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小师弟 » 第97章:启蒙四经(1)

第97章:启蒙四经(1)

    马腾此时是非常的气愤,原本是打算趁涂晋在关中立足未稳,然后突然出击,快速占领关中。

    但结果却是,凉州骑兵,居然打不过关中骑兵。

    如今涂晋派黄权来谈判,看上去是涂晋希望双方和平相处,但是对于马腾来说,这简直就是侮辱。

    不过,目前来说,马腾也暂时不想去跟涂晋为敌,因为他到现在也没有弄明白,关中骑兵为何骑术那么的娴熟,在没有解决完这个事情,他暂时不打算再次对关中用兵。

    “黄主簿!”

    马腾挤出一丝笑容,道:“正所谓不打不相识,我们同意与关中结成睦邻友好关系。”

    “马将军英明!”

    黄权笑着道:“壅凉和睦,这对我们双方,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黄主簿所言甚善!”马腾肯定的道。

    凉州军遭遇了一场挫败,马腾也需要腾出时间,来调整将士们失落的情绪。

    接受和谈,目前无论是对于关中的涂晋,还是凉州的马腾来说,其实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建安元年(192年)四月十二日。

    长安,刺史府。

    涂晋带着几个匠人,正在院子里捣鼓什么,那涂晋显然是忙得太过出神,以至于蔡琰从外面进来,也没有发现。

    “夫君!”

    “这是在做什么?”

    蔡琰走到跟前,看向涂晋手里的小木块,一脸好奇的问道。

    “琰儿!”

    “汝怎么来了,吾不是让汝在屋里好好休息吗?”涂晋放下手里的活计,一脸关心的扶着蔡琰去旁边坐下。

    此时蔡琰已有身孕,小腹肉眼可见微微隆起,这可是涂晋的第一个孩子,他自然非常在意,对于蔡琰的一举一动,他都非常的上心。

    “妾无事!”

    蔡琰笑着道:“这才两个月,妾也没有那么娇气。”

    “那可不行!”

    涂晋道:“汝现在就是国宝。”

    “国宝?”蔡琰闻言顿时一惊。

    “对!”涂晋肯定的道:“吾家琰儿现在就是比国宝还要精贵。”

    “嘻嘻!”

    蔡琰闻言甚是欢喜。

    嫁给一个如意郎君,这不是每一个姑娘,做梦都希望达成的心愿吗?

    目前对于蔡琰来说,她就觉得,她已经达成所愿。

    “夫君!”

    欢喜过后,蔡琰指着地上的小木块,疑惑的问道:“夫君这是在作甚,这些小木块,有何用处?”

    “呵呵!”

    闻言,涂晋捡起两个木块,递给蔡琰,问道:“琰儿可细细观看。”

    蔡琰接过木块,仔细端详了一番,惊疑的道:“这是妾的表字?”这两个小木块上雕刻着两个字,一个是昭一个是姬,合起来便是昭姬二字。

    昭姬,正是蔡琰的表字。

    后世很多人都以为,蔡琰字文姬,其实蔡琰真实的表字,并非文姬,而是昭姬。

    至于文姬,是因为后来西晋统一天下后,为了避讳,蔡琰的表字才改成了文姬。

    避的什么讳呢?

    避的是司马昭的讳,因为司马昭的名字里有个昭字,在古时候,这就需要避讳,因为司马炎建立晋朝后,追谥其父司马昭为文皇帝。

    蔡琰原来的字是昭姬,这就得避讳了,于是才改字为文姬。

    “没错!”

    涂晋肯定的道:“就是琰儿的字。”

    “夫君为何要刻这个?”蔡琰有些好奇的问道。

    “汝等等!”

    涂晋说着,快步走到一旁的桌案上,将一本书册拿了过来,因为涂晋早在蜀地就改良了造纸的工艺,现在关中益州,纸张可是一点都不稀缺。

    “琰儿看看!”

    涂晋将书册递给蔡琰。

    “启蒙四经!”

    蔡琰接过来一看,就看见封面上四个大字,旁边的还有一个署名——汉益州牧·涂晋&蔡琰著,名字后面都有字,涂晋字景寒,蔡琰字昭姬。

    “夫君,怎会有妾的名字?”蔡琰一脸的好奇,因为这启蒙四经,她此前并不知道。

    “哈哈!”

    涂晋笑着道:“此经本就是吾与爱妻共著,自然要署爱妻之名也。”

    蔡琰闻言愣了一下,有些期待的翻开书册的封面,第一页便是四经的目录。

    接着再翻一页,蔡琰认真的阅读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

    当蔡琰读完,有些激动的道:“夫君,这三字经真好,很适合用来做启蒙教学。”

    “嗯!”

    涂晋也微微点头。

    这启蒙四经的第一经,就是国学经典《三字经》,涂晋小时候经常背诵三字经,他现在只需将它默写下来即可。

    只不过在光武兴,为东汉就进行了截断,下一句本是四百年,终于献,不过现在汉献帝刚登基没两年,涂晋自然不能将其原文写上,于是在东汉兴的下一句,变成了古今史,全在兹。

    “百家姓?”

    看完三字经,蔡琰又翻到了启蒙四经的第二经,第二经名为《百家姓》。

    “何为百家姓?”蔡琰问。

    “这是吾整理的天下十三州的姓氏......”涂晋笑着说道:“共计一百五十三。”

    百家姓出自北宋初年,原本收集姓氏有四百一十一个,后来补充到五百零四个,其中单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

    不过涂晋记得不全,他这一版的百家姓,只有一百五十三个姓氏。

    闻言,蔡琰有些惊讶,本能的开始阅读起来:

    “刘涂蔡王,吕赵霍曹。”

    “李吴袁韩,周郑卢张。”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

    蔡琰认真的念完每一个姓氏,涂晋此时心里自然是非常激动,在前世时,他读百家姓时,其实是有些郁闷的。

    因为他姓涂,这个姓氏本是一个古老姓氏,始祖可追溯到大禹时期淮河流域的涂山氏国。

    虽然姓氏古老,但是由于人口不多,在百家姓当中也只是排名第一百四十三位。

    这次涂晋书写启蒙读物,就可以对百家姓做出了调整。

    现在虽然群雄逐鹿,但依然还属于大汉王朝,所以这第一个姓涂晋给了天子姓刘。

    至于第二个,涂晋毫不犹豫就给了自己的姓涂。

    虽然现在天下姓涂的应该也不多,但是涂晋坚信,通过他的努力,他一定可以让涂姓成为东汉之后的大姓。

    第三个姓氏,涂晋给了姓蔡的,因为他老婆蔡琰姓蔡啊。

    接下来则是随便乱编,直到第十七个姓时,干脆就照着原来的百家姓往下写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