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一帘风月明 » 第七章 先生

第七章 先生

    太子搬到了寿安宫的东侧殿,瑾儿及几个亲近的丫头内侍,也随同迁了宫。如此一来,瑾儿才算是真正松了口气。

    太后多年积威,整个寿安宫被她训导的铁板一块,油泼不进。万贵妃的手根本伸不进来。当然。也不敢伸。她那些拈酸吃醋的小伎俩,在慧眼如珠的太后面前,根本不够看的。她允许她偶尔的放肆,但容不得她损害皇家威仪和大明社稷。

    瑾儿常想:皇家的人,情感较之寻常百姓,是有些淡薄的。就如太后,倘若多年前在太子刚出生时便用些雷霆手段,何至于太子会受这么些罪。其实以太后之尊,这种插手是无需太费脑筋的,即便嚣张如万贵妃,也不敢轻易造次。

    也许,太后有她的考虑吧。毕竟身在高位,也有很多的不得已。如今这样,已经很好了。至少以后能安安稳稳睡些踏实觉了。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深宫不觉余梦浅,桃红已谢桂飘香。

    日子一晃又过去了两年。

    文华殿是皇太子读书的地方。每日,瑾儿亲自送太子前去,卯入申出,一日10个小时的课业,雨雪不缀。

    学业虽繁重。好在太子小小年纪,便知道用功。自小经历太多坎坷的他,明白读书的重要性,故日日苦学,从不懈怠。

    宪宗皇帝看着高兴,为让太子学到更多才学。便挑了成化十一年的进士,一甲第一名状元,如今的翰林院编修谢迁,亲自为太子授课。

    谢迁常识渊博,仪表堂堂,为人更是光明磊落,遇事清明。全无一般夫子的酸腐气,颇有大儒之风。因他自小便能出口成章,尤会对对联,七岁时便已名动朝野。

    瑾儿向来喜欢谢迁的诗词对联,很多都能背得下来。听说万岁爷为太子新找的先生是他,喜得笑眯了眼睛叮嘱道:“殿下,如今万岁爷为您寻了如此高才的先生,您可一定得更用心。只可惜,奴家不能亲去聆听一番,甚是遗憾。”

    “瑾姨,你也喜欢先生的诗嘛?”太子促狭地笑问道。

    “当然,如今的闺阁女子,谁不喜欢吟上几首!”瑾儿边为太子整理衣着边脱口而出道。

    “那我今日便带你去,今日是先生第一日前来授课呢!”

    “可是这样不合规矩啊,哪有奴婢进书房的。”

    “不是可以带伴读嘛?这样,从今天起,小李子就不用跟着了,你和小顺子进去陪读。你扮个男装,只要不说话,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

    “真的可以嘛?”

    “本太子说可以就可以!”太子傲娇地说道,脸上的表情无比诚挚。他是巴不得瑾姨每时每刻,都寸步不离地陪伴在自己身边的。

    “好吧!”瑾儿开心说道。转身向小李子讨要了身衣服换上,再出来便是一翩翩年青公子形象。

    瑾儿的美是与众不同的。她的脸不象一般女子那般秀气圆润,而是鹅蛋形状。眉毛粗直,眼睛大而狭长,眼尾略上挑,整个人看起来有些英气勃勃的样子。今日这一身男儿装扮,还真的很适合她,看上去并无多少违和感。

    “哇,瑾姨变成英俊贵公子喽,好看!哈哈。。。”太子拍着手大笑道。眼睛里是抑制不住的窃喜,如此,瑾姨便可以日日跟着自己去书房了。他心里很是高兴。

    一行三人在侍从的护卫下,兴高彩烈地向文华殿而去。为显得尊重,特意早到了十分钟。哪想刚进殿内,先生已经在书案前候着了。

    只见眼前的男子,身高八尺有余,相貌堂堂,面白无须,一双剑眉很是英气逼人。眼睛大且明亮,象深潭里的水一样清澈。脸上的表情略有些严肃。看到太子进来的刹那,忙离了书案,急步上前俯身施了一礼。

    太子一见忙上前扶了一把,恭敬说道:“先生不必多礼,今日应是我拜先生才是,先生请上座!”

    瑾儿见到谢迁的刹那,脸羞得一红。先生果然如传言中美玉无暇,如此这般样貌,倒是不负盛名。就是不知学问,是否也如传言中那般神奇。

    如此想着,她一时间有些愣神。听闻太子要拜师,忙机敏地走到桌前,将茶壶里的水斟了一杯,递给太子。

    谢迁也不客气,遂在案前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太子老老实实跪了,对着先生认认真真地磕了三个头,并双手将茶盏奉上。才算正式行了拜师礼。

    “太子殿下,下官才疏学浅,本不配为太子师。今既蒙万岁爷信任,蒙太子不弃,必当尽心竭力教导太子,日后倘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烦请太子多多体谅。但有一点,太子倘若不思进学,下官还得直言不讳,也请太子殿下原宥。”

    “这个自然,先生不必过谦。”

    “那闲话便不多说,开始授课吧!今日先讲论语。”谢迁立完规矩,便不再多言,直接开始入了正题。

    一旁的瑾儿忙竖起了耳朵,开始认真听课。作为侍从伴读,她不便坐下听课,也不可能做笔记。但她仍听得如讥似渴。这一听便从卯时听到了申时。除了午时休息了一个时辰进膳。其余只间隔性地短暂歇息了半柱香时间。

    谢迁见太子听得认真,又主动将课时延迟了一个时辰。临近傍晚,才结束授课。大家都累得不轻,尤其是太子,一下子接受了如此多的知识,有些还难以消化。便皱着眉头在思考,嘴巴里还小声嘟囔着什么。

    “太子殿下,有什么没听明白的,可以问臣。”谢迁见太子如此好学,心里很是高兴,忙主动问道。

    他甚至还略有些诧异地瞄了瑾儿一眼。心道:今日来的内侍伴读,右侧那个青色衣裳的,人长得俊俏,课听得也尤其认真。如今的内侍也如此好学了?看他时而点头,时而蹙眉,也不知道究竟听懂了多少。

    “先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段话道理虽明,可倘有人不遵仁义,行事狠毒,又当如何?”太子听了,沉吟了一下恭敬问道。

    “世人千万,不可求全同也。唯有守好本心,俯仰无愧,方为正道。”

    “俯仰无愧,方为正道。嗯,本太子相信先生说的,只需守好本心!”太子喃喃自语道,俯身向先生施了一礼,缓缓转身向书房外走去。

    瑾儿忙拱手向谢迁抱拳施礼,收拾好书案上的书本,跟在太子身后急步走了出去。今天对她来说,也是个全新的开始。先生的课通俗易懂,且掺有实例,让人一听便清楚明白。她很珍惜这样的听课机会,深觉这是她多年晦暗生命里,迎来的第一缕阳光般灿烂的美好。

    临出殿前,瑾儿再次扭头看了一眼。先生正躬身整理着书案,一缕夕阳从窗棂斜射进来,洒在先生的脸及白色衣袍上,让他有了一丝圣洁的微光。

    也许是注意到了瑾儿的视线,先生抬眼望了过来,微笑着远远点了点头。那笑容真好看啊,象不染俗尘的清莲。先生的眼睛真明亮啊,象天上的星星,耀眼得让人不敢直视。看来世人并无夸张,先生果然和传说中一样: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