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永恒的秘密 » 第十四章 学生的故事

第十四章 学生的故事

    回忆的思绪一旦打开就如同奔腾的江水,想停都停不下来。

    温淑娴见到老头发呆的样子就知道他又想起了往事。

    “刚才想什么呢?那么出神。”

    “你刚才不是说了吗”

    “噢,起风啊?你这宝贝学生现在也不知道怎样了?你一说,我也想他了!”

    “他宝贝个屁,宝贝?!你不宝贝?你比我还宝贝!”

    “我宝贝我承认啊!我又不像某人,嘴硬!”温淑娴故意揶揄着老头。

    知夫莫若妻。这几年,老头心思太重,见老得快。唯有谈到他的学生雄起风,老头才能感到些许得意和惬意,仿佛一下就年轻了许多岁。

    “你看你,也不说想想儿子和女儿,净想着起风了。”

    老头望着贤妻苦笑了下,意味深长地说道:“这还能分得开吗?”

    这话,温淑娴深有同感。

    “你都想到他什么了?”

    “想着第一次见到那家伙。”

    温淑娴开怀一笑道:“哦,那已经有三十年了吧?你还记得?”

    提起雄起风,老头果然就精神了,使劲点着头道:“记忆犹新哪!”

    ……

    “你有兄弟姐妹吗?”

    “没有,先生。”

    “我的意思是你养父有其他子女吗?”

    “也没有,先生。”

    “那你母亲也太不容易了!独自一人把你拉扯大,还供你读书上了大学。你生父有再帮过你们吗?”

    “先生,他想帮也帮不了,我还没出生他就死了。不过,他倒是念过书的,还过了童生考试,只是在县试五考的时候没能考上秀才。”

    “哦……那么年轻就过世了,可惜了!”

    “先生。他好赌,把我母亲输给我养父后就投了河。所以……”

    “你母亲是被你生父赌输给你养父的?!他们怎么赌的?”

    “他们赌的掷骰子,先生。我养父用五亩水田做赌注,赢了带走我母亲,输了水田归我生父。”

    “雄同学,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们就像朋友似的交谈,你不用一口一个先生的叫着,别紧张,放松点,行吗?”

    “像朋友似的?先生,我母亲时常教导我,要我一定做到尊师若父!像朋友一样,我可不敢!”

    “有什么不敢的!做朋友好,能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亦师亦友,不好吗?”

    “先生,我真不敢!”

    “你母亲不是要你尊师若父吗?那你就听我的!我们就像好朋友那样相处。”

    “好吧,先生。”

    “你看,你又说了先生。有人向我推荐了你,说你非常优秀,是可造之材!所以呢,我就想和你单独的聊聊,增进下相互之间的了解,你大可放松点,不用那么小心翼翼的。我可不认为一个唯唯诺诺的学生能是什么可造之材!你明白了么?”

    “嗯。”

    “我先声明,我绝不是要打听你的家事,只是为了能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所以,你一定要把我当朋友一样,不要有顾虑,好么?”

    “我懂的。”

    “你,怨恨你生父吗?”

    “不恨。他之所以和我养父赌,是因为我母亲那时怀着我六个月了,为了能养活我母亲和我,不得已罢了。”

    “那你恨你养父吗?”

    “一点也不!他是个好人!”

    “好人?怎么个好法?能同我好好说说么?”

    “可以的,只是这话有点长……”

    ……

    “我亲爷爷是鸦片战争那年出生的,是家里最小的儿子,家里原本也是有田的,维持生计没什么问题。”

    “大清签订《南京条约》后,加征了各种赋税,我亲爷爷家里就开始负担不起了。先是借贷,后来遇到灾荒年就开始卖田产,等到我亲爷爷长成人要分家的时候已经是无产可分了。”

    “那时候太平天国闹得凶,我亲爷爷就投了湘军。太平天国被剿灭后,我亲爷爷退役回乡,用攒下的军饷和赏功银子购置了六亩多上好水田,还娶了我亲奶奶成了家。”

    “我亲爷爷当湘军时受过伤,我亲奶奶一直都怀不上,到了我亲爷爷四十以后后才有了我生父。生父他幼时体弱,亲爷爷又认为读书才是光耀门庭的正道,就送他上了私塾,基本不让他插手农活。”

    “生父他原本也是不赌博的,秀才考试失利后,我亲爷爷一来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就想着趁有生之年能看着生父他成家立业,开枝散叶;二来也想就着成亲给生父冲冲喜,望他能考试顺利,就让他娶了我母亲。没多久,亲爷爷和亲奶奶就相继过世了。”

    “先生,您是知道的,在乡下,婚丧大事花费是大头。三场事下来,那六亩田也就剩下三亩半了。我母亲是裹过脚的,生父又不善农事,就只好把田交给别人打理,自己去城里找事做。日子虽过得捉襟见肘,倒还对付得过去。”

    “可惜好景不长。光绪二十六年大旱,粮食歉收一半,生父他只能四处借钱借米。”

    “借了债总是要还的,他又不想再卖那仅够活命的田产,就借了钱去赌。这一赌,还赌赢了,不仅还清了所有的债,还略有富余。”

    “可人一旦沾染上赌博,就离坟墓不远了!”

    “有了第一次的甜头,生父他就收不住手了。起先还是偶尔小赌,赢多输少的,他觉得他天生是赌博的料,就开始进赌场去赌。这一进去,就完全踏入了深渊。”

    “生父是个读书人,家中又有几亩田,有了困难,找亲戚朋友总还是能借到点,虽然那些亲戚朋友们自己过得也很艰难。但是自从他成了赌徒起,就再也借不到了。毕竟,谁愿意把自己嘴里节省下的那点东西,拿给一个赌徒去挥霍呢?”

    “终于有一天,他开始借高利贷去赌了。先生,您应该清楚,借了高利贷就等于是永无出头之日,一辈子也还不清了的。”

    “到了光绪三十二年,也就是我出生那年,他已经变卖了所有的田产,房子也当了,却还欠着没完没了的高利贷。而那一年,爆发了特大洪灾。”

    “我生父和养父是在一个村里从小玩到大的。养父没念过书,但他体格健壮,对读书人又有种莫名其妙的好感,儿时经常帮生父出头和村里其他小孩打架。生父就养父一个好玩伴,也珍惜得紧,什么春秋战国的,三国的,隋唐的故事经常讲给他听。时间一长,他们就成了最好的兄弟。”

    “先生,您是最清楚的,自从两广总督在湖北搞了《签捐票》后,各地效仿,赌博实际就合法了;而在宣统皇帝颁布《禁革买卖人口旧习酌拟办法》之前,人口买卖也是合法的。灾荒年,卖妻儿的时常都有,大灾年,那就遍地都是了。”

    “养父原本是要卖了田替生父还债的,生父他没同意;一来他不想连累兄弟,二来,即使是卖了田也还不完。为了让我母亲能避开高利贷的逼债,他们想了那么个假赌的主意,还拉了村里族长做中人签字画押。”

    “虽然一个孕妇连两分地都不值,但是既然有了赌约,就有了合理性。一个合理合法的交易,高利贷就没了找我母亲追讨的理由。”

    “令我养父没想到的是,我生父没按他们说好的外逃,而是选了条绝路……大概,他认为只有那样才能彻底摆脱高利贷的纠缠吧。”

    “宣统二年,再发大水。水退后,族长让我养父清理祠堂,几天后他染上了霍乱,没能活下来。临死前,他求了族长及其他几个有威望的老人:将家中五亩水田捐给族里,换族里负担我和我母亲的生活到我十五岁,并求族里让我念书。族长答应了,并一直供我念书到现在。”

    ……

    “你为什么要报考我们湖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为了能当警察。”

    “只是想当警察的话,有个高小学历就够条件了。下面县里招募警士,你应该很容易考上,没必要来这。”

    “我想做管警察的警察。”

    “为什么想当?”

    “因为赌场,妓院,烟馆,高利贷都被警察把持着。”

    “那你为什么要选修经济学?”

    “因为太穷!”

    “你做了警官后就不会穷了。”

    “我是说,国家太穷!”

    “要想国家不再贫穷落后,得相信科学,发展工业,你为什么不去学工科呢?”

    “嗯……族长找了个懂《周易》的人给我算过,说我是包龙图转世。所以,我只适合做警察,当个管警察的警察。”

    “你还信这个?”

    “包龙图转世当然是阿谀奉承的溢美之说,为了多讨点利是而已。我信的是《周易》。存在了几千年的东西,总是有它道理的。”

    “那你相信科学吗?”

    “当然信!”

    “你认为什么是科学?”

    “科学嘛……就是已经经过时间证明是正确的东西。”

    ……

    “先生,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当然!”

    “您是留过洋的,洋人真的什么都比我们强吗?”

    “那怎么可能!若论科学技术,工业制造那确实比我们强太多;但是,若论文化,洋人还差得远!就比如说取名字,我们是姓甚名谁派行哪般都有规矩的,洋人除了姓,太随意。”

    “那完了,我的名字也是随意取的。族长给我取名的时候刚好起了风,随口说了句——起风了。就被我养父给当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