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匡露的日常 » 第六十章 依赖

第六十章 依赖

    经历了这个噩梦小插曲后,接下来的日子又一如往常,我的情绪还是不够稳定,平时在医院不强制二十四小时都要待在哪来,我就和妈妈外出走路散步,探索了很多附近新的好玩的地方,逛商场买了很多衣服——我高中后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审美,开始爱美了起来。

    当然,购物狂的行为据说跟躁郁症的躁狂期也有关系,但在我身上表现不是很明显。我十分依赖妈妈,经济大权还掌握在她手里,再加上我是金牛座,一向很抠门,如果是花自己的零用钱,自然不愿意,因此花钱不是很大手大脚。

    我很抗拒在实体店与人交流的过程,害怕别人多余的热情和目光,因此,大部分时间的衣服是妈妈来挑衣服,我来试,合适与否点头摇头就好。

    我们已经掌握了医生出没的规律:彭丽君医生和其他一众床位医生每天上午十点左右查房,这时候我会留在医院跟她聊一聊天,查完房之后,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我鼓起勇气还是决定把自己写信的事告诉她,于是在简短的问答后,我叫住了彭丽君医生,说道:“彭医生,我其实按照你说的在给苏乾写信,已经写了三封了,我感觉这样对情绪的平稳有好处。”

    出乎我意料的是,彭丽君医生好像早就料到了一样,笑出一个小梨涡,用温柔的声音说道:“我听你妈妈说过你最近在写东西,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你应该这样抒发一下自己的情绪,太多东西闷在心里面也不好的。”

    我才反应过来,妈妈一直在偷偷地关心着我,我以为的秘密,其实不算是特别的秘密,我的一举一动,病房里的这么多病友可能不以为意,但妈妈和奶奶却一直关注着我,一种被看透的不适感夹杂着些许被感动的温暖在我心里波动。

    “彭医生,你愿意看看我的信吗?”我鼓起勇气问到,希望能跟彭医生共享这个秘密。

    “你写给苏乾懿的信,我就不看了,你可以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不需要和别人分享的。”彭医生捋了捋鬓角的头发,微笑地说道,给人的感觉不远又不近。

    “不知道是不是我太黏着妈妈的缘故,我总感觉一切的事情都可以跟别人讲的,在外人看来我是有些‘大嘴巴’了。”我有点怄气,感觉被彭丽君医生拒绝让我很没面子,于是自我剖析着说。

    “其实我觉得你可以更加独立一点,更加自信一些,你现在正处于青春期,同龄的孩子都会对父母的干涉有些叛逆,渴求自主。我在你身上好像没有发现这一点,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彭丽君医生仔细帮我分析,听习惯了她的口音还能听出来一些感情。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妈妈,小时候喜欢摸妈妈的头发,还闻她头发的味道,一离开她我好像什么也不会做,特别是晚上还要跟她一起睡才安心。长大后才稍微改掉一点点,我一直不敢和别人说起这件事,别人听起来,可能会觉得我还有点变态呢!”我想极速拉进和彭丽君医生的距离,于是把我一直耻于说出口的细节告诉了她。

    “你能勇敢地说出来,找出了自己的问题,已经做得很好了。但你也不要因此而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毕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你要是发自内心觉得这种习惯不太好的话,就要想办法脱离依赖。”彭医生先是安慰一下我,再鼓励我做出改变。

    “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吗?”我此刻很讨厌现在的自己,急忙想要变得不一样,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于是我火急火燎地问彭丽君医生。

    “现在还是要一步一步地来,成长和蜕变总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就像你的焦虑,其实也是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用系统脱敏法或者是满灌疗法慢慢治疗的,现在如果你觉得用写书信给苏乾懿的方式表达你自己,你还是可以继续写,我们不要奢求一口吃一个胖子。”彭丽君医生很“狡黠”,总是跟我来来回回地绕弯子、打太极,不告诉我确切的办法。

    后来才知道,我那段时间的状态一直不太好,彭丽君医生评估我还处于换药的紊乱期,再加上我这期间焦虑情绪很严重,所以跟我讲话的时候尽量要避免刺激到我。

    彭丽君医生有开药的处方权,但她不是心理治疗师,她还是认为我这段时期的想法是病理的作用,要靠药物和认知双重的改变才能做到,所以依旧建议我通过自己写信排解情绪。

    于是我继续给苏乾懿写信叙说我自己的情况,只是后来越写越短,懒惰的情绪占了上风。

    这是我写给苏乾懿的第四封信:“苏乾懿,最近还好吗?我又新增了一些烦恼,最近感觉我就是一个‘妈宝女’,离开了妈妈我似乎就活不成了。

    看你的一个综艺上描述,你很早的就离开了家,在外面闯荡,你叙述这段经历的时候,旁人都感叹你太辛苦了。你年少成名,也要背负着极大的压力,外面的赞美也有,但是谩骂和不理解你都要一点点承受,还要不断进步,做出成绩证明自己,那需要一颗多么强大的心脏呀!

    而我却是和你截然相反,感觉我完全没有自我,没有判断能力,做任何事情都要听妈妈的意见,初中时我的另一个极端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全然的叛逆,甚至还有一点暴力倾向,然而那种叛逆是自己的愿望没打达成时像一个小孩一样撒泼打滚,而不是想要一个人完成某件事,因此可以说我还是一个依赖型的人。

    社会上性别认知认为女孩子粘着爸妈一点也好,但是这样让我有些痛苦,慢慢的我开始感觉和同龄人有些格格不入,只寻求长辈的认可,没有合适的同伴聊天,总是有些孤独的。

    我也沉浸在这种长辈们认为的不错中,慢慢的自己也有些自傲,跟朋友们也玩不起来,也没有自己的爱好或者能让自己坚持下去的东西,感觉自己太浅薄了。

    我的心理医生认为我过分焦虑,想让我配合心理治疗一点点改变自己的看法,可是我不想跟别人聊天,感觉这样很傻。

    这个小秘密只跟你说了,帮我保密呀!祝你事业学习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