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军仙 » 第一章李辰

第一章李辰

    天上白玉京,二十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有谪仙人之称的天元王朝太子李乾的一首《白玉京》让他名满天下,也给玉京这座奢华的城市增添了些许仙灵之气。

    玉京是天元王朝的都城,占地近万顷,人口数百万,号称天下第一都。(小知识:大唐长安占地一千多顷,人口百万)

    天元王朝建国五百年,正值太平盛世,国富民强、河清海晏、万国来朝。

    建元十五年,二月中旬。

    冬季的寒气渐渐散去,柳树开始发芽,春意渐渐笼罩大地。

    “凡战者,以术和,以法胜。故善布阵法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一大清早,皇宫西北角的偏僻小院落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住在皇宫里,还能读书的人,不是皇帝就是皇子,读书之人正是天元皇朝六皇子李辰。

    虽然是皇子,但李辰居住的地方十分简陋,并没有太监宫女伺候,可见李辰在宫中并不受宠。

    “父皇已经下旨,四月发兵征讨蛮夷,所有成年皇子都必须参加。父皇还下旨,诸皇子谁杀敌最多,谁就能获封亲王,能不能为母亲正名分,就看这一次了,按照天元朝的规定,我若能封亲王,母亲就能封妃,赐谥号。”

    李辰翻着书,心中却想起自己的母亲,自己的母亲原是玉京城有名的才女,出身不好,流落风尘,但品性高洁,且文采过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本来母亲能为自己赎身,然后嫁给一个普通人,有幸福美满的一生,但她遇上了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当今的皇上,后来就嫁入后宫。

    虽然母亲是才女,但终究是青楼女子,是下九流,贱籍,入宫之后连嫔都没有册封,地位非常低,死后,也没有埋葬在皇陵。母亲生前一直对身份耿耿于怀。

    “书中说蛮族模样狰狞,力大无穷,上百个蛮族组成的军阵,可以轻易撞开要塞的城墙。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军队保护,正面对上蛮族大军,必死无疑。”

    “听说二皇子娘家送了二皇子一千金刀卫护身,这金刀卫可是百战精兵,手中的金刀重八十斤,由百炼精钢制成,削铁如泥,就算铜皮铁骨的熊蛮族也能一刀两断。”

    “而我一无父皇宠爱,二无母族依靠,想要取胜,只能从兵法上入手,自古蛮强人弱,但千百年来,蛮族从未攻破人族边关,盖因为人族懂兵法,会布阵。”

    李辰翻开一本镶金边的书,书的封面上写着两个字——《武经》。

    《武经》是天元皇朝官方刊印的兵法书,上面记载了十种绝世兵阵,分别是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绞杀阵,五虎群狼阵,六丁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字连环阵,十面埋伏阵。

    此十阵乃天下万阵总纲,变化无穷,神威莫测,但布阵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令行禁止的百战精锐,一个是精研兵法的睿智将军。

    “兵阵者,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凡布阵者,需以百战精兵,取天时地利人和,辅以阵图布阵。”

    “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绞杀阵,五虎群狼阵,六丁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字连环阵,十面埋伏阵,此十阵乃天下万阵总纲,相辅相成,可自由变换,布阵者应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势利导,随时变阵,则变化无穷,威力无穷。”

    《武经》分为两部,上部为兵道篇,讲述了用兵之道,下部为兵法篇,讲述具体的行军布阵之法。民间只有兵道篇流传,兵法篇被兵部秘藏起来,不轻易示人。

    李辰身为皇子,虽然不受宠,但向兵部借《武经》兵法篇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此十大阵法,不止我会,军中的将校大都精通,想凭借此十大阵法夺魁,几乎不可能。”

    李辰心中想着,合上兵法,翻开一本名为《葵园杂谈》的书,这本书不是什么兵法经义,而是一本讲述世间奇闻的志怪书。

    子不语怪力乱神,天元皇朝立国不久,号称古今第一相的文峥丞相就下令销毁所有志怪小说,只留圣人经义,这本书之所以能保留,是因为书的作者是天元皇朝的开国功臣——军武神王杨元。

    眼下朝廷即将行兵,看这类书籍不如看看兵法,但李辰读此书,恰恰是为了兵法。

    《葵园杂谈》是军武神王晚年于葵园所著,此书收录了军武神王一生的见闻,作为古往今来最著名的兵法大家,书中自然记载了其征战天下时的一些见闻。

    正所谓活学活用,只知道死读书是成不了兵法大家的,还要学会活学活用,正如《武经》中所言: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势利导。

    《葵园杂谈》中的一则故事就记载了军武神王用兵不拘一格,擅出奇兵奇谋。故事内容如下

    天元三年,北方蛮族行兵十万来犯,自古神州想胜蛮族,需要一比十的兵力与其作战,但天元刚刚立国,百废待兴,全国总兵力不足百万,且需要镇守四方,最后,军武神王杨元领五万精兵大战蛮族。

    此战在世人看来必败无疑,但军武神王杨元不但大胜,而且全歼蛮族主力,使蛮族五十年不敢犯天元边境,为天元朝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此战为何能胜,就是因为军武神王杨元出奇兵。军武神王杨元并没有固守城池,反而将十座大城拱手让给蛮族,吸引蛮族主力。然后趁蛮族主力尽出,后方空虚之际,派奇兵袭击蛮族神庙,蛮族迷信,神庙被袭击,立刻返回救援,而军武神王早就在其必经之地设下陷阱,将蛮族主力一举全歼。

    文章最后,军武神王感慨道:不应以一城一地的得失论英雄,我为胜蛮族,主动将十座大城送给蛮族,世人骂我买国,但我最终全歼蛮族主力,收复十城。用兵之道当如此,不拘小节,灵活多变,万不可拘泥于书本形式,若我按兵法所说,驻城死守,则必败无疑。

    读到这里,李辰忍不住放下书,细细品味军武神王的话,用兵之道,重点在于一个“活”字,活学学用才能成为兵法大家。

    正如《武经》中所言:用兵之道重在取舍,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

    正当李辰沉思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吆喝声。

    “太子教令到,六皇子李辰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