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铜琶铁板 » 第十九章 八百里秦川

第十九章 八百里秦川

    青涧城县衙。

    鄜延路兵马都监王禹,知县种记,指挥使种宜正聚在书房里,对着摊开在桌上的陕西五路边防图议论此次战事。

    宋置陕西五路——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秦凤路、永兴军路,以抗西夏。

    王禹指着渭州道:“此次梁利甫带领的这支劲旅,目的很明确,一路取道隆德寨,另一路取道彭阳城,进攻渭州。而我接到的消息是,目前隆德寨已被攻下。”说着看了眼二人。

    种记双手交握放在身前,看着地图沉思了会,“只要集兵彭阳城,北可与赵元昊大军汇合,夹击镇戎军,南可直攻渭州。”

    王禹点头。

    种宜拿了兵棋把几个重要地点标志出来,“照这么看,镇戎军的压力最大。”

    “如果环庆路能够派兵援助,或许危局可缓。”王禹把临近的庆、宁两州兵棋挪至镇戎军与渭州。

    西北兵力虽有二十多万之众,但由于边防战线绵延过长,兵力过于分散,且多集中屯驻在第一防线的各大洲、军,位居第二防线的镇戎军,估计兵力不足一万,哪怕梁利甫兵分两路,集全军之兵力也还是要面对敌方五万之众。

    “爹爹与哥哥们驻守环庆,定会派兵支援,这点毋庸置疑!”种宜看了种记一眼。

    种记跟王禹闻言皆颔首,前者肯定道:“而且在我们的地盘上,路况当更为熟悉,天时、地利都有了,仅差‘人和’。”

    最麻烦的便是“人和”二字,它是最变幻莫测的因素,往往一人便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王禹想了想,“对方领兵之人乃西夏兵马元帅梁利甫,此人熟读我宋家兵书,谋略在胸,带兵能力不亚于野利二王,要对付此人,颇为棘手,若不能兵出奇招,一场苦战怕是在所难免。”

    待商讨完毕,种记见种宜要走,开口唤住了他,“写封信给老爹与几位哥哥送去,问问战况如何?可需相助?”

    “你怎么不去写?”

    “我是你哥!”

    “我还是你弟呢,自己写去。”

    “小王八羔子!”

    “我写我写,我要跟爹说你骂他老王八!”

    “胡扯,我什么说过这等混账话!”

    “我是小王八,那爹不就是老王八,哦,你也是小王八羔子!”

    种记气得在一旁吹胡子瞪眼,伸脚去踹他,种宜往门外一跳,赶紧溜了。

    ……

    与此同时,朗霁等人也在城外探讨此事。

    朗霁与陆进贺英三人蹲在地上,众士兵把三人团团围住。

    陆进手中举着火把,为朗霁照亮眼前一尺见方之地。

    朗霁伸着食指在沙地上画了并排的三个圈,又在圈下面画了一竖两横三个圈,“假设这六个圈分别代表会州、西安州、怀德军、德顺军、镇戎军以及渭州。”

    “赵元昊攻打这三洲,很明显是为牵制住泾原路主力。”陆进指着最上排三个圈补充道,手中火把散发着橘黄色光芒,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

    “牵制住主力,才能绕开去攻打其他州军嘛。”旁边一小兵顺着往下说。

    “是,可是为何绕开其他州,独取渭州呢?”朗霁捡了些石块,当做西夏与泾原路兵马,分布在各大洲军。

    众人陷入沉思。

    贺英移动简陋沙盘上的石块,“赵元昊牵制三洲兵力,梁利甫兵分两路取渭州,如若成功,再夺镇戎军,剩下三洲自是不攻而破,据此六州为要塞,南下可再夺泾、陇二州,便可直接切断泾原路与环庆路、秦凤路的联系。”

    朗霁摸着下巴新长出来的胡渣,看着沙盘思索了一番道:“不止,”说着继续在贺英画出来的泾、陇二州之下,再补充两个圈,“此乃凤翔府与京兆府,可看出什么来了?”抬头看了眼众人。

    “这是……汉时长安……咸阳……”陆进一脸恍然大悟。

    “关中平原!”贺英附和道。

    “嗯,这里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八百里秦川’。只要梁利甫能顺利夺取渭州,再取两府,一可供养军队,缓解粮草紧缺之急,毕竟打了这么多年战,消耗不是一般大,何况……冬季即将到来……二可依据此地,北征西伐,夺取更多州军。”

    贺英对着朗霁肯定道:“如此看来,西夏野心勃勃,亡我朝之心不减。”

    “所以此次战役很重要,如果不能阻挡他们的脚步,再想把他们赶回去,难。”

    “进贼容易送贼难!”陆进啧啧出声,随口调侃了一句。

    众人闻言哈哈笑起来,哪怕只是惩口舌威风,能把敌方作践下舒出口恶气,也是一大快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