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冥神泪 » 水晶宫群魔施妙法 惜身命负仇入黄河(3)

水晶宫群魔施妙法 惜身命负仇入黄河(3)

    那浪心驭骏马奔驰,昼行夜寝。只因不识大道,都走在崇山峻岭间,昼日以太阳辨别方位,夜日以星斗辨别方位,如此而已。数不完越了多少山川,道不尽跨了多少峻岭,早有数月馀。

    却将一匹马踏破了蹄,伤了四肢。不得已,只得弃马而行。早又是冬深时节。

    正是:雪溅寒江冷客松,千山遥遍尽凌空。万峰屏起银光耀,晴霜风饕满冰封。明日无尘幽静远,氤氲清霄泛天穹,金雕展翼吟霄汉,西影远岫蜡梅红。

    奈何风紧,浪心渐觉寒气袭人。便将那两件便衫穿戴着身。不多时,行至玉门关外,大唐边界。隐约听到那大道上一阵阵刀枪剑戟声。他登上布满雪花的石崖,引颈瞭望。

    远远便看见一伙强盗,正在大道上劫杀行人。他即越将上去,霎时便挡在那伙强盗面前。

    但见那伙强盗约有百八十,又见百八个行人死伤无数。

    浪心即道:“好大的贼胆,光天化日竟敢拦路劫财伤人。”

    只见那为首的道:“你是甚么人,胆敢来管我!”浪心道:“想你也不知道爷爷的名头,先吃你爷爷一剑。”

    言毕即拔剑越将上去,那为首的使一口大刀来迎。

    却只战过了两合,那为首的咽喉着了一下,便殒命在浪心剑下。那一伙强盗见状,慌得眉目紧凑,丢枪弃棒,顾不得行囊,各自逃窜,霎时不见了踪影。

    原来那浪心虽丹田破碎,真气消散,却也一身武艺。虽不及修行之人呼风唤雨,吐雾吞云。但对凡人却也有余有力,故而他不惧与强盗相持。

    浪心回身,见大众哭哭啼啼,止不住热泪盈眶。即寻问那些伤者道:“你等是甚么人,为何在此遇着这些个强盗?”

    那众道:“我等是大唐之人,往来西域诸邦货商,此行正是归大唐而去。不曾想遇着这些强人要劫财害命,伤了我们许多人,唬煞我等耶!”

    浪心道:“那伙强盗已被我打跑了,你们可放心归家去。”

    那众都磕头叩谢,感恩不已,止一口不住念叨:“多谢英雄相救……”

    少顷那大众收拾行囊,将伤者搀进马车。又将那些殒死之人,使锦袍包裹,继而相互扶持,拖家挈口,径归大唐不题。

    那浪心却又整了整束,抖擞抖擞精神,径投天山。

    这一去正是:驭马神驰风萧萧,万里求真路迢迢。必遇得道真仙圣,脱胎悟性坎离交。天命下临真身志,渡引黄河破天朝。殊途不辩正邪道,生死无为诈纵操。

    那浪心出了大唐国边疆,又行有数月,早至南燕国界。那南燕国却也地广人稠,一路来,得遇几道州府,临近几处村舍。

    一日,他行在大道上,见一樵子,正担着一担柴。他上前施礼,那樵子也还了礼。浪心即道:“我是他乡来的行人,敢问樵哥,那天山在于何处?”

    那樵子道:“甚么天山,我不曾听过。”

    浪心道:“我常听人说,南燕国天山,怎么却不曾听过?”

    那樵子道:“我这厢没甚天山,若论有名的,只有一座天翼山。”

    浪心思忖道:“想来便是那天翼山了。”又问到:“那天翼山在何处?”

    樵子道:“向那西北方而去,约有两千余里,那山中其阴多玉,其阳多金,中间有一水泊,名曰碧龙潭。我这里人家壮年男子常年结群去往天翼山中,只为寻玉淘金。几年前,不知从何而来一只猛兽。只见它身壮如牛,虎躯,龙角,双翼,有那见多识广的道是穷奇。吃了我们不少人哩!”

    浪心道:“若是这般,那凶兽留存,岂不害命么?”

    樵子道:“不害命怎地?向年,这厢官吏奏报国王。国王下旨遣一将军,领两万大军,本欲除去此害,奈何那凶兽狠烈,大军被吃光了耶!止有那领兵的将领,有些手段,活着回来,却也折了一只臂膊。若不然无人知道是甚么原因!那国王没奈何,止得教民众远避三舍!如今那山方圆三百里杳无人迹哩!”

    浪心闻言却也惊悚不已。樵子见浪心一脸惊慌,即问道:“敢莫你是要去那山么?”

    浪心点点头。樵子道:“那穷奇善食人肉,双耳十分灵敏,三百里内甚么风吹草动俱能倾听。鼻子嗅一嗅,即知有没有人往。罢了罢了,你即是外乡来的,早早离去罢!莫要枉送性命。”

    言毕那樵子即辞了浪心归家去了。

    止唬得浪心于大道上惊慌失措。遂思忖道:“若是我未受伤之时,何惧甚么穷奇。现如今,我失了神通,丧了真元,若真个去往天山,只怕有命去,无命还。”

    正欲回身,又想到身伤大仇难报。又自语道:“我若就此离去,枉费行了这许多路程,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大丈夫有何俱哉!”

    遂撩衣整束,壮着胆,径往天山而来。行有半月,近天山之时,果如那樵子之言,三百馀里,未见一个行人。早至春深百花盛开时节,却才得到天山。放眼望去,有道是一年之计在于春,真个秀丽轩逸。

    浪心观看多时,早见那黄河源头,原来是八面环山包裹着一个忒大的湖,正是碧龙潭。

    那碧龙潭本是三十六江,七十二河源头。他即登上峰峦处遥观,便看到河流自四面八方流去。见长江、汉江、丹江、盼江、冠江、英江、金沙江……一江江激浪奔涌。又见黄河、淮河、垠河、滥河、汾河、通天河……一河河骇浪滔天。

    浪心自语道:“这等风和日丽,翠峦新生。哪有甚么穷奇,敢莫是怕我也来寻玉淘金断他财路,故此编个穷奇吓唬我么?”

    他观景多时。霎时间,便望见碧龙潭岸边一处洞穴里闪出些金光浓雾。浪心即冒一身冷汗,又面带一些微容,又惊又喜。你道他为何又惊又喜?原来惊的是惟恐那洞穴是穷奇巢穴。喜的是以为那洞穴是如意真仙所居。

    他下了峰峦,蹑手蹑脚朝那洞穴走去,不敢喧哗,止一点点靠近。

    不多时,见金光消失了。浪心思忖道:“我方才见金光艳艳,彩雾浓浓,怎么突然没了?”

    不多时行近洞门,但见那洞门立一石碣,上书:玄英洞三字。

    浪心见状,欢喜不尽,即知是高人门首。未及叫门,那门里走出一老者,果然是如意真仙。

    正是:雍容真圣莅凡间,御统神祇上天仙。捉坎填离还元体,混气金丹度灵玄。隐姓消踪灭真迹,显化天山大法缘。

    如意真仙即道:“是甚么人在我门前停留观望?”

    浪心遂俯身叩拜道:“真仙,弟子有礼了。”

    真仙道:“你是甚么人,来此何干?”

    浪心道:“弟子潜心志成,万里来拜,乞望拜真仙为师。”

    真仙道:“我且再问你,是何人教你来此?必得真言,不然你便离去。”

    浪心道:“弟子不敢隐真道假,弟子乃东海水晶宫海藏王之子,名唤浪心。半年多以前,一伙泼魔强占我四海水府,将我水族尽皆杀害,只有我在家父护卫下逃了出来,早已伤重不堪。我逃至黄河,又被妖魔追赶重伤于我。后在黄河得遇一水府,名曰混水宫,那混水宫里居一老者,名唤混水子,混水子有一女儿名唤秋云儿。得他父女二人照顾,才留得性命在。我欲复仇,奈何法力低微,敌不过妖魔,欲上天告御状,又因身份卑贱,去不得天宫。后又听混水子说到真仙三年前曾到过黄河,救过他命,且传了他些法,助他修成人道仙体。我听他言语,知老师傅法力高强!故来参拜!望师傅收我做弟子罢!早晚好生侍奉。”

    真仙闻言,暗自窃喜!即道:“你原是东海龙宫太子,如此说,你要拜我,是为学法术,报仇是么?”

    浪心道:“一则为了报仇,二则将邪魔驱尽,还复天下太平也。”

    真仙道:“既如此,你且留下罢!”

    浪心欢喜不尽,即欠身叩拜!拜毕,径入洞中!但见那洞,简室陋居。真仙道:“此处原也不是我的居所。但只你今日到此,向后便住在此处,渴有泉溪,饿有山果,兔鹿。”

    浪心道:“我闻得人言这山中有穷奇哩,若是久居只怕不妥。”

    真仙笑道:“那是以往如此相传,如今你可放心居于此处。”

    浪心道:“师傅不居此处何为?”

    真仙道:“世人都以身戴金银璧玉为尊,栖居皇都宏城为首。止有我修行之人,朝游天涯,四海为家。不为金玉所诱,不赴皇城之所。”

    浪心闻言,暗自叹服。

    真仙又道:“我见你虽复得精气,痊愈身躯,但只是你丹田破碎,真气已散。我这里有一瓶静花水露。你可日服三滴,静养调息。我有炼气复神妙语一篇,可助你丹田痊愈,你附耳上来。

    浪心闻言满心欢喜,遂附耳倾听。不知真仙说了甚么妙法。传罢!浪心切切记了口诀妙语。真仙道:“你可依着口诀自修自炼,待到必要时,我自来也。”

    言毕真仙纵云须臾不见踪影。

    正是:道行天满入神门,求真苦志炼魔魂。不识天圣本面目,只敬高人法力深。

    毕竟不知怎生修行,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