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我的爷爷是AI人 » 第五章“抬杠”出英雄

第五章“抬杠”出英雄

    五月的中原天暖地湿,草长莺飞,抓把种子扔进土里就能发芽开花。那些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的爱情土壤里,也像五月的中原大地,期待着一颗美好的种子飞进内心深处。

    豫东的男人们到一起,总是磨牙抬杠骂大会,就像牛羊吃草,虎狼吃肉一样的习性。当然,这种习性的本质就是男人之间开个玩笑,只不过言语和城里人比有点粗俗不堪,不像城里人荤素搭配,轻重有度。豫东骂大会就是显示自己在村里的身份地位,家族势力,有点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味道。有时也不尽如此,里面亦有说说笑笑活跃气氛的意思,只不过乡村的玩笑更直接或者更露骨。

    村里有几个冤家对头,算是属叫驴的,见面不到三句话,一准开骂。韩耀先和侯宽兄弟就是如此。按照村里的辈分,韩耀先长侯宽一辈,侯宽该叫韩耀先一声叔,可两人不一姓不一家,属于“邻居辈,瞎胡论”,除了红白喜事儿等一些重要场合,平日里侯宽没叫过他一声叔,见面嘴上都要占便宜。见了韩耀先,张口就叫:“大舅,俺妗子最近可好?”。韩耀先知道自己单门独户,不会得到这些人的尊重,也不在意。见了侯宽,一本正经教育他:“这孩子咋那么不懂事,和你大姨父也开玩笑。”然后就是一阵淫笑,“骂大会”正式揭开序幕。

    马高腿和陈石头是一对杠头,只要马高腿说鸡蛋是圆的,陈石头非说是方的。马高腿开骂:“日恁二姨,谁见过鸡蛋是方的,是不是恁二姨的和别人不一样,下出来的是方蛋。”

    马高腿比陈石头长一辈,不骂他娘,只骂他二姨算是亲昵的表现。陈石头马上回敬:“你这个老爬灰,真是井底的蛤蟆,咋能没见过方鸡蛋呢,明天我弄几个孝敬你老人家去,行不?”这几个人你一句他一句,其他人笑得醉酒一般左右摇晃,活儿都干不成了。

    刘汉山在一边只笑不语。这种场合,他的年龄和辈分都没有资格参入,只有听的份儿。再说,刘曹氏家规很严,决不让自己的男人和儿子在大街上和人抬杠“骂大会”。

    “见了左邻右舍,该叫叔叫叔,该叫大爷。别没大没小,和人骂来骂去,烂嘴磨牙生闲气,丢人现眼没出息,是懒汉二流子干的事儿。”

    刘汉山仿娘,脾气像他爹刘德全。见人废话不说,办事儿心里有数,三个弟弟在外面如脱缰的野马,看到长兄刘汉山,老老实实做事吃饭,从不敢顶一句嘴。

    村里的女人们都在一边看热闹。刘曹氏看着自己的长子,美滋滋地自夸:“俺家老大,沾上胡子就是关云长,骑上白马就是赵子龙。”

    侯黄氏酸溜溜地笑骂:“老曹,就你逼能,生一窝牛犊子。看我下的那些炮弹几个,脸黑的驴毬一样。”她生侯宽弟兄五个,站在一起如烤红薯排队,身材粗短不说,个个脸上抹了锅底灰一般。

    刘汉山四兄弟,人高马大,个头均在八尺以上。他们都得益于母亲刘曹氏的优秀基因。刘曹氏身高七尺二寸,奶大腚圆,大脚大手,浑身有力,不要说和女人比,就是站在男人堆里也高出半个脑袋。看看村里那些把脚裹成半截胡萝卜的女人,走路歪歪扭扭旱鸭子摇摆,她脚下生风,家里地里都当一个男人用,真正体会到父母不给裹脚的精明。刘曹氏后来有了两个女儿,无论公婆邻居如何辱骂开导,她是铁了心坚决不给两个闺女裹脚。

    麦场表面的坑洼平好了,又撒上一层黄河胶泥。这种胶泥如卤煮的牛肉一般殷红,软如面团,必须用石磙碾压平整,膏药一般贴在地面,浇上水,几天就和地面融合在一起,晒干后比水泥地还要平整结实。

    石磙就在场边的路坑里,有七八米深。那是冬天农闲的时候,村里几个十三四岁的捣蛋孩子故意推下去的。石磙光秃秃的,没有框子,没有抓手,而且一头大,一头小,足有200多斤。村里家家户户用了几十年。

    这活儿是个出力费劲儿的活儿,一般人不想干,只能让村里那些老冤头干。马高腿喊道:“老韩,石头,你俩把石磙推上来。”

    韩家和陈家在村里都是单门独户,正是马高腿欺负的对象。陈石头不是缺心眼儿,知道这活儿的难度不小,他可不想吃这个亏。夸张地嚷:“我的亲舅,要我们俩弄上来,这可不是打渣滓的事儿,你别坑你外甥了。”

    马高腿来了劲:“今天你俩不把石磙弄上来,别吃烧饼夹油膜。一会儿倒进井里喂蛤蟆,也比养你们两个骡子强。”

    陈石头和韩耀先历来是村里的受气包,煮烂的鸭子嘴硬:“这样吧,你随便找俩人,只要能把石磙弄上来,今天的官饭我一口不吃。”

    两人一打赌,别人便起哄架秧子。人分两帮,一帮站在马高腿一边的,说是弄上来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其他人站在陈石头一边的,说除非李元霸再世,鲁智深重生,否则根本不可能。

    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交涉,双方达成协议。只要有人弄上来,陈石头等不吃烧饼油条胡辣汤,对方可以又吃又拿;要是没人弄上来,马高腿等人空肚子回家。

    双方杠上了,这活儿就这么停工了。

    今天贺村有庙会,已近中午,赶会回来的行人渐多。看到一帮人在这里打赌较劲闹嚷嚷,行人便停下来看热闹,不大一会儿就成了人山人海。乡村人没有更多看世界开眼界的机会,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能够看这些吵架打赌打架斗殴的事儿,然后添油加醋转述给亲戚邻居,算是自己的学问和见识。这种民情风俗,让那些肚子里不是饿得要死要活的主儿,都会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