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郁陶 » 花灯

花灯

    陶安入湘妃竹林的前一天投递了信,纸上写着不出意外今日便可到府。

    早些日子得到陶安要回来的消息,陶府就一直准备着为自家小姐接风洗尘。陶安一路以身体为重,行进快慢多变,只可能耽搁。陶府直至昨日还里里外外大搞了一顿。只是今日左等右等,始终不见陶安的身影。

    城门将闭的时候,戴山千才得知陶安被拦在了京郊,当即点了几个人就轻装骑马出城了。

    明月郡主戴山千是将门女儿,戴家数年戍守南庆边疆。当年朝局动荡,恰逢西兑南海互通来犯,南庆受夹击,戴家西南下,及时支援。

    后来上北有蠢蠢欲动之势,于是少年戴山千同周氏一同守于上北。

    戴山千当时以少突袭,斩杀的小将领是当时上北的皇子,狠狠挫败了对方的锐气。

    戴山千入京城,无上皇本是欲封她为公主,但被拒绝了,于是便赐了明月二字为衔,封为郡主。

    光阴蹉跎,历经风霜,戴山千面上难掩疲惫,但她眉宇依旧有着飒爽英气。烛火的影子在窗纸上摇曳,柔光映在母亲的脸庞。她的轮廓不似少年时那般锋利,戴山千轻轻抚摸过陶安瘦削的下巴:“安安,你都瘦了。”

    陶安虽然身体抱恙,但并不是病弱。反倒有几分珠玉温润的感觉,与同龄相比,并不瘦弱,而且有些像戴山千未赴往上北前花下舞剑的神貌。只是分别太久,母亲许久未见女儿,便总觉得陶安过得辛苦。

    “身体可好些?”

    “在南春雪的医师那待了会,已经好些了。”

    “南春雪……”戴山千话锋一转,“好些了就好,这几日娘陪你待在这,过几日,我们一同回家。”

    晚上陶安并没有吃多少就睡下了,树明有些担心,怕屋内不暖,总是觉得炭火添得不够。

    她不知是急的还是热的,都出汗了。

    戴山千怜她小,让幽花带着树明去休息:“你们奔波一路也累了,早些休息吧。今夜由我照顾安安,明日做些清淡的热食吧,也不知这郊外住一晚会不会受寒。”

    一语成谶,饶是戴山千一晚上紧着照顾着女儿,陶安还是发了高烧。

    幸而一早陶随送来东西时还备了点药,请了大夫。

    陶安高烧三日,降了又烧,最后入京的时候,一路上都昏昏沉沉睡着,脸蛋潮红,鬓角冒着虚汗,总之整个人看着都是病怏怏的。

    马车外人声鼎沸,卖唱笑语不断入耳。陶安只匆匆看了一眼,京都的繁华热闹便争先恐后般地涌来。京都长街上,红翡翠舞,纸灯剪影幢幢,策马游龙般欢快。佛玉金像最是普遍,每个摊贩都把这些放在最显眼的地方。看到这些,陶安就觉得气闷。暖黄的光晕氤氲车帘四方,她索性将卧兔扯下来,挡住眼睛。

    舟车劳顿后来不及休息,建慧帝有旨让她先进宫一趟。

    还算皇帝有良心,见陶安一副不太好的样子,只是客套几句就散了,没有说今日大会还要留下吃饭的话。

    一回到府邸,陶安就立马回房睡下了。

    戴山千守在门外阶下,站了许久才离开。

    树明端着药偷偷进来,但是没有立即将药递给陶安:“小姐,不要勉强喝这玩意了吧。这哪算药啊!楚公子知道你生病,上心都来不及。晚些就算不同他说清楚,他也会知道想明白的。”

    陶安笑笑,示意树明将药给她:“同他讲不通,他没你明事理。况且在京中多待一会,便多一份危险。所以好树明,快给我吧,待会带你出去。”

    树明与幽花二人对陶安的事情都十分上心。幽花在四人里头是老二,虽然面上看着整体笑嘻嘻地不着调,但要说现在听陶安地话去煎药的肯定是树明,所以陶安把待会要出门的打算只告诉了树明。

    远方已经开始点烟火了,星火掩盖了京都天空明净没有星光的事实。

    陶安换了身衣裙同树明一块偷偷溜了出去。

    陶安眉眼弯弯,站在她旁边的人却是一脸严正以待地板着脸:“树明啊,别担心,我们早些行完事,带你去放烟花玩。”

    “小姐,同楚公子见完面就回去了。”

    “那要不,你找娄一一块去玩?你也好久没有回京城了吧。”

    “谢小姐,树明不想玩。”

    “树明——我,姓,陶。”吃了药,陶安显得很是亢奋,但尚有理智挽存,“好啦好啦,等我好了,带你们一起一起玩。”

    陶安入城的前一晚,有人留言约她于花河畔相见。这块地方没什么灯火,晦暗之中难以看清事物:“人呢?”

    陶安揪着自己的一缕头发,身子来不及动,直觉来得很快,她便将头往左侧偏了下。

    陶安的眼珠里刹时闪过剑光,还未来得反应,一把利刃从她原先所在的空气继续追过来,稳稳地抵在她地脖颈。

    “你约我在此相谈,就是这样谈的?”

    持剑之人不说话,陶安便继续道:“连看一面都不成了?你何时养得这么金贵了?”

    “陶小姐笑话了。”只听剑入鞘声,陶安转身,方才那把贴在她脖子的剑已经安安稳稳配在少年的腰上了。

    来人桃花面上一双凤眼,身上衣服好似玄色藏光,不笑不语,绝色上佳,不似京中寻常公子的贵气。

    这副不近人的高冷做派,好似刚刚持剑搞突袭的人不是他。

    只可惜陶安不吃这套:“怎么?这是欠人账了还是被卖了?”

    楚彻不说话,陶安也不爱搭理他。

    “花灯呢?”

    水面放灯时,两人没有说话。

    玄衣少年笔然站在一旁,看着鹅黄裙襦的女孩提笔在花灯上写字。

    就算不看那内容,也知那字好不到哪去。

    确实,陶安写字不至于潦草。

    简直就是和潦草不沾边,相反,她写字很规矩。

    一笔一画地写。

    今日佳节,这会儿,京城大街要准备一齐放烟火了,其它地方的火光就收着了些,楚彻约陶安相见的这块地方较偏,火光收了些,阑珊兴未尽,却显得热闹先行离去。

    花河上不知放了多少灯,点点星火,远近络绎。

    上巳节放花灯有一说法:你写在花灯上的愿望,若是祈愿之人保佑你,那么你放灯的时候会很顺利。

    哪些方面呢?

    或许漂得远,或许亮得久……

    陶安花灯上不知道写的谁,似乎挺保佑她的。

    烛火乖乖的不乱动,此景显得女孩十分天真。

    落在身旁这人眼里,楚彻不屑一笑:“怎么?几时不见,陶小姐还信这些了?”

    陶安不理这傻子。

    若说陶安评价姓楚的多少有点病,那么楚彻一定要剔除在外。

    这家伙——蠢得单纯。

    陶安拍拍手,缓缓站起。身旁的人不知怎么地开始发作:“陶小姐兰质蕙心,这是研究了什么又回到这京都城了呢?”

    “陶小姐贵人多忘事,是忘了当初说过的话来了吗?”

    “呵,陶小姐可真是,不是最擅笑里藏刀、佛口蛇心了吗?这会怎么不说了?也觉得自己雕心雁爪了吗?”

    “……”脑子不够用的就回炉重造吧。

    “楚天澜!”陶安缓过劲来,直呼楚彻的字。

    楚彻深吸一口气,好似憋回心头一口怨气,转而微微垂首,仿佛一只幼兽,无光可借陶安看清楚天澜是否哭了。

    陶安转计继续要说什么,一把短剑迎上脖颈。

    “......”

    又来!

    楚彻抬眸,这回陶安看清了。

    那双斥红地眼睛,尽是狠戾。

    陶安不为所动,若说先前面对架脖之剑会她因不知来人还有些反省自己是不是头脑不清醒。

    但这会,扇骨里的暗器直逼命脉,合拢的扇骨挑着她的下颚。

    陶安盘计着当初怎么没有把楚彻卖了?

    这人年岁长了,个子长了,那副气性也不知收一收。

    也不像她学学。

    陶安要是像他这般阴晴不定,动不动就是一剑封喉,怕是动气不了几回就真要没了。

    “柳师父对你恩情之大,言不尽表,他年事已高,无力再天下行医,收手之后只当养花逗鱼,享任时光蹉跎。最多只是诊些平常病况,却为你亲自寻药采药,研药试药......”他喊了声陶安,声音有些颤抖。

    陶安看见楚彻哭了。

    豆珠般大的泪夺眶而出,径直而落。

    他迅速低头,持扇姿势不动。

    明明是他持刀向她!

    只要陶安不动,刀虽利但伤不到她。

    那可真是谢谢你……

    “你怎么这般狠心!”对于楚彻的控诉,陶安无言以对。

    “......”她这发病的副作用是转移给眼前这家伙了吧?

    楚彻憋了几天的情绪宣泄而出,这番说下来是爽快了。

    再次对视时,那双眸子不再斥红,狠戾也消了些。

    只是那双凤眼仍旧死死盯着陶安。

    “若非你妄自尊大,一意孤行非要意气用事,事情本不至如此。”这些话有些重,陶安没说这,但也不是避而不谈。

    楚彻得知陶安回京的消息后,楚彻连夜奔波。结果却发现先自己还要早要见之人一步来道了京城。

    几日难眠,他的气性渐稳,冲动散去。

    其实向京赶来的路上,他也明白柳杏林的死根本原因与陶安无关。

    只是柳渡雪死了,他心中愤懑,却不知愤恨谁?

    今日约陶安今日一见本是不必要的了,但来京一趟,什么都不说不做,楚彻这人又不肯。

    楚彻这个性子,早些时候初和陶安碰上时,陶安就看不顺眼,顺带捋了遍毛。

    相识不久,陶安便在赌坊里把楚彻抵押了欠债。

    从前年纪小,几分青涩稚嫩挂在脸上,显得没有那么讨厌,可是小时候不对付尚且如此,现如今好大一个人了还是一如既往的讨人厌。

    结果没想到还要结成盟友。

    陶安可怜自己:真苦,要跟这人合作。

    “为何?”

    “柳渡雪不死,死的就是整个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