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宋双雄传 » 第8章 少文临危夜点将 诸葛连弩威力增

第8章 少文临危夜点将 诸葛连弩威力增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在遥远的古代,广成子踏入神秘的“战神殿”,在那里,他领略了天地宇宙的玄妙,悟出了宇宙的真理。当他重返尘世,他将这些深邃的知识通过黄帝传承给了世人。广成子以古老的甲骨文书写了《长生诀》,这部宝典凝结了他的智慧和领悟。之后,他再次潜入“战神殿”,踏入了“破碎金钢”这一超凡脱俗的境界。

    可以说,《长生诀》源于更为深奥的《战神图录》,它是《战神图录》的精髓提炼,是易于理解的简化版。《战神图录》不过是“战神殿”中悬浮于空中的一批浮雕,静静地等待着有缘人的到来。只有那些心灵纯净、智慧深邃的人,才能从中领悟出至高无上的武学境界——“破碎虚空”。

    尽管《战神图录》的力量无比强大,但其深奥难懂,非大智慧者难以窥其门径。而《长生诀》则以七幅图简洁明了地引导修炼者,使他们能够直接吸收天地万物的精华,转化为自身的先天真气,从而迅速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这部宝典为世人提供了一条通往武学巅峰的捷径,让普通人也能触摸到宇宙的奥秘。

    从理论上来说,《长生诀》根本与武功没有半点关系,但却是嵌合天地自然奥理的窍诀。其理念是人身乃一小天地。身外又是另一天地,所以只要把握到这两个天地的自然之理,内外两个天地就会合而为一,浑成一体才是天人合一,《长生诀》就是这门天人合一理念的巅峰秘诀。

    长生诀共享此功以真气测敌、知敌、惑敌,奥义在於借力,利用“生死二气”的极速转换来借力化劲,将别人攻来的真气(死气)转化为生气,回复自己的气血,届时施功者的真气内力将生生不息、永不衰竭。

    长生诀的修炼法门独树一帜,与世间各大门派的修炼之路截然不同。修炼此诀的首要之务,便是修炼者需得无半点内力,如同一张白纸,无欲无求。更奇特的是,修炼时还需心怀无意之意,如同流水无痕,自然而然。

    孟少文,这位专家造船师,选择了一种站姿挥臂的方式进行练习。孟少文,本身并无半点内力,且对武功一窍不通,而且对神秘老者无比信任,所以修炼起来也毫无忌讳,这恰巧满足了长生诀的修炼要求。在打铁的这些日子里,孟少文的进步可谓神速。他的每一次挥锤,都仿佛在探寻长生诀的深奥之处,每一次打铁,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他对武道的执着与追求。尽管外界纷纷扰扰,但孟少文的心却始终如一,他的眼中只有那闪烁的铁光。

    大战在即,此时,军匠营内,早已是人声鼎沸。铁砧声声,火星四溅,工匠们忙碌的身影在炉火旁穿梭。孟少文与李铁山并肩而行来到军营,两人都是一脸肃然,心中却是豪情万丈。孟少文目光如炬,扫视着这片属于他的新领地。

    “各位!”孟少文高声喊道,声音在军匠营内回荡,“从今日起,我周志坚便是这军匠营的统领。时局紧张,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浪费。我要求大家团结一心,共同为保卫家园而努力!”

    军匠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目光投向这位新统领。他们看到的是一位年轻而英俊的面庞,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身为工匠最近都听说《锻造纲要》,知道这位统领并非空有其表,而是有着真才实学和坚定意志的人。

    孟少文接着说道:“我会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面对接下来的挑战。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蒙古人就不会踏足钓鱼城一步!”

    军将营来了主心骨,众人时期大振。

    孟少文站在军匠营的中心广场上,眉头紧锁,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向身旁的几名管事说道:“各位,情况紧急,我们必须立即召开会议商讨对策。”

    几名管事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凝重。他们纷纷点头,跟随孟少文走向一间简陋的议事厅。

    议事厅内,气氛肃穆。孟少文站在桌前,双手背在身后,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他沉声道:“近日,探子来报,蒙古大

    议事厅内,昏暗的灯光下,孟少文的身影显得愈发高大。他眉头紧锁,目光如炬,扫视着面前几位管事,每一位都是军匠营中的精英,他们的眼神此刻都充满了凝重。

    “蒙古大军压境,钓鱼城岌岌可危。”孟少文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议事厅内弥漫开来,“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亲人,都在这片土地上。我不能坐视不管,更不能让蒙古人的铁蹄践踏我们的尊严!”

    孟少文的话音刚落,议事厅内便响起了一阵低低的议论声。众人议论纷纷,显然都被孟少文的决心所感染。他们知道,这位新统领不仅有着真才实学,更有着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统领,我们该如何应对?”一位管事站起身来,恭敬地问道。

    孟少文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全城的物资,尤其石头、铁器和木材。这些物资将是我们改造军匠营、增强战略防御的关键。”

    “其次,我们需要制定一套详细的防御计划。”孟少文继续说道,“我们必须充分利用钓鱼城的地形优势,布置陷阱、挖掘壕沟、设置障碍物,让蒙古大军寸步难行。”

    “我们必须同心协力,将我们五人分为五支队伍,我亲自挂帅其中一队。我负责兵器的改造与精进,让火炮、投石车和弹药更为犀利;另一队则负责监管制造消耗品,包括滚木礌石、箭矢、炮弹和火油等战略物资;第三队则负责后勤的稳固,带领后勤队伍搜罗全城资源,尤其要发动百姓,将废弃的石头房屋拆除,将石头运回以备不时之需;第四队专注于守城器械的制造与监督,包括火炮、投石车、摆锤、大炮、鹿角拒马以及各类陷阱;最后一队则负责装备武器的制造与监管,包括盔甲、弓弩、刀枪、盾牌等。我刚到此地,对各位的专长尚不熟悉,此刻不是谦虚的时刻,其他四支队伍我期待着各位能挺身而出,自荐所长,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议事厅内,孟少文的话语仍在众人耳畔回荡,如同战鼓擂动,激起他们心中澎湃的热血。一位身材魁梧的管事站起身来,眼神坚定,声如洪钟:“统领,我叫钟庸,我擅长制造器械,这火炮、

    投石车、摆锤、大炮、鹿角拒马以及各类陷阱,就交给我吧!”

    孟少文点头赞许,目光转向另一位稍显瘦弱的管事,后者微微一笑,自信道:“统领,我叫张广。我虽力不能扛鼎,但擅长统筹调度,这监制消耗品、滚木礌石之事,就由我来负责吧。”

    又一人站起,目光如炬,声音铿锵有力:“统领,我是王宇,我曾在军中负责后勤,深知物资之重要,这收集全城物资、扒掉无人居住的石屋之任务,我愿一力承担!同时我也会动员城中百姓参与运输队,帮忙运送物资”

    最后,一位年长的管事缓缓站起,脸上皱纹深深,眼中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统领,老夫,曾凡,我虽年迈,但装备武器的监制,包括盔甲、弓弩、刀枪、盾牌等,就交给我吧!”

    孟少文心中欣慰,他知道,这些管事都是军匠营中的精英,他们的决心和勇气,将是钓鱼城最坚实的防线。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各位,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蒙古大军压境,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钓鱼城定能安然无恙!”

    议事厅内,气氛随着众人的自荐而愈发高涨。孟少文看着四位管事,心中充满了欣慰与信任。他知道,这些人将是他接下来抗蒙的得力助手。

    他转向一旁,沉声道:“李铁山副统领听令,我命你负责分管装备和器械制造,务必确保每一件武器都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李铁山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拱手道:“遵命!统领放心,我必将竭尽全力,不负重托!”

    孟少文点头,又转向另一位黄副统领,沉声道:“黄副统领,你擅长人事管理,民间工匠统一归你分配。同时,你分管消耗品制造和后期保障。我需要你立刻组织人员,安排四个技能熟练地老军匠给我,其余人员你分成四队分别行事,确保我们的物资能够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前线。”

    黄副统领站起身来,肃然道:“统领,我明白。我会立刻着手安排,确保后勤无忧。”

    孟少文满意地点点头,他知道,有了这两位副统领的协助,军匠营的运作将更加高效。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各位,我们的任务艰巨而光荣。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为钓鱼城的防御做好充分的准备。”

    议事厅内,众人齐声应诺,声音震天。

    黄副统领,立即组织人马给

    黄副统领领命后,立即行动起来。他首先调集了一批工匠,忙碌地清理出一片宽敞的地方,供孟少文作为武器研发的场所。同时安排四名经验的老军匠跟随孟少文进行研发,他们分别擅长器械、武器装备、火药和陷阱等制造。

    与此同时,黄副统领开始精心安排四路人马的队伍,分别由四位管事分别进行统领。

    黄副统领不仅注重人员的分配,更关注物资的调配。他深知,物资是战争的基础,是保障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他亲自监督物资的筹集和分发,确保每一份物资都能得到合理利用。

    在黄副统领的精心组织下,工匠营如同战争机器般运作起来。工匠们连夜赶工,制造着各种战略物资和守城器械。他们的双手虽然沾满了泥土和油污,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在孟少文的研发场所内,他下令将投石车、火炮、守城摆锤、火药弹丸、弓弩、陷阱等各式武器样品一一搬来。接着,他特地请来了一位军中精通武器的士兵作为试验员,希望能对这些兵器的性能和威力进行一番深入的了解,并收集一线士兵的反馈。

    他逐一检验了这些武器,结果却大多令人失望。尤其是火炮,其填装速度慢、射速低,且威力也远未达到预期,让孟少文大失所望。弓箭虽然威力强大,但孟少文亲自尝试后却发现,即便是运用长生诀,他也只能勉强拉动一石弓,更别提准头了。恐怕全城之中,没有几个百姓能有如此臂力来使用弓箭,更别提使用弓箭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

    面对即将到来的蒙古十万铁骑与步兵,城内的三千官兵恐怕难以支撑太久。孟少文深知,必须动员城中十万百姓共同守城。于是,他决定放弃对弓箭的改良,转而优先改良更适合百姓操作的手弩。他深知,在即将到来的恶战中,每一个能够战斗的力量都至关重要。

    于是孟少文安排擅长武器制造的老军匠跟她一起手弩改良。他反复研究了制式手弩,决定开发一款上弦轻松,准度高、射程中短、可以连发手弩,他借用了现代力学和省力杠杆原理和诸葛连弩的机制,并加长了箭槽。

    孟少文轻轻地对疲惫不堪的老军匠说:“你先去歇息吧,待我把这蓝图描画完毕,自会唤你。”言罢,他便投入到紧张的绘图工作中。月色如水,孟少文手中的笔却如飞,一夜未眠,终于在天亮之前,将这款改良版的诸葛连弩蓝图画了出来。

    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孟少文便唤来传令兵,急促而坚定地说:“速去将老军匠唤来,蓝图已毕,是时候开始制作了。”传令兵应声而去,不一会儿,老军匠便被带到孟少文面前。

    老军匠接过蓝图,眼中的疲惫瞬间被惊讶所替代。他凝视着图纸,仿佛看到了战场上这款新型诸葛连弩的威力,不禁赞叹道:“这真是巧夺天工,神来之笔啊!”老军匠声音颤抖,激动得几乎无法自持。他一生浸淫于武器制造,自以为见识过无数奇兵利器,但眼前这款手弩,却完全超越了他的想象。孟少文微微一笑,他知道,接下来的制作工作将是对他们技艺的又一次考验。

    孟少文微微一笑,解释道:“这是我根据诸葛连弩的原理,设计出来的加强版诸葛连弩。它的上弦力度比制式手弩轻松数倍,准度和射程也有显著提升,最关键的是,它可以连续发射十支弩箭”

    老军匠听得如痴如醉,连连点头称赞:“妙!妙极了!这款神弩,至少比咱们只是手弩提升三成!”

    孟少文摇头道:“三成?不,你太小看这款神弩的威力了。这把弩普通百姓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操作得当,它足以让任何敌人胆寒。不过,现在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你立刻组织工匠们按照蓝图制作样品,我要亲自试射。”

    老军匠不敢怠慢,立刻领命而去。接下来的,孟少文和老军匠门几乎是不眠不休地建造神弩,众人分别负责零件的打磨,由于很多零件前所未见,需要军匠门亲自去做。工匠们虽然疲惫不堪,但看到孟少文和老军匠都如此拼命,也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终于,在天蒙蒙亮的时分,第一把加强版诸葛连弩诞生了。孟少文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拿起了这台精心打造的弩机,准备一试其威力。

    诸葛亮对军用连弩的“损益”操作看似只是在弩上做加减法,其实相对于弩及一般连弩是又一次质的飞跃,特别是去掉了弩的核心部件“弩机”,新增了核心部件“连杆”和“箭匣”,使诸葛连弩完全不同于弩,就像弩因为增加了弩机而完全不同于弓,“诸葛连弩中的箭匣和箭管是现代枪械中弹匣和枪管的原始鼻祖。

    初试之下,他微微皱起了眉头,虽然连弩的性能已经相当出色,但似乎并未完全达到他心中的预期,诸葛连弩的操作跟枪完全不一样,需要前后拉动连杆发射,孟少文并未练过弩箭的射击,难免射术生疏,舍得不准心里难免有些失落,变转手交给了,军士试验员在体验过后,弩弩命中,对这款弩赞不绝口。

    军士眼中闪烁着钦佩的光芒,他赞叹道:“统领真乃神人也!这款新式弩机,其威力与精准远超我们原先的制式手弩,竟能强大至此等程度。若有幸得一名壮士相助,负责持续为我装填弩箭,我手中这武器,便足以匹敌昔日二十人之众的火力。真乃战争之利器,决胜之法宝!”

    孟少文如梦初醒,大喜过望,于是在军士试验员的耐心指导下,孟少文不断地调整着弩机的角度、力度和发射节奏,终于掌握了诸葛连弩的技巧,在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后,孟少文再次举起了连弩,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猛地扣动了扳机。只听得一阵连绵不绝的弓弦震动声响起,弩箭如同出膛的炮弹一般疾射而出。孟少文紧盯着箭矢的轨迹,只见它们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完美的弧线,准确地击中了远处的目标。

    这一刻,孟少文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加强版诸葛连弩终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准度、射程和连发效果都堪称完美。这不仅是他个人技艺的巅峰,更是对古代智慧的传承和创新。

    此后,军士试验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见地的改进建议,老军匠门闻讯后立刻着手进行调整。不久后,军士试验员又一次尝试了新的设计,他的脸上立刻洋溢出了赞叹不已的神情,连声称赞不已。

    孟少文看着手中的神弩,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他深知,仅凭神弩还不足以完全抵挡蒙古大军的进攻,必须有人能够熟练使用它,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于是,他向那名军士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军士恭敬地回答:“回统领,我叫李铁柱。”

    “李铁柱,好名字!”孟少文点头赞许,“从现在起,你就是这批神弩的教官,负责训练城中的百姓如何使用神弩。你能否胜任?”

    李铁柱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他挺直胸膛,大声回答:“统领放心,我必定不负所托!”

    孟少文毫不犹豫,火速派遣传令官与李铁柱向王坚传递重要消息。王坚大人听闻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对军匠营的卓越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立即下令孟少文加速制造与装备进程,确保部队尽快得到补充。同时,他采纳了孟少文的建议,广泛招募城中的健壮男子,进行手弩训练,以备不时之需。

    命令传回军营后,众军匠们士气大振。

    孟少文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又转向老军匠:“连弩的制造也不能停,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制造连弩,让每一个百姓都能拿起武器保卫家园。”

    老军匠领命而去,孟少文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研究如何进一步提升神弩的威力。他知道蒙古大军兵强马壮装备精良,单靠连弩还不足以完全扭转战局。因此他必须想办法给敌人制造更大的麻烦。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孟少文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在神弩的箭头上涂抹毒药!这样一来即使敌人穿着厚重的铠甲,只要擦破皮,也能让他们中毒身亡!

    说干就干,孟少文迅速召集了负责制造军需品的匠人,命令他着手研发毒药。同时,他又在城中广泛征集大夫,共同参与到这项秘密任务中。经过众人的反复研究和试验,最终选定了一种名为“蚀骨散”的剧毒。这种毒药虽然不会立即致命,却能在兵器上持久停留。一旦感染,人体会逐渐腐烂,若不得到及时治疗,数月之内便会命丧黄泉。孟少文对此极为满意,他知道,这将是他手中的一张致命王牌。

    “哈哈!有了这蚀骨散相助,蒙古大军这回有苦头吃了!”孟少文仰天大笑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咚咚咚,城外鼓声震天,仿佛要将整个城市震得摇摇欲坠。他知道,蒙古大军即将兵临城下,一场血战在所难免。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