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西游:开局成为南明离火之精 » 第三回 归里一见楞伽神 行地又杀十首魔

第三回 归里一见楞伽神 行地又杀十首魔

    话说丹玄驾心光云径回西海,哪消半个时辰,只见楞伽岛:常在楞伽住,今作楞山赋。楞山何雄浑,巍巍高哉乎。绵延几十里,山峰谁曾数。山基连沧海,昼夜鼓且呼。海深不可测,山根不知处。山巅摩云端,山腰常绕雾。巅峰多顽岩,纵横相交互。如熊更如罴,如豹又似虎。抑或如淑女,抑或似尼姑。或像鹰雏飞,或像古弓弩。甚似公垂钓,酷似人骑鹿。巨岩如硕馒,小岩如磨珠。阳石暖且细,阴石寒且粗。古松生石隙,居多生山土。偶有石上生,扎根何辛苦。山高风冷彻,经年冰雪覆。夏暖雪消融,化成山中瀑。瀑水何迅猛,欢歌径奔突。绕石如鸣弦,飞潭如箭镞。瀑水如山龙,前去不复顾。楞山多青松,松涛几千亩。风来涛声喧,如奏琴和鼓。山中何幽静,一别山外俗。佛家以为址,道家筑丹炉。袅袅香烟生,信客时有无。冷冷晨辉里,道家扫庭除。丹玄按下云头,直至楞伽岛,找路而走,只见一山神现出,身披银甲,手执宣花,道:“汝是何人?来我楞伽岛作甚?”

    丹玄见其生的威武,面容不凡,起个拱手道:“我名丹玄,乃从外学艺归来,不知你又是何人?为何在此处执刃披挂?”山神笑道:“原是此处的地仙,这厢有失礼数了,在下乃是楞伽的山神,前日醒来,发觉楞伽内来了一群妖魔作乱,故此率府兵,以巡察此山,上报天廷,而扫清此地妖魔也。”丹玄闻言,则讶异道:“不知是什么妖魔,竟能搅动楞伽胜境耶?”山神行礼道:“那厮自称十首魔王,居于南山处也,其占我楞伽南山,又杀诸生灵,令我怒从心头起耳!”

    好日精,将身一纵,化起去,直至楞伽南处,只见一处洞口,洞门外有几个小妖跳舞,见了丹玄就走。丹玄道:“休走!借你口中言,传我心内事。我乃楞伽山山主。你家甚么十首鸟魔,竟图占我胜境,我特寻来,要与他见个上下!”

    那小妖听说,疾忙跑入洞里,报道:“大王!祸事了!”魔王道:“有甚祸事?”小妖道:“洞外有人称为楞伽山主。他说你欲占他胜境,特来寻你,见个上下哩。”魔王笑道:“一个小小山主,有甚本事?你们见他怎生打扮,有甚器械?”小妖道:“他也没甚么器械,摈着个鬓,穿一领黄色衣,勒一条玄带,足下踏一对乌靴,不僧不道,又不像武人神仙,赤手空拳,在门外叫哩。”魔王闻说:“取我批挂兵器来!”那小妖即时取出。那魔王穿了甲胄,绰剑在手,与众妖出得门来,即高声叫道:“那个是楞伽山主?”丹玄急睁睛观看,只见那魔王:

    发似朱砂面带绿,多面上下金精目。袍衣青染势狰狞,吞花铠簇云雾簇。手提宝剑电光生,胸藏妙诀神鬼哭。十首魔王临楞伽,正是东方甲乙木。

    丹玄喝道:“这泼魔如此目大,看不见吾丹玄也?”魔王见了,放声笑道:“你身不满六尺,年不过两旬,身上又无披挂,怎个与我来比上下?劝君回返,找个安乐之地闲适即可!”丹玄骂道:“你这泼魔,原来无眼!你量我小,要大却也不难。你量我无兵器,我两只手勾着太阳星哩!你不要怕,只吃我一拳!”纵一纵,跳上去,劈脸就打。那魔王伸手架住道:“你这般矬矮,我这般高长,你要使拳,我要使剑,使剑就杀了你,让我与你打上一路看看。”那厢魔王丢开架子便打,这厢丹玄钻进去相撞相迎。他两个拳捶脚踢,一冲一撞。原来长拳空大,短簇坚牢。那魔王被丹玄掏短肋,撞了穴,几下筋节,把他打重了。他闪过,旁边伸出一个头,望丹玄张口就咬。丹玄急转身,他咬了一个空。丹玄见他九首凶猛,即拔了几根毫毛,道声“疾!”,即变作大小火精,周围攒满。

    原来人得仙体,出神变化,无方不知。这日精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那些火精,如蛇如龙,剑来砍不断,咬去不能伤。将魔王九首烧的,如同枯枝似的,这丹玄才去夺走他的剑来,当头一划,直划为两段,领众杀进洞中,将那大小妖精剿灭不提。却见那洞中尽是自楞伽山夺走的奇花异草,又有玉酒清器,甚是混杂。即将洞中金银细软等物清出,约有半斗有余,遂将洞内放起火来,将那洞烧成枯干,顿时化光而行,驾起云头而走。直至山间,那山神返身拜道:“多谢山主扫清妖魔,为我楞伽山清了妖邪耶?”丹玄将黄白之物丢于地上言道:“汝可知此物从何地而来?”山神谢道:“山东有一国,名曰净饭国,此物想是自那国中而来也。”丹玄听得,即丢于山神道:“将原物奉还于其主,又在这山中找一处住地于我。”

    山神领命而去,不过多时回来复命。丹玄自与山神行进,不多时,只见:翠峦丛立秀芙蓉,神仙洞幽芙蓉中。鸿蒙初开演玄奥,妙境诡谲势峥嵘。银饰穹庐玉雕壁,冰砌阁台雪营宫。澄明如入昆山界,妙音似闻瑶池筝。一林霜雪千秋月,半壁瀑帘万古峰。玉柱石笋织琳琅,冰挂雪塔透玲珑。瑶草琪花连琼树,灵禽异兽朝凤龙。云龙漱珠零霰露,银河泄玉倒冰钟。白龟偃卧玉蟾跳,雪狮腾挪银凤鸣。管弦频落梨花雨,霓裳淡摇柳絮风。丝飘银髯桃献寿,烟笼缟袂酒捧衷。真是此境只应天上有,未尝人间得见观。

    丹玄大喜道:“好住处也!此等仙境,你是何时而发现唏?”山神曰:“此地乃是自鸿蒙初判,天地初分时生的一个空子,后太上老君解化女娲,在此曾研习文章,也曾讲经说道,亦曾留洋洒五千文,后西去化胡,祇紫气西迈,天文显瑞,滋润此地,故这个就是老君留下至此今。”

    丹玄闻言叹道:“寥寥宇宙间,咄咄古今裹。

    游者可为纶,飞者可矰矢。

    至若乘风云,犹龙有老子。

    商周几阅代,柱下寄藏史。

    西归为谁来,独为关尹喜。

    将与溟涬游,道德落陈纸。

    上下五千言,字字抉玄秘。

    无名天地根,尔乃是道纪。

    虚心与实腹,剌剌含至理。

    知雄以守雌,涉世混尘滓。

    玄同究旨归,守朴而已矣。

    世衰朴亦散,大道久沦弃。

    纷纷知巧场,窍凿浑沌毁。

    战争蜗角名,攘夺蝇头利。

    嗟哉彼世愚,劳扰何时止。

    焦灼膏火中,长生安可冀。

    如何得长生,试请问李耳。

    此老意云何,不过静者是。

    吾翁尚玄默,不共世俗靡。

    便腹贮大真,冲虑契玄旨。

    与物忘町畦,出口泯臧否。

    息机娱林泉,厌喧避城市。

    岸帻南山云,濯足矶头水。

    客来一杯酒,客去仍隐几。

    醉乡并梦境,此外皆尘秕。

    全生得要术,汗漫托无始。

    人拟葛天民,我曰有道器。

    青牛西去后,黄老恣麈尾。

    无心合道真,千古如翁几。

    倘逢皓发人,关尹若舟起。

    欣睹玳筵开,东来佳气紫。又道:“不知老子现在何处耶?”山神微笑,以手指天,待丹玄望天时,摇身一变,变作一老者,这老者怎生模样?但见:

    今年秋早,似常年、人世光阴如电。

    君看老仙风度别,绿发芳瞳长健。

    细数平生,三千功行,一一修持遍。

    通明殿上,钧天张乐高燕。

    应似六一先生,神清之洞,万仞苍苔藓。

    少待中原开霁了,一片闲云舒卷。

    姹女炼成,婴儿养就,坐阅蓬莱浅。

    青霄笙鹤,也应回顾鸡犬。

    丹玄大惊,打了一个稽首道:“这厢有礼了,不知老君儿为何来此?依我之见,老君应在兜率宫处炼丹也。”老君以手抚须,呵呵笑言道:“由还丹而修大丹,体归纯《乾》,即可寿与天齐,名登紫府矣。然金丹有阳火阴符之妙用,当进阳而即进阳,当运阴而即运阴,阴符阳火,不失其时,方能金丹成熟。若知进阳而不知运阴,纵金丹在望,未许我认。夫金丹之道,有还丹、大丹二事。还丹者,只还得人生之初,良知良能本来物事耳。本来物事既还,如自下界而上天宫,登仙有分。急须将此物事温之养之,不使一毫渗漏,别立乾坤,再造鼎炉以炼大丹,至于打破虚空方为了当。盖金丹之道,有有为无为二法,一般天罡数变化者,上德者无为之事;一般地煞数变化者,下德者有为之事。盖上德者,先天未伤,后天未发,行无为之道,温养先天,运内炉天然真火,剥尽一身后天阴质,阴尽阳纯,永久不坏。此抱一守中,虚无中自然变化,故有天罡数变化,变化者少。其曰该三十六般变化者。”丹玄愣神,忽而放声大笑,向老君作了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