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言罢夏年事 » 第一章 言冬

第一章 言冬

    “阿弥陀佛,施主这边请。”

    寺庙坐落在一片翠绿的树林中,门口两个小沙弥面带微笑地接引着进出的香客。他们头顶的门楣上方挂着一副木制牌匾,上面端正地写着三个金灿灿地大字——千叶寺。

    山上有座庙,庙边有片湖,湖前有棵杨柳树,杨柳树下坐着的却不是和尚,而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少年除了脸上身上干净一些,那破旧的衣裳也不比山下城里的乞丐整洁多少。

    少年随手摘下身边的一根青草叼进嘴中,悠然自得的抱着头翘着二郎腿靠在树上,眼睛却盯着千叶寺人来人往的大门。

    少年名叫言冬,并不是本地人——严格来说,言冬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而是来自数百年后的二十一世纪。

    和许多动辄因为天灾人祸而穿越的各位先贤相比,言冬的穿越显得那么平淡。在租住的公寓里闭上眼睛,醒来就发现自己倒在了千叶寺外的湖边。

    从刚醒来时的难以置信,到往山脚下城中乱闯一番的患得患失,言冬终于认清到自己已经来到了一个与原来迥异的世界。但随着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渐渐加深,言冬发现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言冬是个孤儿,自小领着政府的助学金上学,并顺利地考进了一所警校。最后成为了一名法医。有时候言冬会自嘲地认为自己穿越的原因说不定就是与太多尸体打过交道呢。

    正因为自己是个孤儿,在上一世没有什么亲属关系,所以对于穿越言冬也是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

    言冬并没有像小说里写的那样穿越到某个人身上,或者生来就有身份。他就像上一世一样,仿佛是凭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无父无母,无亲无故。

    那么,就由此引发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人是要吃饭的。言冬每天都在寺庙门前蹲点,是因为千叶寺每天都会给流民进行布施,也正是凭借着庙里和尚的善心,言冬才活过了这半个月。

    言冬并不是没有想过像许多小说中的主角一样大展宏图,但是经过一番回忆,言冬发现自己走不通那些路子。

    言冬看过的穿越小说主角的发迹主要有两类,一是凭着抄诗搬词成就文名,可在这个世界行不通。因为这个世界在宋朝以前的历史和上一世记忆中的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直到南宋才发生了些许变化。

    言冬不明白是平行宇宙或是量子力学之类的原理,猜测是宋高宗早晨起来换了一只脚出门引发的蝴蝶效应,那发往朱仙镇的十二道金牌在这个世界并没有送到岳飞手上。而岳武穆也很给力地打穿了金国,收复了失地,并在后来的几十年中扼杀了正在崛起的蒙古,华夏文明也由此延续。

    那段历史距今也过了数百年,到了现在又已经改朝换代许多次了。现在的正统王朝名为大夏。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言冬想走的抄唐宋先贤诗文成名的路子走不通了,因为这个世界中李白杜甫三苏陆游等等著名文人都是存在的,也留下了他们的诗文。

    言冬还没摸清这些事实的时候就闹了个大笑话。就在前几天,他还站在大路边故作深沉地吟了一首静夜思,结果没有引来什么高人的赏识,倒是引来了一群小娃娃。那几个小娃娃看言冬开了头,如倒筒一般念了许多唐诗三百首里的篇目,让言冬整了个脸红,咳了两声直接开溜。

    既然文抄公这条路走不通,那么还有另一条路——点科技树。可是这条道路的前途似乎更黑暗。言冬现在只记得一些基础的化学式,完全没有那些小说主角凭空拉扯出一整个工业体系的能力。

    毕竟言冬的本行是法医,可言冬一个无户无籍的“流民”,那些刑侦知识在这个世界似乎并派不上什么用场。

    “人生无望啊!”

    言冬结束了沉思,吐出了那根含了半天的青草。看了看太阳在天上的位置,知道已经到了千叶寺每天早晨施粥的时辰了。便附身到湖边取了一捧水,准备洗洗脸。

    言冬看着湖面上自己的倒影,或许是因为穿越时受到的影响,本来已经奔三的大叔现在变成了十二三岁的少年。倒影依稀能看出是个剑眉星目,皮肤白净的少年。

    “倒是比原来帅了不少,或许能当个富婆的面首?”言冬自嘲地笑笑,随即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然后向寺庙门口走去。

    千叶寺的门边果然已经摆起了布施的摊子,摊前已经排起了小队。因为众所周知千叶寺是香火鼎盛的大寺,寺中和尚也很乐意布施,所以不少无家可归的流民都会来寺前领上一些吃食。

    言冬不久就排到了队伍的最前方。眼前除了几个搬米煮粥的光头小和尚,还有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正在一碗碗地盛粥。言冬不知道少女的身份,只知道她叫乐明珠,是千叶寺的俗家弟子,每个月都偶尔几天会来寺中帮忙。

    乐明珠不过及笄之年,但也比现在的言冬高了小半个头。言冬来领过善粥不少次了,因此少女也认得出来。

    “小心别洒了哦。”少女甜甜地微笑,也不嫌弃言冬的流民身份,揉了揉言冬的头发。

    言冬双手合十行了一礼,然后端着粥碗回到了先前坐着的大树下,不禁有些无奈。

    “居然被个小女孩当作弟弟摸头了......”少年心里住着的大叔这样想,不由得叹了口气。

    叹气归叹气,言冬还是三下五除二地几口喝完了手中的粥,连碗底都舔的干干净净。

    虽然千叶寺家大业大,但米粮也不是天上掉的,这善粥一天也就供应这一次。对于言冬现在这正处于发育期的身体来说,实在是有些不太够。

    言冬送回了碗,又躺回了树荫底下。他眯着眼睛看着不远处不断忙碌的少女的身影,感觉阳光格外的温暖,混乱的思绪竟平息下来,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

    “哒哒哒,哒哒哒”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将言冬从睡梦中惊醒。只见一群头戴小帽,身穿青衣,外罩红布背甲的捕快从千叶寺的山门冲了进去。

    言冬心里一惊,据他了解这个时代对宗教没什么抵触,道教佛教都能自然发展,一般来说官府是不会这样大动人马直闯山门的。

    “难道说......”

    言冬心中一动,便想跟进去凑凑热闹。寺中不知发生什么大事,原本看门的两个小沙弥已经不见了,加上他身材瘦小,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混入人群中进入了千叶寺。

    实际上这是言冬第一次进千叶寺,以前也不是没动过进来参观参观的念头,只不过看门的沙弥看他穿着破烂,供不上什么香火,便一直将言冬挡在门外。

    进入大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小广场,大概是和尚们平时活动的地方。广场后就是千叶寺的大殿,是香客们上香火的地方,供着言冬认不出的佛祖菩萨。

    不过往日人头盈盈的大殿今日居然一个人也没有,而刚刚进入寺中的捕快们也纷纷在广场下马然后向殿后跑去。

    言冬偷偷地跟着他们来到了后院,看起来像是和尚们起居地地方。其中一个房间前围着许多平民百姓,都在看着房间里面的情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啧啧,没想到啊,乐家的丫头居然会干出这种事情......”一个长相尖酸刻薄的大妈说道。

    “我看乐家丫头不会做这种事。这不,衙门已经派人来查案了。一定能查个水落石出!”一个大爷反驳道

    “走开走开!”那几个捕快粗暴地挤开人群,进入了房间。

    乐姑娘!

    言冬吃了一惊,本只是想看看热闹的他不由自主地顺着捕快们挤开的通道来到人群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