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舟酒洒寒灯 » 第三十二章 好天

第三十二章 好天

    昨夜下了一场雨,早晨醒来就能闻到一股清新的气味,方青远抬头看看常平城早上的天空,觉得今天一定会是个好天。

    到巡防营后,方青远向单山泉和叶剑平打听了舒庆轩这个人,结果他们两个人都说闻所未闻,也许小云她爹真的是在去常平城的路上就遭遇了不测。

    方青远心里也明白,赵五打听了这么多年,都没有任何消息,这件事也不是一时之间有结果的。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仅凭一个名字想找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在方青远从巡防营回统领府的路上,一个自称是靖西侯府世子的手下的人过来行礼,笑着说:“方大统领,靖西侯府世子想请大统领喝茶,不知大统领是否赏脸?”

    靖西侯府在大康人脉极广,说不定可以通过杜鹤松得到一些自己想要的。

    方青远故作思索地说道:“你们家世子这么闲的吗?”

    杜鹤松派来的下人说道:“世子前段时间跟船出海了,昨日才刚回常平城。”

    “这样啊,看来倒是我错怪你们世子了。你们世子人在哪呢?”方青远问道。

    “世子已经在燕春阁恭候方大统领了。”下人侧过身,伸手引导方青远。

    到了燕春阁,杜鹤松依旧在之前见面的那个房间里听曲,上楼的转角处和门口都站着两个靖西侯府的人。

    方青远在靖西侯府的人的引导下,走进房间,门口的下人把门合上了。

    杜鹤松正坐在椅子上,边吃着糕点,边听着奏乐。见方青远来了,站起身来,挥手示意演奏的姑娘们都下去,迎上来笑着说:“方兄,你可算来了啊!”

    “杜世子倒是风雅,刚回常平城,就有时间勾栏听曲。”方青远笑着打趣道。

    杜鹤松请方青远坐下,下人们端上了刚泡好的茶。

    “方兄你是不知道,这一趟可累坏我了,当然得来这燕春阁放松一下了。”杜鹤松抱怨道。

    “还有需要杜世子亲自出马的差事啊。”方青远顺着杜鹤松的话说。

    “是一趟出海的船,去往瀛洲的,据说途径的海域有水匪,父亲这才让我多带人手,亲自督船。”杜鹤松喝了一口茶,轻松地说道。

    “瀛洲?那不是我们大康的附属小国吗?”方青远曾在书中看到过关于瀛洲岛国的记载。

    “是的,就是那个海上的岛国。不过这些年啊,瀛洲和各国贸易往来,国内已是仓廪富足,而且瀛洲以海战闻名,我怕它不愿一直臣服于大康啊。”杜鹤松言语间透露出一种担忧。

    “你是说大康与瀛洲恐生动乱?”方青远追问道。

    “瀛洲倒不足以威胁大康稳固,但它海战极具优势,若真脱离大康,肯定会袭扰沿海地区。何况如今沿海已经出现了水匪,劫夺过往商船。”

    “难道朝廷和地方都置之不理吗?”方青远觉得这种情况,地方应该向朝廷告知。

    “水匪来自海上,抢完就躲到岛上去了,朝廷多次下书给瀛洲,让其出兵灭匪,却都不见成效。”杜鹤松也因此烦恼,“不过这次去瀛洲,我听到一个消息,下个月圣上寿宴,瀛洲也会派出使臣前来贺寿,估计这会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你是说,下个月是皇上寿辰?”方青远有点惊讶地问道。

    “对啊,八月,你还不知道吗?”杜鹤松理所应当地回道。

    方青远入朝为官不过数月,连皇上面都没见过几次,哪里又会知道皇上的寿辰。何况像他这样的从四品武将,又不是皇帝近卫,是无法参加皇上寿宴的。

    “想必世子这么快赶回常平城,也有这个原因吧。”方青远知道,以靖西侯府的地位,皇上的寿宴自然是要参加的。

    “还是方兄睿智啊,这次乘快船返回,确实是不能误了皇上的寿宴,这是临走时父亲大人特意嘱咐的。”杜鹤松笑着夸方青远聪明。

    “杜公子性情洒脱,怎么现在来燕春阁都需要带这么多人手?”方青远进来时,看到外面站着不少靖西侯府的人。

    见方青远提起这个,杜鹤松也是一肚子的苦水,愁眉苦脸地说道:“方兄,你以为我想这样吗?是父亲非让他们跟着我,否则就不让我来燕春阁,他说什么最近常平城不太平,要我行事小心些。我又不是文弱书生,武功也足矣自保,父亲就是多虑了。”

    “侯爷也是关心的安危啊。”

    “说到这里,我可听说,我不在的这些天里,方兄可是替大理寺破获了大案,坊间传的神乎其神啊。”杜鹤松凑过来,一脸好奇加崇拜的样子。

    “怎么?世子也相信坊间传闻了?”方青远一脸不以为然,“本就是巡防营出了问题,哪里说得上是替人家大理寺破了案。”

    “听说皇上已经选好了大理寺卿的接任人选,是以前的大理寺少卿段敏?方兄与其联手破案,觉得此人如何?”杜鹤松不动声色地问道。

    方青远一脸狐疑地看向杜鹤松,“靖西侯府消息这么灵通,难道还不了解这个段敏吗?”

    “方兄说的哪里话,靖西侯府可不问政事,只掌水运,这完全是我个人好奇,所以想听听方兄对此人的评价。”

    “段敏是姚正权一手带出来的,在破案审人方面确实有手段,虽然只长我们几岁,却也很有城府,做事严谨。”

    “看来方兄对这个段大人的评价不错啊。”

    “实话实说罢了。不过你们靖西侯府和大理寺自然是少有往来,谁做这个大理寺卿,都无关痛痒。”

    “难怪父亲夸方兄年少有为啊,确实不是一般俗人。不过入朝数月,对于朝局的看法和事件的处理,都远胜常人呐。”杜鹤松打心底里感叹道。

    “是侯爷过奖了,我不过做好分内之事,怎及侯爷当年风采之万一啊。”

    这个时候,房间门开了,小二端了一盘点心走了进来,放下后就出去了。

    “方兄快尝尝,这是燕春阁特有的暖芳糕,可好吃了,外面可都买不到呢。”杜鹤松一脸热情,说着就拿起一块糕点吃了起来。

    “世子,靖西侯府人脉广布,我想向世子打听一个人,不知世子可否方便?”方青远借机想请杜鹤松帮忙。

    杜鹤松放下了暖芳糕,喝了一口茶,说道:“方兄的事就是我的事,你说,什么人?”

    “此人名叫舒庆轩,大概十年前来常平参加文试,此后音讯全无。”方青远向杜鹤松介绍小云父亲的情况。

    “什么?十年前!那就是先帝时期了啊,只知道这点信息,恐怕难如登天。”杜鹤松感到有些为难。

    “世子,我知道很困难,而且此人也不知是死是活,所以杜公子只需要打听即可,不用花太大力气去调查。”方青远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说出口后,便觉得有些后悔。

    “方兄放心,我会尽力的。只是此人是什么人,怎么劳动方兄如此寻找?”杜鹤松不解。

    “是我认识的一个小孩的父亲,小孩身世可怜,无依无靠,在常平也无法上学,所以我就想着看能不能帮他找到父亲。”

    “孩子多大了?如今在常平城吗?”

    “在的,应该十五六岁的样子。”

    “我知道了,方兄,家父与礼部尚书何文初大人颇有交情,待我回去后和父亲商量一下,看能否先让他到书馆中读书识字。”杜鹤松虽是官宦子弟,但常年在外行走,也愿意帮助这些苦楚之人。

    听杜鹤松这样说,方青远内心很是激动,端起茶杯,一脸正经地说道:“杜公子,方某以茶代酒,谢谢方公子,谢谢靖西侯府!”

    “方兄,客气了。”

    二人年纪相仿,志趣相投,身处如此朝局之中,若能有三两好友,实是一件幸事。

    出了燕春阁,方青远走在醉心巷中,耳旁依旧传来姑娘们招揽客人的声音,方青远抬头看向夜幕,繁星点点,今天果然是个好天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