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苟成千古一帝! » 第二十五章:将袁隗满门抄斩,三日后问斩!

第二十五章:将袁隗满门抄斩,三日后问斩!

    闻言之后,满朝百官却哗然了!

    袁氏门生故吏们顿时惊疑不定起来,因为谁都知道,城门校尉伍琼是袁氏盟友,关系密切!

    太傅袁隗,波澜不惊的神情,终于因为这个名字,而有了动容!

    对于城门校尉伍琼的失职,袁隗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让他扼守皇城城门,挡住北军五校勤王救驾,却接连被秦琼和张辽率玄甲军入内、而后北军五校大军入内,伍琼到底在干什么?!

    袁隗猜到城门卫出了问题,但崇德殿内形势变幻,他根本没有办法联系城门卫和城门校尉伍琼,因此一直蒙在鼓中,不明不白!

    而现在,听朱雀之言,难道他们控制了城门校尉伍琼?!难道伍琼被他们威逼利诱下招供了什么吗?!

    念及此处,袁隗的袖中之手颤抖了一下!

    伍琼可是袁氏党派中的高层人物,城门校尉可是秩比二千石的高官,与北军五校尉平起平坐,甚至因为控制皇城十二所城门,重要性更高一点点!

    正因为城门卫的重要性,袁隗才会千方百计安插伍琼进入城门卫。

    就是为了今日行废立而谋划,将一切不安定因素扼杀,避免北军五校中的“何进旧部”阻止行废立!

    而如此重要的位置,袁隗安插的自然也是自己的亲信,在袁氏党派中足够的重量级人物!

    由此可见汝南名士:伍琼,在袁氏中的重要性,可以接触到很多的核心关键!

    如果伍琼真的透露了什么,那么这个秘密,就是袁氏高层中的核心秘密了,每一件事情,都是足以动摇袁氏的恐怖秘密!

    “不可能的!伍家也是汝南世家,与袁氏盘根错节、同气连枝。伍琼就算自尽,也不会为了自己苟活而连累家族,他不敢透露什么!”

    袁隗说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猜想,对于他们而言,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族可以延续千秋万代。

    苟利国家生死以,家族传承吾辈责!

    既然伍琼不会透露什么,那么袁隗反而可以质问厂卫为何审问堂堂“城门校尉”,如果伍琼身上有伤,还能以被“屈打成招”,或“威逼利诱”反击!

    政治斗争就是这么残酷,不见鲜血,却暗藏刀光剑影!

    身居高位的太傅袁隗,宦海沉浮数十年,见惯了大风大浪,很快就镇定自若下来了,心中已经出现了好几种应对措施。

    满朝百官的惊疑不定之中,城门校尉伍琼随着厂卫进入崇德殿!

    伍琼身上衣装亮丽、仪表堂堂,没有任何的伤势,行走间没有任何的扭捏,显然是毫发无伤。

    他神色泰然自若,正义凛然,根本没有任何被威逼利诱、屈打成招的痕迹,就这么堂堂正正向着丹墀前走去,没有与袁隗等党派眼神交流什么,可谓是光明磊落!

    这反而更令袁隗放心!

    他不相信伍琼会说出什么,伍氏与袁氏等世家大族,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同气连枝,他难道傻了不成?背叛自己的阶级,投靠皇权?!

    满朝百官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猜不透刘辩的想法,不明白朱雀将城门校尉伍琼召来干什么?!

    伍琼与袁隗关系密切,但他又不会说什么!

    难不成伍琼还会指认袁隗吗?!

    别逗了!

    他们两家都是汝南世家,盘根错节、同气连枝,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伍琼指认袁隗,那不等于自寻死路吗?!

    那陛下又是意欲何为?!

    司徒王允给了一个台阶下,陛下却置之不顾,到时候走到撕破脸的地步,可就是让他完全下不来台,丢的是皇家脸面!

    满朝百官惊疑不定!

    都下意识望向上首闭目养神的汉帝刘辩。

    刘辩依旧紧闭着双眼,一旁的何太后神色有些紧急,她在垂帘之后,距离龙椅有数米之远。

    刘辩召见“城门校尉伍琼”后,何太后神色就为之一变,轻声提醒刘辩,伍琼和袁隗乃是同气连枝的盟友关系,他不可能背叛袁氏!

    可刘辩装作听不见,还在闭目养神,这令何太后有些无可奈何。

    明明刘辩已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终止了西凉军妄行废立。局面走到这一步,其实就应该各退一步,见好就收!

    但是刘辩,却想要趁胜追击,针对袁隗和袁氏!

    可能吗?!

    不可能的!!!

    袁氏乃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朝廷、在地方,有着非常恐怖的势力,而这些势力错综复杂、盘根错节,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抗衡的!

    哪怕是汉灵帝这位政治手段高超的帝王,都只能隐忍,靠着卖官鬻爵发展鸿都门学,希望培养平民子弟对抗世家子弟。

    刘辩如今不过手握区区兵马,就想要直接扳倒袁隗,那是痴心妄想!

    如果军事力量强大就能掌控全局,董卓已经成为大汉之主了!

    自古以来凡事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若是你没有名份,强如董卓的西凉军,都将受到天下唾弃、诸侯抗议,自取灭亡!

    看看刘辩的出手,袁隗无动于衷,但袁氏门生故吏、袁氏的盘根错节的世家党派们,顿时对刘辩这位汉帝强烈抗议,表达不满!

    究其原因就是,刘辩“师出无名”啊!

    想要扳倒汝南袁氏,不仅需要强大的力量,还需要足够的名义!

    而现在,刘辩难道将希望寄托在城门校尉伍琼身上?!

    荒谬!!!

    伍琼与袁隗就是自己人!

    何太后神色紧急,连声呼喊“辩儿?!”,可依旧得不到回应,她顿时懊恼了!

    儿大不由娘!

    就在全场众人心思各异、惊疑不定的时候,城门校尉伍琼走到丹墀前,啪嗒一声,跪地叩首,说出了令全场难以置信的话:

    “陛下,袁隗授意我控制皇城,阻挡北军五校勤王救驾,务必保证今日西凉军行废立顺利进行,试图废帝立新君,以此扳倒陛下和何氏外戚!

    “这是臣与袁隗密谋的证据。臣与袁氏等世家蚕食国家,利用权利巧取豪夺、贪污受贿的记录,走私贸易、养寇自重骗取军事财政等等,全部在列,请陛下过目!”

    厂卫取过城门校尉伍琼递交的证据。

    上面有伍琼与袁隗多年来往的书信,他们暗中勾结的利益往来,包括走私、养寇自重、策动夷狄拖垮边军,以此对军事财政的贪魔克扣等等。

    刘辩知道玄武易容伪装成‘伍琼’后,借着这个身份里应外合的同时,也在调查伍琼与袁氏的来往。

    但他没有想到,短短时间,只是短短时间,调查出来的这些冰山一角,就令他有些骇然失色!

    比如这一项。

    灵帝时期,因为朝堂、地方由世家大族子弟把控,甚至连举孝廉为官都是世家垄断,每一次举孝廉,等于为世家增添了一个门生故吏,国家选官,肥了世家大族。

    灵帝为此想了一个办法,扶持宦官,设置十常侍和门下省对抗。发起党锢之祸,同时设立鸿都门学,培养平民子弟,一时令世家节节败退,投降者甚多。

    这时候袁氏为首的世家怎么应对的?

    很简单!

    他们策动边境叛乱,通过夷狄的侵略,迫使大汉不得不增兵抵挡,军费如同天文数字增加。苛捐杂税下,百姓们还需要承受兵役和徭役,苦不堪言,动摇国本!

    世家大族暗中借此土地兼并、巧取豪夺,明面上还天天弹劾灵帝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灵帝没办法,只能暂时搁置鸿都门学的平民子弟培养,将财政全部转入军事战争之上。

    就这样,世家大族为首的公卿,还与地方将领如董卓之流联手,贪魔克扣!然后又弹劾灵帝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以至于军费紧缺、国库空虚!

    肥水流入世家中,黑锅皆有灵帝背!

    前线吃紧、后线紧吃!

    一汉当五胡的堂堂大汉强军,都吃了不少的败战。没有军饷怎么去打战?就算边民自费,可欠饷越多,饥寒交迫,连体力都没有!

    刘辩越看越是骇然,这还只是短短时间调查的冰山一角,如果继续深入,大汉早就烂透了,已经是千疮百孔,随时要沉船了!

    别说刘辩骇然,满朝百官也骇然了!

    他们不是骇然袁氏和伍氏,暗地里有这么多龌蹉,而是骇然伍琼是不是失心疯了?!自取灭亡的将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情曝光了?!

    这确实对袁隗及其袁氏是一种打击,但问题是,你伍琼、汝南伍氏还能独善其身吗?!

    就算陛下念在你“坦白从宽”的份上,赦免你家族。

    可经此一事后,汝南伍氏将成为天下世家唾弃的对象,因为他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是的!

    这些世家大族出身的贵族人,逻辑思维等脑回路都不同。

    他们不是唾弃伍氏和袁氏的龌蹉,而是唾弃伍琼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甚至在他们看来,偶尔的贪污受贿无关紧要,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不对?!他们这些官员不吃饱,怎么去为民服务啊?!

    满朝百官惊疑不定!

    他们不理解伍琼为何要这么做?!

    就算袁隗绿了他,甚至上了他老母,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鱼死网破的地步啊!

    他们不理解!

    当事人袁隗更加不理解!

    伍琼说完之后,将那些证据交出来后,袁隗终于坐不住了,身躯逐渐有些颤抖起来。

    袁隗张了张口想要狡辩,但同党伍琼的自曝就是“人证”,他递交的证据就是“物证”,这些物证还都是可以根据时间、地点、人物,进行追查的“铁证”。

    袁隗怎么去狡辩?!

    袁隗无话可说了!

    这时候,朱雀直接出列,又一次质问太傅袁隗,冷声道:

    “太傅,你方才说‘空口白牙,何来铁证如山?’,现在可是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了!

    “你袁隗狼子野心,世受汉禄,却不知忠君报国,与董卓狼狈为奸,妄行废立,意图巅峰大汉皇权,此乃谋逆之罪!

    “更不用说,你袁氏暗地里那些见不得光的龌蹉事,每一件都是抄家灭族的大罪。袁氏心中可还有陛下?还有大汉天下?还有国家社稷、黎民百姓?

    “请陛下裁决!”

    朱雀言毕,还未等刘辩出口,袁隗颤颤巍巍中依旧没有出列,但这时候袁氏门生故吏却心中了然,见机行事的集体出列。

    “陛下,此事牵连甚广、事关重大,臣等请求剥夺袁隗太傅之职,交由廷尉审问!!!”

    他们想要以退为进,大汉的律法是有公正性的,初审、复审,最后才交到汉帝最终裁定。这就是“以退为进”,拖延时间,足以将证据湮灭!

    但刘辩已经没有心思与他们拉锯下去了!

    “不用了……”

    这一刻,刘辩想到了汉灵帝。

    灵帝执政时期,西南叛乱、鲜卑作乱、羌氐叛乱、西域动荡,简直就是多事之秋。正好是灵帝建立鸿都门学,培养平民子弟的时间段,真是够巧合啊!

    就这样,灵帝最后依旧镇压叛乱,缓解局面,军事方面战功赫赫。

    灵帝还下诏校正《五经》,纂刻《熹平石经》,开创中华石经的历史先河,为未来的印刷术提供经验,还有建立鸿都门学的教育投入,这文化层面也是丰功伟绩。

    灵帝这“文治武功”不说顶尖,至少也是中上之选,怎么最后驾崩后,只是得了一个“灵”的恶谥号啊?!

    现在刘辩想明白了,因为这些掌握话语权的读书人,已经坏透了!坏到了骨子里、血液中!

    “锦衣卫何在?!”

    刘辩的眼神渐渐坚定,杀气弥漫。

    “属下在!!!”

    青龙和朱雀领头,厂卫顿时单膝跪地领命。

    “袁隗妄行废立,颠覆皇权,危害国家政权,意图谋逆,大逆不道、罪无可恕,判处满门抄斩!!!三日后在东市行刑!!!

    “昭告天下,传檄地方,令地方官员逮捕袁氏子弟,但凡反抗者,可格杀勿论!!!

    “此事交由锦衣卫全权操办!!!”

    刘辩肃杀冷漠的说道:“从今日起,锦衣卫由朕亲自负责,代天行权,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属下遵命!!!”

    青龙和朱雀等厂卫领命之后,直接转身走下丹墀,要将太傅袁隗捉拿入狱,而后对袁隗抄家灭族。

    但这时候,满朝百官却从惊骇之中惊醒过来,袁氏门生故吏顿时群情汹涌的劝谏道。

    “陛下,万万不可!!!”

    “董子(董仲舒)有言:‘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

    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后刑’的,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

    “如今不过九月初一,不宜动刑!”

    太尉杨彪更是谏言道:“陛下!秋冬行刑乃汉律规定。章帝重申:‘王者生杀,宜顺时气。其定律:无以十一月、十二月报囚’。”

    他们没有为袁隗求情,如今铁证如山,很难有回旋的余地。但他们搬出《汉律》,甚至引经据典,说如今不宜动刑,要秋后问斩!

    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斩首示众的,有时间、地点和时辰等规定!

    如今九月初一,等到十一月、十二月,至少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以袁氏的权利,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人脉,再加上世家的群策群力,绝对可以为袁氏平反!

    可如果是三日后行刑,大罗神仙来了也没用!

    “谋反大逆,决不待时!”

    刘辩就是怕夜长梦多,他没有心思与这些人拉锯下去。

    “陛下!!!”

    杨彪直接跪地叩首,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盘根错节的官员,门生故吏,也是跪地叩首,“祖制不可违、汉律不可违啊!”

    刘辩听着他们引经据典,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只觉得讽刺!

    董卓妄行废立的时候,他们可没有搬出什么礼法、祖制、汉律来阻止啊!

    袁隗妄行废立、并且颠覆皇权,如果不是城门校尉伍琼这个同党招供,估计满朝百官都为袁隗站队,都在对抗皇权。如今铁证如山,他们还要以退为进?

    痴心妄想!

    刘辩沉声说道:“但凡阻扰者,与谋逆同罪!!!”

    满朝百官这才不敢轻举妄动,锦衣卫将太傅袁隗直接押下,但事情还没有结束,殿外的对峙的西凉军和北军五校还需要解决。

    刘辩余光一扫吴匡、藏旻、马日磾三人,沉声说道:

    “步兵校尉吴匡、长水校尉藏旻、射声校尉马日磾救驾来迟,以渎职之罪革职查办!

    “司隶校尉秦琼兼领长水校尉、越骑司马张辽擢升步兵校尉。屯骑校尉朱儁、越骑校尉伍俘协助整合北军五校。

    “西凉军诸将立刻率兵撤出皇城回营,朕一言九鼎,赦免你们以下犯上之罪。但若有再犯,定斩不赦!

    “尔等可有异议?!”

    汝南袁氏出身的太傅袁隗,如今正被锦衣卫逮捕,其余诸将哪里还敢有异议,就连西凉军诸将都惴惴不安,不敢有任何的异议!

    众人诚惶诚恐的领命退下!

    今日西凉军行废立,真的是一波三折,但最后没想到,竟是太傅袁隗这个幕后黑手,被同党城门校尉伍俘背叛,揪出了袁隗的罪证,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铁证如山,哪怕袁氏门生故吏、哪怕那些袁氏关系密切的官员想要巧舌如簧狡辩,也根本做不到!

    形势变幻,一时令人猝不及防!

    西凉军诸将率军退出皇城,秦琼率玄甲军依旧镇守皇宫。锦衣卫分兵,前往太傅府对袁氏进行抄家。

    整个京师因此而沸腾起来了!

    但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们会坐以待毙吗?

    那些袁氏门生故吏,会让袁氏背负谋逆之罪、牵连到自己吗?

    谋逆的门生故吏,这个名声全毁了,他们的未来就全毁了!

    还有与袁氏盘根错节、同气连枝的世家大族,会坐以待毙吗?

    不会的!!!

    袁氏不会坐以待毙!袁氏的门生故吏也不会坐以待毙!袁氏盘根错节、同气连枝的世家大族更不会坐以待毙!

    唇亡齿寒、兔死狐悲!

    他们只会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哪怕对手是皇权!

    …

    春江水暖鸭先知!

    在天子脚下,京师上下,包括百姓们的政治觉悟很高。

    他们并没有因为汉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因此觉得京师终于安定下来了。

    他们只是感受到一股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气息,甚至这股气息比当初西凉军霸京、妄行废立还压抑、还凝重,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因为这是来自天下,来自大汉十三州席卷而来的暴风雨,整个天下必将因为这个诏令,而完全沸腾起来了!

    这不是汉帝对袁隗的出手!

    而是皇权对世家大族的宣战啊!!!

    刘辩今日行废立的翻盘,那隐藏在暗中的厂卫、曹正淳和青龙等高手、秦琼和玄甲军等军队势力,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叹为观止!

    可刘辩这番迫不及待的趁胜追击,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政治上的稚嫩!

    经过黄巾之乱后,朝廷下放兵权,那些世家暗地里豢养的私兵部曲,可都已经洗白了!

    地方军阀割据,世家做大,皇权已经是鞭长莫及了。

    汉帝这么做,不是彰显权威,只会激起地方哗变,将皇权和世家的最后一层遮羞布扯破!

    天下必将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