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魁歌行 » 第十章 好诗词好故事好人品(三)

第十章 好诗词好故事好人品(三)

    铁匠铺子不大,用青砖搭起的炉火正熊熊燃烧,一个粗犷的汉子不停轮动手上的铁锤,在已经烧得发红的铁饼上锵,锵敲击着。

    “你这个东西也不难,明天一早前来取便是。”大汉雄浑的声音与敲击声并列。

    “那到辛苦师傅了。”唐明拱手作礼感谢道。

    大汉见唐明虽然穿着朴素,但身上的气质多有不凡随口说道:“你看上去像个读书的相公,可识得字。”

    “到是念过几本书。”

    “那感情好,俺家中来了一封信,俺不识得多少字,你帮忙看看,讲给俺听。”大汉憨笑着似乎有点不好意思。

    大汉随手拿过一块抹布,随意把手擦拭干净,便拍拍尘土将放着铜钱的木匣子底下取出一封信件来。

    信封是用黄麻纸所写,内容如下:

    “大牛,你在外可好,记得多穿点衣服天气冷了,也不知道这封信你收到会是什么时候,阿爹阿娘你不用担心,从小就跟着师傅学的铁匠活有枚手艺自是饿不着人,只要勤奋总会有饭吃。你二姐嫁给了村里的程大娃子,虽然日子过得不是太富裕但程大娃勤奋可干,一天总也是能吃饱的。”

    “你阿娘最近还念叨你来着,我说孩子有本事了,出息了别天天当小娃子看,总要出去闯闯。这些年都没见你回来,我们也知道路途远不方便,每几个月都能收到你寄来的银钱,咱家钱虽然不多但地里的粮食总会有所剩余,你要照顾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就不多说什么了,怪废钱的,只是想告诉你一切都好,在外面莫要于人争执,莫要得罪人,看看有没有中意的小娘子,若是没有就回村子,我大牛娃子一身力气不愁没婆娘。”

    念罢,唐明能清晰看到被称为大牛的壮汉双眼冒着泪光,强装镇定用憨笑掩饰着:“俺是个糙人,不识得多少字,多谢小相公了。”唐明将信封递还,只见大牛将信件小心翼翼折叠好又重新压在了木盒子下面。

    “要不要帮你回个信。”唐明喃喃相问。

    “啊,收钱不,俺憨牛没多少钱。”

    “不收钱,备来纸墨就行。往后若是需要只管提便是。”

    听到这话大牛原本泛着泪花的眼睛顿时闪出光亮:“等等,俺这就去,这就去。”

    唐明看着远去的大牛背影心中泛起一阵酸楚,前世有古代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的说词,殊不知还有一句家书抵万金的说词,这纸间上别看只是一勾一勒简单字样,其中包含着世间最纯粹的亲情,是任何金银都无法替代的。

    大牛手中拿着纸墨急忙跑了回来:“纸墨拿来了,恩公快快写我念给恩公听。”

    大牛其实也找过其他人代写过,但总是要收些银子的,别看大牛在这繁华的县城中有一所铁匠铺子,一个月都很少有活干。大部分钱都交纳了房租等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身上根本没有太多钱财。

    “阿爹阿娘放心,儿子过得很好,一天天有忙不完的活干,你们安心把银子收下,儿子在外不缺吃不缺喝……”

    唐明在回去的路上心里感慨良多,在来到这个异界也有些时日,虽然这个世界确实有这非常高的文明,有这独特的繁华场景,但老百姓或者说普通民众的日子并不是很富裕,也时常想老天爷让自己穿越到这个异世界有何所为?而自己又能做什么?思来想去想起了前世华夏流传的一句名句不由念出声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念头通达不由神采奕奕起来。

    这时一个声音突兀传了过来:“公子。”

    寻声望去,便见一名头戴帷帽,垂下的轻纱遮住面容。而身旁正站着李二妞这个小丫头,手上托着一个大大的木盒子。不用唐明多想便知道里面肯定装着银子。而女子也定然是红楼院的小兰姑娘。

    唐明拱手想答:“多谢小兰姑娘了。”

    “公子刚才所念的诗句,小女子听到了。”小兰微微一拂:“公子不尽文章斐然,就连这四句话若传出去,公子大名定会远播四海。”

    唐明一愣便很快反应过来:“有感而发,有感而发罢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便小女子听到这几句都不禁要身为男儿在这天地间立一番事业,造福于民,为国尽瘁不可。”

    “随口一说而已,还望姑娘保密才是,如今身为布衣,未有一官半职,若让人听到岂不惹人笑话。”

    小兰姑娘抿嘴一笑:“刚才定得规矩,若有佳作便赏金银赠布绢,如今银两已经给了这位小姑娘,还望公子将兰儿的布绢收下,莫要推辞得好。”

    唐明听完也只能讪讪,心想自己走一遭县城居然还平白多了一眷手帕,还是人家姑娘亲自绣的。自己前世可没有收到过任何女孩子送得东西,都是倒贴有可能这一送就没有下文了。

    ……

    在回小河村的路上,李二妞这个小丫头一直傻笑不已,乐呵呵好一会都没有停下。走路还是蹦蹦跶跶得和刚才哭得梨花带雨的模样形成鲜明对比。

    “一个劲傻笑什么呢?”唐明不由询问道。小丫头着才贼兮兮将手中的木盒子打开一副怕人看见的模样小声道:“好多钱呢。”唐明这才发觉盒子里装着满满当当的银两不由有点惊讶,小丫头便把酒楼发生的事情大概说了一遍,唐明这才了然,心里暗笑:原来都在争面子啊。

    “好过你这个小丫头了。”

    月光映照大地,繁星点缀星空寂静的小路上一少一幼脸上都挂着笑容消失在视野里……

    这寂静的夜里对于整个慕华县可不平静,似滴水荡起涟漪一般,老老少少都在讨论今天发生的一件趣事:一个才子和一个才女的故事。

    “我当时就在场,一首《雪梅》镇压四座,无有一人敢上前竞争。”

    “据说啊,当时那名才子未有争锋之意,便悄然离开了,只是在街上看到一位小姑娘哭泣,询问下得知对方救母亲的银钱被偷了,这才写诗救难。”

    “你们有所不知啊,这位才子与小兰姑娘自幼便相识,青梅竹马。小兰姑娘一首《梅花奏》在场众人都未能得此曲真意。也只有那位小郎君与小兰姑娘心迹相通,道出小兰姑娘曲中真意。似高山流水,似春雪相争,似在困境中寻得生机一般。这首《梅花奏》我也是听过的,着实是一部上佳之作。”

    俗话说,这名气都是靠人捧起来的,在这一夜一位位力捧中再加上一位才子和一位风尘才女的故事非常符合现在人的口味和幻想。唐明所作的《雪梅》和小兰姑娘所作的《梅花奏》在整个慕华县上上下下都在谈论这两首诗词和琴曲。

    小到平常百姓人家大到各各贵族府上,都在演奏《梅花奏》一曲,甚至时不时就有人将《雪梅》这首诗词朗诵出口,与家中客人们相欢。

    小兰姑娘也因为《梅花奏》名声响彻整个慕华县再加上《雪梅》的助力,其影响力甚至都波及到了周围各大州府,欲有名震整个魁国之意。甚至往后有人出重金想让小兰姑娘现身再弹奏一曲《梅花奏》比登天还难。红楼院的老鸨子更是把小兰视为名贵金子一般寻常人连见一眼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