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一帘风月明 » 第五章 死亡

第五章 死亡

    当瘦弱、苍白的皇子朱晟睿,出现在宪宗面前时,年青的皇帝流泪了。想起儿子这些年来被关在幽暗潮湿的冷宫,身心饱受折磨,他便有几分惭愧。忙传旨召见众臣,将皇子的身份告知他们。众臣听了莫不唏嘘不已。

    第二日宪宗便颁召天下,立朱晟睿为皇太子,改名朱佑樘。并封其母纪氏为淑妃,赐居永寿宫。

    永寿宫原为前朝刘妃的寝宫。刘妃英年早逝后,此宫就空着了。如今时隔多年,才迎来了它的新主人。

    圣旨下达后,前朝大臣们欢欣鼓舞,后宫妃子也大都舒了口气,各自庆幸大明江山后继有人。唯有万贵妃咬碎了一口银牙,在承乾宫里发了大脾气。

    她红着双眼,将眼前那些名贵的御赐之物,通通砸在了地上,尖声骂道:“骗子,全是骗子!纪氏,你瞒得我好苦!我不会放过你的!还有瑾儿那个贱蹄子,对了,张敏那个没根的东西呢?还没死回来?”

    “贵妃,昨儿万岁爷下了旨,说张公公头梳得好,留在乾清宫侍候了!”一旁侍候的陈氏小心翼翼地解释,生怕贵妃迁怒自己。

    “敢情好啊,都去攀高枝了,哼,别让我逮着!”万贵妃心里恨得咬牙切齿,却也不好马上发作。毕竟皇帝的面子还是不能驳的。

    向来自命不凡的万贞儿,深觉自己被愚弄了。但她明白,此时不是算帐的时候。权且按下,待晚点风头过了,再一个个慢慢收拾不迟。

    圣旨不是要迁宫嘛,行,就以宫殿长久没住人,还需修缮为名,拖上几个月再说。这期间再想法子慢慢挫磨那个贱人。万贵妃心里打着小算盘,怒气也慢慢消了一半。

    话说传旨的内监宣完旨,冷宫众人都喜出望外。唯有刘氏面带忧色。纪氏问道:“二位姐姐,妾出去后定向万岁爷请旨,将姐姐们释放出去。这些年全仗二位姐姐帮衬,妾母子才得以有今日,如此厚恩,妾永不敢忘!”

    “妹妹,你们母子能有今日,姐姐欢喜还来不及,并不敢奢求太多。只是。。。”刘氏望着纪氏笑意嫣然的模样,欲言又止。

    “姐姐有话就直说,万不可与妹妹生分了!”

    “万贵妃不是个好相与的,如今她掌管着六宫事宜,怕是会乘机刁难。这次她吃了个哑巴亏,想必是恨死大家了,妹妹还是要有所防范的好。”刘氏忧心忡忡地说道。

    “刘姐姐说得对,切不可掉以轻心,即便是皇太子身边,也得有照应周全的人。万氏歹毒心肠,什么亏心事想必都做得出来。”吴氏认同地点了点头,附合道。

    纪氏一听急了,刚才还晴空万里的脸,立时阴云密布。她求救似地看向众人,希冀从众人脸上寻求一丝安慰。

    瑾儿咬了咬唇,突然跪下说道:“奴愿去求太后,请她将我安置在小皇子身边。”

    “末将也愿随小皇子前去。”正泰也跪下朗声说道。

    “好丫头,快起来!如此再妥贴不过了!”纪氏忙将二人一一扶了起来,感激地流泪说道:“你二人随我母子在冷宫多年,吃了许多苦头。我心里都清楚,见濬也清楚。倘有来日,定是不敢忘记的。”

    “淑妃言重了,末将二人这就去寿安宫请见太后。”正泰抱拳施了一礼,和瑾儿对视了一眼,两人对着众人点了点头,便一起离了冷宫。

    太后见了瑾儿和正泰,很是开心,命下人泡了壶上好的碧罗春来,赐两人喝茶。

    “丫头哇,昨天圣旨一下,哀家的心事算是去了一半。你二人在冷宫这么些年,受苦了。但为了主子平安康泰,吃些苦也是值得的。说吧,今儿过来,是有什么事回禀?”

    “太后,请您老人家将我二人安置到太子身边。太子一人入住钟粹宫,身边没几个熟悉的人照料,怕是不习惯。”

    太后听了并不觉得意外。她缓缓呷了口茶,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忠心的丫头。

    瑾儿比六年前更成熟稳重了,脸上添了些经过世事打磨后的睿智与淡然。眼神晶亮,表情柔和。气度风韵竟完全不输宫妃。她不免暗自点了点头。

    “丫头,今年多大了?”

    “奴今年二十了。”瑾儿敛眉恭敬答道。

    “不小了,哀家象你这么大时,都有了皇儿了。”太后说完,转向正泰问道:“余侍卫好象也有二十五、六了吧!”

    “是的,太后记性真好!”余正泰屏心静气地盯着自己的脚尖,并没有抬头。

    “嘿嘿,哀家知你倾心于瑾丫头,当年也是冲着她去的冷宫吧。如今你俩都不小了,等过些日子,哀家作主给你二人赐婚。日后你们就安心呆在太子身边,护他平安吧!”

    太后温和地笑着说道,瑾儿听后却吓了一跳。正泰哥对自己一直很是照顾,却从未表露过心迹。而自己对他,有哥哥般的亲厚,却并无恋人间的心动。

    但这些话,她不能说,说了既伤了正泰哥的心,又驳了太后的面子。

    正泰一听喜出望外地重重磕了个头,瓮声瓮气说道:“谢太后赐婚,末将誓死保护皇太子,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正泰并不知道,他此刻的誓言,在不久后便被血淋淋的事实验证,他用宝贵的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锦秀,传哀家瑜旨:着升余正泰为三品带刀护卫,专司护卫皇太子安全。着升赵瑾儿为钟粹宫掌使,负责太子饮食起居。”

    太后说完,神色略有些疲惫,她挥了挥手道:“你二人回去稍作准备,明日便搬去钟粹宫吧!哀家累了,退下吧!”

    二人赶紧磕头谢恩。恭身退了出来。太后今日一应安排,有些出乎意料之外。但能得以近身照顾太子,二人都开心不已。尤其是正泰,看向瑾儿的目光里,更是平添了几丝羞涩。

    回宫的路上,正泰的目光躲躲闪闪的。看向瑾儿的眼神里,更是平添了几丝羞涩。他忐忑了半晌,终是鼓足勇气开口道:“太后今日赐婚,俺也很意外,你是如何想的?”

    “你呢!”瑾儿停了脚步,看着正泰郑重问道。她想好了,正泰哥是个好人,善良勇敢,对自己也倾心相待。日后两人成了婚,自己也是有家的人了。在这冷寂的深宫里,有一盏为自己而亮的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怀抱,属实太不容易了。

    “嘿嘿。。高兴,俺太高兴了!”正泰一时间高兴得只顾傻笑。他面红耳赤地看着瑾儿,眼睛里象有无数星星在闪烁。“你知道嘛,第一次在宫里见你,你清秀而倔强的模样,就深深刻在了我脑海里。后来听说你是我老乡,你都不知道,我有多开心!”

    “第一次见面?不是那年中秋宴上嘛?”

    “不,是在御花园里。我随侍在太后身边,你在园子里采紫苏。那天你穿了件淡紫的裙子,可好看了,象仙女一样!”

    “哪有你说得那么好!我还真没印象了。”瑾儿一听,羞得脸都红了。她偷偷瞥了正泰一眼,见他仍沉浸在往日的回忆里,脸上的表情也有些恍惚。

    “嗯,我自己记得便好!”正泰喃喃地说道,有些怅然。他总觉得瑾儿对自己,并不象别的少女那样粘乎,虽很是信任,却少了些恋人间的依赖与多情。

    日子倏忽又过去了两个多月,一年一度的秋猎到了。郊外皇家牧场里,宪宗皇帝带着百官和太子,兴致勃勃地要来场打猎比赛。

    太子一个月前才学会骑马,动作还不是太娴熟。他身量小,骑的是万岁爷几日前新赐的那匹健壮的小马仔。栗综色的毛发油光水亮的,眼神温柔。看到太子温顺地拿嘴拱他,并低低嘶鸣了几声。看得出,它很喜欢自己的新主人。

    瑾儿今日换了男装,随正泰混在了侍卫队伍里。看着一身劲装,威风临临骑在马背上的万贵妃,几次颇有深意地看向皇太子,那复杂的眼神,让瑾儿的心禁不住一沉。她看了看四周,总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忙低声对正泰叮嘱道:“呆会无论如何,你都要跟紧太子,寸步不离。”

    “俺醒得,放心!”正泰给了她个放心的眼神。“你自己也千万小心,不要四处跑。”

    “嗯!”

    随着一声哨响,大太监李贵黄旗一挥,无数匹马象离弦的箭一样射了出去。太子一见,也不甘示弱,催着他的小马驹跟了上去。正泰和十几个侍卫随行在侧。瑾儿因不会骑马,只能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焦急等待。

    “瑾儿,淑妃娘娘请你过去歇歇!”一声低语从身后传了过来,瑾儿扭身一看,却是小翠。

    淑妃见到瑾儿开心地站了起来,上前握着她的手问候道。“好姑娘,有些日子没见了,你还好吧?”“咦,你的手怎滴如此冰凉?还没到冬天呢!”

    “兴许是以往沾凉水多了,一到秋天手就捂不暖和了!”瑾儿不以为意地答道。“娘娘身体还康健吧?新殿里住起来可还习惯?”

    “我还好!太子还好吧?听说万岁爷给他请了太傅,想必平日里课业繁忙吧?你可记得叮嘱他,好好吃饭,切不可过度操劳。”

    “娘娘放心,太子学业是有些繁重。但太子聪明,学什么都快,前日里万岁爷还夸了他呢!太子的饮食起居,奴都亲自照看着,从不敢有丝毫松懈。”

    “那就好,有你近身侍候着,我是放心的!”纪淑妃颇为伤感地说道,眼里有泪花闪现。作为太子生母,钟粹宫中她是不能去的,而万岁爷为了让太子尽快学有所成,一应请安都免了。只每月十五,让太子去淑妃宫中呆上半日,母子俩平素也不得相见。

    “娘娘,太子平安,比什么都好!”瑾儿知道淑妃心里所想,忙轻声宽慰道。

    “是啊,只要他平安就好!”

    几人又说了会子话。皇帝和百官陆续回来了,随行的护卫则拿着他们猎获的动物。有鹿,有山鸡,有兔子,还有些斑鸠。皇帝的近侍李贵,马后拖着的则是只死了的黑熊。

    宪宗皇帝看上去兴致很好,脸上笑容满面。随在他身旁的万贵妃,更是春风得意,她挽着皇帝的胳膊撒娇道:“臣妾今日也猎了只兔子呢,万岁爷准备怎么奖赏臣妾?”

    万岁爷开心地大笑两声说道:“爱妃想要什么奖赏,尽可开口!”

    “臣妾只想在寿诞时,让纪淑妃唱上一曲,听说她歌喉美妙,臣妾还未曾饱过耳福呢!“

    “嘿嘿,这个嘛,准了!只要爱妃高兴便好!”皇帝略略思忖了一下,爽快答道。对于万氏的请求,他一向是没法拒绝的。大概万氏也摸准了他的脾性,常会提一些意想不到的要求。

    万贵妃得意地看了纪氏一眼,陪着皇帝去了大帐。

    打猎的人们陆陆续续回来了,却没有看到太子和正泰他们。瑾儿心里慌慌的,总感觉要出事。她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端起桌上的茶啜了一口。

    好在皇帝也注意到了,随口问了一句:“太子怎滴还没有回来?”说完他下意识地看了看一旁的万贵妃,见她神色淡定,才暗自舒了口气。

    “李贵,带上一队侍卫,去迎一迎太子。”他淡淡地吩咐道。

    李贵忙重新跨上马,顺着先前的路找了回去。又过了半晌,众人正等得望眼欲穿,李贵才带领一群人拥着太子回来了。

    只是眼前的太子,模样很是狼狈。束发的冠带掉了,披头散发,脸上、衣服上沾满了血迹。他浑身哆嗦着,眼神呆滞。见到皇帝,眼泪瞬间便涌了出来,却并不敢哭出声,只拼命地忍着。那模样看着让人心疼坏了。

    纪淑妃和瑾儿顾不上礼仪,急急地奔了过去。纪氏一把抱住太子哭道:“这是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瑾儿环顾了一圈,却没有看见正泰,她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出了事。遂颤抖着问一边的护卫刘二:“正泰呢?”

    “余首领殉职了!”刘二伤心地低着头,眼泪夺眶而出。刚才打斗时的惨列一幕,至今还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他的尸首呢?”瑾儿拼命咬着唇,强自镇定地问道。她看见几个护卫抬着两具尸身过来了。前面那具是正泰,身上插满了箭矢,磅礴的鲜血染红了铠甲。眼睛大睁着,双手还保持着战争的姿态。

    瑾儿泪流满面地冲了过去,抱着正泰的尸体不撒手。侍卫们忙将尸首轻轻放在了地上,脸上都珠泪滚滚。

    “父皇,余侍卫是为了保护儿臣殉职的!请父皇为儿臣作主!”太子终于再忍受不住,哭着跪在了地上喊道,随即倒地晕了过去。

    皇帝脸色铁青,他沉着脸吩咐道:“查,给联好好地查,是谁胆大包天,竟然敢谋害太子!”

    一旁的大臣胆怯地看着万贵妃,不敢吱声,只有两个耿直的臣子,梗着脖子跪下来奏道:“万岁爷明鉴,此事关乎国体,关乎大明江山,查出来无论是谁,都应严惩不怠!”

    皇帝听后沉默了半晌。他心里清楚,这事除了万氏,没有旁人。这女人仗着自己的宠爱,向来为所欲为,只是这次,竟然把手伸到太子头上来了。这是他唯一的血型脉啊!他实在想不通,能给的自己全都给予了,为何她还要屡屡生事。

    这一刻,宪宗突然觉得浑身疲惫,他心灰意冷地说道:“两位爱卿起来吧,着锦衣卫彻查此事!”

    说完不待众人回答,便径自起身离去。那远去的背影,看上去竟十分落寞与萧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