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小师弟 » 第13章:祸乱已至

第13章:祸乱已至

    突然来一骑士,这让村民都有些疑惑,只是距离还有些远,他们并不知道来人是谁。

    “二叔!”

    涂晋问涂韬:“他是谁?”

    穿越来到这个世界,已有月余,但是截止今日,他除了磨盘村的人,并未见过其他陌生人。

    涂韬却是摇摇头:“未知。”

    二叔都不知道?

    “回去看看。”

    涂韬虽然说不知道来人是谁,不过还是招呼涂晋赶紧回家,因为那骑马之人前面的方向,就是涂氏宅院,也是唯一的目的地,此人是来找涂家的。

    闻言,涂晋并未立即跟着二叔回家,而是转身对田埂上的村民高声说道:“乡亲们,今日就这样吧,水稻种植后续方法,等一个月后我再教大伙儿......”说着,他顿了顿,补充说道:“若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大伙儿随时可以来找我。”

    “都散了吧。”

    “都散了。”

    涂韬随后笑着说道。

    散是散了,但是百姓都有好奇心,这突然来了一个骑马之人,他们自然不会真的就这么散去回家。

    得去看看热闹。

    这块秧田就在涂氏宅院前面不远,涂晋跟着二叔涂韬,缓步朝涂氏宅院走去,其他村民也跟在涂晋叔侄后面。

    当众人回到涂氏宅院不久,那名骑士也刚好在涂氏宅院门前停下。

    “敢问谁是涂氏家主?”

    那人翻身下马,便看向众人问道。

    “在下涂晋!”

    涂晋上前一步,拱手道:“不知阁下是?”

    涂晋现在就是涂家的家主,对方指名要找涂氏家主,涂晋也没有回避,只是不知对方是谁。

    “我是汉昌县的尉吏,张元.......”张元看了一眼涂晋,似乎有些惊讶的样子,不过还是自报了家门。

    尉吏?

    县尉下面的官吏,用后世的话说,这是一个当兵的。

    涂晋愣了一下。

    他来这个世界一个多月,无论是通过原身的记忆,还是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磨盘村涂氏好像跟官方并没有什么交集,至少没有相关的亲戚。

    “不知上差有何指教?”

    涂晋微微拱手。

    张元也是愣了一下,心说汝不应该先请我进屋乎?

    这岂是什么待客之道。

    “汝当真是涂氏家主?”张元并未先说来意,而是一脸好奇的看着眼前的涂晋。

    在他看来,作为一方地主的家主,怎么会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

    “上差勿疑!”涂韬缓步上前,道:“他便是我们涂氏的家主。”

    “这些都是我磨盘村的村民......”涂晋笑着道:“上差若是怀疑,尽可询问他们。”

    官府来人,涂晋虽然不知道他的来意。

    但他也感觉得到,此人不想当着村民与自己说话。

    “上差若有什么指示,尽可当众吩咐......”涂晋说着故意淡淡一笑,他就是要这官差当众说明来意。

    按历史记载,黄巾起义应该就是这段时间爆发。

    县里早不来人,晚不来人,偏偏选在这个时间来磨盘村,或许他今日来此,就是与黄巾起义有关。

    张元顿时愣住。

    “当真就在此说?”

    张元看着涂晋问道。

    “上差有何顾虑?”

    涂晋笑着道:“我涂家与现场的村民一样,皆是我大汉的子民,官府若有什么吩咐,尽可当众宣布。”

    张元脸色有些僵硬,他还没见过这样的地主。

    只见他轻咳一声,然后却道:“县里接到消息,数日前,天师道贼人张角、张宝、张梁兄弟三人在巨鹿发动叛乱......”说到这里张元故意停顿了一下,本以为涂晋听到这事,应该会请他进屋,但是涂晋与现场的村民,全都是瞪大双目,显得特别惊讶。

    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表示让他停止说话,或者请他进屋的意思。

    “蚁贼头裹黄巾,声势浩大,他们袭击州县,劫掠世家大族......”张元看向涂晋说道:“县尉今日特遣我等下乡,通知各村世家地主,一定要严加防范。”

    张元的话音刚落,率先惊讶的是杨晖,他瞪大双目,看向涂晋自言自语说道:“头裹黄巾?”

    “对!”

    张元肯定的点了点头。

    涂晋闻言大惊,还真的是黄巾起义了,据史书记载,黄巾军在当时官府方面的称呼,就是蚁贼。

    他们真的造反了。

    “多谢上差及时提醒!”

    涂晋缓过神来,赶忙向张元拱手道:“刚才多有怠慢,还请上差多多见谅,寒舍略备薄酒,以敬上差。”

    张元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涂晋自然也需要尽地主之谊。

    不过他还是有些惊讶的。

    今天是二月初九,按照历史记载,张角造反好像是二月初,但怎么会这么快就传到蜀地,而且蜀地官府居然还派人通知地主。

    “不了!”

    张元摆了摆手,道:“我还要去其他村子,尔等不可走漏消息,只需加强防范即可。”

    说完,张元翻身上马,然后便扬长而去。

    待张元远去,现场的村民一个个惊恐万分的看着涂晋。

    “景寒公子,真乃神人也。”

    一个老汉高声说道:“二十多天前,景寒公子就说大乱将至,还有那首歌谣......”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好像是忘记了那首歌的歌词,旁边的年轻人急忙站出来说道:“古蜀国向北,两千六百里,天知道角宝梁,万人的黄头巾,只为那苍生要改天命,洪水滔滔,满疮痍。”

    “古蜀国向北两千六百里,巨鹿便是在蜀地以北,莫非就有两千六百里?”另一个年轻人疑惑的问道。

    涂晋却显得很淡定,就这么看着这些村民们议论。

    当初改编了一首后世神曲,目的就是为了今日,这段时间磨盘村都在传唱这首歌。

    前几日涂晋听说,附近其他村子也有村民在传唱。

    这效果不错。

    就是不知道这首歌已经覆盖了多远的地方。

    “天知道,就是天师道。”

    “角宝梁,就是张角张宝张梁。”

    “万人的黄头巾,蚁贼头裹黄巾。”

    “......”

    现场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解释涂晋此前吟唱的那首歌谣。

    一直没有说话的杨聪,此时一脸诧异的看着涂晋。

    他真的能够预测未来?

    还是说他也是蚁贼?

    提前二十多天,他便将现在的事情,预测得如此准确,莫非涂家也入了那天师道?

    杨聪自幼聪慧,此前也读过半年书。

    面对涂晋的神预测,他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觉得涂晋真的是神人,真的能够预测未来,主要这预测得也太准确了。

    就连造反人的名字都预测出来了。

    还有天师道并不是什么陌生词汇,最近十几年,很多百姓都在流传,天师道原来叫作太平道,是钜鹿人张角创建的,后来改名为天师道,张角自称天师。

    就在杨聪疑惑的时候,一个老汉来到涂晋面前,躬身说道:“景寒公子,蚁贼暴乱,我等百姓当如何应对?”

    虽然黄巾起义在中原,但是消息已经传到蜀地,作为底层百姓,自然还是担心战火会不会烧到自己身边。

    如今涂家让利与民,今年又连降春雨,眼看就有好日子过了。

    若这个时候战乱烧到蜀地,这好日子岂不是又没有希望了?

    从古至今,所有的战乱,最终倒霉的都是底层百姓。

    涂晋淡淡一笑,看向众人道:“乡亲们不用担心,蚁贼肆虐,但是短时间内还不会危及我们蜀地......”说着,他看向不远处的秧田说道:“现在正值春耕,都把心思放在春耕上,切莫耽误了时节。”

    “当真不会祸及蜀地?”

    杨聪疑惑的看向涂晋,涂晋肯定的点了点头,道:“当然,我蜀地远离中原,又有秦岭长江作为天险,再说了,蚁贼暴乱,意在推翻大汉朝廷,跟我们蜀地百姓有何关系?”

    “还有!”

    “蚁贼现在虽然势大,但却是一群乌合之众,况且朝廷也不会坐视不管,接下来朝廷必然会派兵镇压,战火暂时还烧不到我们蜀地来......”涂晋说着看向村民,朗声说道:“只要我磨盘村所有人团结一心,定能扛过乱世,即使蜀地生乱,我涂氏也会保护磨盘村。”

    “趁现在蜀地相对安稳,乡亲们一定要多种粮食......”涂晋恳切的说道:“只要我们家里有粮,纵使乱世又有何惧?”

    “即使到了万不得已时,我们还可以躲进山里。”

    这是涂晋的心里话,虽然他知道接下来几十年,中原混战,群雄逐鹿,实在不行,大不了带着村民躲进深山老林,等到天下安定的时候再出来也行。

    但是,正如三国演义里刘备曾说过的一句话:“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耶。”

    身处这乱世当中,想要躺平岂能如愿,正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

    况且他作为穿越者,拥有得天独厚的先知能力,好不容易来一趟三国乱世,如果不有所作为名留青史,岂不是浪费了老天爷的这番垂青。

    其实老天爷挺照顾他的,没有让他穿越到群雄激战正酣的年月,而是穿越到了黄巾之乱初期。

    如今诸葛孔明不过三岁。

    凤雏庞统也只有五岁。

    无论是将来去投奔一方明主,还是自力更生再造乾坤。

    老天爷都给他留足了时间。

    ......

    “好!”

    听完涂晋的一番话,加上他预测到了这场祸乱,以及这段时间他为村民做的事情,村民们顿时齐声叫好。

    现在终于看到了好日子的曙光,他们可不愿意经历战乱。

    涂晋能知未来,有他保护,村民们心里多少还是觉得有些许心安。

    待村民们稍稍平静一些,涂晋这才道:“大伙儿散了吧,稍后便去找管家领取种子,可别耽搁了春耕播种。”

    说完,他向村民们拱拱手,便大步走进涂氏内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