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小师弟 » 第98章:启蒙四经(2)

第98章:启蒙四经(2)

    三字经、百家姓之后,涂晋安排的是千字文以及弟子规,这事儿,涂晋还得感谢前世的老爹。

    在他小的时候,家里有这些书籍。

    现在将这些整理出来,就可以作为启蒙教材。

    蔡琰认真的看完启蒙四经,有些疑惑的看向涂晋道:“夫君,这《启蒙四经》可是为我们的孩儿准备的?”

    蔡琰怀孕已有两月,再过几个月,他们就会拥有第一个孩儿。

    “哈哈!”

    涂晋微微点头,道:“此经既是为我们的孩儿准备,也是给天下稚童所准备的。”

    说着,他再次拿起小木块,笑着说道:“爱妻且看,可知这些小木块的用途?”

    闻言,蔡琰微微摇头,她自然不知道。

    蔡琰不知道,涂晋其实心里有数。

    他随即去取来一张白纸,然后又拿来二三十个小木块,这些小木块上面都刻有文字。

    涂晋将这些刻有文字的小木块,逐一拼凑在一个小木匣里,接着用小刷子沾了一些墨汁,然后将木匣里的小木块逐一刷了一遍。

    看到这里,蔡琰已经是非常震惊。

    就在她震惊的时候,就看见涂晋将那一张白纸,覆盖在涂有墨汁的小木块上,然后用干净的小刷子轻轻刷一刷。

    “琰儿请过目。”

    涂晋将印好的文字递给蔡琰。

    纸上的字迹非常清晰,这是印的三字经部分内容。

    “夫君大才!”

    蔡琰看着纸上的文字,连连夸赞:“有此方法,启蒙四经就可以大量印制。”

    说着,她顿了顿,道:“其他经典,也可以大量印制。”

    闻言,涂晋淡淡笑道:“爱妻高明,为夫做这活字印刷,正是为此......”说着,他再次拿起《启蒙四经》原稿,笑着说道:“待文字雕刻完毕,将会大量印刷此经,以及其他文学经典。”

    活字印刷,这是古人的智慧。

    不过对于东汉三国的人来说,这可是未来人的智慧。

    因为活字印刷,起源于北宋庆历年间,一个名为毕昇的人,发明了泥活字,从而开启了活字印刷,毕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的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铅活字印刷术,提前了四百多年。

    不过现在,涂晋却成为了活字印刷术的第一人。

    “要想民族复兴......”涂晋淡淡的说道:“就需要更多的人有书可读,只有读书人越来越多,我们的民族才会更加强大。”

    涂晋说得倒是云淡风轻,但是却是震惊了蔡琰。

    要知道,在此之前,读书这事儿,可不是人人都可以的,能读上书的人,少数还是太少。

    只有世家豪族的子弟,才有机会读书。

    此前底层百姓没机会读书,一是上层严格把控,其二便是此前读书成本太高。

    无论是治学经典,还是其他书籍。

    此前读书刻写在竹简之上,想要读书,人们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为你想读书,你首先得有书。

    寻常百姓,哪有那些人力物力去抄书?

    但是现在不同了。

    涂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而且还改良了造纸技术,至少益州关中,也就是涂晋控制的区域,现在真的不缺纸张。

    有了活字印刷术,又有大量的纸张。

    想要批量印刷书籍,也就变得非常容易。

    “夫君!”

    蔡琰一脸崇敬的道:“夫君此举,将会改变人类的进程。”

    “哈哈!”

    涂晋闻言,先是哈哈大笑起来,然后道:“往后为夫还需要爱妻多多帮扶。”

    “妾!”

    蔡琰突然站起,微微福身道:“愿效犬马之劳。”

    “哈哈!”

    见此涂晋莫名一笑,轻轻扶着蔡琰重新坐下,道:“汝现在有孕在身,可不许动作过大。”

    “夫君安心!”蔡琰娇柔说道:“妾会注意的。”

    嫁给涂晋已经有三个多月,平日两人没事就会吟诗作对,而且涂晋还会写一些稀奇古怪的歌词,这让蔡琰非常欣喜。

    原本当初父亲蔡邕说要让她嫁给涂晋,她还琢磨着,涂晋虽然高居益州、雍州州牧之上,最多也就是一个乱世枭雄。

    可是成亲之后,她才发现,她家的夫君,简直就是一个文武全才,上马能够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下马可以吟诗作赋。

    “夫君......”蔡琰想了想,问道:“夫君可是打算让百姓也上学读书?”

    说着,她却微微皱眉,然后道:“但是现在教学的都是一些文学大家,百姓想读书,还是太难。”

    “嗯!”

    涂晋微微点头,道:“琰儿所虑甚是......”说着,他也是想了想,然后才道:“吾打算请岳丈担任劝学从事,先教习一些百姓读书,然后让这些百姓去各州县担任私塾的先生。”

    “私塾?”蔡琰又是一惊,这个词她有些陌生。

    “嗯!”涂晋点头道:“私塾就是先生教学的地方,届时地方百姓便可以去私塾上学......”说着,涂晋顿了顿,道:“就是不知此事岳丈会否应允。”

    这事儿,涂晋却是想了一段时间。

    古代封建统治者,还有那些世家大族,为了掌握权势,不太愿意底层百姓读书。

    但是涂晋不同,他是来自未来。

    思维自然跟这些古人,还是有些区别的。

    他现在已经拥有益雍两州,对于未来,他现在也有了新的想法,原来还琢磨着,不行以后就带资投奔曹丞相,或者刘皇叔。

    但是自从得了关中之后,他的想法已经发生了改变。

    他现在文臣良将甚多,文有卢植、蔡邕、董扶、王允等辈,武有赵云、典韦、甘宁、庞德、张任、严颜等。

    现在就算他愿意去投奔曹操刘备,恐怕下面这些人,也不会同意他这么干。

    先治理好益雍两地,然后再继续向外扩张。

    至于曹操、刘备,那只能道声抱歉。

    从现在开始,尔等诸侯,皆是吾之敌人。

    为了能稳固统治,涂晋打算让益雍两地的百姓都读书,一旦底下百姓读书的人多了,益雍的发展将会更快。

    跟古人玩阴谋诡计玩不过,但是咱能想办法强大自己,当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还会惧怕任何敌人乎?

    蔡邕是文学大家,由他来负责传教于民,应该是最合适的人员,当然还有他的老师卢植。

    “夫君切莫担忧!”

    蔡琰笑着道:“这是一件大善之举,父亲一定不会推却,改日妾亲自去跟父亲说说。”

    蔡琰是蔡邕的独女,从小深受父亲的疼爱,她觉得涂晋这个政策是大善之举,此事若成,父亲也将名流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