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言罢夏年事 » 第二章 凶手乐明珠?

第二章 凶手乐明珠?

    言冬感觉映入眼帘的场景既陌生又熟悉。

    一位老和尚躺在房间正中,僧袍胸口处染满了血迹。两个青年和尚伏在旁边痛哭流涕,号啕大哭。而乐明珠正跪坐在一边接受着捕快的盘问,精致的脸庞上满是泪水,脸色苍白。

    言冬看到乐明珠双手上的血迹,又看到旁边地上躺着的一把带血匕首,心里就大概明白发生了什么。从直觉上来说,言冬不认为善良的乐明珠会是杀害老和尚的凶手。

    “你这刁民还不认罪!人赃并获,还有证人目击,你还有什么好说的!”为首的捕头凶狠地指着乐明珠大喝。

    这捕头姓葛,生的甚是猥琐。两只眼睛离得很近,两个鼻孔又分得很开。下巴上还长着一根孤零零的黑毛,在他张嘴闭嘴的时候颤巍巍地抖着。

    不过这葛捕头似乎对平民来说甚有淫威。原先人群中还有一些认识并出言维护乐明珠的,被这葛捕头一瞪,全都悻悻闭上了嘴。

    葛捕头扫视了一眼人群,对这些“刁民”的反应很是得意。哼哼一笑,又转过头看向乐明珠,对着旁边的捕快发号施令:“带走!”

    正当言冬打算出声喝止时,身后的人群突然又动了起来,随即就听到一声大喊:

    “知府大人到!”

    人群十分自动的让出了一条道路,先是几个随从走了进来,然后一位身着青色绣补白鹇服,头戴两翅乌纱帽的中年男子穿过了人群。

    那葛捕头一看来人,原先操着的臭脸立马变成了谄媚的笑容,朝来人迎了上去。

    “周大人,您怎么来了…这件案子小人已经…”葛捕头低声下气地对着这位周大人说道。

    周大人抬了抬手,示意葛捕头不要再说了。他没有先理葛捕头,反而先转过身对着人群拱了拱手,说道:

    “各位荆州的父老乡亲,前任知府郑博老先生告老还乡。承蒙圣眷,本官被升为荆州知府,定会尽职尽责,为各位父老谋一个太平荆州!”

    人群先是窃窃私语一阵,随后掌声雷动,不乏叫好之声。

    周波捻了捻下巴上的胡须,心中对人们的反应十分满意,但脸上却故意作出悲愤的表情:“本官没有想到刚上任,千叶寺这等宝刹就发生了此等令人叹惋之命案。本官定要将此案查的水落石出,还佛门宝地一个清净!”

    这时,一位刚刚为乐明珠辩解的的老人站了出来,拜叩之后道:“周父母,这位乐姑娘是我们街坊里有名的懂事女娃,断不可能犯下如此凶案啊!还请大人明察!”

    周波点点头,转过身对着弯着腰的葛捕头说:“葛捕头,把案情详细的和本官说一遍。”

    “是”,葛捕头奉承地应了一声,随后道:“禀知府大人,死者乃是千叶寺方丈,方圆千里有名的得道高僧释明大师,凶手就是这个刁民乐明珠!其持刀残害了释明大师,并被释明大师的二弟子无虑师傅撞见,人赃并获,凶器正是地上的这把匕首!”

    乐明珠闻言,挣脱了身旁捕快,拜道:

    “知府大人明鉴,民女自幼礼佛,怎敢在此佛门宝地行凶?民女只是为释明大师送斋饭,进房之时释明大师早已遇害!”

    说到冤枉处,乐明珠两行清泪又不住从脸庞流下。

    “哼!无虑师傅可是亲眼看见你拿着这把匕首!”葛捕头对着乐明珠又换回了凶厉的表情。

    “哦?你刚说的证人无虑和尚何在啊。”周波发问。

    只见趴在释明大师尸体旁痛哭的两个和尚中,较胖的那个和尚抬起了头,拜道:

    “禀知府大人,师傅今日晨间身体不适,贫僧本欲来向师傅问安,不曾想刚至门口,就看到乐姑娘在屋内,手持凶刃,而师傅已经......”

    说着,无虑和尚又伏在地上痛哭了起来。

    乐明珠脸色更加苍白,解释道:“民女只是来给方丈送斋饭,来到此间方丈早经遇害。民女看到方丈胸上插着匕首,心中慌乱,就将匕首拔了下来,刚想出门报官就遇到了无虑师傅。而且,民女断然没有杀害方丈的理由啊!”

    “哼,还在狡辩!没有理由?你身上这些银子是哪来的!”

    葛捕头急了,这可是在新上司周波大人面前表现执行力的好机会。他指着身边捕快手里拿着的银子。这是刚刚从乐明珠身上搜出来的。

    “这是方丈知道我家茶馆生意难做,借给我的......”乐明珠似乎也知道自己的这个理由并不能让人信服,声音有些微弱。

    “乐姑娘,你说师傅借银两给你,你可有字据?”另一个和尚,也就是无忧和尚此时也抬头问。

    “不曾立下......”

    “乐姑娘,师傅平日待你如亲生子女,你却为了这些许银两起了贪欲!你如何对得起师傅!师傅啊......”说罢,无忧和尚也再次号啕了起来。

    葛捕头闻言,欲上前动手将乐明珠押住,却被知府周大人哎的一声制止。

    周波心中开始了自己的思虑。

    据手下捕快所言,除了寺中的和尚,还有在寺中帮忙做斋饭的乐明珠,并没有其他的香客来到后院。也就是说,杀害释明的凶手,如果不是乐明珠,那就只能是寺中的和尚。

    周波有着自己的一套治民准则。但凡断案两边争执不休,则原被告必屈其一。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贵。

    简而言之,当证据不清时,尽量做出名上好听的决断。也正靠这套准则,他先前在做某地知州时赚得了一个青天老爷的名声,也凭此通过官员考绩,升了这荆州知府。

    千叶寺是远近闻名的大寺,如果在自己刚刚任上就发生了和尚杀人的事件......周波不得有些头疼,这都是因为朝廷里那位近年推出的考绩政策使然啊!

    周波叹了口气,虽然证据仍有不足,但全都指向乐明珠。权衡利弊之下,也只能做出决断了......

    “民女乐氏,证据确凿,你可知罪!”周波违心道。

    乐明珠生的聪慧,心里知道这位赶来的知府大人已经有了决断,并不是自己的救星。可她真的没有杀害方丈,也做不出认罪的举动啊!

    乐明珠擦去脸上的泪水,正打算再说一次民女无罪时,葛捕头身后的一个捕快大喝一声:

    “喂!你是哪来的流民,敢在命案现场闹腾!”

    众人这才发现,在他们讲述案情时,一个穿着破烂,貌似流民的少年溜进了房间,在释明大师的尸体上戳戳翻翻。仗着身材瘦小,众人的目光又都在乐明珠等人身上,竟一时没被人注意到。直到刚才才被一个捕快发现。

    被这小孩一闹,周波也有些愠怒,不过在众多平民面前也不好发作,便指着少年喝道:“谁家的小孩竟如此不懂事!”

    葛捕头闻言就像得到指令的癞皮狗,伸手就想去抓住少年将其丢出门外。

    “杀死方丈的绝非家姐!请大人听我一言!”

    那少年正是言冬。说实话,言冬原先只想来看个热闹,可看到是乐明珠被卷入其中,不知怎得就不愿置身事外。在略微检查一番尸体后,这才开口。言冬也知道,在这个年代,顶撞官员是一件很不妙的事情。

    家姐?

    乐明珠也吃了一惊,她倒是认得出言冬,是一个经常能在施粥时看到的流民少年。但她想不明白这并不相识的少年为什么要在这时候帮自己说话,还叫自己家姐......

    周波闻言脸色略有缓和,原来是乐明珠的弟弟。他对于没有确凿证据就给乐明珠定罪还是有些愧疚的,因此也不想太责难她的家人。

    “哦,那你倒是和本官说说?”周波制止了想抓人的葛捕头,作出一个和善的笑容问道。

    言冬厌恶地挣开葛捕头,理了理自己凌乱有破旧的衣服,拱手道:“凶手并非家姐,而另有其人。”

    言冬说着,看向伏在地上的无忧无虑两和尚。

    无忧无虑接上了言冬的目光。此时言冬面无表情,站着睥睨着他们。无忧无虑不知为何竟被这少年看得心里一慌。

    他们从没见过十二三岁的少年能有着这样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