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正神归位记 » 第二十章 大婚(四)

第二十章 大婚(四)

    “嫂嫂不施脂粉的模样倒是和朕的散妃有些像!”皇帝微微一笑。

    太后闻言看了看一旁站着的散妃又看看木妙,“恩,是有些像,不过木妙看起来更有福气些!”

    “还有比皇帝的女人更有福气的吗,我只是吃的多些有些胖,嘿嘿!”不知是太后的亲和还是吃多了撑的,木妙竟有些忘乎所以,之前说话不经脑子的坏习惯竟脱口而出。她全然没有察觉,除了她和太后旁边人的脸都已经阴的可怕。

    “能吃就是福啊。”太后将一杯蜜茶推到木妙跟前,太后一生都被锁在小小的屋檐下过活,看尽了人情凉薄。

    终于熬到了如今的太后尊容和体面都有了,却又领略了另一种孤独,后宫妃嫔们皆是虚情假意阿谀奉承,能让她真心以待的没有几人。

    “这是梅子蜜茶,你尝尝看,”

    “梅子?这个时节怎会有梅子?”木妙尝了一口,酸甜味美,配了刚刚的甜品正是解腻。

    “这是四百里加急从南方来的梅子,一路腐坏到了宫里也只剩这么一捧,母后,您真是偏心皇兄。”

    皇帝假装一脸嗔怪的说道。

    “你皇兄可没这个福气,那梅子只煮了这一壶,都是给木妙准备的。”太后慈爱的抚着木妙的胳膊。

    “啊?只有我有吗?”木妙这才抬头发现别人茶水都是绿色,只有她这是红褐色,木妙有些不好意思的咂咂嘴。抬眼对上了宣安的眼睛,眼神中的冰冷立马冻结了吃饱喝足后的温暖,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冷吗,孩子,”“端个火盆进来,”太后抓过木妙的手摸着。

    “不冷不冷,太后,我..我就是吃多了。”木妙慌忙放下茶盏端坐了起来。

    太后眉目舒展着,“那再喝点这梅子茶消消食。”

    “我..我不喝了,”木妙赶忙推开茶盏,想想又不对,又将自己用过的茶盏推给了太后:

    “太后,您也喝点,很好喝的。”

    宣安见她如此不懂礼正要发作,可太后却更快一步,她竟将木妙推过来的茶盏媏起来抿了一口,

    “恩,再加些桂皮应该更好喝。”

    太后竟用了别人用过的茶盏,是太后老眼昏花糊涂了吧。在场众人无不惊愕,其中倒是有一人格外淡定。

    看不出她面上的神色有丝毫变化。此人便是皇帝提及和木妙长相相似的散妃,之前第一次宫宴上许多人中唯一让木妙有印象的就是当时坐在皇帝身边的这位散妃,那时她还不知道她就是民间传言宠冠六宫并且让兄弟不合的散妃。

    这位散妃从进来到现在不曾挪动一寸,举手投足间也都是礼仪标准的典范,众人大笑时她也会微微的嘴角含笑,当提及她没有木妙有福气时,她也是淡淡含笑,并无神色变化,她所做的一切动作都该是名门闺秀的翘楚,可就是这太过标准的动作让木妙觉得不自在。她总是给人一种疏离的感觉,明明大家共处一室,却让人觉得她那么遥远,那日在大殿上亦是如此!

    连一辈子待在深宫的太后也都不似她那样分分秒秒的端着。这位散妃,木妙望着她时,那眼底空如深井,不曾有过一丝涟漪,这好像没什么生气的样子。

    “可惜王兄不日就要回到南疆,不然估计母后日日定要召木妙进宫来作伴的。”

    “你不是刚回来,怎么又要急着走了呢?”

    太后并没有答皇帝的话反而转头去问宣安,

    “安南国素来奸诈,儿臣怕他们乘过节期间做什么手脚,所以尽早回去也好有些防范。”

    “我泱泱大国竟无人能驻守南疆了吗,为何偏要你的长兄过去?”太后情绪激动的对着皇帝就是一顿斥责。

    “儿臣不孝,太后息怒。”堂堂一国之君的皇帝也谦卑的跪在了太后的脚下,屋里的众人也纷纷跪了下去,木妙就坐在太后一侧。一下就跳了起来,随后又感觉不对,赶紧往后退了两步跪在了皇帝的后面。

    这个场景如果有不明就里的人看到,仿感觉木妙才是皇帝的妃子。那离的稍远些的散妃和宣安跪在了一处。

    “母后,儿臣从小钻研安南国的国情,没有比儿臣更了解他们如今的朝堂,是儿臣一意孤行要驻守南疆,陛下也是为了却儿臣心意才任由儿臣在南疆,母后您切不可听信小人挑唆。”

    宣安一番话既保全了皇帝的颜面,又让他的母亲和弟弟摈弃了嫌隙,从头到尾,只是将他们母子三人之间的纠葛,都归咎于不知道是谁的小人身上。

    木妙跪着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刚刚温和的太后怎么就暴跳了起来,她有些惶恐的将头埋的更低些。

    “都起来吧!”

    “来木妙,吓到了吗孩子?”一秒又回到暖如春熙的太后,亲手拉起了木妙,木妙起身瞬间看到宣安扫视过来的眼神充满了鄙夷。

    木妙战战兢兢的拖着太后的手站到了旁边,无论太后怎么让她都不敢坐了,像旁边一直站着的散妃那样恭敬的立在了太后的身边。

    “太后,如果您喜欢,我会每日进宫陪您聊天,我也会做些果茶,就是不如您这个好喝。”木妙不好意思的吐吐舌头。这句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她这是自己给自己规划好了独留京城的意思吗。

    “嫂夫人新婚燕尔怎可独守空房,比起果茶,太后估计更希望来年抱上个小公主小王爷的。”送过去添堵的怎么可能让你们分开,皇帝面带微笑的打趣道。

    这倒是个“宽容大度”的皇帝,前一秒还跪在旁边满脸惆怅,下一秒就可以笑着跟人说笑了。

    木妙闻言急切的看向宣安,快说快说,千万不要让我离开京城。

    “母后放心,儿臣定当努力,陛下安心,臣定会守好南疆为陛下解忧!”

    宣安起身拱手回道,一旁的木妙听到宣安这么说差点昏过去。

    太后太过开心午膳都进了不少,可木妙心里苦,一顿饭她吃的味同嚼蜡,什么滋味她都不知道,太后夹多少她吃多少,想着马上要与父母分别去什么南疆,干脆撑死她算了。

    道别的时候太后忍不住落了泪,她拖着木妙嘱咐了很多,小小的木妙非常明白太后的心情,就像她每次上山时父母的嘱托,思及此木妙也满含泪水坚强的回答道:

    “太后您放心,木妙从小在山上长大,懂得照顾好自己!”呃,太后对她好的原因会不会有一点是因为她是她儿子的王妃呢,嘱托了那么多是不是有一点,是想让她照顾好她儿子呢。

    太后听到这回复也是楞了一下,旋即笑了,她给木妙带了好些防治蚊虫的药和香囊,看着这许多应不是一日之功备下的。

    “陛下为了臣当众驳了庄大人的面子,怕他是会心有不满!”

    皇帝和宣安议起国事倒也没有避开散妃和木妙。

    “不满就不满吧,皇兄可不知,自从升任他为工部尚书后,他就再无建树,整日里在自己府中抱怨朝廷不好也就罢了,有时去别的大人府上闲谈间对朕也颇有诸多微词,朕将他唤至尚书房吧,他又说不出个什么建议来,只知抱怨图纸不好,工具不好,下面的人不好,可他自己有哪里不好他一概不说,这几年来凡是他督造的马车、船舶也是极差,根本用不了几次就散架,而工部的花销每年都在递增,东西确是一年比一年差,你说像这样的官员,一边拿着朝廷的俸银,一边诋毁着朝廷,但是他如果东西能做出来也是好的,可他东西做的也不精,你说朕有什么面子可给他的。”

    这不说还好,一说皇帝满心满腹的不满。兄弟二人虽有着什么不能亲慕的原因,但对于国家大事二人的心是一致的。兄弟二人从小目睹了先皇不理朝政,致使多少城池塌陷。多少次敌国的羞辱让他们达成一种共识,那就是不管将来谁执政,一定要勤政爱民,让国家变得富强起来一雪先皇时的耻辱。

    “国家富强仅靠你我二人肯定不够,君臣一心那才是为王之道,庄林身为三部之一的工部尚书却拿着朝廷的俸银说着反朝廷的坏话,不要说皇帝和我容不下他,我想是个国民都会唾弃他。”

    “皇兄说的极是,不过还得请皇兄递个折子走个过场。”

    “看来陛下心中已有接替人选了!”

    “正是,魏大人家的千金不日便会入宫。”皇帝讪笑着说道,一旁的散妃听着仍是面无表情,木妙是真有点好奇她是怎么做到这样喜怒不形于色的。

    宣安撇了眼后面笑了笑:“能文能舞,陛下好眼光!”

    呃,就说如果选到这不会文也不会舞的木妙是什么眼光!