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军仙 » 第二章太子李乾

第二章太子李乾

    太子李乾,天元皇朝传奇人物,文武双全,一把白虹剑打遍天下无敌手,一首《将进酒》震动古今未来。

    世人提到太子李乾,只有一句评价:本为天上谪仙人,奈何生在帝王家。

    无论民间士大夫还是宫中皇子,没有不服李乾的,但李辰对李乾并无好感,因为李乾的母亲是皇后,逼死李辰母亲的人。

    李辰永远忘不了,自己小时候,皇后派人来到母亲寝宫,二话不说将寝宫翻了个底朝天,翻出一副男子画像,皇后说母亲不守妇道,母亲解释说这是本家兄长的画像,但皇后不依不饶,仍然给母亲定了一个私通外男的罪名,母亲一气之下,撞死在殿前金柱上,以示清白。

    母亲死后,李辰被诬陷冒充皇室血脉,差点被赐死。幸好当时的军武王杨成业提议验血,证明李辰是如假包换的皇室血脉,才免于一死。

    从此以后,李辰搬到了这处偏僻的行宫,低调做人,这才保全性命,但心中的恨意却有增无减,母亲撞柱而死的时候,才二十二岁,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生命却戛然而止。

    时光冉冉,岁月如梭,十几年匆匆而过,李辰韬光养晦,深居简出,除祭天大典等必要场合外,绝不走出这座简陋的行宫。皇宫里大部分人甚至忘了天元皇朝还有一个六皇子李辰。

    但悬在李辰头上的剑从来没有消失,甚至越来越锋锐,不知何时会突然落下。

    而李辰之所以近乎自我囚禁般居于深宫,除了皇后势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太子李乾。十几年前,李乾已经名满天下,在民间和士大夫群体中有极高的威望,而现在,太子李乾更如日中天,大权在握。对于太子李乾来说,就算李辰是皇子,也不过是一个翻手可灭的角色。

    李乾之所以迟迟不动手,则是因为当年李辰母亲与皇后一脉的恩怨传的沸沸扬扬,朝中士大夫没人不知,皇后善妒的名声直到今日都没有洗刷。

    李辰若死,李乾绝对会背上弑弟的名声,对于极重名声的李乾来说,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但李乾的权威声望一日强盛一日,甚至隐隐盖过了皇权。皇帝下旨诸皇子平蛮,胜者封亲王,未尝没有制衡太子之意。

    绛红色的轿子点缀着华丽的龙凤图案,金黄色的流苏垂落在四周,抬轿的轿夫是四个身高两米有余的蛮奴,脸上戴着面具,身上的肌肉几乎要炸开,抬着镶金带银的轿子仍然健步如飞。轿子中没有坐人,而是放着太子的教令。

    天元皇朝规定,皇帝命令称圣旨,皇后命令称懿旨,太子命令称教令。

    穿着红袍的随行太监操着公鸭嗓道:“六皇子跪迎接旨。”

    李辰走出房门,微微躬身道:“拜见太子殿下。”

    红袍太监立刻感到:“大胆,见到太子教令,竟然不跪,想造反么?”

    李辰道:“我是皇子,按礼制,只能跪拜君父,太子殿下这么迫不及待么?”

    “你……”红袍太监被李尘怼的哑口无言,太子逾制,天下皆知,但太子名望太大,权威太大,天下无人敢置喙,想不到今天李辰竟然当众说出来。

    红袍太监阴笑道:“六皇子年幼不幸,想必对生杀予夺这四个字理解比任何人都深吧。”

    一股滔天的怒火从李辰心中升起,想起母亲的音容笑貌,想起皇后的跋扈张扬,李辰有一种毁灭一切的冲动,李辰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双拳攥的紧紧的,脸色发青。

    红袍太监嗤笑一声,从轿子中取出教令,道:“太子谕,平蛮之事兹事体大,众皇子应尽心竭力、鞠躬尽瘁,余闻六弟熟读兵书,此次平蛮,当一展所学、为国尽忠,余知六弟不善经营,身无长物,特赐六弟一些资财,望六弟谨行俭用。”

    轿子另一边的太监道:“太子赏,黄金百两,白银千两,青罡剑一口,玄武甲一千套,幼麟军百人。”

    门外,走进几个壮汉,抬着几个大箱子,壮汉后面,是一百个身穿赤红战甲的精锐士兵。

    太子想干什么?

    黄金和白银只是普通财物,李辰毕竟是皇子,日子再艰难,也能攒出一些财物,但青罡剑是天下名剑,不在白虹剑之下,是无价之宝。而幼麟军是太子私军,仅次于名震天下的天元皇朝五大军团,比金刀卫强了十倍不止。

    李辰当即道:“圣人云无功不受禄,李辰未立寸功,不敢领如此重赏,请太子收回。”

    “太子殿下送出去的东西从来没有收回的。”红袍太监道,说完,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

    一百名幼麟军走到李辰面前,最前面的队长道:“参见六殿下,吾等身披重甲,不能全礼,望殿下赎罪。”

    李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队长道:“启禀殿下,臣名王冲,乃幼麟军百夫长。”

    李辰点点头,深深看了王冲一眼,道:“你们把所有箱子都搬进屋里,然后回军营就行了,出发的时候再来找我。”

    “遵命。”

    一百幼麟军将十几个大箱子搬进李辰住处,而后道:“殿下有什么吩咐,请派人到幼麟军军营传信,吾等无不从命。”

    “知道了,下去吧。”

    幼麟军离开后,李辰回到屋里,拿出《葵园杂谈》,一边翻看,一边思索,这是李辰的习惯,当遇到无法决断或想不通的事情时,就从古书中寻找答案。

    因为母亲的关系,李辰和皇后一脉可谓势同水火,这么多年来一直忍住负重才能苟活性命,太子李乾作为皇后一脉核心人物,两人是敌非友,太子绝不可能无缘无故示好。

    太子李乾在民间和士大夫口中,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完人,所谓诗如其人,太子李乾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却又忧国忧民。

    《将进酒》、《白玉京》、《水调歌头》、《悯农》都是传唱千古的名作。

    但李辰始终觉得,太子李乾表里不一,他的诗飘逸洒脱,但本人却不是如此,太子李乾重伦理,霸道,控制欲强。诗如其人,这些传唱千古的诗词,完全不像太子李乾写的,更像是抄的。

    太子为何突然示好?

    难道是捧杀!

    李辰看到一篇文章,讲述军武神王被人捧杀陷害的故事,突然醒悟过来,这是太子的阳谋,而自己已经中计了。

    太子重名,不愿意背负弑弟的罪名,因此赏赐自己财物、宝剑、盔甲甚至幼麟军,将自己推到台前。天下皆知六皇子无权无势无财无兵,平蛮之事虽是国策,但没人会强求六皇子立功。

    但有了太子李乾的赏赐,自己就没有理由推脱了,一些危险的任务必定会落到自己头上,到时候只要李乾稍微运作一下,只怕自己想留全尸都难。

    “不愧为太子,心机深沉,让人防不胜防。”

    “但你不知,我已经决定参加此次平蛮之战,为自己争一个亲王之位,为母亲争一个谥号,你的大礼正好成为我最大的助力。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李辰翻到《葵园杂谈》最后一页,这一页上写到:论用兵之道,我自认天下无双,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间有一部兵书,名为《天公兵法》,又称《天机兵法》,乃是前朝圣人天机老人与苍天对话,记录下来的天之兵法,不能一观《天公兵法》,不能与《天公兵法》一较高下,实乃人生遗憾。

    李辰暗道,若我能得到传说中的《天公兵法》,一定能从众皇子中拔得头筹,可惜,自从天机老人失踪后,《天公兵法》就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