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一帘风月明 » 第十一章 大婚

第十一章 大婚

    太子寿辰刚过,太后的赐婚懿旨便下来了。

    太后挑的是现锦衣卫副指挥使于忠。于忠刚过三十,尚未娶妻。一身好武艺,也颇通晓文墨,年纪轻轻便已官至四品,看起来倒是个不错的归宿。

    看来太后赐这个婚,是颇费了些心思的,想必和万岁爷也通过气了。毕竟锦衣卫是皇帝直辖。

    瑾儿恭敬地领旨谢恩。心里说不清是高兴还是悲伤。一旁的小顺子他们,却个个喜气洋洋。能得太后赐婚,且还是个锦衣卫副指挥使,在他们看来,是天大的荣耀。

    只有皇太子是懵的,他不明白皇祖母怎么一声不吭,就给瑾姨赐了婚。他拉住锦秀嬷嬷的衣袖狐疑地问道:“皇祖母这是怎么了,为何要将瑾姨嫁出去?”

    “太子放心,不是嫁出去,瑾儿仍留在您身边侍候。太后在后殿拔了一个通间给于副指挥使,算作临时居所,瑾儿下了夜可回去居住。每月十五那天也可告假一日,回宫外于府团聚。”

    “瑾姨,这亲事你可满意?”太子一听再无话说,只眼巴巴地看着瑾儿问道。脸上的表情既紧张,也有些落寞。

    “太子殿下,瑾儿一介奴婢,得蒙太后赐婚,已是莫大的荣耀。况那于副指挥使,奴听说,人品也算得上端正,日后或能成为太子一大助力。如此,便算得上一桩良缘了。”

    瑾儿说完,转身对着锦秀嬷嬷又福了一礼,恭敬说道:“奴婢叩谢太后天恩!还请嬷嬷替我谢过太后她老人家!”

    “瑾姑娘是个聪明人。这些时日,太后为了你的亲事,算得上是殚精竭虑,几乎把京里没婚娶的青年英才都过了一遍,才选定了于大人。太后还有交待,望你珍惜缘分,好自为之!”

    “谢太后教诲,奴婢谨记在心!”

    太子看看瑾姨,又看看锦秀嬷嬷,总觉得两人似是话中有话,却又不知根由。好不容易等到锦秀嬷嬷带着内侍们走了,才一把拉住瑾儿的手,再次确认道:“瑾姨,你说的都是真的?皇祖母为何突然为你赐婚?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是我不知道的?”

    “太子殿下,您可安心罢!太后赐婚,大概是觉得奴婢年岁渐渐大了,再不出嫁就成老姑娘了。成婚是好事啊,太子殿下您不替奴婢高兴嘛?”瑾儿强自扯出一抹笑意,东拉西扯地安慰太子。

    “可是、可是,你不是喜欢先生的嘛?”太子终是没忍住,冒冒失问了出来。

    “嘘!太子日后可不要再如此说了。先生早已有家室了,传出去对先生的名声不好。且奴婢马上也要成婚了,倘若让日后的夫君听了去,还不知要生出多少是非呢!”

    “我明白,日后再不提了!”太子咬了咬嘴唇,闷声说道,脸上的表情郁闷极了。他总觉得此次赐婚太过突然,却又不知因何而起,只得将这一丝疑虑压在心底。他时不时略带探究地看向瑾儿,仿佛要从她脸上找出些答案。

    但瑾儿脸上,是一如既往的风轻云淡。仿佛赐婚,也不过是一桩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银杏树上最后几片叶子掉落时,瑾儿出嫁了。因是在宫中出嫁,一切都是静悄悄的。

    婚礼办得简单而又隆重。太子亲自送瑾儿上了喜轿,没有喜乐,送亲的队伍也只钟粹宫里的几个丫头小侍,还有冷宫里出来的吴氏、刘氏。当然,太后宫里的锦秀嬷嬷带着两个内侍也来了,还带来了不少太后赏赐。

    喜轿七弯八拐,沿着僻静的小道出了宫门。迎亲的队伍早已候在了宫门口,一身大红喜服的新郎,和三、四个锦衣卫同袍,清一色地骑着高头大马,正安静地等着。

    这一场没有喧哗的婚礼,到了于府却明显地热闹了起来。于府坐落在繁华的西街中段,也算是鼎盛之家,宽敞奢华的四进大院里,到处挂着红稠。贺喜的客人坐满了厅堂、中院,丫头仆役们穿梭着忙碌个不停,脸上都挂着喜庆的笑容。

    参加喜宴的人们伸长了脖子,翘首企盼着新娘子的到来。众人脸上都带了份明显的期盼和探究。尤其是那些太太小姐们,更是娶在一起窃窃私语。新娘子瑾儿的来历,众人早打听得八九不离十了。

    少时也算官宦之家,父母双亡后被表舅母送进了宫中,一介孤女陪太子在冷宫历经磨难,如今成为了钟粹宫的掌事宫女,深得太子倚重,更蒙太后赐婚。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充满了传奇色彩,早已打破了他们固有的认知。

    瑾儿袅袅婷婷进入正厅的刹那,气氛有些凝重肃穆。于老爷和夫人端坐在高堂之上,面带微笑地接受了一对新人的跪拜礼。

    当贺喜的人群终于散去,已到了子夜。于忠带着丝忐忑上前挑掉瑾儿的红盖头,四目相对的刹那,两人各自愣怔了一下。

    瑾儿惊诧于眼前的人模样俊秀,气质儒雅,竟有几丝文人之风。刻板印象里,锦衣卫的人都是膀大腰圆、凶神恶煞的主。

    于忠的眼里则是惊喜。这场婚礼他本是有些许排斥的,年富力强的他,并不想和宫中的人扯上关系。但太后懿旨,无法拒绝。如今见了瑾儿本人,莫名的,他竟然放下了心防。

    眼前的女子,梳着现下宫中流行的桃花髻,鬓边斜插了一支镶着红宝石的簪子。白皙的鹅蛋脸,一双清澈黑亮的眸子,如一汪深潭,让人一见便被吸引了进去。于忠心想:有这样一双眼睛的人,心性大概率差不到哪里去罢。

    瑾儿见男人愣怔地盯着自己,不免有几分羞涩,但她很快定下心来,坦荡地对男人展颜一笑。那笑容如三月的春风,让人身心舒畅。

    于忠心道:毕竟是太子身边的人,见惯了场面,行容举止也很是大方得体,全无一般女子的畏怯懦弱。他不禁满意地笑着说了句:“夫人辛苦了!”

    在于府住了两天,算是度过了新婚。第三日一早,瑾儿便和于忠一起回了皇宫。先去寿安宫向太后请安谢恩,太后满意地嘱咐了两人几句。

    随后于忠便仍去当值,而瑾儿则如往常一样回了太子的侧殿。此时太子尚未下学,只一众丫头内侍在各自忙着,见了她,叽叽喳喳热情得似久别重逢。

    戌时,瑾儿照常去了文华殿接太子下学。却听太子正和先生在探讨着什么,声音有些激烈。谢迁于半月前已然回来任教了,一切似乎又恢复了旧日模样。

    许是心灵感应,谢迁突然抬头向外望来,神情明显愣怔了一下。

    太子看出先生的异样,扭头见是瑾儿,忙急步跑了出来。他激动地张开双臂,将瑾儿紧紧搂在怀里,大声说道:“瑾姨,你回来了!你知道嘛,没有你在外面守着,我夜里都睡不香。我明日要吃你做的芹菜肉丸子,蒸鱼糕!呜呜呜,真好!我好怕你不回来了,很怕很怕!”

    太子小声说道,声音已哽咽起来。有温热的泪落在瑾儿肩上,瑾儿的眼睛也开始红了。她安抚地拍打着太子的背,颤抖着声音连声说道:“奴婢这辈子都不会离开太子的,放心好了!”

    跟随出来的谢迁默默看着这一幕,眼眶也潮湿起来。他明白:瑾儿和太子的感情,早已超越了一般的主仆,反而更象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子。彼此依赖彼此倚重,太后如此急着让瑾儿出嫁,或许是害怕太子,有一天也生出了和他父皇一样的心思吧。

    自此,瑾儿一切又恢复了原状。只每月十五出宫回于府一趟,阖家团聚,其余时间仍在寿安宫偏殿侍候太子。于忠心知肚明瑾儿对于太子的重要性,也并无异议。

    但他的心里是有些遗憾的。他总觉得瑾儿对自己表面上虽然很是恭顺,却少了点夫妻间应该有的亲密。她总是那么恬静淡然,仿若自己二十几岁的年纪便已入了暮年。她对自己父母和小妹都很体贴周到,有什么好东西都先尽着他们用。在府里从不多事也不涉是非,看得出,府里众人都挺喜欢她。

    但她也是神秘的。有时候她明明在笑着,那笑容却有些恍惚,似是想到了遥远的某处。这个时候的她,象是在云端,缥缈得让人有雾里看花的迷朦。

    于忠那颗冷硬的心,在这样的妻子面前,变得温柔又善感起来。有时候他会在忙完琐事的空隙,偷偷去见她一眼,并不打招呼。远远地看她一眼,见她总是在忙碌。或是调教丫头们做事,或是在看帐本、做针线活。他便满足地再悄悄离去。

    偶尔瑾儿会发觉他的行踪,但她装作不知。她还不太适应这样的深情与亲密,只能默默叹口气,头也不抬地继续忙自己的事,仿佛这样便能心安一些。

    日子缓缓的过着,太子转眼十五岁了。青春年少的少年郎,有了些意气风发的模样。如今的他性情宽仁,学识渊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皆有了很深的造诣。

    瑾儿早已不再去文华殿伴读了,只早晚两次准时去送接太子。和先生偶尔会碰上一面,彼此也只是淡淡地笑笑,算作是招呼。

    万贵妃和郭妃不知何时走到了一处,她们偶尔会找找瑾儿的晦气,却也只是些言语上的讥讽,并无太大冲突。

    瑾儿嘱丈夫于忠帮忙查了查郭氏的老底,才得知她竟是滕英的表姐。她终于明白了,怕是滕英和郭氏嚼了些莫需有的舌根,郭氏才总找自己的茬吧。她思忖着,日后有机会了,定要和滕英开诚布公地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