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断明 » 第三章 神仙

第三章 神仙

    郭云泽看着摆在桌上由野菜和杂粮组成的的窝头,品相着实不太好看。

    咕噜~咕噜

    正当郭云泽心中还在品评着饭菜的时候,肚子已经开始不争气的叫了起来。也是从山里走出来到现在,就喝了一碗水,腹中着实有些饥饿。可看着那发黑的窝头实在是难以入口。

    作为一个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人很难想象,在明朝底层百姓所吃的是这些,还记得以前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剧中的百姓吃的白面馍馍,现在想来那应该是骗人的;

    当郭云泽还在做思想斗争的时候,肚子这时候又开始不争气的发出咕噜~咕噜声;

    无论思想斗争做的再激烈,可身体总是诚实的。

    “张大爷,我能和你商量个事儿吗?”郭云泽坐在凳子上,一手拿着窝头,一手端着那飘着几片野菜的汤碗。

    “你说吧”老张头放下汤碗,抬着头看着郭云泽。

    “张大爷,我想在您这儿住上几晚,顺便把图纸画出来。”郭云泽一脸诚恳的看着老张头;

    “行,正好老头子我没人聊天呢,一会儿我把西边那个小厢房收拾出来,你就住在那儿吧。”

    老张头如此爽快的答应,这是郭云泽没有想到的。

    “张大爷,难道您不需要看看路引么?”郭云泽很诧异的问到;

    “看那玩意儿有啥用啊,老汉我又不识字,再说了,你又不是第一个在这儿借宿的人了。”老张头一边吃着饭,一边回答着郭云泽的话;

    所谓“路引”,是封建王朝为了限制人口流动,将人口束缚于土地上的一种措施。

    要知道古代最重要也是最倚靠的就是税收。因此为了把百姓束缚在本土,就必须限制他们人员流动,但有时候又必须让他们离开所属地,比如外出经商,探亲访友,“路引”也就出现了。

    根据《明会典》记载;

    若军民出百里之外不给引者,军以逃军论,民以私渡关津论。

    凡无文引,私度关津者杖八十,若关不由门,津不由渡,而越度者,杖九十。若越度缘边关塞者,杖一百徒三年。因而外出境者绞,守把之人,知而故纵者,同罪。失去盘诘者,各减三等,罪止杖一百。——《明会典》

    这种“路引”制度是所有封建王朝的必然选择,只不过汉唐叫“符传”“过所”,宋朝叫“凭由”,目的都是为了把百姓限制在本土辖地内,把人束缚在本地上,稳定了社会秩序,

    而随着明末官员的贪污腐败,不作为导致“路引”制度的败坏,流民的大量出现,也标志着一个王朝由盛转衰。

    郭云泽想着;在明末的这种时代背景下,到处的兵荒马乱,有没有路引,对于百姓而言,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能有一个安定的栖身之所,已经很不错了。

    就在这一问一答之间,饭已经吃完了,老张头去收拾碗筷。留下郭云泽自己在板凳上边发呆:

    他也在思考,为什么老天爷要让他穿越呢?其实到现在他已经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实,他只是自己想不通而已。想让他来拯救大明朝吗?可郭云泽自问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也没有想过要立下多大的目标。他自己也承认自己是一个自私的人,也只想把自己这一辈子过的舒服就可以了。

    当郭云泽自己还在发呆的时候,一旁的老张头已经收拾完了碗筷。又走进了西厢房,把里面收拾了一遍。

    等老张头把西厢房收拾完出来,郭云泽还在板凳上面发呆,老张头便上前拍了一下郭云泽的肩膀。

    “西厢房已经收拾好了,你进来瞅一瞅要是不随心的话,你自己再收拾收拾。”

    “小小的娃,心思太重了,可不好。”

    郭云泽打了个激灵,听到了老张头说的话只是笑了笑,也没有说别的:

    等进了西厢房,打量着屋子。收拾的很干净,把背包放在了炕上。

    “你先收拾着,我出去一趟。”老张头朝着郭云泽在的西厢房喊了一声,迈步就出去了:

    老张头并不怕郭云泽偷自己家的东西,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在自己身上,家里仅有的值钱东西,也就是那桌椅板凳了,所以老张头并不担心。

    此时的郭金泽心里也在暗想,难道老张头不怕自己把他东西偷了吗?就这么放心,让一个外人在自己家里。难道大明的民风都这么淳朴吗?想了一会儿,也就不想了:

    郭云泽打开自己的背包,将里面的东西一件一件的取了出来,一个保温毯,一柄多功能的军工铲,一把折叠的多功能小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急救箱,急救箱里的工具非常齐全,里面的东西都能支撑着做几次简单手术的了,这也是郭云泽斥巨资买来了,以防万一的,当时郭云泽掉下水潭时还在想着这次的急救箱能派上用场了,还夸赞自己很机智,可是谁哪知道直接就穿越了。等郭云泽醒来的时候,看见自己身体上被石头刮伤的一些个伤口已经愈合了,也没有用上。想到此处连郭云泽自己也一阵的无语,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手又向里面翻了翻翻到了一个日记本和一个充电宝,一个手机,还有几件自己换洗的内裤:

    这年代有手机也没用啊,也没有信号。郭云泽一阵子抓狂,在后世不能玩手机,是很难熬的可现在的郭云泽想的是没有手机信号,网络,更难熬。由于是在爬山,湿度比较大,所以手机和充电宝都是用防水袋装着的,所以并没有进水。

    拿出手机试了试,还能用。郭云泽很高兴,因为手机里面有很多的资料,杂七杂八的什么都有。在后世由于家里管的比较严,上了很多的补习班,课外的读物也比较多再加上后世是一个网络大爆炸的时代,各种的科普和常识都比较普及,郭云泽把自己喜欢的一些个资料或者是视频之类的都存在了手机之中,其中大多数的还是科技类和军事枪械类的,方便自己以后的查阅。但万万没想到,在今天帮到了自己。

    郭云泽想到此处,便抓起旁边的日记本,将别在日记本上的圆珠笔拿起来,就在日记本上画起了记忆中的中的筒车和龙骨车的图纸。

    就这样,在一下午的时间里,郭云泽自己在西厢房里涂涂改改。

    等到晚间老张头从门外进来,看到西厢房里有亮光。老张头就知道那个年轻人一直待在西厢房里,等老张头靠近西厢房,在屋里面的郭云泽并没有听见门外的响动,一手拿着手机开着手电筒,另一只手还在用笔在纸上修改着。

    老张头敲了敲门:

    “娃子,我进来了。”老张头听见屋里边有人应了一声,迈步向屋里走了进来。

    当老张头挑开门帘的那一刻,整个人都震惊了:

    扑通一声,老张头就跪在了地上右手抬起指着郭云泽,嘴里还念念有词:

    “神仙,这是神仙下凡了。”老张头说完,跪在地上哐哐开始磕头:嘴里还念念叨叨:

    “小老儿,张宽之前冒犯了上仙还望上仙饶命,饶了小老儿这一回吧。小老儿知错了。”

    此时的郭云泽也是一愣,话还没有来得及说。就看见老张头扑通,就跪在地上哐哐开始磕头。

    由于这个西厢房这个门是朝东开的,但是在西厢房中间用一道墙隔开了一分为二,外边有一个灶台联通着屋里的炕。在侧边开个口,用门帘给挡上了,再加上小屋里面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摆放的位置正好是对着门口,老张头推开门,挑起门帘正好看见郭云泽左手拿着手机开着手电筒就好像寺庙里的怒目金刚手托宝珠在椅子上巍巍正坐,腰杆挺的笔直。看着老张头:

    此时的郭云泽看着眼前的情景有些呆滞,但瞧着老张头的模样比他还惊恐。

    赶忙放下手机,上前搀扶着老张头。

    “张大爷,张大爷,快起来。”郭云泽一边搀扶着老张头,一边说:

    老张头嘴里还在念念叨叨,身子微微发颤。等老张头抬起头,看着郭云泽的脸又连忙的跪下磕头。

    郭云泽实在无可奈何将桌子上的手机放在腰后,灯光朝着自己的背后,灯光从郭云泽的脑后向外射出,整个人好像真的是神仙一般。做完这些便说道:

    “张宽,不知者不怪,你起来吧。”

    老张头一听这话,抬起头来,望着郭云泽,看着郭云泽背后光芒万丈。更加的坚信了,郭云泽就是神仙。

    “还不快快起来。”郭云泽又说了一句:

    “小老儿,这就起这就起。”老张头听出了郭云泽言语中故意流露出的不满:

    连忙起身:在起身之时,一个不慎又趴在了地上。

    郭云泽在心中暗想:“我是造了多大的孽呀。”

    待老张头起身之后,又说道:

    “此事万万不可对人提起,我这次是下凡修炼,看尔等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想帮助你们度过这一次难关。”郭云泽说完,心中暗道:已经这样了,再想别的法儿也圆不回来了。装神仙就装到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