑起水桶吃力的向外走去。

    李鼎拎起扁担准备出发,被周管事叫住,理由居然是这副扁担是为锻体境弟子度身定做的,对灵胎境的弟子来说太过轻松,而后拿出了一件泛着金属光泽的链式甲衣,要给李鼎加磅。

    掂了掂到手的甲衣,比手中这副挑子还重了不少,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对于这样的特殊关照,由不得李鼎拒绝,再说这对李鼎来说好处也是有的。

    挑上扁担,其他人已经不见了踪影,李鼎迈着稳健的步伐就追了出去。

    果然负上如此重量对李鼎来说还是有不小的压力,走出去没多远李鼎就感觉浑身咔咔作响,脚下灌铅,只有一个声音不断让自己放弃

    不过李鼎知道此刻是绝对不能松懈的,一旦泄了心中的那口气,再想走到终点可就难了。

    李鼎缓慢而坚定的一直向着山腰走去,途中看到了好几个靠在路边休息的少年,对方如此李鼎也不好做评价,转头走了过去。

    不知走了多久,李鼎总算找到了那汪清潭,顾不上感叹水质的清晰以及水面奇怪的磷光,打满了水就往回走。

    刚架起挑子李鼎便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并起手掌捧出些许池水,发现这些水似乎比普通的水更加厚重。

    李鼎不由得直呼好家伙,一桶水三个坑,扁担挑子是加重的,链式甲衣是特供的,没想到连水也不是一般的水。

    挑着两桶特别的水,尤其感觉这段山路比昨天难走的多得多,等李鼎回到草庐后院的时候,只看到两人畏缩的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李鼎挑着水经过他们面前的时候瞟了一眼,一个人的桶里只有半打清水,另一个则是空空如也,看他打湿的衣裤想必是打翻了水桶空手回来了。

    等李鼎按照周管事的指示将水倒进蓄水池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实在是低估了这水池的容量,这两桶水倒进去连个水花都泛不起来,简直是杯水车薪不值一提。

    不用说李鼎也知道还得继续,拎起扁担走了出去,抬头望了一眼,日头已经接近半当高空了,没想到一个来回就花费了这么久,真是听着容易办起来难。

    仅仅一趟的功夫,这些少年彼此就拉开了差距,李鼎取水的路上,其余人脚程快的已经临近纳新阁的山峰,慢点的则刚打满水往回走。

    甚至有一名少年,李鼎先前见他靠在一旁休息,结果到现在也没起身,显然是泄了心气不想再动了。

    直到傍晚,李鼎算了一下,自己拢共来回了六趟,其中两趟因为山路崎岖被绊倒了功亏一篑,其余人则更是不如,多点的跑了三趟,那名靠边休息的少年到了才挑着一担水慢悠悠的回来了。

    看着不到五分之一的蓄水池,周管事的脸色难看极了。

    “你们是我见过最差的一批新弟子”

    李鼎“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

    “不怕告诉你们,为期三个月,等到你等能够一日内装满水池的时候,你们才算勉强合格,到时我会告诉你们下个阶段该做什么,今天是第一天,权且当你们是水土不服宽松你们一次,自明日起,若还是有人偷奸耍滑,那就给我滚蛋,回屋吧”

    众少年见周管事发火,俱是低眉顺眼点头称是,听到了解散如蒙大赦头也不抬就各自回了草庐。

    艰难的扒掉身上的甲衣,李鼎长舒一口气,当真是轻松畅快,刚想躺下就看到窗下的桌案上摆着几碗饭菜。

    闻到了菜香李鼎才想起自己一天没吃饭了,顾不上品鉴菜色拿起碗筷就扒拉起来,吃饱喝足满意的躺在床上睡了过去。

    第二天蒙蒙亮,李鼎起了个大早,一出门便看到那俩寒苦少年挑着担子下了山,想来二人应该是熟识的同乡互相信任相约结伴。

    找到了放在门前的挑子,李鼎也懒得看其他人醒没醒,负上甲衣便出发了。

    昨日走了数遍,山路虽然崎岖,好在熟悉了路况,今天的速度明显提升了不少。

    等到李鼎第一趟回来的时候,老远就听见周管事那独特的大嗓门,走近一看是几个睡过了头的在被训。

    “你看看你们几个,当真是烂泥扶不上墙,没人喊便不用醒了么,需不需要找人把饭嚼碎了给你们喂下去,还以为自己是家里的大少爷吗,给我摆正心态,到了这,都他妈一个样,到了期限不合格的,通通给我滚回家去”

    看样子是几个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年还没来得及修正自己的作息观念。

    李鼎没有兴趣去了解别人的琐碎,把水倒进池子后转头又向着山下去了。

    今天的第一趟比昨天快了不少,李鼎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正午之前起码要来回三趟。

    有了之前的经验,再加上熟悉了路径,李鼎今天足足来回了九趟,其余人再不济的也多跑了一个来回。

    水池中的水量总归是好看了许多,但离蓄满的程度还是差了大半。

    周管事这两天的脸色似乎就没好过,每天都能抓到把柄把众人训斥一顿。

    “你们这帮家伙,连个挑水的活儿都干不好,也好意思睡觉,不会以为修炼都是挑水劈柴这么简单吧,实力不够可以练,态度不够谁也教不了,连懒惰都克服不了,凭什么认为你能克服修行大道上的重重艰难,都给我滚回屋去好好反省”

    第三天一早,所有人都起了个大早,挑着担子下山挑水,唯恐再做错什么又是一顿好骂。

    如此折腾了二十多天,在周管事的严厉要求下,除了李鼎,其余众人基本都能达到每日来回十个来回甚至更多。

    至于李鼎,似乎这种肉体修行的效果对他格外有效,担着百十来斤健步如飞,别人一趟的功夫他能走完两个来回。

    到了这纳新阁这么多天,除了挑水还是挑水,今天第一次将水池蓄满,众人握紧拳头面带喜色,难掩喜悦之情。

    一看到背着手的周管事,众人顿时偃旗息鼓没了声色,无他,全因这二十天被数落得太多落下了阴影。

    还好这一次周管事没有打击大家的士气。

    “不错,还不算无药可救,能做到如此地步看得出你们也是用了心的,现在,把衣服脱了都给我下到水池里去”

    “啊?”众人惊讶不已。

    “怎么,我还能害你们不成?男子汉大丈夫怕前怕后的能成什么大事,不要让我再多说一遍”

    迫于周管事的威严,众人纷纷脱去外衣没入水中,经过这二十多天打水的经历,众人早已发现这种水比普通的水更重,只是不知其神妙何在。

    如今下了水才有了明显的感觉,这水竟然十分厚重,如同河岸边的淤泥一般吸附力惊人。

    一入水李鼎敏锐的感觉到水中蕴含某种异力,这些天高强度的负重行动,连他也是疲惫不堪身心损乏,更遑论其他少年,说不得身体里已经过劳过累留下些隐患暗伤。

    李鼎没入水中,细细感知水中好像轻微的电流流遍全身酥酥麻麻的,近日气血飞涨淤滞体内,众人气力涨了不少但也留下了许多栓节阻塞筋脉疲乏,不知是不是错觉,一入水李鼎瞬感轻盈了不少。

    “此水乃宗门耗费心血从别处移来的宝液,有疏通筋络强健体魄的良效,不过这种水的效果只对锻体灵胎两境有用,且抗性极敏,效果渐用渐微”

    周管事看着池中稚嫩的脸庞,接着说道。

    “你等是新入宗的弟子,这些权算作是宗门给的福利,等你们晋升正式弟子所有的待遇都需要你们自己去争取,到时你们就懂了,好了,是时候开始第二阶段的训练了”

    “明日传授你等打熬筋脉锤炼气血之法,半天挑水半天授课,但水池一样要蓄满,一日做不到便一日不传法,知道了吗”

    虽说难度骤升,亏得众人事先知晓,早早有了心理准备,反应倒也不至于那么夸张。

    得益于池中宝液的浸润,修整一夜的众人清早发现自己的状态出奇的好,仿佛多日来积累的那种深入骨髓的疲惫全然不复存在了。

    今天的目标是半天内装满水池,可以说难度倍增,是以大家不约而同的早起出发,毕竟谁也不想错过宝贵的气血法门。

    扁担一入手,李鼎立感不对,昨日还颇感吃力的重量今天完全是轻松提起,瞟了眼其他人的脸色,看来大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不止如此,挑起扁担的李鼎好像肩头没有一丝负担,脚下更是轻快,两步三步直接大步奔跑了起来,看的其他人目瞪口呆不自觉的让开了路。

    李鼎一骑绝尘领先而去,平日陡峭崎岖走起来格外小心的山路,今天好像坦途大道如履平地。

    两大桶水上肩,李鼎才稍稍感觉到了份量,看来昨日浸泡的宝液当真效果卓越,虽然灵力修为没有提升,但气血之力却更进一步。

    半天功夫李鼎一人竟跑出了惊人的三十三个来回,其余人多则十五六趟,少的也有十二趟,看得出大家都是突破了自己的极限。

    原以为第二阶段的目标怎么也得适应几天才能达成,没想到第一天就轻松达标,连一直板着脸的周管事都露出了难得的轻松表情。

    “不错,看来你们比我想象的要好不少,这么快便完成了,回去休息吧,午后正式开始授课”

    众人皆是露出喜色,就连一向淡定的李鼎也难得的露出振奋神色,来了这么多天,总算能接触到正统的修炼法门了。

    下午时分,众人心有默契的早到了许多,坐定位置等周管事到来。

    李鼎挑了个旮旯坐下,望着留给周管事的主位一阵出神,不知这气血之法是怎么样的。

    过了许久,姗姗来迟的周管事看着台下的面孔,直入正题。

    “你们谁知道气血是什么”

    “气血者,行运之根周天之本,内通脏庙外接筋股,夫灵胎之基筑命泉之阁轴”有人站起娓娓道来

    “不错,看来有点家学”

    那少年得了表扬,露出得意的神色看向四周,果真是少年心性藏不住情绪。

    “再问…”

    周管事陆续问了几个问题,看来不少人来之前是做了准备的,参差不齐的都给出了些回答。

    李鼎发现了个现象,回答问题的人总是那拨富庶子弟,那两名贫苦出身的少年缩在一旁只是听着却讲不出点门道,泾渭分明的两堆人看来已经分出阵营了。

    再有就是李鼎自己了,对于周管事的提问他真是一问三不知,别看他已是灵胎境,可他会吐纳不知何为吐纳,会行气不懂控制行气,也是稀里糊涂走到今天的。

    就连灵胎定位这等关键也是由着本能侥幸而成,现今的李鼎不过是个大号的锻体境罢了,空有灵力却不知调度,甚至连灵胎境基本的内视之法都不懂。

    所以气血之法对李鼎来说重要性可想而知,若是李鼎明悉了法门,便不必再像之前那般要靠剧烈运动热气活血才能施展出像样的力道。

    大概知晓了众人的水平,周管事才正式开讲。

    “脉络经定,气焦里藏,内外流转,筋股齐合,驭力控相,凝流心动,穴窍移易,定真露苍,暗窍藏灵胎,气血破关难,足厚抵内需,胎息自显怀”

    所谓笔者易书,读者难懂,李鼎真是受够了这帮写书的总喜欢写的如此艰深晦涩,暗暗发誓有朝一日自己有所成就定要开个白话文学校以正文风。

    周管事起身走到石碑前,掌心向前轻推一掌,也不见其灵光闪烁,却留下了个清晰分明的掌印。

    众少年齐声惊叹,都不明白是怎么做到的,李鼎也很疑惑,周管事分明没有一丝灵力波动,却有这般威力,应该是用了什么技巧。

    “气血蕴于体内,流转表里,并非只能强筋健体,善控肌力者能做到气血随心而动,你等要知道俗世武者气血练到极致时甚至能气血离体伤人”

    “敢问周管事,气血之力难道能和灵力相比吗”

    “气血之力确实难与灵力相较,但须知不入灵胎终为凡体,气血乃成就灵胎的关键,锻体之根本,锻体境既需气血厚足,也需控力有度,想入灵胎非此不可”

    周管事之言,李鼎深有同感,他当时那种空前的饥饿感简直刻骨铭心,若非他体质特殊,还有一箱灵石垫底,可能已经内竭而亡了。

    换作普通修炼者,没有足够的气血之力,没有足够的把控力,找出窍穴冲开灵胎都是难题。

    周管事这套挑水练法正是培养诸位少年的气血之力,又传授控力之法,只有二者俱成才算有机会破境。

    “无需你等做到气血之力离体伤人,只需你等能气血随心,心至力达即可”

    说了这么多李鼎总算明白了他的意思,说白了气血游走,冲破窍穴关键是控制力。

    不过李鼎想不通的是气血之力虚无缥缈,不像四肢受大脑控制说动就动,如何能做到随心而动呢。

    周管事告诉众人,气血之力不似灵力行经走脉,而是藏于肌束内里,灵力可以感应,气血更加虚缈,为此玉阳宗给弟子寻到了一种取巧之法。

    气血藏于肌束不好控制,控制藏纳气血的肌束却相对容易,兹要对肌束把控有力变相的就等于把握住气血了。

    《十响拳》,为一名凡俗武夫所创拳法,此人肌理异于常人,以天赋之资创出此拳法,练至精深处甚至短时间内变化形体,操控肌束自然不在话下。

    后在巧合下,玉阳宗一名弟子游历时撞见此人,惊讶其拳法独到,付出些代价换来拳谱上缴宗门。

    宗内长老看破其中奥妙,知晓这拳法对锻体境有奇效,于是便成了新晋弟子必练之选。

    此拳法一经施展多有脆利之声,乃是筋骨肌束运动导致,次数越多拳法威力越大,传言创造这门拳法的武夫巅峰状态时能产生十次,故名十响拳。

    十响拳入门先看手眼身法步,再练头肩肘腰胯膝,劲势联动全身,一处动而全身动,圆活稳捷,刚柔并济,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说,遂能奇正相结身合力顺。

    十响拳重意不重形,但拳法学习,素来有一个先练外形,进而形意兼练,终至形神合一的过程。

    周管事要求众人首先练好外形,盘拳架习拳理,若能做到动静间掸臂十响,那就离灵胎境近了一大步了。

    没想到一门简单的拳法还有如此门道,真是令人瞠目咋舌。

    这些少年初闻十响拳是难免有些轻视,他们打小接受的观点是唯灵力上,拳脚功夫难登雅室。

    殊不知不入灵胎实与凡人无什么不同,哪怕强如义土辉的神台境,也不敢完全舍弃拳脚手段,谁知道自己会不会有灵力用尽的一刻,难不成那时就束手待毙吗。

    听得周管事,众少年才知天下之大多有奇人,收起了小视之心,专心学起了这拳法。

    这些少年虽然瞧不起拳脚功夫,但学起来却是快得很,毕竟能来到这里的人天赋能差到哪里去呢。

    区区拳法,也不涉及灵力运用也无甚深奥至理,拳架虽难却难不住众人,勤练之下陆陆续续都能发出响声。

    早上挑水下午练拳,如此过了半个月,差不多所有人都熟悉了拳架,招式信手拈来。

    听得周管事说,创出十响拳的武夫天生有两重肌理构造异于常人,故十响拳对于结构正常的普通人负担极大,相对的练成之后效果十分显著。

    果不其然,短短半个月,众人不但身材线条好了许多,更有几人皆言自己已经能简单的操控肌束,雀跃之情溢于言表。

    李鼎握了握拳,感受着背下肌肉松紧变化,顺着肌理如有虬龙潜隐,自上而下渐次鼓起。

    念头一动,李鼎的胸肌瞬间膨胀,下一秒是腿肌,紧接着是臂肌背肌依次变化,使得李鼎整个人看上去壮硕了许多。

    无法否认,这十响拳确实效果卓越,如此短的时间内,竟有如此成效,不知比李鼎知道的健身强出多少去了。

    随着肌肉变化,李鼎清晰的感觉到体内有暖流流动,李鼎控制着肌束膨胀收缩,将这股暖意导向手掌,掌心瞬间泛红灼热,应该是气血作用无疑了。

    时间一晃,距离三月之期将至,此时的少年们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稍差的如今也是锻体境中后期,更有一人境界圆满,直等机缘一到方可成就灵胎。

    至于这机缘何时那就不知晓了,历届新弟子除了和李鼎一样带着修为入宗之外,其余人情况最好的就是锻体境圆满。

    无他,全因破境所需灵石宗门并不免费,待试炼结束晋升正式后宗门会发放一小部分,剩下的还要靠自己去赚取,毕竟玉阳宗一隅之地难以负担所有人的需求。

    再看李鼎三个月的变化,体质强了当初倍余,更学会了控制气血,弥补了破境过快带来的缺陷。

    与锻体境不同,李鼎增涨的气血最终都会归于灵胎,一部分被灵胎吸收,一部分受李鼎调动。

    气血之力调用纯熟后,李鼎手枕下田,气卧丹宫,肌理条纹翻滚涌动,十响拳之效尽显,肌束裹挟着灵力前进,李鼎总算再次进入灵胎空间。

    这一次李鼎吸取了教训没有贸然触碰那条变化不断的绫带,而是细细感受着这片漆黑空间带给自己的微妙感觉。

    处于这片空间时,李鼎能过随心运动到任何地方,即便周围一片漆黑没有任何参照物,李鼎还是能感觉到自己动了,真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奇妙感觉。

    小心翼翼的来到分魂果的正前方,李鼎仔细端详着这颗和自己缘分匪浅的异果,不禁想起了尊御封和以往种种,暗下决心,哪怕希望渺茫,李鼎也要再往玉皇天见其一面。

    只是不知这两色异果效力如何,自己需要何等境界才能炼化此果纳为己用,看来日后还得找些服化丹果的药书研究一下才好。

    再看那变化不断的血色绫带,上次便是被这东西所化大钟震晕导致自己无法熟练的内视灵胎。

    这次李鼎吸取了教训,保持一定距离观望此物,试图找出些和自己或者尊御封有关的蛛丝马迹。

    可惜,大抵是李鼎的修为境界太低了,血色绫带还是一如往常变幻着形态,其余异常概无。

    略有不甘的退出了内视,李鼎思忖着果然不能寄希望于奇遇,还是得按部就班修炼才好。

    而后,李鼎完成试炼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玉阳宗的外门弟子,且因李鼎已是灵胎境,免去了和普通弟子挤平间的待遇,分到了一间品相尚佳的精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